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世世代代的中国农民土里生,土里长,土里葬,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的境遇发生了什么变化?三代臧克家孩子 ,在土里洗澡;爸爸 ,在土里流汗;爷爷 ,在土里葬埋.导入新课土地改革第3课土地改革八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学习目标背景: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标志: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结果: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完成了土改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土地改革预习概览国共十年内战时期(1927-1937)“打土豪、分田地”土地革命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没收地主土地,耕者有其田”《中国土地法大纲》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有哪些?建国后为什么还要实行土地改革?新知探究新解放区3亿人口1949年9月前完成土改的地区旧解放区1949年10月以前,全国大约有1.19亿农业人口的地区实行了土改。1949年冬,华北及河南部分地区共0.26亿农业人口的地区完成土改。尚有约二亿六千四百万农业人口的地区(总人口约三亿一千万)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原因新解放区农民的迫切要求。1土地改革的原因新解放区农民的迫切要求。12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全国土地改革前农村人口及土地占有情况 地主、富农 贫农、雇农占农户总数(%) 不到7% 57%以上占农村耕地(%) 50%以上 14%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种情况如果不加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的果实。—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3工业化建设的要求。根本原因新解放区土改的法律依据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仍然是土地私有制,土地性质没有发生改变!土地所有权发生变化了吗?土地私有的性质变了吗?土地改革的经过新解放区土改什么时间开始进行的?土地改革复查总结人民政府颁发土地证,整顿与加强政权和民兵组织,引导农民发展生产。4没收、分配土地将地主在乡村中的权威彻底打倒,通过分配地主家产给贫苦农民。3划分阶级根据当时中国土改现状和需要,将农村阶级划分。2发动群众土改工作团深入群众发动农民参加土地改革。1地主占有土地,自己不劳动或只有附带劳动,靠剥削(地租)为生。富农一般占有土地,也有租入土地的,自己参加劳动,一部分或大部分生活来源为剥削(雇佣劳动)。贫农占有一部分土地或没有土地,一般需要租人土地耕种,或出卖-部分劳动力,受剥削。中农多数占有土地,也有租人土地的,主要靠自己劳动为生。雇农一般全无土地, 完全或主要以出卖劳动力为生。土地改革的经过第十条所有没收和征收得来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除本法规定收归国家所有者外,均由乡农民协会接收,统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斜的贫苦农民所有,对地主亦分给同样的一份,使地主也能依靠自己的劳动维持生活,并在劳动中改造自己。第二条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但地主的其他财产不予没收。第六条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第五条革命军人、烈士家属、工人、职员、自由职业者、小贩以及因从事其他职业或因缺乏劳动力而出租小量土地者,均不得以地主论。与过去党的土改政策相比有何不同?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在政治上中立富农,他们的利益不会受到损害;对地主,限制了没收其财产的范围,减少土地改革的阻力,从而有利于发展生产。土地改革的经过土地改革中刘少奇的回信土地改革中刘少奇的姐姐被定为地主,刘少奇教育她说:“我当了副主席,你们在乡下种田吃饭,那就是我的光荣。如果我当了副主席,你们还在乡下收租吃饭,或者不劳而获,那才是我的耻辱。”向农民宣传土改法丈量核实田地土改工作组听取意见没收土地烧毁旧地契农民分到土地土地改革的经过1952年底完成土地改革地区约3亿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其他生产资料,以及房屋等。西 藏1953-1958年底完成土改地区中央人民政府对 3500万人口的少数民族地区,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民主改革任务。1959年西藏地区开始进行民主改革,把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彻底消灭封建农奴制度,建立人民民主政权。使百万农奴翻身当家做主。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意义土地改革后...农民作为土改最直接受益者,在拥有自己的土地后,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土地生产关系变革,促进了农业生产空前发展。战国1952年封建土地制度农民土地所有制土地所有制方面:彻底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地位方面: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土地改革的意义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说:“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的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三年来的实践证明,土地改革大大促进了整个农业生产力的迅速恢复与发展,保证了全国人民粮食的需要量,增产了工业原料作物。农民的购买力也迅速提高了,1951年全国人民的购买力较之1950年增加25%左右……这就给我国的工业产品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国内市场。——《中国土地改革史料选编》国家发展方面:获得农民拥护,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国家发展方面: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土地改革的意义2005年废除农业税,对种田农民进行直接补贴2010年,农村土地流转改革1956年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70年代末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13年,习近平: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春节你跟随父母回农村了吗?你看到的农村有什么变化?02在“乡土中国”向“现代中国”快速转型的特殊时代背景下,农村土地撂荒、人才流失、老人留守成为常态,农村如何发展?在制定农村政策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关注民生,把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放在首位原因封建土地制度阻碍农村经济发展时间1950—1952年底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内容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意义①摧毁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主人土 地 改 革区域新解放区②巩固了人民政权,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③农业获得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课堂小结建国初期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的事件内容 时间 历史事件 意义政治方面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全国大陆实现统一军事方面 1952年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经济方面 1953年 抗美援朝胜利 提高中国的国际威望 1.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主要是因为( )A.完成土地改革 B.实现农业合作化C.掀起“大跃进”运动 D.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2.我国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是在( )A.1949年 B.1952年 C.1950年 D.1951年3.土地改革是要改变( )A.农民土地所有制 B.地主土地所有制C.土地私有制 D.土地国有制4.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运动取得的成果不包括(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巩固了人民政权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废除了土地私有制ABBD课堂练习5.据统计: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26.9% ;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40%。下列关于这各变化原因的论述,错误的一项是( )。A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土地改革使农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C土地改革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D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6.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④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7. 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废除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国内反革命势力基本肃清C、全国领土基本解放 D、土地改革的完成BDA课堂练习8、左图是农民正在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重新分配土地。据此完成:(1)这幅图片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农民拔除地界碑的法律依据是什么?(3)这个事件使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这一历史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由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1)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2)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 了条件。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3课 土地改革课件.pptx 素材 (1).mp4 素材 (2).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