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6课《千人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千人糕》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二年级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借助图画说出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二、过程与方法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中的词、句、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重点 能借助图画说出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难点 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1、复习生字词能干 桌子 味道 农民 买菜工具 甘甜 劳动 经过 的确2、上节课我们已经整体感知到了课文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文章中寻找千人糕的制作过程吧! 3、板书课题,齐读。 复习齐读课题 通过复习生字词,然后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讲授新课 一、品读感悟(一)谈论“千人糕”1、小组合作学习:(1)朗读课文第1-5自然段。(2)交流探讨:孩子的心理变化过程。 2、出示课文:一天,爸爸对孩子说:“今天我们来吃千人糕吧。” “爸爸,什么是千人糕?”孩子好奇地问。 “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的糕。”爸爸回答。孩子想: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别大,也许比桌子还大吧?爸爸端来一块糕,那糕看上去跟平时吃的糕没有什么两样。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孩子急忙尝了尝,笑了:“这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您给我买过。”3、孩子认为千人糕的特点是特别大,或许味道很特别。实际上千人糕只是很普通的一块糕。4、出示课文:爸爸端来一块糕,那糕看上去跟平时吃的糕没有什么两样。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孩子急忙尝了尝,笑了:“这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您给我买过。”(1)哪个词语写出了孩子迫切想知道千人糕的味道是否特别?(④)①端 ②笑了③尝了尝 ④急忙(2)“笑了”写出了孩子由最初的好奇到之后不以为然的心理变化过程。(3)出示: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反问句可以改说成:它的味道并不特别。5、指导朗读。(二) “千人糕”制作过程1、小组合作学习:(1)朗读课文第6-9自然段。(2)交流探讨:借助插图,说说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2、出示课文:爸爸说:“是的,就是平常吃的米糕。你知道这糕是怎么做成的吗?”孩子说:“是把大米磨成粉做的,还加了糖。” 爸爸说:“是啊,大米是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的。农民种稻子需要种子、农具、肥料、水……”爸爸接着说:“糖呢,是用甘蔗汁、甜菜汁熬出来的。甘蔗、甜菜也要有人种。熬糖的时候,要有工具,还得有火……就算米糕做好了,还得要人包装、送货、销售,这些又需要很多人的劳动。”3、种大米需要哪些东西?种子、农具、肥料、水……省略号表示农民种稻子需要的东西还有很多。4、糖是怎么来的?从甘蔗、甜菜中熬出来。5、熬糖需要什么工具?工具、火6、米糕做好后,怎么卖出去?包装、送货、销售7、借助插图说说米糕是经过哪些人的劳动才做成的?农民伯伯种植水稻、甘蔗、甜菜。工人把大米磨成粉。工人制造熬糖工具,熬制糖。最后还得要人包装、送货、销售等8、如果你是文中的孩子,现在吃着一块米高,还会觉得它很平常吗?你会想到些什么?不觉得很平常了,我会想到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是经过很多人的劳动才生产出来的。我们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9、指导朗读。(三) 理解“千人糕”1、小组合作学习:(1)朗读课文第10-11自然段。(2)交流探讨:为什么把米糕叫做千人糕?2、出示课文:爸爸拿起面前的糕,说:“你想想,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孩子听了爸爸的话,仔细想了想,说:“爸爸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3、“的确”表明孩子终于明白什么是千人糕了。原来一块普通的米糕也是来之不易的。4、为什么把米糕叫做千人糕?一块小小的米糕是来之不易的,需要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课文为了强调普普通通的米糕的制作材料,生产过程需要经过很多人的劳动才能完成。 所以把它叫做千人糕。5、我们穿的衣服是经过哪些人的劳动才做成的?农民伯伯种出棉花。(√)工人叔叔把棉花弹成棉纱。(√)纺织工人把棉纱织成布匹。(√)警察叔叔站岗值班。()缝纫工人缝制衣服。(√)一般超市的售货员来出售。(√)6、指导朗读。(三)总结全文1、根据课文内容把,把孩子的心理变化过程按照一定的顺序排一排。①不以为然②恍然大悟③好奇④心服口服③①②④2、学习过这篇课文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二、拓展阅读1、课件出示:邪恶的巫师从前,在一座大森林里,住着很多很多的小动物,有小兔、小象、小鸟……还住着许多漂亮的小精灵。大家幸福地生活着。有一天 ,森林里来了一个法力高强而且邪恶的巫师。他想把所有的小动物都变得邪恶、孤立。最后,把他们都变成自己的奴仆。小精灵们听闻后,都想办法阻止这件事,他们一个一个地去挑战,但都败在了巫师的手下。看道这一切,树神爷爷对小精灵们说:“你们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你们不应该孤立,要团结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打败邪恶的巫师。”这下小精灵们知道了团结的力量,一起并肩作战,打败了巫师。从此大家又继续快乐而幸福地生活着。2、学生自由阅读,指名读,教师范读。 3、互相交流,说说最后,小精灵们打败了巫师。你想用下面哪句话来评价他们。(①)①一根线容易断,万根线能拉船。②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三、课堂练习(一)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块)米糕 一(根)甘蔗 一(棵)野菜 一(粒)种子 一(张)桌子 一(滴)水(二)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序号。(6)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4)农民种稻子需要种子、农具、肥料、水…… (5)糖呢,是用甘蔗汁、甜菜汁熬出来的。(2)这糕是把大米磨成粉做的,还加了糖。 (3)大米是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 (1)你知道这糕是怎么做成的吗? 朗读课文交流指名读交流指名回答指名读课文指名回答交流试着读了解修改有感情地朗读朗读课文交流指名读指名回答交流指名回答指名回答指名回答小组讨论交流指名回答有感情地朗读朗读课文交流指名读交流小组交流指名回答有感情地朗读小组讨论交流集体交流自由读交流理解学生自主练习小组互评 本部分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品读感悟,主要抓住重点的字词对文章进行理解,结合图片等资料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细致的感悟,重点语段重点朗读,多读,在读中体会词语的深意;最后对课文内容进行梳理,试着让学生根据梳理的层次感知课文内容。第二个环节是拓展阅读,重点还是阅读,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在朗读中寻找答案;第三个环节为课堂练习,主要是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一个复习回顾,加深学生的印象。作业布置 1、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抄写下来。2、试着写一下我们课本的制作过程。课堂小结 原来我们吃的米糕是经过这么多人的劳动才制作出来的啊。我们一定要珍惜粮食,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对本节课主要内容进行一个全面的总结,加深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理解。板书 6、千人糕谈论“千人糕” 好奇——不以为然制作过程 稻子——大米 甘蔗汁、甜菜汁——糖 包装——送货——销售理解“千人糕”(珍惜劳动成果)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0张PPT)6、千人糕部编版 二年级下新知导入能干桌子味道农民买菜工具甘甜劳动经过的确新知讲解谈论“千人糕”小组合作学习:1、朗读课文第1-5自然段。2、交流探讨:孩子的心理变化过程。新知讲解一天,爸爸对孩子说:“今天我们来吃千人糕吧。”“爸爸,什么是千人糕?”孩子好奇地问。“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的糕。”爸爸回答。孩子想: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别大,也许比桌子还大吧?爸爸端来一块糕,那糕看上去跟平时吃的糕没有什么两样。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孩子急忙尝了尝,笑了:“这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您给我买过。”新知讲解孩子认为千人糕的特点是 ,或许味道很 。实际上千人糕只是 。特别大特别很普通的一块糕新知讲解爸爸端来一块糕,那糕看上去跟平时吃的糕没有什么两样。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孩子急忙尝了尝,笑了:“这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您给我买过。”哪个词语写出了孩子迫切想知道千人糕的味道是否特别?( )①端 ②笑了③尝了尝 ④急忙“笑了”写出了孩子由最初的好奇到之后不以为然的心理变化过程。④新知讲解可以改说成:爸爸端来一块糕,那糕看上去跟平时吃的糕没有什么两样。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孩子急忙尝了尝,笑了:“这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您给我买过。”反问句它的味道并不特别。新知讲解“千人糕”制作过程小组合作学习:1、朗读课文第6-9自然段。2、交流探讨:借助插图,说说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新知讲解爸爸说:“是的,就是平常吃的米糕。你知道这糕是怎么做成的吗?”孩子说:“是把大米磨成粉做的,还加了糖。”爸爸说:“是啊,大米是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的。农民种稻子需要种子、农具、肥料、水……”爸爸接着说:“糖呢,是用甘蔗汁、甜菜汁熬出来的。甘蔗、甜菜也要有人种。熬糖的时候,要有工具,还得有火……就算米糕做好了,还得要人包装、送货、销售,这些又需要很多人的劳动。”新知讲解种大米需要哪些东西?省略号表示农民种稻子需要的东西还有很多。爸爸说:“是啊,大米是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的。农民种稻子需要种子、农具、肥料、水……”新知讲解糖是怎么来的?熬糖需要什么工具?爸爸接着说:“糖呢,是用甘蔗汁、甜菜汁熬出来的。甘蔗、甜菜也要有人种。熬糖的时候,要有工具,还得有火……”新知讲解包装送货销售新知讲解借助插图说说米糕是经过哪些人的劳动才做成的?新知讲解农民伯伯种植水稻、甘蔗、甜菜。工人把大米磨成粉。工人制造熬糖工具,熬制糖。最后还得要人包装、送货、销售等。新知讲解如果你是文中的孩子,现在吃着一块米糕,还会觉得它很平常吗?你会想到些什么?新知讲解理解“千人糕”小组合作学习:1、朗读课文第10-11自然段。2、交流探讨:为什么把米糕叫做千人糕?新知讲解爸爸拿起面前的糕,说:“你想想,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孩子听了爸爸的话,仔细想了想,说:“爸爸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的确”表明孩子终于明白什么是千人糕了。原来一块普通的米糕也是来之不易的。新知讲解为什么把米糕叫做千人糕?一块小小的米糕是来之不易的,需要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课文为了强调普普通通的米糕的制作材料,生产过程需要经过很多人的劳动才能完成。 所以把它叫做千人糕。新知讲解我们穿的衣服是经过哪些人的劳动才做成的?农民伯伯种出棉花。 ( )工人叔叔把棉花弹成棉纱。( )纺织工人把棉纱织成布匹。( )警察叔叔站岗值班。 ( )缝纫工人缝制衣服。 ( )一般超市的售货员来出售。( )√√√√√新知讲解根据课文内容,把孩子的心理变化过程按照一定的顺序排一排。①不以为然 ②恍然大悟 ③好奇 ④心服口服③ ① ② ④新知讲解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拓展阅读邪恶的巫师从前,在一座大森林里,住着很多很多的小动物,有小兔、小象、小鸟……还住着许多漂亮的小精灵。大家幸福地生活着。有一天 ,森林里来了一个法力高强而且邪恶的巫师。他想把所有的小动物都变得邪恶、孤立。最后,把他们都变成自己的奴仆。小精灵们听闻后,都想办法阻止这件事,他们一个一个地去挑战,但都败在了巫师的手下。看到这一切,树神爷爷对小精灵们说:“你们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你们不应该孤立,要团结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打败邪恶的巫师。”这下小精灵们知道了团结的力量,一起并肩作战,打败了巫师。从此大家又继续快乐而幸福地生活着。拓展阅读最后,小精灵们打败了巫师。你想用下面哪句话来评价他们。( )①一根线容易断,万根线能拉船。②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①课堂练习一、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量词。一( )米糕 一( )甘蔗一( )野菜 一( )种子一( )桌子 一( )水块棵张根粒滴课堂练习二、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序号。( )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农民种稻子需要种子、农具、肥料、水……( )糖呢,是用甘蔗汁、甜菜汁熬出来的。( )这糕是把大米磨成粉做的,还加了糖。( )大米是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 )你知道这糕是怎么做成的吗?645231课堂总结原来我们吃的米糕是经过这么多人的劳动才制作出来的啊。我们一定要珍惜粮食,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板书设计6、千人糕谈论“千人糕” 好奇——不以为然制作过程 稻子——大米甘蔗汁、甜菜汁——糖包装——送货——销售理解“千人糕”珍惜劳动成果作业布置1、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抄写下来。2、试着写一下我们课本的制作过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千人糕》第二课时 教案.doc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千人糕》第二课时 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