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作文热点素材-- 防汛抗洪(英雄故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年中考作文热点素材-- 防汛抗洪(英雄故事)

资源简介

讲述防汛抗洪“英雄故事”
洪水无情,人间有爱。每每有洪水冲击时,抗洪救灾人员总是冲在一线,我们要学习他们在危急时刻和生死关头,冲锋在前,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这个夏天,多地遭受洪灾侵袭,目之所及,一片汪洋。人员伤亡、房屋灌水、停水断电、道路淹没、车辆冲走……损失惨重,灾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防汛抗洪路上英雄们的事迹,来为我们的作文注入“新鲜血液”,为2022中考满分作文助力。
陈陆:放心,我会守好庐江
陈陆,生前系省消防救援总队合肥市庐江县大队政治教导员。被评定为烈士、追授“全国消防救援队伍优秀共产党员”、“中国消防忠诚卫士”等称号。
2020年7月22日,陈陆在执行庐江县连河村抗洪抢险任务中壮烈牺牲,年仅36岁。陈陆出生在军人家庭,父亲是第一代安徽边防军人,妻子是一名公安民警。一年里陈陆有300多天都住在大队,一个月才能回来一两次。
“放心,我会守好庐江”,是陈陆对父亲的承诺,也是他用生命兑现的对国家和人民的承诺。2020年夏天庐江县遭受百年一遇洪灾,陈陆带领消防员辗转5个乡镇,奋战96个小时,出警411次,成功转移和救出群众2665人。当他与战友们第411次接警后,这时的陈陆几乎96个小时没有休息,由于长时间的日晒水泡,他已经双腿红肿行走艰难。体力已经透支的陈陆,再一次咬牙登上了冲锋舟。水位已经越涨越高,险情突然发生,大圩上的溃口突然被冲开,水流大量涌入。40分钟后,船上另外三名落水战士被战友们救起,而陈陆这次却再也没有力气游出水面。两天之后,在下游两公里的地方,人们最终找到了陈陆的遗体。
入伍以来,陈陆一次次在火光中出生入死,在紧要关头冲锋在前,在危险面前从未退缩,彰显了共产党员忠诚奉献的本色。
在紧要关头冲锋在前,在危险面前从未退缩,这是每一位共产党员忠诚奉献的本色。 陈陆,他做到了!在接到群众报警后,总是最先出发,最快抵达,面对汹涌的洪水,他是浪尖上的逆行者,大雨过后,他是天空中灿烂的霞。他虽然欠身体一台手术,欠妻子一次告别,欠父母一次团圆,但是他用自己的责任与担当为危难的乡亲奉上最好的年华,向英雄致敬!
李满保:抗洪一线上的“夫妻档”
在抗洪抢险救灾的志愿者队伍中,有这样一个家庭,他们夫妻二人同时参与抗洪救灾,舍小家顾大家,成为全县抗洪抢险救灾中的一抹靓丽的风景线。
在平山镇胜天圩大洼防汛段的堤防上,有这样一对“夫妻档”,他们每天形影不离,巡堤查限都在一起。他们就是大洼社区的志愿巡堤员李满保夫妇。在巡堤路上,李满保总是被遇到的熟人打趣:“满保啊,你干脆把老婆系在裤腰带上吧。”李满保也不恼,倒是他媳妇急脾气,往往先嚷嚷起来:“看不起女人啊!我可不比你们差,孩子不在家,我想为防汛出点力不行吗 不行吗 ”
一天夜里,李满保夫妇在巡查中发现了一处小渗涌,他们及时通知指挥部,和大家一起装石子到出险点填埋,很快堵住水流,成功排除了险情!等大家回到指挥部,看着李满保夫妇浑身湿透,头发上都是泥水的时候,都忍不住纷纷对他们竖起了大拇指。
“看不起女人啊!我可不比你们差,孩子不在家,我想为防汛出点力不行吗 不行吗 ”。多么朴实又感人的话语,真的是巾帼不让须眉!面对来势汹汹的洪水,做好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各项准备,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应尽的职责。我们脚下是守护生命的堤坝,身后是赖以生存的家园。守住堤坝,就守住了生命,守住了未来。平凡之中见伟大!
人民交警:暴雨中那一抹“荧光绿”
近日,河南遭受强降水,给过往车辆和行人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各地交警积极响应,从深夜到黎明,他们无惧风雨。这一抹暴风雨中靓丽的“荧光绿”,深情诉说着河南交警的力量!
一位河南交警赤着脚坚守在暴雨的街头,不断提醒大家“走中间,走中间”,这是最动听的河南话。
南三环京广铁路桥下积水严重,车辆无法通过,造成南三环与通站路堵车。郑州交警四大队五中队执勤交警赤着脚,冒着雨在积水中疏导路口交通、帮助救援受困车辆。
推移陷入水坑的电动车,汽车也不在话下!遇到积水点,背起小孩就走!
大雨让这座城市“颠倒”,交警给了河南人民遮风避雨的怀抱!
灾情就是命令。在暴雨中,他们“赤脚”上路,冒雨在积水中,疏导路口交通,帮助救援受困车辆。积水漫过腰部,他们没有丝毫的犹豫;他们坚守一线,力保道路平安通畅;行人车辆出现故障,他们冲在第一位,以实际行动保障人民群众出行安全。警帽帽檐不住滴下的雨水、马甲下早已湿透的警服、手套里被雨水浸泡出皱褶的双手、早已湿透后“粘”在双腿的裤腿、在雨水中浸泡多时的双脚……这一抹抹“荧光绿”,成了城市中最醒目、最温情的路标。
人民消防:你好,火焰橙
2021年7月21日02时52分,一辆郑州来往禹州大巴车被淹 ,降雨不断上升,即将于大巴车高度齐平,31名乘客被困在车顶,郑州消防立即携带橡皮艇紧急出动前往救援。消防战士成功营救被困人员31人,无人员伤亡。
在明港镇,雨水倒灌村民家中,房间内有2名小孩,1名老人被困,其中一小孩因刚做完手术不能碰水,消防救援人员随即利用桌子把孩子抬到安全地方。
7月20日凌晨,平顶山市鲁山县因暴雨导致县城内涝,一家5口被困,其中还有一位8旬残疾老妪,消防到场后,立即展开救援,30余分钟将被困人员成功救出,无人员伤亡。
7月20日,洛阳连续暴雨导致道路积水严重,救护车被困在路上,闻讯后偃师消防立即赶赴现场,将病人转移至消防车上送往医院进行下步救治。
7月20日凌晨,平顶山市鲁山县因暴雨导致县城内涝,一家5口被困,其中还有一位8旬残疾老妪,消防到场后,立即展开救援,30余分钟将被困人员成功救出,无人员伤亡。
7月20日上午,由于暴雨影响,导致郑州一处高速桥下蓄满雨水,水位最深处达2米左右,一辆小货车被困水中,车上有2人被困,货车被水淹至车窗位置,雨水不断往桥底涌进,水位不断上升。最终消防战士成功解救被困人员。
风雨中,那些艰难前行的身影,成了受灾群众最坚实的依靠,他们是灾难中的最美“逆行者”。在抗洪救灾的现场,我们总能看到一抹抹橙色,背上“消防”两个大字赫然醒目。这是让受灾群众安心的颜色,看到他们,仿佛就看到了希望。“风雨里,人民子弟兵在”,每次发生重大险情,他们总是冲在最前面,而他们不仅是战士,更是别人家的儿子、丈夫、父亲。我想对他们说一声“谢谢”,道一声“辛苦了”。待洪水退去,愿他们都能平安归家。
杨俊魁:退役老兵洪水中连救五人
在近日,退伍特种兵杨俊魁在一因暴雨路面形成严重积水的隧道附近救人的视频在网络上获得一致好评。据了解,杨俊魁在退伍后选择了网约车这一职业来谋生。事发当天,杨俊魁正在路上行驶着,行至一隧道处,由于暴雨不断,该隧道处的积水十分严重,若强行驾车还会对生命造成威胁,万不得已,杨俊魁只得将车停滞在此,打开车门先行离开。
在杨俊魁离开途中,听到有人在呼救,出于职业本能,杨俊魁毫不犹豫地选择去救人。循着求救声,杨俊魁不顾四周满是积水,一头扎进水中向求救者所在方向快速游去。到达其中一名呼救者处,他不顾水中阻力,将求救者托起寻找落脚点,最终将求救者安置在附近一同样因积水无法开走的车子顶部。紧接着,杨俊魁又向另一求救的女子处游去,女子此时正在水中挣扎,杨俊魁紧忙拉起女子,将其放在车内,并让女子将车门关严,以免水流局促,将其再度卷入水中。随后,杨俊魁又救起一名女子并将其送至安全处才作罢。
事后,杨俊魁遗憾地表示,当时求救的人一共有5名,而自己只救了3名,其余两名在他想要去救时已不知去向。其实,这已经不是杨俊魁第一次搭救暴雨中被困住的人了,加上此前他与人合力救过的2人,他已经成功挽救5个人的生命!水势的凶猛丝毫没有让杨俊魁退缩,而是毅然决然地选择迎难而上。
在被问事后是否感到后怕的时候,杨俊魁告诉记者,自己当过4年特种兵,不知道什么是害怕。“非要说怕什么,我唯一怕的就是没有把人都救上来。”虽然已经退伍25年,但是军人的经历造就了他坚强的毅力和强壮的体魄。
人性的光芒,水不能覆之。暴雨无情,人间有爱。杨俊魁用他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退伍老兵的铮铮誓言。危难时刻他奋不顾身,紧急关头他挺身而出,他是救援一线中众多平凡英雄的一位,他默默传播着温暖人心的力量。
张雨飞:抗洪精神的传承者
23年前,李向群连续奋战在抗洪一线直至牺牲,23年后他的“战友”传承了这份精神,奋战在防汛抢险一线。这个“战友”名叫张雨飞,河南周口人,“李向群班”第15任班长,休假期间主动请缨抗灾!
7月22日凌晨5点左右,原本在家休假的他,看到了好多地方要泄洪的消息。暴雨、险情、转移群众……当这几个敏感词交织在一起时,让张雨飞瞬间绷紧了神经。他再也没有心思休假,着急忙慌跑到县城找到武装部:“哪里需要人,我要上前线!”第一时间,向周口市西华县武装部报到。
7月23日凌晨5时,张雨飞和其他100多名基干民兵一起到达任务点。根据预测,贾鲁河上游的洪峰再有半天时间就要到达,他们必须抢在前面修建加固护堤,防止洪水倒灌农田和村庄。
天刚蒙蒙亮,贾鲁河岸边的青纱帐里,早已是一片繁忙。张雨飞挥动着铁锹,不停地往编织袋里装,装满堆在护堤上,然后再装、再堆。他顾不上浸透的汗水和口渴饥饿,只是一股脑地挥锹干活,想着把护堤尽快加固好。连续四五个小时下来,他连早饭都顾不上吃,渴了喝瓶矿泉水,便又投入到战斗中。
上午10时左右,一条长600米、高约1米的护堤“长龙”终于完工,挡在了贾鲁河和农田间,张雨飞才气喘吁吁松了口气,坐在地上猛往肚里灌水解渴。而此时,他又接到新的任务,贾鲁河扶沟段需要加固护堤,他和基干民兵一起,要转场那里继续参加抢险战斗。
“作为一名现任军人,又是‘李向群班’第15任班长,李向群当年参加抗洪曾4次晕倒在大堤上,所以说我们现在就是践行传承‘李向群精神’。而且,西华也是我的家乡,为家乡做贡献更应该冲在第一线。”张雨飞说。
越是险情当前,越是考验处置能力,越是考验责任担当。面对特大暴雨,“李向群班”第15任班长张雨飞传承了战友的抗洪精神,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人民子弟兵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战胜一切天灾大难的勇气、决心和力量。让我们感受到他们血浓于水的大爱情怀和英勇无畏的“铁血”本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