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2.2用浮的材料造船教科版 五年级下新知导入聚 焦古人发现浮的材料可以造船。最早的独木舟就是人们利用可以漂浮的树干造出来的。但是,独木舟在水中不够稳定,装载量有限,人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独木舟合作探究竹筏木筏克服独木舟的缺点改变材料的装配结构提升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加大船体,增加它的底部面积合作探究做一个竹筏或木排模型1合作探究做一个竹筏或木排模型1选用的竹竿应该粗细均匀,两端有节,木条要进行防水处理,避免因水进入竹竿或木条吸水而降低浮力。特别提醒:合作探究制作竹筏合作探究测试竹筏载重量2我的竹筏能稳定地负载 个钩码。注意:轻轻放,放均匀;做三次,取最大。注意不让水浸湿钩码。在竹筏上放螺母,然后根据装载的螺母数量来判断竹筏的载重量大小测试竹筏载重量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测试竹筏载重量2竹筏承载钩码的统计表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承载的钩码数 我发现比较稳定,载重较竹筏变大,但容易浸水。合作探究比较独木舟与竹筏3小较大不稳定稳定小较大木头竹竿半封闭与水联通材料动力系统竹筏的底部比独木舟的底部更宽、稳定性更好、载重量更大,弥补了独木舟的部分不足,但也存在乘船者和货物容易浸水等问题。我的发现:研讨竹筏与独木舟相比,有了哪些进步?1竹筏比独木舟更稳定,不轻易侧翻。竹筏比独木舟的载重量也增加了。研讨竹筏还有哪些不足之处?你打算怎么改进?2载重量还是不够大、船身也还是不够稳定。改变外形来增加稳定性,改变材料来增加载重量。竹筏容易浸水给竹筏包上防水膜或者用防水材料代替竹竿研讨观看下面的木船,你有什么发现?3明朝的宝船的船体(长达100多米)摇橹木船研讨观看下面的木船,你有什么发现?3名称 材料 载重量 动力系统 稳定性摇橹木船 木头 较小 桨或撸 小型明代宝船 木帆船 大 风力 大、船体有楼阁材料都是木材,船的形状比较竹筏相比都在四周加装了模板,防水性好;载重量大,稳定性强,而且出现了“摇撸”“风帆”等动力系统。郑和下西洋从1405年至1433年,明朝的郑和,先后统率威武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遍访亚非三十余个国家。至此,所谓“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已经变成了跨国度、越时空的航海壮举。殊不知,郑和也碰上过自认倒霉的事件,那就是鼎鼎大名的明朝“宝船”,居然莫名其妙地消失了。究竟是沉海了,还是被劫了,究竟是异域人,还是本国内奸起了作用?恐怕相距遥远的现代人,根本无从查起。很遗憾,郑和下西洋详细的历史资料,早被彻底销毁了,唯一能站住脚的,还是现代人的种种考证与猜想吧。要知道,明朝“宝船”绝非一般的航海工具,而是“郑和下西洋”事件当中,体积最大、规模最惊人的时代巨船啊。知识拓展课堂练习一、 填空题。1.古人发现______的材料可以造船。最早的独木舟就是人们利用可以漂浮的_____造出来的。2.独木舟的缺点是______、______。3.竹筏可以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受到水的______大。4.测试竹筏的载重量,可以用______重量的小物品作为货物来进行。浮树干载重量小、稳定差浮力相同课堂练习二、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制作竹筏的正确步骤是( )。A.画图纸一按照设计图制作一思考B.思考一画图纸一按照设计图制作C.画图纸一思考一按照设计图制作2.下列材料不可以用来造船的是( )。 A.竹竿 B.木条 C.石头3.一根竹竿会浮在水面上,若把几根竹竿捆绑在一起放人水中,会( )。A..下沉 B.浮在水面上 C.一会儿沉,一会儿浮4.小刚把制作好的竹筏放人水中后,向竹筏上加螺母,当放到12个螺母时,竹筏刚好沉没。那么小刚制作的这个竹筏的载重量是( )个螺母的质量。 A.11 B.12 C.135.竹筏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 )它本身的重力。 A.小于 B.等于 C.大于6.测量制作的小船的载重量时,要测量( )次。 A.1 B.2 C.3BCBABC课堂总结1.浮的材料可以制作船,改变材料的结构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2.生产生活需求推动了造船技术的进步。作业布置刚刚我们比较分析了摇橹木船和明代宝船,它们给你们改进竹筏模型带来了什么启发呢?请大家课后继续改进自己小组的竹筏模型,下节课进行展示、评价。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2用浮的材料造船.ppt 2制作竹筏.mp4 2用浮的材料造船.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