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作文热点素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英雄榜)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年中考作文热点素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英雄榜)

资源简介

全面建成小康路上“英雄榜”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 习总书记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非凡历程中,一代又一代奋斗者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出无数感天动地的英雄模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要弘扬英雄精神、学习模范事迹,传承英雄模范身上展现的忠诚、执着、朴实的鲜明品格,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不断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全面建成小康路上的英雄事迹,来为我们的作文注入“新鲜血液”,为2022中考满分作文助力。
何文国:南漳县“种子大王”
“我这人就适合搞技术。”2000年春,何文国的种子店开业。19年间,300余万斤良种经他之手,撒向百万亩良田;19年间,他被骗、亏钱,却一力承担,不让农民受到损失……电视短片《一粒种子的诚信情怀》,深情讲述南漳县“种子大王”何文国的感人事迹。
何文国1987年农校毕业,分配到南漳县种子公司当技术员。1999年底,何文国即将提拔,他却递交了停薪留职申请,打算下海创业,经营种子店。2003年早春,何文国第一批次购进的稻种售罄,第二批次的稻种还在路上。没买到稻种的客户在店里急得直打转,何文国的妻子陈盛芬看着也焦心,忽然想起了去年未卖完的价值2万元的陈稻种。
客人想着陈稻种发芽率虽低,毕竟也发芽,并且价格是新鲜种子的一半,况且老板是实情相告,就买了回家。得知这件事的何文国辗转难眠,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赶去收回了卖出去的陈稻种。
2008年春,何文国的合作伙伴张先生去四川订购稻种,厂家发出了以次充好的种子。这批稻种很快售罄,种到了500多亩田里,导致稻田减产减收,折算下来,平均每亩减收300元。种植户都是老客户,不相信他们买到了假种子,纷纷跑来询问。何文国的心一下子掉进了冰窟窿,此时的厂家,已人去楼空。何文国勒紧裤腰带,拿出了15万元,把赔款送到了种植户手中。
为让家乡村民用上好种良种,何文国19年如一日呕心沥血,把风险困难留给自己,将丰收喜悦留给村邻,诚信立世的担当情怀令人感喟,情系家园的热忱令人动容。在当前流量当道浮躁逐利,有人屡屡用挑战道德底线的负面事件占用公共资源时,却更有像何文国这样的新时代愚公,甘愿坚守山村,潜心努力推动乡村振兴,这尤其珍贵。
这个世上,总有一些心存善念的人,他们就像黑夜中的启明星,给人温暖,予人希望。“19年经营放心种子,镌刻下诚信印记”的何文国用他的实际行动为我们诠释了“情系家园、诚信立世” 的担当情怀 ,他堪称诚信立世的典范,正如他的座右铭所说:“天道酬勤、地道酬善、人道酬诚、商道酬信、业道酬精。”
胡大一: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作为一位能为人民健康事业奋斗的医生,我感觉自己不仅责任重大,而且使命光荣!”出身医学世家的胡大一从未忘记“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家训。
作为中国心血管病领域的“大咖级”人物,胡大一率先在我国成功开展射频消融根治快速心律失常技术;率先在国内开辟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绿色通道”;积极推动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融合;率先提出“双心”医学,为无数患者解除了病困,更为这一领域培养了众多后继之才。
自从医以来,胡大一就非常重视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努力推动控烟工作,将戒烟服务纳入心血管疾病、慢病病预防康复管理体系,组织心脏病学医师积极创建“无烟科室”和“无烟医院”,鼓励心脏病科主任带头开展控烟和戒烟活动,组织完成多部控烟与疾病专家共识,积极推动控烟立法工作。在他看来,一个人需要有理想、激情和责任感, 才能从事控烟工作。控烟做不好,健康中国就只是个梦。他不知疲倦地为控烟奔走,用行动加码健康中国。他在烟草控制方面的成就,甚至在国际上得到了积极的认可。曾荣获得世界卫生组织“控烟杰出贡献奖”。作为中国控烟协会会长,他不知疲倦地为控烟奔走,推动中国的控烟工作。他用仁心仁术,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大医精诚。
伟大事业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胡大一医生出身医学世家,从未忘“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家训,用行动加码健康中国,用仁心仁术,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大医精诚!我们要弘扬英雄的精神,学习英雄的忠诚,发扬英雄的凛然正气,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路上奋然前行。
黄旭华: “中国核潜艇之父”
“花甲痴翁,志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 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黄旭华出于保密的需要,从加入设计组的那一天起,他30年间再也没有见过父母和兄弟姐妹一面。父亲临终时都不知道这个儿子去了哪里,在干什么。年逾九旬的老母亲等到了儿子回来的一天,离家时一头黑发的他,归来时已两鬓斑白。有人问他这么多年是怎么坚持下来的,黄旭华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这个一直在我心里面。”
我国自行研制核潜艇,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的。面对国外严密的技术封锁,黄旭华带领团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路攻克种种技术难关。国外发展核潜艇,都是“三步走”,黄旭华提出并决策采用水滴艇型,将国外的“三步走”并作“一步走”,突破了核潜艇中最为关键、最为重大的核动力装置、水滴线型艇体、艇体结构、人工大气环境、水下通讯、惯性导航系统、发射装置7项技术,解决了我国核潜艇的“有无”问题。为满足导弹发射对核潜艇航行姿态的严格要求,黄旭华和同事们秉承科学严谨的作风,长期驻扎在试验现场,组织了20多项试验研究。为在核潜艇有限空间内合理布置数以万计的设备、仪表、附件、管道,黄旭华带领同事们绘制各种布置图并制作全尺寸模型,反复推敲,不断修改。中国核潜艇研制周期之短,为世界核潜艇发展史上所罕见,这和黄旭华他们的科学钻研、爱岗敬业是分不开的。中国的核潜艇是否具有战斗力,极限深潜试验是关键所在。为掌握第一手的数据,黄旭华不畏危险,亲自参加核潜艇极限深潜试验。
从1958年从事核潜艇研制开始,近60年过去了。如今,黄旭华已经91岁高龄,仍然每天准时出现在核潜艇研究所的院士办公室里。他身上好像蕴涵着无穷无尽的力量,永远不知疲倦。对于年轻一代的科研设计人员,黄旭华谆谆教诲、循循善诱,告诉他们核潜艇科研人员必须随身带上“三面镜子”:扩大视野的“放大镜”、放大信息的“显微镜”和鉴别真假的“照妖镜”,勉励他们要为事业奉献到底。
王冕诗云:“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黄旭华老院士一别家乡数十载,把个人抱负与国家命运紧密勾连,隐姓埋名,为国铸剑,将“惊涛骇浪”的功勋“深潜”于大海之中,忘我捍卫国家利益,堪称誓言无声、朴实无华的典范。他老人家这种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不计个人得失,舍小家顾大家,做隐姓埋名人、干惊天动地事的典型,展现了一种伟大的无我境界,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值得我们景仰。
吴明刚:退役不褪色 岗位建新功
“出了军营就进工厂,各式各样的机床设备,奇形怪状的各种刀具,密密麻麻的设计图纸……这些陌生领域让吴明刚一度无所适从。
为了适应全新的领域,吴明刚主动报考了单位内部的兵器大学,开始系统学习知识。机械原理、识图制图、电气自动化……吴明刚认真钻研着每一项技术。
当时,不少技术工人离岗南下打拼,也有事业有成的战友向他抛来橄榄枝……但关键时刻,吴明刚拒绝了这些诱惑:“我觉得人要对得起自己的选择,要能坚守。”
江山重工也在坚守。企业在最困难的时候,挤出资金投入产品开发所必需的国防科技预先研究课题。
为了攻克这一难关,吴明刚和同事们认真研究,对设备进行革新研究。“从老式电话里找到灵感。”吴明刚说,如今将火箭炮安装好后,接上装置,工人只用动动开关就能完成工作,工作效率由原来的四小时一个单元,缩减到如今的20分钟,而且人工差错率降低为零。
金戈铁马,滚滚铁流。在阅兵村,吴明刚和参加阅兵的战士们一起训练,充分利用训练间隙排查抢修,时刻绷紧安全之弦。由于表现突出、保障有力,吴明刚被评为国庆60周年阅兵“装备保障标兵”,荣立兵器集团一等功。
为了让这些“娃娃兵”早日掌握技能,吴明刚一改简单说教方式,结合产品具体装调,从基本原理开始,从消化工艺开始,不厌其烦地提问、解答和演示,一遍又一遍,直至徒弟们听懂学会为止。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吴明刚带领的十多个“娃娃兵”已经成为一支拉得出、打得响的“技术尖兵”。
 吴明刚说,把热血播撒在军营是青春,坚守一线为国防事业奋斗也是青春。用军人的品格和血性,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开创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他,从不后悔!
退役不褪色,转身也荣光。吴明刚将科技报国的壮志,融入默默的学习和研发,将崇高梦想化为切实行动,扑下身子,耐住性子,从零起步,以百折不挠的坚韧意志、业精于勤的工匠精神,从一名技术小白成长为一名技术尖兵,是一名退役军人的鲜活模范。向英雄致敬,让我们循着英雄模范的足迹,用攻坚的意志迎接挑战,用扎实的行动破解难题,迎难而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钟南山:侠之大者,国士无双
作为全国著名的呼吸病学专家,从2003年抗击“非典",到2009年奋战“甲流”、2011年澄清“阴性艾滋病”疑云,再到2020年阻击新冠肺炎疫情,钟南山总是行走在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前沿,帮助人们一次次地消除对疾病的恐惧,他用永不停歇的脚步诠释了一个医生的使命和担当。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后,很多人疑虑不安,各种各样的消息满天飞。这时,钟南山站出来,在镜头前对疫情作出论断:肯定人传人。随后,在一次次发布会上,他反复强调:要严格隔离患者,追踪密切接触者;要戴口罩进行自我保护;要防止出现“超级传播者”……一条条落到实处的建议让因流言而焦虑的人们放下了悬着的心。
面对“非典",他敢于向权威质疑;面对错误疫情报告,他敢于揭开真相。自始至终,钟南山敢讲真话,只讲真话,这是他对人民负责任的表现,更是身为医生的职责。钟南山曾说:“我的动力来自哪儿?就是疾病对人的生命的威胁。”靠实践,说真话,他永远在一线!
为国为民,勇于担当。尊重事实,说真话,做真人。作为全国著名的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做到了,他亲临一线,一路奔波不知疲倦,满腔热血为国为民;临危受命,不仅有院士的专业,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他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乐观,他以逆行的姿态,为人民的健康筑起了一道牢固的“防护墙”。
蔡凤辉:以天安门为“家”的环卫大姐
2020年11月24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在全国劳
动模范人选中,有一个名字格外惹人注意——天安门人工保洁员蔡凤辉。
别以为环卫工作简单,要想做好真不容易。蔡凤辉每天要走3万多步进行清扫,针对口香糖污迹难以清理的难题,她率领大家开展了专项攻坚行动,自己掏钱从集贸市场买来钢丝刷头,装上木柄后醮着水一点点地清除口香糖等污迹。在盛夏的一个月,她冒着摄氏60度的地表高温,脸被晒得黑红,经常是汗流浃背,共清理出口香糖50公斤!她还专门设计了可以在广场进行清洁作业的微型电动车,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减轻了工友们的辛苦程度。
“在天安门广场工作,非同一般。”这是蔡凤辉的信念,更是她的初心。2012年至今,她凭着一股子干劲儿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这个以天安门为“家”的环卫大姐,以普通劳动者形象成为“网红”,频频被南来北往游客拍照留影,成为天安门广场上一道美丽风景。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怕脏,不怕累,用劳动赢得人们的尊重。蔡凤辉用辛勤劳动扮靓了大国“颜面”,以无悔付出赢得了人们尊重。启示大家:只要有梦想,随时可以背起行囊出发,在追梦路上快速奔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