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与思想品德期中独立作业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与思想品德期中独立作业试题

资源简介

201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
期中独立作业试题卷
卷I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为巩固新生政权,我国采取的经济措施是…………………………………………( )
A.发动抗美援朝战争和追歼残余武装和土匪 B.实现西藏的和平解放和肃清反革命分子
C.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和实行土地改革   D.三大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2.中国正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时间及标志事件 ……………………………… ( ?)
A.1949年10月 新中国成立 B.1956年底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 1952年 土地改革完成 D.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3.“一个玉米煮一锅,一个苞谷一车拖,高粱秆上架电线,坐个瓜皮过黄河。”这首打油诗最可能出现在 …………………………………………………………………… ( ) A.土地改革运动中 B.文化大革命中
C.大跃进运动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4.按发生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共和国成就”是……………………………… ( )
A.③②① B.①③④ C.③①④ D.②①④
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尘封已久的大门对外打开,最早打开大门是…( )
A.农村 B.沿海城市 C.沿海地区 D.内地
6.关于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从农村到城市 ②从城市到农村 ③从沿海到内地 ④从政治体制到经济体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7.奠定新中国外交事业基础的是………………………………………………………( )
A.毛泽东提出的三条外交原则 B.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8.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对两图反映的政策理解不正确是( )
A.都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实施
B.图一实行的是农民土地所有制,图二实行的是集体所有制
C.图一使无地少地农民分到了土地,图二使农民获得了生产自主权
D.都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
9.2012年7月1日,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届政府就职典礼在香港会展中心隆重举行。回归后的香港,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A.社会制度 B.主权归属 C. 经济制度 D.生活方式
10.2012年9月,因一部歧视阿拉伯世界的电影,引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反美潮,并很快地涌至世界30多个国家,点燃了这场穆斯林对整个西方的仇恨的根源是……( )
A.宗教矛盾 B.领土争端 C.资源争夺 D.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11.2012年6月30日,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结束7000米级海试最后一次下潜试验返回母船。至此,“蛟龙”号已完成全部海试任务,即将进入试验性应用阶段。 “蛟龙”号海试的成功……………………( )
A.有利于我国跨区域调配资源 B.对于我国开发利用深海的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C.体现了我国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D.体现了我国依靠科学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
12.既是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措施,又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 )
A.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B.提倡晚婚晚育 C.控制人口数量 D.提高人口素质
13.当前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B.土地荒漠化和气候变暖C.“三废”问题 D.赤潮问题
14.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有形手,无形手,手拉手,向前走”。下列属于“无形手”的是……………………………………………………………………………………( )
A.国家采用财政补贴方式,鼓励汽车、家电的“以旧换新”
B.2011年3月,金华市出台了楼市“限购令”
C.入秋以来气温下降适合蔬菜生长,市区兰溪门菜场叶菜类供应增加,青菜价格有所回调
D.面对CPI高温不降,2011年7月7日,央行宣布第3次加息
15.如果在“谷歌Google”搜索引擎中输入“用一个声音说话、一体化程度最高”等文字,其指向和对应的国际组织应该是………………………………………… ( )
A.亚太经合组织 B.世贸组织 C.联合国 D.欧洲联盟
2011年2月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排名全球第二。据此回答16-17小题。
16.虽然国内生产总值排名全球第二,但我们仍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最基本国情是( )
A.排名全球第二的发达国家 B.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国家 D.正处在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17.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按照联合国的标准,目前我国仍有1.5亿贫困人口。这表明我国…………………………………………………( )
①发展中国家的属性没有根本改变 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没有根本改变
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没有根本改变④所处的和平国际环境没有根本改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下列事件中能直接体现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是…………………………( )
①按年收入1300元的贫困线标准,我国有近8000万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②我国政府决定,争取用3年的时间,解决750万户城市低收入者住房困难问题
③中国船只频繁遭索马里海盗袭扰,我海军舰艇编队出洋护航
④我国的公共医疗卫生体系还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9.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 )
①毛泽东思想 ②邓小平理论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④科学发展观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20.新华社7月29日受权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教育下列正确的是……………………………………………………………… ( )
①教育是第一生产力,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应优先发展
③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④教育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②③④
卷Ⅱ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21.(10分)材料一:2011年春晚,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是农民工上台了。旭日阳刚的一曲《春天里》,唱出了农民工的辛酸。农民是工人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在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革命年代,农民兄弟参军作战,争取自由保家卫国;建设时期,安徽凤阳的18位农民,勇于创新,大胆实践,走在改革的风口浪尖。共同富裕,不该少了农民的富裕啊!
材料二:“三农(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是重中之重;新中国历史上对“三农”问题,有过不少失败的教训,如:建国初期的“分田地,翻身做主人”,之后,“大炼钢铁”“一大二公”出现了“难忘的五八年”。
材料三:纵观我国历史上对“三农”问题的政策,顺民心,合民意,符合农村实际的,就能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社会的进步;反之,就会造成农民的伤痛,阻碍社会的进步。可见,“农民积极性的调动,关系着工作的成败”。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安徽凤阳的18位农民,走在改革的风口浪尖”指的是什么?(1分)有什么积极意义?(3分)
(2)“农民积极性的调动,关系着工作的成败”,结合材料二请用20世纪50年代的反面事例证明这一论点。(事例+简要说明)(4分)
(3)结合三则材料,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关于“三农”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启示我们今后“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的工作中要怎么做?(2分)
22.(10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1月1日,我国大陆总人口为13.39亿人。人口问题在我国始终是个沉重的话题,以下是某班级同学在QQ群上对此问题的讨论:
小铃铛:13亿人口是包袱也是财富,之间转换的关键是提高人口素质
小博士: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许多问题,诸如吃饭问题、就业问题都与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有直接的关系
大眼睛:我国解决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是提高人口素质
爵士风:中国31省市区都面临老龄化加快的问题,我们应该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1)以上网友的留言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写网名)(1分);并请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小博士”的说法充分说明了什么?(2分)
(3)按照”小铃铛”的说法,要提高人口素质,国家应采取哪些措施?至少写出两点(2分)
(4)按照”爵士风”的说法,怎样做才能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4分)
23.(10分)“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但我国的发展面临着深重的水危机。
材料一:2010---2011年冬春之际,我国北方多省份降水持续偏少,有些地区比历史同期减少85%,出现了几十年不遇的气象干旱。
材料二:纪录片《水问》用全面真实的镜头反映了国内水资源的整体状况,探询人水和谐的发展之道。
一问:水到哪里去了?如果世界人均水资源是一满杯水的话,中国的人均水资源仅仅是一个杯底;近20年来,华北人口增长近1倍,工农业用水增长2倍多,而水资源总量减少了20%……
二问:饮水能否安全?中国的工业文明发展浓缩了西方两百年的时间,作为代价,中国的河流与湖泊也浓缩了西方两百年的污染史,“太湖美”、“汾河清”这样的歌曲在全国的水污染地图面前显得滑稽、尴尬……
三问:节水难在何处?中国每万美元GDP耗水量约299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欧美国家的8倍,日本的25倍;我国农业用水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5%,但农业灌溉仍为漫灌,农田渠道损失水量又近一半……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请你探讨北方水资源短缺的人为因素是什么?(3分)
(3)人水和谐的发展之道应该是一条怎样的道路?请结合上述三问各提出一条解决措施。(5分)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图》(见右图)
材料二:“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永远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经济工作什么时候都不能放松。”——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讲话。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3分)是党和政府坚持什么路线的结果?该路线制定的依据和出发点分别是什么?(3分)
(2)材料二中温总理为什么要强调“经济工作什么时候都不能放松”?(2分)
(3)到本世纪中叶,我国经济上要实现哪一奋斗目标?实现这一奋斗目标的活力源泉是什么(2分)
25.材料一: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搭载三名宇航员的“神舟九号”飞船成功发射。并与天宫一号进行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交会对接的国家。
材料二: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情况:
进口产品名称
高科技含量产品
?高科技含量装备产品
航天设备
精密仪器
医疗设备
数控机床
轿车电路制造设备
集成电路芯片制造
光纤制造设备
集成电路
进口所占百分比
80%以上
70%
?70%
?95%
?100%
85%
⑴根据材料所示,我国在科技国情方面的“喜”和“忧”分别是什么?(4分)
⑵我国取得“喜”的原因在于我国实施什么战略的结果?排 “忧”首要在于什么?(2分)
⑶请从国际竞争以及个人发展角度回答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必要性。(4分)
201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
期中独立作业答题卷(2012.11)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题,共50分)
21.(10分)
(1)(4分)
(2)(4分)
(3)(2分)
22.(10分)
(1)(2分)
(2)(2分)
(3)(2分)
(4)(4分)
23. (10分)
(1)(2分)
(2)(3分)
(3)(5分)
24. (10分)
(1)(6分)
(2)(2分)
(3)(2分)
25. (10分)
(1)(4分)
(2)(2分)
(3)(4分)
201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
期中独立作业答案(2012.1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