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作文热点素材-- 北京冬奥会(时评文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年中考作文热点素材-- 北京冬奥会(时评文章)

资源简介

唱响北京冬奥会之“赞歌”
“共赴冰雪之约,共享冬奥机遇”,北京冬奥会火种18日在奥运会发祥地——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古奥林匹亚遗址采集成功。随着火炬传递的进行,北京冬奥会火种将穿透依旧笼罩在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阴云,照亮人类团结合作、共赴时艰的前路,点燃属于全人类的希望之火。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重温“北京冬奥会”举办路上的时评文章,来为我们的作文注入“新鲜血液”,为2022中考满分作文助力。
北京冬奥会希望之火映红天际
王恒志
北京冬奥会火种18日在奥运会发祥地——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古奥林匹亚遗址采集成功,火种映红天际。随着火炬传递的进行,北京冬奥会火种将穿透依旧笼罩在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阴云,照亮人类团结合作、共赴时艰的前路,点燃属于全人类的希望之火。
这是希望的火种。在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这是古代奥运会点燃火种的由来,火种采集也成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中最具标志性的活动。当下,新冠肺炎疫情的阴霾在全球范围内依然笼罩,东京奥运会已经证明奥林匹克运动拥有凝聚力量、共抗疫情的强大感召力。北京冬奥会火种的采集成功,意味着奥林匹克火种将又一次带给人们信心、温暖和希望。中国作为疫情控制最好的国家之一,也将向世界传递攻坚克难的坚定信心:疫情终将过去,希望永在前方。
这是团结的火种。在这个夏天结束的东京奥运会前,国际奥委会更新了沿用百年的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面对种种全球性挑战,团结变得前所未有地重要。奥林匹克运动敏锐地与时俱进,这与中国提倡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谋而合。随着北京冬奥会火种采集成功,距离北京冬奥会开幕还有109天,全世界将再一次汇聚在五环旗下,人类将再度展现团结合作、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念。
这是创造历史的火种。北京将书写奥林匹克运动全新的历史篇章,成为有史以来第一座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举办过冬季奥运会的城市。更重要的是,北京冬奥会实现了在东方大国普及冰雪运动的的宏大愿景,这是中国对奥林匹克的贡献,世界冬季运动也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北京冬奥会还是首次从申办开始全面践行国际奥委会办奥新模式的一次盛会,将为办奥模式建立新标杆。
一起向未来!这是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口号,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心声。相信熊熊燃烧的北京冬奥会火种,将为奥林匹克运动、为全世界再度点燃心中不灭的希望之火。
1.随着火炬传递的进行,北京冬奥会火种将穿透依旧笼罩在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阴云,照亮人类团结合作、共赴时艰的前路,点燃属于全人类的希望之火。
2.北京冬奥会火种的采集成功,意味着奥林匹克火种将又一次带给人们信心、温暖和希望。
3.这是创造历史的火种。北京将书写奥林匹克运动全新的历史篇章,成为有史以来第一座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举办过冬季奥运会的城市。
4. 一起向未来!这是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口号,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心声。相信熊熊燃烧的北京冬奥会火种,将为奥林匹克运动、为全世界再度点燃心中不灭的希望之火。
共赴冰雪之约,共享冬奥机遇
来源:光明网 作者:谢伟锋
冰雪之约,中国之邀。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100天前夕,从希腊古奥林匹亚采集的冬奥会火种顺利运抵北京,标志着北京冬奥会大幕即将激情开启。在赛事筹办进入冲刺阶段,北京以完美成绩回应全世界的期待:12个竞赛场馆全部完工,通过国际冬季单项体育组织认证,全面具备办赛条件。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雪游龙”、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等新建场馆,在满足办赛要求的同时,充分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已成为令人瞩目的标志性建筑。在许多个“中国第一”“奥运首创”的见证下,北京将成为世界上首座“双奥之城”。
总书记深刻指出:“通过筹办北京冬奥会带动各方面建设,努力交出冬奥会筹办和本地发展两份优异答卷。”以更广阔的视野来观察,北京冬奥会筹办既是兑现承诺,也是发展契机。服务冬奥的京张高铁、京礼高速等城际交通网络构建起“一小时生活圈”,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插上了腾飞之翼;延庆将场馆建设与生态环保共绘一张蓝图,“最美冬奥城”初露芳容;张家口云顶滑雪公园将融化的雪水回收贮存,为来年造雪下好“先手棋”……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中,每个重大建设项目都是一场攻坚战,从立项、建设到完成的过程中,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得到淋漓尽致地体现。历史已经证明,诸多愿景与规划,都要落实在一个个具体的重大活动和重要项目上。毫无疑问,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将为我们现代化进程输出强大推力。
相比于冬奥会十多天的精彩比赛,经济社会发展则有“绵绵用力”的客观维度。北京冬奥会的筹办实践,正是着眼于“可持续”的发展价值之上。以北京冬奥会赛区之一的崇礼为例,这座昔日默默无闻的塞外小城,如今已是驰名中外的“滑雪小镇”,每4个当地人中就有1个人吃上了“冰雪饭”,“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有了真实的映照。把产业发展融入到时代大格局中去谋划,冬奥会无疑是一个极大的利好。当前,借助北京冬奥会的东风,京津冀“冰雪经济”逐渐升温,促动雪场建设、雪具销售、冰雪培训等冰雪产业链实现整体发展。在发展的概念里,时间是衡量成果的最大标尺。所以,我们相信北京冬奥会所产生的利好效应不只是赛时17天的体育盛宴,而在于未来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为举办城市和国家做贡献。
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史看,奥运精神不仅体现出体育竞技的魅力,也展现出国民素质的提升。之前,国人有一种普遍认同,就是“冰雪运动不进山海关”,一条冬夏分明的“季节线”横亘已久。而随着北京冬奥会的步履临近,它以喜人态势推动着冰雪运动人口的“金字塔”不断夯实。如今,我国冰雪运动已经跨越南北,贯穿四季,成为中国人的体育娱乐新时尚。《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0》显示,我国每年参与冰雪旅游人数不断上涨,61.5%的人有参与冰雪旅游经历。“三亿人上冰雪”正在从愿景逐渐变为现实。一场全民瞩目的冬奥赛事,让人们对冰雪运动从陌生到亲近,也就此搭建了从“运动”通往“健康”的桥梁。
共赴冰雪之约,共享冬奥机遇。根据过往来看,许多主办过奥运会的国家,都曾在筹办和举办的过程中加快了自己的发展进程,在提升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之际,更推进了自身向现代化国家的转变。基于此,当取自希腊奥林匹亚的圣火抵达北京,中国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所在。此刻,在疫情挑战下,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体育精神和发展动力。一场冰雪之约,它将实现美好愿景达成的最大公约数,也将为世界充分展现一个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中国。对此,所有人都充满期待。
1.共赴冰雪之约,共享冬奥机遇。
2.以更广阔的视野来观察,北京冬奥会筹办既是兑现承诺,也是发展契机。
3.我们相信北京冬奥会所产生的利好效应不只是赛时17天的体育盛宴,而在于未来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为举办城市和国家做贡献。
4.一场冰雪之约,它将实现美好愿景达成的最大公约数,也将为世界充分展现一个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中国。
冬奥,让生活更精彩
运动健儿备战紧张有序、全民健身景象热火朝天、新建改建场馆陆续完工……在走向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日子里,在一项项可见可感的变化中,我们的生活正因冬奥筹办工作的推进而变得更加精彩。
有人迎来个人职业的转型。制冰师刘博强原是首钢的一名普通工人,20多年里干过轧钢工、维检工、焊工。2017年,单位组织制冰和扫冰培训,他第一个报了名。为了学制冰,刘博强每天在体育馆里待上十几个小时,背起40多斤的“打点”壶,在场馆外的马路上来回练习赛道制冰“打点”技术,两个月里走了近150公里。参与冬奥筹办就像穿过一扇大门,43岁的刘博强迎来了新的生活。
有人对运动产生新的感悟。北京小伙邢亮有两个身份:一个是北京首都机场航空安保有限公司的员工,另一个是北京冬奥组委滑雪战队第二纵队的队长。滑雪战队是北京冬奥组委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和培养的专业人才队伍,雪季开展集训教学活动、服务于全国性的滑雪赛事,对成员的滑雪技能有很高要求。邢亮本就酷爱滑雪,常会寻访“高手”切磋,如今滑雪技艺更有用武之地。
有人收获携手奋斗的青春。“90后”夫妻王普与崔立欣同在中铁建工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工作,妻子崔立欣在预算部工作,丈夫王普在施工一线勘探测量。夫妻俩投身于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的建设,300多天在山上,常被户外紫外线晒脱皮……在他们看来,一起为共同的目标奋斗,才是青春该有的样子。
冬奥会带来了什么?大家的回答各不相同,又很相像,那就是平时忙碌的工作中又平添更多火热的劲头儿——望向2022年,我们都感受到愈加浓烈的冬奥气氛,都在为冬奥会筹办贡献一份力量,都在用奋斗奔向更美好的生活。
1.运动健儿备战紧张有序、全民健身景象热火朝天、新建改建场馆陆续完工……
2.参与冬奥筹办就像穿过一扇大门,43岁的刘博强迎来了新的生活。
3.在他们看来,一起为共同的目标奋斗,才是青春该有的样子。
4.冬奥会带来了什么?大家的回答各不相同,又很相像,那就是平时忙碌的工作中又平添更多火热的劲头儿——望向2022年,我们都感受到愈加浓烈的冬奥气氛,都在为冬奥会筹办贡献一份力量,都在用奋斗奔向更美好的生活。

北京冬奥,让我们继续捍卫体育精神
柳杨
东京奥运走了,北京冬奥来了。“奥运”成为2021年十大网络热词之一,足见人们对于奥运会的关注程度之高。奥运会之所以魅力无限,不仅因为它更高更强的竞技体育水平,更因为它承载的体育精神,超越了体育运动本身,昭示着公平、公正、团结、奋斗等精神内涵。
奥运会作为弘扬体育精神的重要载体,是独一无二的体育精神名片,“神圣休战”的奥运会传统也为世界和平做出贡献。但在2022年北京冬奥来临之际,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却公开碰瓷北京冬奥会,公然挑衅体育精神。对此,国际奥委会发声,“坚决反对任何将奥运会和体育政治化的行为。”可以说,西方政客的行径是在“强行加戏”,伤害了奥运会、运动员,更伤害了体育精神,注定得不到人心。
敢拼搏、不放弃的运动员才是北京冬奥会的主角。短道速滑运动员武大靖、“金牌收割机”滑雪少女谷爱凌、第三次参加冬奥会的澳大利亚运动员亚历山大·费拉佐……在北京冬奥会上备受期待。“我们只想参加奥运会,尽自己最大努力去竞争。”像这样坚持追梦的运动员还有很多,他们用实力再现健康审美、点燃体育精神。
“一起向未来”的北京冬奥会,绝不容体育政治化玷污纯洁的冰雪。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当前,奥密克戎毒株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在此形势下,世界更需要团结。12月2日,奥林匹克休战决议指出北京冬奥会将是展现人类团结、韧性和国际合作宝贵价值的契机,特别强调北京冬奥会的愿景——“纯洁的冰雪,激情的约会”。
一起向未来,是中国向世界发出的诚挚邀请。在疫情期间如期举办冬奥会难能可贵,北京为此做了充足准备。持续优化的北京冬奥会防疫措施,为涉奥人员的健康保驾护航;衣食住行、医疗安保等赛会服务保障工作的精益求精,为涉奥人员的生活送上“定心丸”。有条不紊的竞赛场馆搭建、测试活动,为北京冬奥会赢得外界好评。在体育精神的感召下,中国希望同世界人民一起携手共进、守望相助,共创美好未来。
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日,正值立春节气和大年初四,可谓双节喜相逢。从2021年夏天到2022年春天,从东京到北京,运动员勇敢逐梦,践行体育精神。期待他们在北京冬奥会上有所为、有所得、有所获,赛出成绩、赛出风格,谱写体育精神新篇章。
1.奥运会之所以魅力无限,不仅因为它更高更强的竞技体育水平,更因为它承载的体育精神,超越了体育运动本身,昭示着公平、公正、团结、奋斗等精神内涵。
2. 奥运会作为弘扬体育精神的重要载体,是独一无二的体育精神名片,“神圣休战”的奥运会传统也为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3. 北京冬奥会的愿景——“纯洁的冰雪,激情的约会”。
4. 一起向未来,是中国向世界发出的诚挚邀请。在体育精神的感召下,中国希望同世界人民一起携手共进、守望相助,共创美好未来。
5. 期待体育健儿们在北京冬奥会上有所为、有所得、有所获,赛出成绩、赛出风格,谱写体育精神新篇章。
以科技创新助力冰雪盛会(人民时评)
编辑:王佳尧 来源:人民网
科技为北京冬奥赋能,不仅将这场全世界的冰雪盛会装点得更加精彩,也必将为今后全民共享冬奥成果、推动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方方面面的精准举措,点点滴滴的创新成果,共同铺就北京冬奥会的“绿色之路”。
奥运史上首次实现100%“绿电”供应,“冰立方”成为世界首座智能化水冰转换场馆,运动员在训练中使用“体育风洞”……随着北京冬奥会日渐临近,浓浓科技元素越来越多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同我们国家的强国之路一样,中国冰雪运动也必须走科技创新之路,一方面要坚持自主创新,一方面要积极吸收世界上的先进技术和训练方法”。在北京冬奥会筹办过程中,科技融入了建设、训练、保障等各个环节之中。早在冬奥筹办之初,科技部就联合有关地方、部门研究制定了《科技冬奥(2022)行动计划》,重点围绕零排供能、绿色出行、5G共享、智慧观赛、运动科技等多个方面部署任务,助力冬奥筹办各项工作。
一幅壮美的冬奥画卷中,科技增添了别样的光彩。新建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世界跨度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用钢量仅为传统屋面1/4;在雪上赛场,可实现“百米级、分钟级”的精准气象预报;二七厂国家冰雪运动训练科研基地的风洞实验室,能帮助运动员不断寻找阻力最小的训练姿态,大幅提高训练效率……充满科技感的设施与应用,对于北京冬奥会的筹办、备战等多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科技为北京冬奥赋能,不仅将这场全世界的冰雪盛会装点得更加精彩,也必将为今后全民共享冬奥成果、推动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为冬奥会注入更多科技元素,也体现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与绿色办奥相结合。比如,通过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张北地区的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产生的“绿电”输入北京,赛事期间北京冬奥会所有场馆将实现100%“绿电”供应;国家速滑馆、五棵松体育中心等冬奥场馆,选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系统,将冰面温差控制在0.5摄氏度以内,使碳排量接近于零;一辆辆使用氢燃料的大巴车,冬奥村中用薯类、秸秆等可再生资源为原材料所生产的可降解餐具;等等。方方面面的精准举措,点点滴滴的创新成果,共同铺就北京冬奥会的“绿色之路”。北京冬奥会在环保、减排方面的实绩多次得到国际奥委会在内的奥林匹克大家庭的肯定,呼应着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2020+5议程》所提出的理念。
冬奥会的“科技范儿”,不仅彰显于场馆建设、能源供应等领域,也存在于每一位奥运参与者身边。比如,移动诊疗车和智能移动方舱,能够让比赛中受伤的运动员第一时间得到及时救治;5G信号覆盖到所有场馆和连接场馆的道路,为丰富比赛转播等媒体传播方式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撑;具有自由视角、云端互联等特性的高科技产品和技术,可为观众提供更多选择。无论是参赛运动员还是场内外观众,每一位冬奥的参与者都能够感受到科技为冰雪运动带来的新魅力。
高科技应用不仅在冬奥筹办过程中发挥出独特作用,还将在未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北京冬奥会后,将进一步加强技术成果的系统梳理,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丰富更多人的日常体育生活。从长远来看,推动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让冬奥成果更好为全民共享,科技始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 人民日报 》( 2021年12月28日 05 版)
1.科技为北京冬奥赋能,不仅将这场全世界的冰雪盛会装点得更加精彩,也必将为今后全民共享冬奥成果、推动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 冬奥会的“科技范儿”,不仅彰显于场馆建设、能源供应等领域,也存在于每一位奥运参与者身边。
3. 一幅壮美的冬奥画卷中,科技增添了别样的光彩。
4. 无论是参赛运动员还是场内外观众,每一位冬奥的参与者都能够感受到科技为冰雪运动带来的新魅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