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纱初中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阶段性测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浣纱初中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阶段性测试

资源简介

浣纱初中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阶段性测试卷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
分值:100分 时间:90分钟
命题人:李海燕 审核人:胡秀菊
亲爱的同学们:
《历史与社会》用她一幅幅灿烂生动的历史社会画卷将伴随我们度过了半个学期的学习生活。相信你对她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今天让我们带着自信一起穿越时光隧道,细细回味我们传承的文明,请把你的学习成果、知识积累和才华在这里尽情地展示出来吧!祝你成功!
一、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你认为最恰当的选项,填于下面表格中,每小题2分,共40分)
1、古人类学家把下列哪项看作是促进人类进化的重要因素和人类诞生的重要标志( )
A、手脚分工 B、直立行走 C、语言的产生 D、人脑形成
2、下列有关山顶洞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顶洞人使用的都是打制石器 B、山顶洞人使用的都是磨制石器
C、山顶洞人生活的群体是由血缘关系组成的氏族 D、山顶洞人已有贫富贵贱之分
3、世界上最早的农业村落出现在………………………………………………………( )
A、西亚地区 B、北非地区 C、南亚地区 D、东亚地区
4、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一个主要标志。下列生产工具按照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青铜农具—铁制农具
B.磨制石器—打制石器—青铜农具—铁制农具
C.青铜农具—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铁制农具
D.铁制农具—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青铜农具
5、远古人类开始建造房屋,过起定居生活是在出现了…………………………………( )
A、打制石器以后 B、磨制石器以后 C、狩猎以后 D、农业以后
6、歌曲《龙的传人》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作为龙的传人的中华民族尊奉为我们的人文初祖是:…………………………( )
A、盘古和大禹 B、黄帝和炎帝 C、尧和舜 D、禹和启
7、大禹治水的传说反映了…………………………………( )
A、 人在自然界面前束手无策 B、 人在顺应自然规律的条件下能够成功的改造自然
C、 人是万能的,一定能战胜自然 D、 人与自然是对立的,不能和谐相处
8、如果你生活在古代印度,下列情况中最有可能碰到的是……………………………( )
A、法老在役使大批奴隶建造金字塔 B、商人的女儿与官吏禁止通婚,等级森严
C、很多手工业者从事青铜铸造业 D、柏拉图在和学生们探讨哲学问题
9、从2世纪到8世纪中叶,曾经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是……………………………( )
①罗马帝国 ②阿拉伯帝国 ③唐朝帝国 ④查理曼帝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古巴比伦城遗址现在地处……………………………………………………………( )
A、伊朗 B、伊拉克 C、科威特 D、沙特阿拉伯
11、“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句欧洲中世纪谚语反映了中世纪的欧洲大陆………( )
A 附庸只对他的直接领主负责 B 各等级之间关系井然,社会稳定
C 附庸是所有领主的附庸 D 封建领主之间能和平相处
12、你看过获得奥斯卡最佳外国语片奖的印度电影《阿育王》吗?阿育王在印度家喻户晓。他在位时,孔雀王朝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按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该属于(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13、下列有关古代埃及社会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室、僧侣和贵族等是统治阶级。
B、工匠和农民是自由民,因此他们不会受到统治阶级的剥削。
C、处在社会最底层的是奴隶,受尽统治阶级的剥削,没有人身自由。
D、古代埃及的奴隶大多来源于战俘。
14、古代雅典经济制度中最有代表性的方面是…………………………………( )
A 军事制度高度发达 B 民主制度高度发达
C 商业贸易高度发达 D 专制统治
15、蓝天人遗址的古今变迁,告诉我们…………………………………( )
①人类可以任意的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
②保护自然环境,也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③人类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会导致文明的衰落
④我们不能向自然界索取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
16、下列有关西周“宗法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②宗法制是根据所建功劳大小来决定继承权利的制度;
③宗法制密切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关系;④宗法制不适用于周天子的王位继承
A、①② B、③④ C、 ①④ D、 ①③
17、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了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 )
A、以“德”教化 B、有教无类 C、因材施教 D、当仁不让于师
18、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很多成语都与历史典故相关。请你找出与春秋后期越王勾践称霸有密切关系的成语典故是…………………………………………( )
A、退避三舍 B、一鸣惊人 C、卧薪尝胆 D、问鼎中原
19、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从所学知识看,最早指出类似观点的是…………………( )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韩非
20、电影《英雄》中刺客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18种写法,互不相同”,秦王说“统一以后这些杂七杂八的文字一律废掉,只留下一种写法”。除此以外秦朝巩固统治措施还有…………………( )
①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 ②修筑长城 ③统一货币 ④统一车轨,修建驰道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
1—20题:单项选择题答题卡
?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
?
?
?
?
?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
?
?
?
?
?
?
?
?
21、连线题(10分)
北京人
长江流域 半坡居民 已掌握原始纺织技术
元谋人 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
黄河流域 蓝田人 懂得钻孔和磨光技术
山顶洞人 所建房屋可防潮通风
河姆渡居民
22、读图,回答问题(17分)
?
(1)字母A、B、C、D、E、F分别代表了世界古代文明的六个区域:古代中国、古代埃及,古代希腊、古代印度、古代巴比伦、古代罗马,请你把字母B、C、E填到图中相应的位置,并按某一标准将以上六个区域分为两类,把其英文字母填写在下列横线上。(9分)
第一类
第二类
(2)人类早期各区域文明都为世界文明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从以上划分的两类中各选择一个区域,并列举该区域一例具有代表性的文明成果
从第一类中选择的区域是(填字母) ,该区域的代表性文明成果 (3分)
从第二类中选择的区域是(填字母) ,该区域的代表性文明成果 (3分)
?
(3)试从某一方面比较以上划分的两类文明的不同之处。(2分)
?
?
?
?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早期的A宗教主张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倡导信徒间衣食互济、患难相助,对帝国内身处困境的广大下层民众产生了巨大的感召力。
材料二:宗教B在早期倡导众生平等,力图在宗教领域突破四大种性间的严格界限。
材料三:宗教C以信仰真主安拉为主要教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判断以上三种宗教的名称。(3分)
?
?
?
(2)这三大宗教中,成为中世纪欧洲主导思想的是哪一种?(2分)
?
?
(3)促进阿拉伯半岛统一的又是哪一宗教,它的创始人是谁?(4分)
?
?
24、2007年9月,以“走进孔子,喜迎奥运,同根一脉,共建和谐”为主题的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拉开帷幕。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1)、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2分)在他的教育思想中最能体现这一核心的是什么?(2分)
?
?
(2)、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中华文明的优秀遗产,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曾遭遇过打击和压制。请结合相关史实说明。(2分)
?
?
(3)、借鉴儒家思想,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4分)
?
?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回师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
(1)、材料一、二共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2分)它与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如何?(4分)
?
(2)、材料中的“商君”代表的是哪一阶级的利益?他的哪一所为招之了“宗室贵戚”的怨恨?(4分)
?
(3)、根据材料二分析导致商君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4分)
浣纱初中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阶段性测试卷

参考答案
?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A
A
D
B
B
B
A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B
B
C
D
D
C
C
A
C
21、连线题(10分)
北京人
长江流域 半坡居民 已掌握原始纺织技术
元谋人 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
黄河流域 蓝田人 懂得钻孔和磨光技术
山顶洞人 所建房屋可防潮通风
河姆渡居民
?
22、(1)第一类 A B D E
第二类 C F
(2 )例:第一类 A 甲骨文 第二类 D 十二表法
(3)自然地理环境:起源于大河流域 起源于地中海沿岸
主要经济成份:农业 商业
政权体制:专制 民主制
23、(1)A、 基督教 B、 佛教 C、伊斯兰教
(2) 基督教 (3) 伊斯兰教 穆罕默德
24、(1)仁 有教无类 (2)秦始皇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焚书坑儒,摧残了文化 (3)坚持以德治国,加强对公民的思想道德教育,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以人为本,关注民生;重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5、(1)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实力的一个诸侯国,为后来秦始皇扫灭六国,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
(2)地主阶级 奖励军功
(3) 变法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秦孝公死后,商鞅失去了统治者的支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