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视频导入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唐太宗武则天第 2 课学习目标:1、掌握唐朝的建立、“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史实。2、理解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教学重点:1、唐太宗的治国措施。2、唐玄宗的改革措施。教学难点:正确评价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1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23女皇武则天开元盛世教材结构:隋末农民起义贵族李渊起兵反隋隋炀残暴统治和奢靡生活时间:建立者:都城:618年李渊(唐高祖)长安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李建成、李元吉,逼唐高祖李渊退位,自己称帝,是为唐太宗。次年改元贞观。皇帝(李渊)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唐太宗(627年-649年)统治的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唐太宗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2)广纳贤才,知人善任。房玄龄(579年-648年)杜如晦(585年-630年)房谋杜断魏征(1)吸取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 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为什么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贞观之治 ”的盛世局面?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材料一 “秦始皇平六国,隋炀帝富有四海,既骄且逸,一朝而败,吾亦何得自骄也?言念于此,不觉惕焉震惧。”“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亦!”(1)吸取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材料二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结合材料与课文,说一说唐太宗有哪些开明的治国思想?正确认识君民关系,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材料三 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贞观政要·论务农》以民为本,重视发展生产结合课文,说一说唐太宗在位时实行了哪些措施?4、轻徭薄赋,鼓励发展农业等1、完善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权力,2、制定法律,减轻刑罚;3、完善科举制度;二、女皇武则天第一单元隋唐时期武则天:是唐朝第三个皇帝唐高宗李治的妃子,多谋善断。她成为皇后以后,与唐高宗共掌朝政。唐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了两个已经做了皇帝的儿子,自己取而代之,改国号为周。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二、女皇武则天武则天的治国措施经济: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生产。政治:打击旧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扩大统治基础。二、女皇武则天武则天时期重用的人才二、女皇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① 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②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贞观遗风二、女皇武则天武则天无字碑公元705年11月,中国历史上执政21年的女皇帝武则天病逝了。她的墓碑,通高7.53米,宽2.l米,厚1.49米,但碑中不见唐代所刻一字。武则天为什么在自己的墓碑上不刻一字?历代学者为此争执不休,众说纷纭.较为合理的解释是:这“无字碑”是按武则天本人的临终遗言而立的,其意无非是功过是非由后人评说,这充分展示了她博大的帝王胸怀与气魄。二、女皇武则天三、开元盛世唐玄宗(又称唐明皇,712 年~ 756年在位)是武则天的孙子,不仅多才多艺,治理国家也很有能力。即位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在贤相姚崇宋璟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三、开元盛世1整顿吏治,裁减冗员2发展经济,改革税制3注重文教,编修经籍唐玄宗的治国措施三、开元盛世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三、开元盛世唐高祖(李渊)武则天建立唐朝公元(618年)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发展继续发展唐玄宗开元盛世鼎盛本课小结☆祝同学们学习进步!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media1.mp4 media3.mp4 media4.mp4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