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中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学力测试 九年级社会、思品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清河中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学力测试 九年级社会、思品试卷

资源简介

清河中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学生学力测试九年级社会、思品答题卷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 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非选择题
21、材料一:漫画见下图
材料二:国家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04亿吨增加到1984年4.07亿吨,凤阳粮食产量三年三大步:1980年产量5.02亿公斤,1981年产量6.70亿公斤,1982年产量为7.15公斤。
材料三:1973年,他培养的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增产20%,亩产可达65公斤,被称为“东方魔稻”,2011年9月19日,由他研制的“Y两优2号”百亩超级稻实验田,平均亩产为926.6公斤,再创世界记录。
材料一与材料二各反映了我国哪个时期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6分)
材料三充分说明了什么道理?(2分)
通过阅读上述材料,你觉得我们农业发展的出路是什么?(2分)

22、材料一:为发展低碳经济,促进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市政府采取了以下策略:
策略1:根据新的《可再生能源法》,市人大制定了一系列地方性的法规。
策略2: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方面进行深层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
策略3:海盐秦山核电站积极与法国、日本等国 合作,借鉴在节能环保方面的经验。
。。。。。。
材料二:从少开一天车,少用一次性筷子到节约一度电、关灯一小时,一种叫“减法生活”的理念正悄悄在城市人群流行开来。举手之劳做环保,小习惯改变大地球。
根据材料一的策略分别提炼几条发展低碳经济的有益经验。(6分)
你认为材料二中“减法生活”的理念是怎样的一种理念?(2分)
低碳生活、减法生活是新的生活时尚,请你谈谈如何实践“减法生活”?(4分)
23、材料一:金砖国家和七国集团经济发展情况比较
国家
金砖国家
七国集团
巴西
俄罗斯
印度
中国
南非
美国
英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加拿大
日本
GDP增长率
7.5
3.8
8.3
10.3
2.8
2.9
1.7
1.5
3.6
1.1
3.1
2.6
人均GDP世界排名
55
54
137
95
70
9
21
18
19
22
11
17
(注以上为2010年数据。GDP指国内生产总值,显示一个国家(地区)经济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材料二:2011年4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五国签署《金融合作框架》等协议,合作更加深入和宽泛,峰会取得了重大成果。胡锦涛主席在讲话时指出:“我们这个星球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家园,应该携手合作、同舟共济;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发言权和代表性。”
结合材料一,分析金砖国家的经济发展现状。(4分)
(2)五国力量的崛起体现了当今国际政治格局的什么特点?(2分)
(3)联系材料二,从当今世界时代主题的角度,分析金砖国家合作局面形成的原因。(6分)

24、讨论一:在画1921年---2011年的年代尺时,再标上哪几个重要的代表性年代时产生了分歧。其中一部分同学认为是1935年、1949年、1978年;但也有一部分同学觉得还应标上1956年;还有一部分同学认为“1958年也应写上年代尺”。
讨论二:在用哪一个历史事件;来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建立之初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时,出现了不同看法,有部分同学认为要选“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也有部分同学认为要选“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的建立”。
根据以上同学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请你说说讨论一中“把1956年写上年代尺”这部分同学的想法。(3分)
你认同讨论一中把1958年写上年代尺”“这部分同学的主张吗?并说说你的理由(3分)
请你说说出现讨论二情况的主要原因。再为讨论二提出第三种观点并说明理由,(5分)

(4)通过参加这场讨论,你认为如何去看待一个历史观点?(2分)
25、某班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就下列问题在校内组织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统计数据如下:
问题


①你是否买到过伪劣产品?
86%
14%
②买了伪劣产品后,你是否想过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95%
5%
③买了伪劣产品后,你是否采取过行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5%
75%
④你购买商品时是否索要发票?
27%
73%
根据①的统计结果,你会得出什么结论?(2分)
比较②③的统计结果,你认为同学们在“想”和“做”方面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4分)
你认为购物索要发票有什么好处(4分)
在今后的生活中,你将怎样维护自己的消费权益?(3分)
清河中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学力测试
九年级社会、思品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命题人:___朱亚平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1、1946年3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演说时说:“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临下来。”围绕“铁幕”而出现的事件有( )
①柏林出现了“柏林墙” ②以苏联为首建立了“华约”③美国提出了杜鲁门主义 ④苏美英签订了《雅尔塔协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中国在利比亚撤侨行动中,积极履行国际人道主义义务,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撤出了约2100名外籍公民;中国海军参与护航,在国际海域的救援行动中发挥了更加积极的作用。这个行动可以佐证 ( )
①我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 ②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的根本任务 ③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④我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A .①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③
3、在我国经济还不是很发达的情况下,要成功应对“银色浪潮”要求我们(  )
①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尽力降低人口出生率  ②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发展 ③必须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④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A ①③④   B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4、在西南干旱许多地方人畜饮水困难,但不少江河的水却白白流走,无法利用,村民只能“望水兴叹”。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采取的措施是 ( )
A 防治水污染   B人工降雨 C 改变当地气候  D兴修水利
5、《南湖晚报》“新闻不睡觉”栏目是深受广大读者欢迎的栏目,经这一栏目的曝光,很多悬而未决的维权事件得到了解决。这体现出 ( )
 ①新闻媒体是公民行使批评建议权的有效途径②新闻监督是公民行使批评建议权的唯一渠道 ③我国公民的批评建议权已越来越得到重视 ④新闻曝光对违法行为的打击比法律更有效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6、关于法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 法律是办事的准绳 ②法律就在我们的身边 ③在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 ④ 法律是国家的总章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7、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用“看不见的手”隐喻一种资源配置手段,下列现象中能体现“这只手”发挥作用的是 (   )
A 政府规定电价 B 农民按买卖行情确定西瓜价格
C 企业按国家计划规定确定生产规模 D 商贩按工商管理部门要求明码标价
8、科学家李四光根据数十年来对地质力学的研究,使我国相继找到了大庆、大港、胜利、华北等大油田,有力批驳了“中国贫油”的论点,体现了中国科学家的(  )
①不畏俱权威的大无畏精神 ②“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的精神 ③ 实事求是地科学精神 ④“人定胜天”的革命英雄主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9、既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重要措施,又是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是                    (   )
A控制人口数量   B 提高人口素质   
 C 切实保护环境  D大力发展经济
2012年3月25日嘉兴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并通过嘉兴市市长鲁俊关于展望2012嘉兴市人民政府工作的报告。据此回答10—12
10、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是 ( )
A 一国两制 B 人民民主专制 C 人民代表大会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1、材料中嘉兴市人大审议并通过《关于。。。。。的报告》体现了它享 ( )
A 立法权 B 决定权 C 监督权 D 任免权
12、材料中嘉兴市人大是地方的 (   )
A 权力机关 B 行政机关 C 审判机关 D 法律监督机关
13、下列属于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成就的是 ( )
①武汉长江大桥 ②中国第一辆汽车 ③青藏公路 ④ 原子弹爆炸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4、2011年,两岸合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两岸贸易额同比上升36.9%,金融合作取得突破,人员往来规模迅速扩大,ECFA协议成功签署。。。。。这些都雄辩地说明                      (   )
A 两岸政治经济交往障碍已经消除 B 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指日可待
C 两岸和平发展符合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D“台独”分裂势力已经消亡
15、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的外交成的
A 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B 承办上海APEC会议
C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6、“靠山养山,方能吃山;靠水治水,方能吃水”这句话体现了 ( )
①科学发展观 ②可持续发展战略 ③小农经济思想 ④因地制宜观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7、就寝时间,同寝室的同学休息了,小王同学还在大声朗读英语。室友多次提醒,他却说:“学习是我的权利和自由,任何人不能干涉。”小王同学的观点是(  )
A 正确的,因为我国公民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B 错误的,因为,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C 错误的,因为我国公民享有的自由和权利是广泛的、真实的
D 正确的,因为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是法律规定的,不容侵犯
18、作为我们国家的总章程、国家根本大法的法律是 (   )
A 环境保护法 B 民法通则 C 教育法 D 宪法
19、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政府的权力是谁赋予的( )
A 中国共产党 B 国家权力机关 C 人民 D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0、市场经济中,劳动者最基本的义务是 ( )
A 就业 B 敬业 C 消费 D 诚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B
D
B
A
B
B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A
C
B
C
B
D
C
B
21、材料一:漫画见下图
材料二:国家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04亿吨增加到1984年4.07亿吨,凤阳粮食产量三年三大步:1980年产量5.02亿公斤,1981年产量6.70亿公斤,1982年产量为7.15公斤。
材料三:1973年,他培养的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增产20%,亩产可达65公斤,被称为“东方魔稻”,2011年9月19日,由他研制的“Y两优2号”百亩超级稻实验田,平均亩产为926.6公斤,再创世界记录。
材料一与材料二各反映了我国哪个时期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6分)
材料一反映的是大跃进时期的现象,材料二反映的是改革开放时期的现象。(各1分)
前者是对所我国的社会主义所处的阶段认识不足,对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有急于求成。或者写由于受左的错误严重影响(2分)
后者是因为党和政府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分)
材料三充分说明了什么道理?(2分)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通过阅读上述材料,你觉得我们农业发展的出路是什么?(2分)
要保护农民和生产积极性,要科技兴农,注重科技创新等。
22、材料一:为发展低碳经济,促进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市政府采取了以下策略:
策略1:根据新的《可再生能源法》,市人大制定了一系列地方性的法规。
策略2: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方面进行深层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
策略3:海盐秦山核电站积极与法国、日本等国 合作,借鉴在节能环保方面的经验。
。。。。。。
材料二:从少开一天车,少用一次性筷子到节约一度电、关灯一小时,一种叫“减法生活”的理念正悄悄在城市人群流行开来。举手之劳做环保,小习惯改变大地球。
根据材料一得策略分别提炼几条发展低碳经济有益经验。(6分)
策略一:健全法制建设,节能环保纳入法制轨道(2分)
策略2:依靠科技创新,扩大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2分)
策略3:加强国际合作,开发利用新能源(2分)
你认为材料二中“减法生活”的理念是怎样的一种理念?(2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或者科学发展观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理念)
低碳生活、减法生活是新的生活时尚,请你谈谈如何实践“减法生活”?(材料二除外)(4分)如随手关灯。多乘公交车等。(写出二种即可)
23、材料一:金砖国家和七国集团经济发展情况比较
国家
金砖国家
七国集团
巴西
俄罗斯
印度
中国
南非
美国
英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加拿大
日本
GDP增长率
7.5
3.8
8.3
10.3
2.8
2.9
1.7
1.5
3.6
1.1
3.1
2.6
人均GDP世界排名
55
54
137
95
70
9
21
18
19
22
11
17
(注以上为2010年数据。GDP指国内生产总值,显示一个国家(地区)经济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材料二:2011年4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五国签署《金融合作框架》等协议,合作更加深入和宽泛,峰会取得了重大成果。胡锦涛主席在讲话时指出:“我们这个星球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家园,应该携手合作、同舟共济;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发言权和代表性。”
(1)结合材料一,分析金砖国家的经济发展现状。(4分)
金砖国家经济发展速度普遍较快,但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
(2)五国力量的崛起体现了当今国际政治格局的什么特点?(2分)
政治多极化
(3)联系材料二,从当今世界时代主题的角度,分析金砖国家合作局面形成的原因。(6分)
发展问题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1分)当今国际关系中的发展问题,突出表现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1分)因此,发展中国家为改变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不利地位和落实现状,必须要改变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不断推进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2分)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向支持发展中国家维护自身的正当利益,增强同它们的团结,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而不懈努力。(2分)
24、讨论一:在画1921年---2011年的年代尺时,再标上哪几个重要的代表性年代时产生了分歧。其中一部分同学认为是1935年、1949年、1978年;但也有一部分同学觉得还应标上1956年;还有一部分同学认为“1958年也应写上年代尺”。
讨论二:在用哪一个历史事件;来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建立之初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时,出现了不同看法,有部分同学认为要选“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也有部分同学认为要选“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的建立”。
根据以上同学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请你说说讨论一中“把1956年写上年代尺”这部分同学的想法。(3分)
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1分),我国正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分)
你认同讨论一中把1958年写上年代尺”“这部分同学的主张吗?并说说你的理由(3分)
同意。1958年发生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重大挫折。
它告诫我们:社会主义建设要遵循规律。(3分)
不同意。它不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年。(3分)
请你说说出现讨论二情况的主要原因。再为讨论二提出第三种观点并说明理由,(5分)
同学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2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1分,写出西藏和平解放也给分)理由:它是从军事角度来看的或写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意义也给分。(2分)
通过参加这场讨论,你认为如何去看待一个历史观点?)(2分)
多元看问题(2分)
25、某班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就下列问题在校内组织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统计数据如下:
问题


①你是否买到过伪劣产品?
86%
14%
②买了伪劣产品后,你是否想过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95%
5%
③买了伪劣产品后,你是否采取过行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5%
75%
④你购买商品时是否索要发票?
27%
73%
根据①的统计结果,你会得出什么结论?(2分)
目前市场上有些商品存在着质量问题
比较②③的统计结果,你认为同学们在“想”和“做”方面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4分)从消费者角度看:法律知识欠缺、运用法律实施维权的意识不强、怕麻烦等:从社会角度看:法治建设不够完善、有关部门执法不严、服务意识不强、监督不力等,
你认为购物索要发票有什么好处(4分)发票是消费者购物的凭据,索要发票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防止经营者偷税漏税,以维护国家利益等
在今后的生活中,你将怎样维护自己的消费权益?我要学法、懂法、用法,增强维权意识,如消费时所要发票等。或者回答维权的途径。(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