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本课知识综述关于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研究中,有的研究者强调,1954年宪法的立法过程中坚持走群众路线,实行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办法,从中国实际出发,以实际需要为立法依据,体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对于一五计划的研究以正面积极评价为主,以金冲及先生为代表。二、课标要求与教材解读(一)内容标准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和完成情况。知道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教学目标了解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成就和意义。知道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基本知识。教材解读1953年,中国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要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的基础上,中国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编制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本课中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两个子目为并列关系。1953-1957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使我国的工业化开始起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三、学情分析教学重点 一五计划的时间、目的、基本任务、成就教学难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教学过程教学立意通过学习一五计划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增强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体会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教学环节与设计意图导入:同学们,大家觉得一分钟能干些什么?一分钟可以跑400米,可以速读一篇500字的文章,可以逃离地震现场,可以让一支球队反败为胜。那大家知道一分钟,中国工业会发生什么吗?我们来看视频。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一分钟,可以看出我们离全面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个理想越来越近。从建国初工业一穷二白,到门类齐全的现代化工业体系,从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到世界第一工业制造大国。这种转变,这奇迹般的中国速度是从何时起步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乘坐富强号高铁列车,进行一次研学旅游,学习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读学习目标。合作探究:我就作为本次富强号列车的列车长,先给大家介绍本次列车所经过的站点,武汉站、西藏站、沈阳站、长春站、北京站。同学们,也可以看到桌子上的牌子,大家现在就分成5组,作为这5个站的讲解员。各组按照老师资料中所提出的问题,小组分工负责解决。新课讲授: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历史背景。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但是,我国工业水平怎么样呢?(出示图)我国工业水平很低,重要工业产品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缓解毛主席的担忧,我国采取了什么行动?就是1953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就在咱们介绍背景的时候,列车马上经过武汉站,路过湖北省在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重要成就——武汉长江大桥。(视频)学生齐读诗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我们实现了这美好的愿望。当年建武汉长江大桥,是有什么装备,设计什么方案,建什么桥。我们现在呢?大家看这幅图,这是什么桥?这是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一座跨海大桥,是一项国之重器。我们现在是想怎么建,国家都有能力满足。从武汉长江大桥到港珠澳大桥,大家有什么感受?武汉长江大桥和港珠澳大桥体现了我国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奋斗精神,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的上升,展现出我们走向富强的决心。走过武汉站,我们即将进入西藏地区,我们现在走的是2006年通车的青藏铁路,这是世界上最壮观的铁路之一,被誉为“吉祥的天路”。那在没有铁路之前,西藏地区是依靠什么与内地联系的呢?(视频)由公路到铁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谋发展,让祖国边疆地区的人民也可共享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果,带领各族走向共同繁荣。过了西藏站,现在我们到达的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沈阳站、长春站。我们请到了三位就职于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沈阳飞机厂的员工。我们可以采访一下他们。从1956年制造出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到现在自我研制的C919飞机,大家可以看出什么? 我国国防工业大踏步前进。同学们,我们乘坐的富强号高铁列车经过了以上这些地区,有(出示地图)成就。那这些成就主要集中在什么方面?尤其是?我们再来看这个饼状图,除占比最多的工业外,还有。。。。我们总结一下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同学们齐读一下。因此,一五计划在1957年底超额完成任务,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那我们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呢?小组简单讨论得出答案。同学们,我们继续出发,前方到达本次列车的终点站——北京站。我们今天来参观人民大会堂,有幸请到了三位人大代表,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向人大代表提问。一五计划的这些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各族人民战胜许多困难而取得的,正是为了保障这些成果,我国在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小结。同学们,我们这一路看到了我们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伟大成就,也见证了我们祖国的富强繁荣。这都是因为从1953年就开始制定一五计划,建设发展。大家知道现在是第几个了?现在是第14个五年计划,是我国发展的新阶段。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国家有了新阶段,那同学们这五年有什么规划呢?写下来。我们每个人都去实现自己的5年规划,汇集到一起,这就是一步步实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犹如这个列车,火车头是中国共产党,后面这一节节车厢就好比一个个五年计划,它带领我们走向富强。让我们向着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强国迈进,向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前进。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知识结构(共39张PPT)一分钟能干什么?一分钟能做什么一分钟可以跑400米;可以跳绳120下;可以写12个英文单词;可以速读一篇500字的文章;可以逃离地震现场;可以让一支球队反败为胜;可以避免一场交通事故这奇迹般的“中国速度”是从何时起步的?第4课富强之旅1.知道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基本任务和取得的成就2.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的时间和内容。3.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学习目标第一个五年计划背景中国1952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钢产量 2.37公斤 4公斤 538.3公斤发电量 2.76千瓦 10.9千瓦 2949千瓦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的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合作探究分为5组,分别作为武汉站、西藏站、沈阳站、长春站、北京站的讲解员。各组按照资料中所提出的问题,小组分工负责,到站后进行讲解。武汉站武汉长江大桥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qiàn)变通途。——水调歌头·游泳 毛泽东港珠澳大桥西藏站青藏公路2006年通车青藏铁路武汉长江大桥青藏公路新藏公路川藏公路沈阳站、长春站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从此结束!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国产汽车中国歼击机的摇篮沈阳飞机制造厂及其生产的中国第一代歼击机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鞍钢三大工程武汉长江大桥青藏公路新藏公路川藏公路鹰夏铁路宝成铁路第一个五年计划1.时间:2.实施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3.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②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③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等。第一个五年计划1.时间:2.实施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3.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②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③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等。第一个五年计划意义:不是“实现工业化”北京站人大代表我提问2、内容:第一届全国人大(1954)1、时间、地点:1954年9月,北京①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②大会选举了国家领导人③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国家主席国家副主席国务院总理人大常委会委员长2、内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时间、地点:1954年9月,北京①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②大会选举了国家领导人③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国家主席国家副主席国务院总理人大常委会委员长1、时间:1953~1957年底2、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3、基本任务: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总结一五计划4、重要成就:5、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1.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2.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3.沈阳第一机床厂4.沈阳飞机制造厂5.新藏公路6.青藏公路7.川藏公路8.宝成铁路9.鹰厦铁路10.武汉长江大桥一大桥:武汉长江大桥二铁路:宝成铁路、鹰夏铁路三公路:新藏公路、川藏公路、青藏公路四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沈阳第一机床厂、沈阳飞机制造厂畅所欲言 自我规划同学们,谈谈自己的五年计划(学习、生活、兴趣爱好等方面)课堂练习1.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能制造桌子椅子、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实施了( ) A.土地改革 B.第一个五年计划 C.三大改造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对经济、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达493亿元,超过计划15.3%。工业建设成就颇丰,这些成就( )A.推动了城市化和经济市场化的发展 B.践行了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C.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D.是通过缩减文教卫生的投资来实现的3.据1954年9月《人民日报》报道:“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各地选出1226名代表,其中包括177名少数民族代表,147名妇女代表。这些代表齐聚北京中南海参加会议,共商国是。”这次会议指的是( )A.中共七大 B.开国大典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一决定最早写进( )A.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共八大政治报告C.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共十二大政治报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一五到十三五.mp4 一分钟.mp4 武汉长江大桥.mp4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ppt 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教学设计.doc 青藏公路 00_00_14-00_00_53.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