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作文热点素材--载人航天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年中考作文热点素材--载人航天

资源简介

唱响载人航天之“赞歌”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在党的百年华诞之际,作为我国空间站建造的首次载人飞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实施,既是向建党百年的最好献礼,也是中国航天事业承上启下的再出发。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这件事情吸引了全国甚至是全世界人的关注,这将又是中国航天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载人航天路上的时评文章,来为我们的作文注入“新鲜血液”,为2022中考满分作文助力。
“天和”之家,主人来了!
16日上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助理季启明介绍,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瞄准北京时间6月17日9时22分发射,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三人组成,聂海胜担任指令长。
向天谋“和”,筑梦太空。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踏歌而来,步履铿锵。4月29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意味着中国人在太空有了一个“家”;5月29日,“快递小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发射成功,并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今天,三名航天员飞往天和核心舱。天和这个“家”,终于迎来了主人。
一飞冲天,满载期望。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承担着一系列重大任务,包括在轨验证航天员长期驻留、再生生保、空间物资补给、出舱活动、舱外操作、在轨维修等空间站建造和运营关键技术等。承担此次任务的航天员——聂海胜参加过神舟六号、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刘伯明参加过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经验丰富,本领过硬,堪当大任。
圆梦天和,见证了中国精神。从1992年9月21日立项至今,11艘神舟飞船、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一一升空,成功完成各项任务。2003年10月15日,航天员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升空入轨,在轨飞行21小时,于10月16日安全返回……凭着一股不服输的拼搏精神,中国载人航天从无到有,如今进入太空站时代。
圆梦天和,见证了中国技术。以太空生活舒适度为例,舱内活动空间从天宫一号的15立方米,到天和核心舱的110立方米,简直是从“筒子间”搬进了“大平层”。空间站分别设置了生活区和工作区,生活区内有独立的睡眠区、卫生区、锻炼区,还配有太空厨房及就餐区。难怪航天员景海鹏说,三度飞天,第一次是“激动”,第二次是“幸福”,第三次则是“享受”。
圆梦天和,既是新跨越、新成就,更是新高度、新起点。浩瀚太空,任凭中国人无限畅想、尽情驰骋。
1.向天谋“和”,筑梦太空。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踏歌而来,步履铿锵。天和这个“家”,终于迎来了主人。
2.圆梦天和,见证了中国精神。凭着一股不服输的拼搏精神,中国载人航天从无到有,如今进入太空站时代。
3.圆梦天和,既是新跨越、新成就,更是新高度、新起点。浩瀚太空,任凭中国人无限畅想、尽情驰骋。
中国“飞天”再书新篇章
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点火升空,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领命出征,开启为期3个月的飞行任务,中国“飞天”事业又一次开启新的篇章。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在党的百年华诞之际,作为我国空间站建造的首次载人飞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实施,既是向建党百年的最好献礼,也是中国航天事业承上启下的再出发。
中国“飞天”,每一步都在创造历史。从1992年制定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到神五升空杨利伟一飞冲天,从神六出征费俊龙、聂海胜进入太空,到神七翟志刚、刘伯明完成出舱活动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飘扬,从神舟十号搭载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进入太空,到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景海鹏、陈冬在太空驻留30余天……中国载人航天的每一次出征,都是在创造中国航天事业的崭新历史。
此次,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同样具有着开创历史的意义重大。作为我国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将首次启用载人飞船应急救援任务模式,将首次开展较长时间的出舱活动,将首次检验东风着陆场的搜索回收能力,航天员为期3个月的驻留也将打破我国2016年载人飞行任务创造的纪录……这一个个“首次”,不仅仅是在刷新历史、创造纪录,更是在为后续空间站的建造及应用奠基,更是在为中国航天事业的逐梦发展铺路。
中国“飞天”,正在为全人类作出贡献。外层空间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探索宇宙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随着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发射升空,中国的空间站建设将迈出重大的一步。致力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同样拿出了最大的诚意与各国合作,2016年以来,中国与联合国外空司合作,面向所有联合国成员国征集有意搭载到中国空间站的合作实验项目,目前已遴选出来自17个国家的9个项目,充分彰显人类探索外空的航天大国担当。
神舟十二号“飞天”,还只是精彩的“开篇”,接下来还有更为激动人心的“续篇”。仅仅是今明两年,我们国家就将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以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2022年将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白手起家”的中国航天人,继承和砥砺航天精神,一次次将中国人的名字“刻”在外太空,一次次让五星红旗绽放在外太空,这是了不起的成绩,这是绝美的风景。
中国是“飞天”的故乡,目送着神舟十二号奔向太空,所有炎黄子孙都坚定地相信,关于“飞天”的梦想和故事,还将继续下去、精彩下去!
1.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2.这一个个“首次”,不仅仅是在刷新历史、创造纪录,更是在为后续空间站的建造及应用奠基,更是在为中国航天事业的逐梦发展铺路。
3.神舟十二号“飞天”,还只是精彩的“开篇”,接下来还有更为激动人心的“续篇”。“白手起家”的中国航天人,继承和砥砺航天精神,一次次将中国人的名字“刻”在外太空,一次次让五星红旗绽放在外太空,这是了不起的成绩,这是绝美的风景。
4.中国是“飞天”的故乡,目送着神舟十二号奔向太空,所有炎黄子孙都坚定地相信,关于“飞天”的梦想和故事,还将继续下去、精彩下去!
自立自强、创新超越,夺取空间站建造任务全面胜利
4月29日上午,伴随着一声巨响,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驶向太空,顺利完成发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发来贺电,希望中国航天人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自立自强、创新超越,夺取空间站建造任务全面胜利,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天和逐梦,情系九天。习近平总书记对航天工作的关怀、肯定和鼓励,必将激励广大航天人在航天强国征程上不懈探索,砥砺前行,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自强不息的决心、敢闯敢试的豪情将航天事业推向新的高度。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60多年来,中国航天发展史就是一部自立自强、创新超越的奋斗史。一代代航天科技工作者紧盯世界航天科技前沿,在高起点上谋划,在关键点上攻坚,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尤其近年来,中国太空探索捷报频传——从无人飞行到太空行走,从“玉兔”探月到“天问”探火,航天人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历史跨越。
此次建造空间站、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是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重要目标,是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的重要引领性工程。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为后续任务展开奠定了坚实基础,谱写出新时代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篇章。
人有不如自己有,人会不如自己会。实践充分证明,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是我们实现科技强国的重要抓手,是我们谋求发展进步的唯一出路。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标志着我们新的探索已经开始,我们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在上下求索中实现梦想,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夺取空间站建造任务全面胜利,在航天事业新起点上创造新的更大成就。
飞天道长,圆梦路远。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要大力弘扬航天精神,以“十年磨一剑”的毅力、“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无依无傍我自强”的志气,补足基础研究“短板”,攻克关键领域“卡脖子”难题,力争实现我国整体科技水平从跟跑向并行、领跑的战略性转变,把伟大梦想写在更高远的苍穹!
1.天和逐梦,情系九天。
2.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中国太空探索捷报频传——从无人飞行到太空行走,从“玉兔”探月到“天问”探火,航天人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历史跨越。
3.人有不如自己有,人会不如自己会。我们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在上下求索中实现梦想,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夺取空间站建造任务全面胜利,在航天事业新起点上创造新的更大成就。
4.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要大力弘扬航天精神,以“十年磨一剑”的毅力、“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无依无傍我自强”的志气,补足基础研究“短板”,攻克关键领域“卡脖子”难题,力争实现我国整体科技水平从跟跑向并行、领跑的战略性转变,把伟大梦想写在更高远的苍穹!
奋斗为梯创新开道,勇攀世界飞天高峰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保持战略定力,准确判断形势,精心谋划部署,果断采取行动,付出艰苦努力,一路风雨兼程,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
九天揽月,书写传奇。这一年里,我国宇航发射与飞行试验次数再创历史新高,新一代运载火箭表现优异、助力重大工程实施,嫦娥五号落月采样返回任务圆满成功,北斗三号全球导航系统提前半年完成星座部署,“天问一号”正式开启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中国航天硕果累累,令国人备感自豪。这些成就凝结着新时代奋斗者的心血和汗水,彰显了不同凡响的中国风采、中国力量。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2021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计划安排40余次宇航发射任务,载人航天空间站工程进入关键实施阶段,是全年宇航任务重中之重;“天问一号”实施我国首次火星“绕、落、巡”探测;此外,还将重点开展空间站实验舱、载人月球探测关深阶段的研制工作,加快推动北斗导航国家战略在民用航空等领域应用落地。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每一次成功,都是新的起点;每一项任务,都是新的挑战。发射和飞行试验次数再创新高,重大工程和首飞任务影响巨大;型号研制技术攻关难度大,产品质量控制风险高;批产交付持续保持高强度,柔性制造和规模化生产能力亟待加强;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精细化经营管理和成本控制势在必行。星辰大海,征途漫漫,我们惟有继续奋斗、砥砺前行。
奋斗是梦想的动力。昨天,“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今天,“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我们要按照“不断刷新进军太空的中国高度”“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的要求,大力弘扬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只争朝夕、拼搏奋斗,一步一个脚印为建设航天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建新功、再创辉煌。
创新是理想的风帆。中国航天事业之所以能飞速发展、佳绩频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是关键一招。从“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到神舟五号载人升空,从首单“太空快递”顺利发出,到嫦娥五号“挖土”归来,每一次成功实践都源于“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自立自强;每一次拾级而上都是始于“越过遍地荆棘、依然山河壮阔”的奋发有为。奋斗为梯,创新创造,全力以赴,我们一定能一步一个脚印,勇攀世界飞天高峰,创造新的伟大奇迹。
1.九天揽月,书写传奇。中国航天硕果累累,令国人备感自豪。这些成就凝结着新时代奋斗者的心血和汗水,彰显了不同凡响的中国风采、中国力量。
2.太空探索,永无止境。每一次成功,都是新的起点;每一项任务,都是新的挑战。
3.奋斗是梦想的动力。昨天,“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今天,“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4.奋斗为梯,创新创造,全力以赴,我们一定能一步一个脚印,勇攀世界飞天高峰,创造新的伟大奇迹。
门探索浩瀚宇宙 建设航天强国
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此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我们对这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的新进展表示热烈祝贺!
这次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是我国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在此之前,长征多型火箭接力发射,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等我国空间站阶段的各项多类型任务都取得了圆满成功。按照预定程序,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将与天和核心舱对接,航天员将进驻核心舱,完成为期3个月的在轨驻留,验证航天员空间站生活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助力我国载人航天迈入空间站时代。
自1992年9月中央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29年来,中国航天人为载人航天事业取得的系列进展付出了无数艰辛和汗水,形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我国先后掌握了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能力,以及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和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建成了首个试验性空间实验室。我国在载人航天领域突出成就的背后,正来自航天精神的强力支撑,因为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所有中国人共同的梦想。
“空间技术领域是高技术集中的领域,空间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正面临着气候、环境、资源和能源等多种问题的严峻考验。对宇宙太空的探索,正是为了寻求解决我们所面临问题的一部分。人类太空探索需要航天技术支撑,这将促进相应技术发展,带动科学技术整体进步,以期造福人类。可以说,建设空间站、探索外太空,将是人类社会探寻和发展人类文明的重要目标。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嫦娥四号月球登陆、天宫空间站建设表明,我国在太空探索中已然走在世界前列。中国空间站建设,将使我国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大更远。随着此次神舟十二号搭载航天员开启的中国空间站建设的新步伐,我们期待未来在太空的地球轨道上印有五星红旗的中国空间站里,将留下世界各国航天员驻足的脚步,并与中国航天员一道,共同探索和促进人类文明迈向更高台阶。
1.中国航天人为载人航天事业取得的系列进展付出了无数艰辛和汗水,形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2.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所有中国人共同的梦想。
3.空间技术领域是高技术集中的领域,空间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
逐梦九天 展大国风范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将继续本着为全人类谋福祉的精神,以开放包容姿态推进国际合作,为探索宇宙奥秘、促进人类和平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近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与天和核心舱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3名中国航天员进入天和核心舱。“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展示了中国在太空领域不断增长的信心和能力”“中国空间站将成为国际太空合作的重要平台”……国际社会热情点赞中国在太空探索领域取得的新成就,对与中国开展航天科技合作充满期待。
中国载人航天进入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具有里程碑式意义,不仅在人类攀登科技高峰的征程中再次刷新了中国高度,也把中华民族非凡的创造力再次刻在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光辉史册上。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新成就,将为人类探索太空创造新的机遇。连日来,外国航天机构、专家等纷纷表示,中国的发射任务“承载着人类的历史使命”,“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功为人类了解周围世界、宇宙乃至人类本身作出了贡献”。
遨游浩瀚,逐梦九天。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从“嫦娥”“玉兔”到“天宫”“天问”,遥远星空不仅寄托着中国人民千百年来探索宇宙的美好梦想,也镌刻下中国不畏艰难、追求科技创新的铿锵步伐。1992年,党中央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2003年,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过去半年多,中国实现探测器带回月球样本、火星车成功驶上火星表面、航天员进驻中国空间站。国际社会惊叹,中国正在加速迈向航天强国。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成就,充分展示了伟大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坚定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决心和信心。“自立自强创新超越”,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瞬间,写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这八个字格外醒目。它昭示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精神内涵,也彰显出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内在逻辑。没有任何困难和挑战能够阻挡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实现一次又一次突破,中国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步伐不可阻挡,中国人民迈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同样不可阻挡。
中国不仅追求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也始终秉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理念。外层空间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探索宇宙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中国始终按照“和平利用、平等互利、共同发展”原则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展现出大国担当与风范。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自立项实施以来,与俄罗斯、德国、法国、比利时、意大利等国家的航天机构,以及联合国外空司、欧洲航天局等国际航天组织开展了广泛合作与交流。中国正在与法国、意大利、巴基斯坦等国家围绕在空间站开展空间实验进行双边合作交流。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和实验舱上均配备标准化的载荷接口,具备开展各类科学实验国际合作的能力,将使中国空间站成为一个造福全人类的太空实验室。俄罗斯专家指出,中国空间站的建设和发展为国际航天合作提供新机遇。
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实施期间,恰逢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的新成就,也为党的百年奋斗征程增添了新的壮丽篇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将继续本着为全人类谋福祉的精神,以开放包容姿态推进国际合作,为探索宇宙奥秘、促进人类和平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中国载人航天进入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具有里程碑式意义,不仅在人类攀登科技高峰的征程中再次刷新了中国高度,也把中华民族非凡的创造力再次刻在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光辉史册上。
2.遨游浩瀚,逐梦九天。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从“嫦娥”“玉兔”到“天宫”“天问”,遥远星空不仅寄托着中国人民千百年来探索宇宙的美好梦想,也镌刻下中国不畏艰难、追求科技创新的铿锵步伐。
3.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将继续本着为全人类谋福祉的精神,以开放包容姿态推进国际合作,为探索宇宙奥秘、促进人类和平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