高考生物复习导学案:8生物技术实践(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考生物复习导学案:8生物技术实践(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考生物复习导学案
专题八 生物技术实践
聚焦大概念:发酵工程利用微生物的特定功能规模化生产对人类有用的产品;
获得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是发酵工程的基础;发酵工程为人类提供多样的生物产品
1[纵引横连 建网络]
提醒:特设长句作答题,训练文字表达能力
2[边角扫描 全面清]
1.微生物利用的相关判断
(1)某研究小组从有机废水中分离微生物用于废水处理,接种后的培养皿须放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  )
(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
(3)在琼脂固体培养基上长出的单个菌落含有多种细菌(  )
(4)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中,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0以上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  )
(5)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后进行灭菌(  )
2.传统发酵技术的相关判断
(1)醋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乙醇产生醋酸(  )
(2)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汁产生酒精(  )
(3)泡菜腌制利用了乳酸菌的乳酸发酵(  )
(4)腐乳制作利用了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和脂肪酶(  )
(5)在制作腐乳时,将长满毛霉的豆腐装瓶腌制时,底层和近瓶口处需加大用盐量(  )
3.植物有效成分提取的相关判断
(1)薄荷油是挥发性物质,提取薄荷油时应选用干薄荷叶作原料,可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  )
(2)用萃取法提取薄荷油时,采用的溶剂是酒精,原理是薄荷油易溶于有机溶剂酒精中(  )
(3)用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的主要步骤是:干燥、粉碎、萃取、浓缩、过滤(  )
(4)在胡萝卜颗粒的加热干燥过程中,温度过高和时间过长会导致胡萝卜素分解(  )
(5)提取的胡萝卜素可通过纸层析法进行鉴定,在鉴定过程中不需要对照(  )
3[考点突破 固考基]
1.图解识记微生物的培养、分离与计数
2.熟记微生物分离与计数的两个实例
(1)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①筛选菌株:利用________筛选菌株。
②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________和________直接计数。
③过程:土壤取样→________→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
④鉴定方法:含酚红指示剂的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细菌→指示剂________,则该菌能分解尿素。
(2)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①实验原理:
即:可通过是否产生________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②流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________→涂布平板→挑选菌落。
3.理清微生物培养的“5”种基本技术
(1)培养基的制备:计算→________→溶化→________→倒平板。
(2)无菌技术:主要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3)倒平板操作:待培养基冷却至________左右时,在________附近倒平板。
(4)平板划线法:平板划线法是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________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________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注意划线的方法(如图)。
(5)稀释涂布平板法:先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________。
4.把握“2”种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方法
(1)利用选择培养基分离
①筛选尿素分解菌:用以________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
②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用富含________、添加刚果红的培养基培养。
(2)微生物计数的“2”大方法
①________________;②显微计数法。
5.理清“4”种传统发酵食品的技术
   项目 内容    果酒和果醋 的制作 腐乳制作 制作泡菜并检测 亚硝酸盐含量
菌种 果酒:________ 果醋: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原理 (1)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氧化成乙醇 (2)醋酸菌在有氧条件下将乙醇氧化为醋酸 毛霉将蛋白质、脂肪分解成________ 乳酸菌将糖转化为乳酸
原料 选择 ________(或苹果) ________ 大白菜、花椰菜等新鲜干净的蔬菜
实验 流程
制作 装置
4[深化思维 提素养]
1.[2018·全国卷Ⅱ,37(2)]牛奶的消毒常采用巴氏消毒法或高温瞬时消毒法,与煮沸消毒法相比,这两种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国卷Ⅱ,39(2)]某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________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江苏卷,31(2)]在涂布平板时,滴加到培养基表面的菌悬液量不宜过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7·全国Ⅰ,37(2)]为了筛选可分解尿素的细菌,在配制培养基时,应选择________(填“尿素”“NH4NO3”或“尿素+NH4NO3”)作为氮源,不选择其他两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菌种接种到液体发酵培养基上,持续振荡培养链霉菌比静置培养时的抗生素产量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研究发酵罐中酿酒酵母菌的生长情况,常要取样统计分析,并测定pH。若某研究人员将样品的次序搞乱了,那么判断取样顺序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填“酵母菌的数量”或“发酵液的pH”)。
7.我国的卫生标准是每1 000 mL饮用水中大肠杆菌不得超过3个,在培养基上每1 000 mL合格饮用水形成的菌落数却大于了3个,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某同学计划统计污水池中目的菌的总数,他选用104、105、106稀释液进行平板划线,每种稀释液都设置了3个培养皿,从设计实验的角度看,还应设置的一组对照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此对照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制作面包时,为使面包松软通常要在面粉中添加一定量的酵母菌,酵母菌引起面包松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全国卷Ⅲ,39(1)]分离纯化乳酸菌时,首先需要用________对泡菜滤液进行梯度稀释,进行梯度稀释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全国卷Ⅰ,39(1)]制作泡菜时,所用盐水需煮沸,其目的是________。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加入陈泡菜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八 生物技术实践
[纵引横连 建网络]
①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 ②灭菌 ③尿素 ④稀释涂布平板 ⑤刚果红 ⑥酵母菌 ⑦乳酸菌 ⑧萃取
[边角扫描 全面清]
1.(1)× (2)√ (3)× (4)× (5)×
2.(1)× (2)√ (3)√ (4)√ (5)×
3.(1)× (2)× (3)× (4)√ (5)×
[考点突破 固考基]
1.①平板划线法 ②紫外线 ③碳源 ④氮源 ⑤高压蒸汽灭菌 ⑥稀释涂布平板法
2.(1)①选择培养基 ②活菌计数法 显微镜 ③样品稀释 ④变红
(2)①纤维二糖 透明圈 透明圈 ②梯度稀释
3.(1)称量 灭菌 (2)消毒 灭菌 (3)50℃ 酒精灯火焰 (4)连续划线 逐步稀释 (5)单个的菌落
4.(1)①尿素 ②纤维素 (2)①稀释涂布平板法
5.酵母菌 醋酸菌 毛霉 乳酸菌 小分子有机物 新鲜葡萄 豆腐 冲洗 榨汁
[深化思维 提素养]
1.答案:在达到消毒目的的同时,营养物质损失较少
2.答案:灼烧 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以便获得单个菌落
3.答案:培养基表面的菌悬液会出现积液,导致菌体堆积,影响分离效果
4.答案:尿素 其他两组都含有NH4NO3,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和不能分解尿素的细菌都能利用NH4NO3,不能起到筛选作用
5.答案: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溶氧量,利于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促进菌体的生长与代谢
6.答案:发酵液的pH
7.答案:饮用水中还有其他细菌,在伊红美蓝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紫黑色菌落不超过3个,但形成的菌落数远大于3个
8.答案:不接种的空白培养基 检验培养基灭菌是否合格
9.答案: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会产生CO2,CO2使面包松软
10.答案:无菌水 泡菜滤液中乳酸菌的浓度高,直接培养很难分离得到单菌落
11.答案:杀灭杂菌 增加乳酸菌数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