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作文热点素材--载人航天(航空航天知识荟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年中考作文热点素材--载人航天(航空航天知识荟萃)

资源简介

航空航天知识荟萃
扬帆起航,逐梦九天。探月、高分、北斗等航天领域国家重大专项圆满收官,火星探测、小行星探测、探月工程四期、空间站建设等任务扬帆起航……中国航天梦想的种子不断播撒,航天精神接续传承,未来还有更多进展值得期待。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载人航天知识,来为我们的作文注入“新鲜血液”,为2022中考满分作文助力。
1.航天传统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
2.“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3.载人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1.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航天人热爱祖国体现在报效祖国的使命意识和为国争光的责任意识。以国为重的价值观、无私奉献的精神都是航天人报效祖国的生动体现。(获取更多高中作文素材请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高中语文作文)60多年前,新中国初升的太阳召唤着海外赤子冲破重重阻力毅然归国,其中许多专家成为航天事业的奠基者和带头人。
2.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中国坚持自主发展航天事业、向尖端技术领域进军的历程昭示了一个道理:我们唯有坚持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先导,努力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才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才能牢牢掌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的战略主动权,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才能有效地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才能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3.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在航天事业创建初期,周恩来总理提出了“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十六字方针”。这“十六字方针”始终影响着中国航天人。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不但是航天精神的具体表现,也是航天科技工作者贡献给全社会的宝贵精神财富。
4.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意识每一项航天工程都是规模宏大、高度集成的系统工程。全国数千个单位、十几万科技大军密切配合,自觉服从大局、保证大局,同舟共济、群策群力,坚持统一指挥和调度,有困难共同克服,有难题共同解决,有风险共同承担,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凝聚成一股气势磅礴的强大合力。
5.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长期以来,广大航天工作者甘当无名英雄,不计得失,不求名利,以苦为荣,以苦为乐,无怨无悔,常年超负荷工作,默默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压力。(获取更多高中作文素材请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高中语文作文)他们为航天事业奉献了青春年华,奉献了聪明才智,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书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拉开了中华民族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自2016年起,我国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历时六年。设立“中国航天日”,就是要铭记历史、传承精神,激发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
历年航天日主题:
2016年“中国航天日”主题:中国梦 航天梦。
2017年“中国航天日”主题:航天创造美好生活。
旨在将聚焦航天应用和技术成果转化,展现航天事业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惠及百姓生活和带动科技进步方面的重大成就。
2018年“中国航天日”主题:共筑航天新时代。
旨在号召社会各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传承航天精神,凝聚强大力量,加快推动航天强国建设。
2019年“中国航天日”主题:“逐梦航天,合作共赢”。
旨在号召广大科技工作者、航天工作者努力奔跑,争做新时代的追梦人和奋斗者,加快推动中国航天发展,并与世界各国一道,为和平利用太空、增进人类福祉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2020年今年的主题:弘扬航天精神 拥抱星辰大海。
旨在希望铭记历史、传承精神,让更多公众了解航天、应用航天;激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勉励航天人矢志目标、不畏风险、不惧挑战,在接续奋斗中加快建设航天强国;号召全社会凝心聚力,爱国奉献追梦,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
2021年今年的主题:扬帆起航 逐梦九天。
旨在号召社会各界在新时代再启新征程,追逐梦想,勇于探索,争做新时代的追梦人,加快推动航天事业发展,为航天强国建设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1.设立“中国航天日”是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需要
  设立“中国航天日”是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激励中华儿女热爱祖国、崇尚科学,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迫切需要。
2.设立“中国航天日”是推动我国成为世界航天强国的需要
设立“中国航天日”,使航天人及所有科技工作者能够拥有自己的纪念日,可有效激励航天人以及全国的科技工作者,以中国航天创业史为教材,以航天英雄为榜样,在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的鼓舞激励下,献身航天,献身科学,不断攀登新的科学高峰,再创新的辉煌。同时也引导全国人民铭记航天人为我国科技发展和综合国力增强所做出的牺牲和奉献,关心和支持祖国航天事业的未来发展。
3.设立“中国航天日”是激发青少年科学探索精神的需要
  设立“中国航天日”,可有效地激发全国青少年热爱祖国,崇尚科学,崇尚科学家的热情,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习航天人自主创新、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勇攀高峰的民族精神,积极投身科技事业,努力探索与利用外层空间,促进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造福全人类,以所学的知识报效祖国。
2021年4月24日,将迎来第六个中国航天日。国家航天局透露,我国首个火星车名称将于中国航天日当天公布。此前,我国首辆火星车全球征名活动已完成初次评审,遴选出弘毅、麒麟、哪吒、赤兔、祝融、求索、风火轮、追梦、天行、星火共10个名称作为命名范围。
此外,4月27日至5月5日中国航天科普宣传周期间,月球样品实物、嫦娥五号返回舱、降落伞等一批重大航天工程航天器模型、实物展品将在南京与公众见面。
天问一号环火飞行,5月到6月择机着陆火星
作为中国第一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天问一号任务是我国独立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任务一旦成功,我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有能力进行火星表面巡视的国家。
长途“跋涉”7个月后,2021年2月10日,天问一号抵达火星,顺利实施制动点火,进入环火轨道。这也标志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绕、落、巡”三大目标中的环绕目标顺利达成,为后续着陆、巡视任务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2月24日,天问一号第三次运行至近火点时顺利实施第三次近火制动,成功进停泊轨道。此后将在该停泊轨道上大约运行2.5个月。
3月26日,国家航天局发布了两幅由天问一号拍摄的南、北半球火星侧身影像。图像中,火星呈“月牙”状,表面纹理清晰。天问一号飞行至距离火星约1.1万千米处,利用中分辨率相机拍摄了火星全景。此时,由于探测器处于火星侧后方上空(以面向太阳为前方)。
世界航天日,重温这些航天高光时刻!
苍凉而广袤的火星逐渐进入视野,稀薄的大气层和火星表面形貌清晰可见,探测器上太阳翼的轻微震动,提醒人们这个壮丽的太空视角来自造访火星的地球航天器。不久前,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拍摄的火星影像公布,让航天迷们扎扎实实过了把瘾。
在航天迷看来,2021年是中国航天的“大年”。自开年以来,从长征七号改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到嫦娥五号轨道器飞抵距地球150万公里的日地引力平衡点,再到“天问一号”登陆火星、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发射等大动作的预告,激发起无数人对太空探索的热情和向往。
探索浩瀚宇宙,是梦想的远航,也是创新的跋涉。刚刚过去的“十三五”,中国在太空探索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不断刷新纪录。从近地轨道到太阳系深处,中国航天器的队伍越来越大,足迹不断延伸。北斗、嫦娥、天宫、玉兔、天问……这些名字背后,是航天发射能力的显著提升,卫星、飞船等航天飞行器技术的持续进步,反映着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有力步伐。太空探索事业的突破和进展,不断夯实着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丰硕成果。卓越不凡的创新进一步激起人们对星空的好奇,而这种热情的向往,无疑又会驱动着探索脚步不断前行。
太空探索的进步不仅映照着“可上九天揽月”的豪情,也进一步增强了科技自立自强的信心和底气。经过一代代航天人接续奋斗、攻坚克难,我们取得了以载人航天、北斗导航、月球探测等为代表的标志性成就,不断实现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发展。至今环绕地球飞行的东方红一号卫星,仍在月球上“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玉兔号月球车,以及即将踏上火星表面的中国火星车,它们在地球外探索的勇敢身影,凝结着中国航天人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的汗水和智慧,体现着中国科技强起来的决心和勇气。
面向未来,太空探索仍将是科学探索的有力牵引,中国探索太空的脚步更为坚定。宇宙起源与演化等基础科学研究,探月工程四期、火星环绕、小行星巡视等星际探测,和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和重复使用航天运输系统研制、北斗产业化应用等,都已被列入相关规划之中。预计2022年前后建成的中国空间站,作为国家级太空实验室,将为科学家们提供极其宝贵的科学实验平台,有望产生重大的科学突破。可以说,对宇宙奥秘的探究和对深空的探测,将继续牵引科学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
面对浩瀚宇宙,人类是渺小的,但人类的探索精神是伟大的。一代代中国航天人以追逐梦想的热情和坚忍不拔的壮志,创造出“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北斗精神和探月精神,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彰显了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怀揣不懈追求的航天梦,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一步一个脚印开启建设航天强国和世界科技强国新征程,我们将向着更深更远的太空不断出发。
1.探索浩瀚宇宙,是梦想的远航,也是创新的跋涉。卓越不凡的创新进一步激起人们对星空的好奇,而这种热情的向往,无疑又会驱动着探索脚步不断前行。
2.太空探索的进步不仅映照着“可上九天揽月”的豪情,也进一步增强了科技自立自强的信心和底气。
3.怀揣不懈追求的航天梦,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一步一个脚印开启建设航天强国和世界科技强国新征程,我们将向着更深更远的太空不断出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