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文地理下册6.1.1世界人口的数量变化同步试卷一、单选题1.(2021九上·湖州月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如表是两次人口普查结果部分数据对比表,我们从中得出的结论是( )项目 时间 全国人口 (亿) 年平均增长率(%) 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 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出生人口性别比2020年 14.1 0.53 18.70 9.91 111.32010年 13.4 0.57 13.26 9.08 118.1A.人口基数大,老龄化加剧 B.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C.总人口增速快,人口素质偏低 D.出生人口性别比越来越大【答案】A【知识点】中国人口基本特点【解析】【分析】根据2020年人口普查和2010年人口普查中“全国人口”“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数据对比,说明了我国人口基数大,老龄化进一步加剧。A项人口基数大,老龄化加剧是从题干表格中得出的结论,符合题意;BCD三项不能从题干表格中得出,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我国的人口现状及学生准确解读图表的能力。解答此题的方法是据表格材料中所示的信息解答。下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题2.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③时期人口总数达到最多 B.②到③人口总数不断下降C.②时期人口的出生率最高 D.③与⑤人口总数一定相等3.针对该问题,最恰当的措施应该是( )A.实施计划生育 B.提高人口质量C.积极鼓励生育 D.提高社会保障【答案】2.A3.C【知识点】世界人口基本情况【解析】【点评】 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零,人口不断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零,人口不断减少。此外,需要注意比率和数量的区别。2.本题考查人口的相关知识。结合所给示意图 ,A项,③时期人口总数达到最多,A符合题意;B项, ②到③ 人口自然增长率 大于零,人口总数不断增长 ,B不符合题意;C项, 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有关,没有死亡率,无法根据已给信息判断出②时期人口的出生率最高 ,C不符合题意;D项, ③与⑤人口总数不一定相等 ,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3.该国当前面临的问题是人口增长过慢。最恰当的措施为积极鼓励生育,C对;实施计划生育、提高人口质量应对的是人口增长过快,AB错;提高社会保障 应对的是人口老龄化,D错。故答案为:C。4.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是( )A.劳动力短缺 B.就业困难C.国防兵力不足 D.社会抚养老年人的负担加重【答案】B【知识点】世界人口基本情况【解析】【分析】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间同样是有限的.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还有一部分国家则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在欧洲的一些国家,比如意大利、德国和瑞典,近些年来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已引起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世界上的人口不能无节制地增长。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故答案为:B。【点评】人口过多会造成交通压力增大,居住条件变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造成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森林、草原、耕地等各类土地资源以及水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数量的减少,人口老龄化,教育经费短缺等问题;人口过少会造成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产生劳动力短缺、社会养老负担重等问题,因此人口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5.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但又有一定的规律,读图甲和图乙,完成下面小题。(1)根据人口分布在不同海拔地区的情况推断,世界人口分布最多的地形类型是( )A.平原 B.丘陵 C.山地 D.高原(2)根据人口分布在不同纬度地区的情况推新,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是( )A.南半球高纬度地区 B.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C.北半球高纬度地区 D.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答案】(1)A(2)D【知识点】世界人口基本情况【解析】【分析】(1)由甲图人口分布的海拔范围可以看出,超过一半的人口是分布在海拔在200米以下的平原,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条件优越,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2)由图中人口分布的纬度范围可以看出,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中低纬度地区,这些地区气候温暖,适合人类居住,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一般海拔在200米~500米,起伏不大,坡度和缓的是丘陵。6.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从图中可知,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和纬度( )A.海拔在200米以下;纬度在20°以下的地区B.海拔在200米以上;纬度在20°S-40°S地区C.海拔在200米以下;纬度在20°N-40°N区D.海拔在200米以上;纬度在20°以下的地区(2)从图中可知,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 )A.地形和经济 B.地形和位置 C.气候和地形 D.位置和植被(3)图中由于受海拔因素导致人口稀少的是( )A.A地 B.B地 C.C地 D.D地【答案】B(1)C(2)B(3)C【知识点】世界人口基本情况【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知,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纬度在20°N--40°N的中低纬度地区,故选C。(2)由图中可知,图中反映出影响人口分布的两个因素分别是地形和纬度位置,海拔较低的地区人口较稠密,纬度高的地区气温低,纬度低的地区气温高,都不适合人类居住,故选B。(3)图中由于受海拔因素影响导致人口稀少的地区是C地,该地区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属于高原山地气候,生存条件恶劣,人烟稀少,故选C。【点评】世界上的人口稠密区:亚洲东部、亚洲南部、欧洲、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地区。世界上的人口稀疏区:干旱的荒漠、寒冷的高纬度、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湿热的热带雨林。7.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慢,反之较快。回答下列各题。(1)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A.亚洲 B.非洲 C.南极洲 D.南美洲(2)某地区某年人口的出生率为0.5%,死亡率为0.8%,该地区可能位于( )A.非洲 B.南美洲 C.亚洲 D.欧洲【答案】(1)B(2)D【知识点】世界人口基本情况【解析】【分析】(1)非洲地区比较贫穷落后,经济发展水平低,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欧洲是世界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B符合题意。(2)欧洲是世界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很多国家出现了负增长;某地区某年人口的出生率为0.5%,死亡率为0.8%,自然增长率是-0.3%,该区域可能在欧洲;D符合题意。【点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如欧洲是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非洲自然增长率各大洲中最高)。8.某国的人口出生率是0.97%,死亡率是1.04%,这说明该国( )A.人口增长快 B.人口增长缓慢C.人口在减少 D.人口总数不变【答案】C【知识点】世界人口基本情况【解析】【分析】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根据公式可知该过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07%,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负数,说明人口在不断的减少,故本题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人口问题有就业困难、饥饿贫困、居住条件差、交通压力增大等社会问题。人口过少,增长过慢,甚至停止增长或者不断减少,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例如,劳动动力短缺,国防兵员不足,社会抚养老年人的负担加重等。9.读漫画《苦难的母亲》,完成小题。(1)该漫画反映的问题是( )A.粮食问题 B.气候问题C.人口问题 D.环境污染问题(2)漫画中所反映的问题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A.人口老龄化 B.劳动力不足C.国防兵员不足 D.社会资源产生压力【答案】(1)C(2)D【知识点】世界人口基本情况【解析】【分析】(1)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该漫画揭示正是人类面临着严重的人口问题。故C符合题意。(2)根据上题可知,漫画中所反映的是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可能产生的后果是社会资源产生压力。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国防兵员不足都是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故D符合题意。【点评】(1)(2)世界的人口问题主要两个方面: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和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会产生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社会经济压力大等问题,为此应该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由于人口增长过慢,会引发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员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老年人生活困难等问题,为此应该鼓励生育。总之,人口增长过快过慢都不行,人口的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10.中国、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读下图 ,完成下列各题。(1)图示时间段,上图中印两国人口数量对比( )A.印度的总人口数增长速度一致 B.中国的人口总数始终高于印度C.两国总人口数量差异逐渐扩大 D.两国人口增长速度基本一致(2)人口数量对两国产生的影响,可能有( )①少数民族数量增多②教育水平提高③就业压力增大④城市交通拥堵加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1)B(2)C【知识点】世界人口基本情况;中国人口基本特点【解析】【分析】(1)印度的总人口数增长速度不一致,先慢后快;中国的人口总数始终高于印度;两国总人口数量差异逐渐减少;两国人口增长速度不一致,印度增长更快;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2)人口数量对两国产生的影响,①对民族数量增加无关,②教育水平会下降,③就业压力增大④城市交通拥堵加剧;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人口增长不是越多越好,因为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人口增长也不是越少越好,因为会导致劳动力缺乏,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合理的人口发展应当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相协调。11.下列选项位于亚洲且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是( )A.尼日利亚 B.印度 C.韩国 D.马来西亚【答案】B【知识点】世界人口基本情况【解析】【分析】亚洲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日本、孟加拉国。根据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印度属于南亚地区,是南亚最大的国家,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受西南季风影响较大,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印度的信息产业发达,被称为世界办公室。印度大部分人口信仰印度教,还有部分人口信仰其他三大教,因此宗教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著名的旅游景点如泰姬陵等。印度的煤铁锰等矿产资源分布较多。12.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如图),完成下列小题。(1)人口密度最大的大洲是( )A.北美洲 B.欧洲 C.大洋洲 D.非洲(2)亚洲人口集中分布在亚洲的( )A.东部和南部 B.北部和西部 C.中部和东部 D.西部和南部(3)南极洲无人定居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资源缺乏 B.地震灾害频繁C.地形崎岖不平 D.气候酷寒干燥【答案】(1)B(2)A(3)D【知识点】世界人口基本情况;人口密度【解析】【分析】(1)解: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大洲是欧洲,该大洲地形平坦,气候比较温和。(2)解:亚洲的人口集中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南部和东南部,该地区气候适宜、地形较平坦、农业发展历史早。(3)解: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南极地区主要是陆地、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因此南极地区的自然条件要比北极严酷的多,在北极圈内,长期居住的人口已接近300万,当地的土著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南极洲则没有国家和定居人口。故答案为:(1)B;(2)A;(3)D。【点评】当前世界上共有70几亿人口,分布在地球上的各个角落,但有些地方人口密集,有些地方人口稀疏。人口分布较多的四个地方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西欧和北美洲的东部,这些地方自然经济条件都较为优越。人口分布较少的四个地方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地以及纬度较高终年寒冷的高度纬度地区。13.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读图,回答下列小题。(1)图中各要素随时间的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A.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B.环境污染不断加重C.人均粮食不断上升 D.自然资源数量持续增加(2)人口激增很可能会导致( )①土地资源利用过度 ②人均粮食持续上升 ③自然资源枯竭④环境污染加重 ⑤人口大量死亡乃至停止增长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答案】(1)B(2)B【知识点】世界人口基本情况【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中各要素随时间的变化,解读正确的是人口数量先增加后减少;环境污染不断加重,人均粮食先上升,后降低;自然资源数量持续减少。(2)人口激增很可能会带来还很多问题,导致土地资源利用过度、人均粮食持续下降、自然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加重、人口大量死亡乃至停止增长等现象。故答案为:(1)B;(2)B;【点评】人口过多会造成交通压力增大,居住条件变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造成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森林、草原、耕地等各类土地资源以及水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数量的减少,人口老龄化,教育经费短缺等问题;人口过少会造成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产生劳动力短缺、社会养老负担重等问题,因此人口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14.现代社会面临的首要的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是( )A.环境危机 B.人口增长过快C.恐怖主义 D.宗教纷争【答案】B【知识点】世界人口基本情况【解析】【分析】现代社会面临的首要的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是人口问题。人口问题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它不仅加重了环境和资源问题,也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目属于常识类题目,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15.图4为1930~2000年世界人口数量变化图。图4上图中的人口发展趋势导致( )①环境压力越来越大 ②贫富分化日益加剧③社会保障面临挑战 ④世界粮食问题日益凸显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B【知识点】世界人口基本情况【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世界人口趋势呈快速增长,人口的急剧增长,带来一系列问题,人口要生活,就要有足够的粮食来供应,粮食问题日益凸显,为了保证生活,就不顾环境,结果是环境压力越来越大,要生存还需要提供社会保障,又造成社会保障面临巨大的挑战等等,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依据题干信息理解回答。解答时,先要看懂图片,之后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回答,注意紧扣题干信息人口导致的后果,细心辨别题旨。16.下列关于世界主要人种分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B.白色人种是分布最为广泛的人种C.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中南部D.白色人种只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答案】D【知识点】世界人口基本情况【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北非,西亚等,不只是题中提到的三个大洲,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我们根据肤色,体毛,头发等体征将人种划分为三大类,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非、西亚、大洋洲、北美洲、南亚、南美洲东南部;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东南部、南北美洲北部,印第安人和主要居住在北冰洋沿岸的原著居民因纽特人也是黄种人;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二、材料分析题17.观察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上述资料,说说印度和日本的人口问题有什么不同?(2)简要说明印度和日本的人口问题分别给本国的社会发展带来哪些负面影响。(3)针对上述问题,你认为两国应分别采取怎样的人口政策?(4)结合上述材料,说明人口应如何发展才能有社会发展。【答案】(1)印度的人口问题是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日本的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严重(2)印度的人口问题主要有人口过多,人口增长过快,会不断引发人口与资源、环境、发展之间的矛盾,诸如粮食供应不足、就业问题严重、人民生活贫困等;日本的人口问题主要是增长过缓甚至负增长,老龄化社会出现,对国家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3)印度应采取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日本应采取鼓励生育政策。(4)一个地区保持合理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使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知识点】世界人口基本情况【解析】【分析】(1)根据上述资料可知, 印度的人口问题是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日本的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严重 。(2) 印度的人口问题主要有人口过多,人口增长过快,会不断引发人口与资源、环境、发展之间的矛盾,诸如粮食供应不足、就业问题严重、人民生活贫困等;日本的人口问题主要是增长过缓甚至负增长,老龄化社会出现,对国家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3) 印度应采取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日本应采取鼓励生育政策。(4) 一个地区保持合理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使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点评】人口增长过快会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人口增长过慢则会引起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因此得出人口增长的过快或者过慢都不好,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18.(2016·宁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老年抚养比是指65岁及以上人口数与15-64岁劳动年龄人与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少儿抚养比是指14岁及以下人口数与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下图是1980-2030年我国人口抚养比变化趋势示意图。材料二: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1)阅读材料一,指出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这一趋势会加剧什么人口问题?(2)结合材料,分析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合理性。(3)说说我国当前还面临哪些人口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答案】(1)少儿抚养比逐渐下降;老年抚养比逐渐上升;老年抚养比将于2025年后超过少儿抚养比。人口老龄化问题。(2)启动全面二孩政策,有利于缓解老龄化趋势,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优化人口结构;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3)人口问题: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等。措施: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人口素质等。【知识点】中国人口基本特点【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人口老龄化问题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示意图可知,少儿抚养比逐渐下降;老年抚养比逐渐上升;老年抚养比将于2025年后超过少儿抚养比。这一趋势的加剧,正说明了人口老龄化问题。(2)本题考查的是我国人口问题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一可知,我国现阶段面临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为此我们必须因应人口问题面临的新情况,即使调整人口政策,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启动全面二孩政策,有利于缓解老龄化趋势,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优化人口结构;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3)本题考查的是我国人口问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人口问题有: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等。为此,我们必须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人口素质等。【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人口问题和人口政策的理解。三、综合题19.读两幅漫画,回答下列问题:(1)给两幅漫画配上合适的名字:A ,B 。(2)这两幅漫画反映的问题是什么 。(3)下列与人口增长过快无关的是( )A.毁林开荒,过度放牧 B.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C.人口老化,劳动力短缺 D.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答案】(1)资源短缺;苦难的母亲。(2)人口增长过快,导致资源短缺。(3)C【知识点】世界人口基本情况【解析】【分析】(1)A图所表现出的就是人口的增长让地球上的资源迅速减少--“资源短缺”;B图所表现出的是地区人口增长过快,地球母亲带着众多的儿女艰难的维持着生活--“苦难的母亲”;(2)漫画A反映的就是人类与资源的问题,产生这一原因的根本就是世界上的人口增长的过快、过多消耗了过多的资源;漫画B反应了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已经使得地球上的环境不断恶化,使得地球已不堪重负。(3)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就业困难,住房紧张都是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人口老化,劳动力短缺是人口过少带来的问题。结合题意。故选C。【点评】人口过多会造成交通压力增大,居住条件变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造成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森林、草原、耕地等各类土地资源以及水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数量的减少,人口老龄化,教育经费短缺等问题;人口过少会造成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产生劳动力短缺、社会养老负担重等问题,因此人口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20.(2017·杭州模拟)看图,回答问题。图1“日本樱花花期情报”图2(1)结合图1与图2,分析影响樱花不同花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导致日本樱花开放时间从南向北推迟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 B.经度 C.纬度 D.海陆位置(2)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着两千多年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历史。请举一例说明两国文化交往史。(3)19世纪末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既破坏了中日两国友好交往的传统,也标志着中国近代史上“自强新政”进程中的又一次失败。当时的中国正在经历的“自强新政”是指哪一场运动?而19世界末的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又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4)我国目前正在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实现由原来的“独生子女”向“全面二孩”转变,这表明中日两国存在着相似人口问题。这个问题具体是指什么?【答案】(1)气温;C(2)鉴真东渡、遣唐使、遣隋使、大化改新(3)洋务运动;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4)人口老龄化问题【知识点】中国人口基本特点;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日本——耕海牧渔【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日本气候特征的有关知识。分析图1、图2可知,影响樱花初放日期早晚的主要因素是气温,气温高,热量多开花早;气温低,热量少,开花晚。影响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这是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原因。(2)本题考查的是中日友好往来史实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史实有鉴真东渡、遣唐使、遣隋使、大化改新等。(3)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和甲午中日战争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后半期,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为维护封建统治,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发起了洋务运动,即洋务运动是是一场由地主阶级领导的向西方学习的旨在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但洋务运动最终失败了。19世纪末,中日爆发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4)本题考查的是人口问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目前正在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实现由原来的“独生子女”向“全面二孩”转变,主要原因在于我国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日本气候特征、中日友好往来史实、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了解。1 / 1人文地理下册6.1.1世界人口的数量变化同步试卷一、单选题1.(2021九上·湖州月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如表是两次人口普查结果部分数据对比表,我们从中得出的结论是( )项目 时间 全国人口 (亿) 年平均增长率(%) 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 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出生人口性别比2020年 14.1 0.53 18.70 9.91 111.32010年 13.4 0.57 13.26 9.08 118.1A.人口基数大,老龄化加剧 B.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C.总人口增速快,人口素质偏低 D.出生人口性别比越来越大下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题2.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③时期人口总数达到最多 B.②到③人口总数不断下降C.②时期人口的出生率最高 D.③与⑤人口总数一定相等3.针对该问题,最恰当的措施应该是( )A.实施计划生育 B.提高人口质量C.积极鼓励生育 D.提高社会保障4.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是( )A.劳动力短缺 B.就业困难C.国防兵力不足 D.社会抚养老年人的负担加重5.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但又有一定的规律,读图甲和图乙,完成下面小题。(1)根据人口分布在不同海拔地区的情况推断,世界人口分布最多的地形类型是( )A.平原 B.丘陵 C.山地 D.高原(2)根据人口分布在不同纬度地区的情况推新,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是( )A.南半球高纬度地区 B.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C.北半球高纬度地区 D.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6.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从图中可知,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和纬度( )A.海拔在200米以下;纬度在20°以下的地区B.海拔在200米以上;纬度在20°S-40°S地区C.海拔在200米以下;纬度在20°N-40°N区D.海拔在200米以上;纬度在20°以下的地区(2)从图中可知,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 )A.地形和经济 B.地形和位置 C.气候和地形 D.位置和植被(3)图中由于受海拔因素导致人口稀少的是( )A.A地 B.B地 C.C地 D.D地7.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慢,反之较快。回答下列各题。(1)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A.亚洲 B.非洲 C.南极洲 D.南美洲(2)某地区某年人口的出生率为0.5%,死亡率为0.8%,该地区可能位于( )A.非洲 B.南美洲 C.亚洲 D.欧洲8.某国的人口出生率是0.97%,死亡率是1.04%,这说明该国( )A.人口增长快 B.人口增长缓慢C.人口在减少 D.人口总数不变9.读漫画《苦难的母亲》,完成小题。(1)该漫画反映的问题是( )A.粮食问题 B.气候问题C.人口问题 D.环境污染问题(2)漫画中所反映的问题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A.人口老龄化 B.劳动力不足C.国防兵员不足 D.社会资源产生压力10.中国、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读下图 ,完成下列各题。(1)图示时间段,上图中印两国人口数量对比( )A.印度的总人口数增长速度一致 B.中国的人口总数始终高于印度C.两国总人口数量差异逐渐扩大 D.两国人口增长速度基本一致(2)人口数量对两国产生的影响,可能有( )①少数民族数量增多②教育水平提高③就业压力增大④城市交通拥堵加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1.下列选项位于亚洲且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是( )A.尼日利亚 B.印度 C.韩国 D.马来西亚12.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如图),完成下列小题。(1)人口密度最大的大洲是( )A.北美洲 B.欧洲 C.大洋洲 D.非洲(2)亚洲人口集中分布在亚洲的( )A.东部和南部 B.北部和西部 C.中部和东部 D.西部和南部(3)南极洲无人定居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资源缺乏 B.地震灾害频繁C.地形崎岖不平 D.气候酷寒干燥13.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读图,回答下列小题。(1)图中各要素随时间的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A.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B.环境污染不断加重C.人均粮食不断上升 D.自然资源数量持续增加(2)人口激增很可能会导致( )①土地资源利用过度 ②人均粮食持续上升 ③自然资源枯竭④环境污染加重 ⑤人口大量死亡乃至停止增长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14.现代社会面临的首要的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是( )A.环境危机 B.人口增长过快C.恐怖主义 D.宗教纷争15.图4为1930~2000年世界人口数量变化图。图4上图中的人口发展趋势导致( )①环境压力越来越大 ②贫富分化日益加剧③社会保障面临挑战 ④世界粮食问题日益凸显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6.下列关于世界主要人种分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B.白色人种是分布最为广泛的人种C.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中南部D.白色人种只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二、材料分析题17.观察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上述资料,说说印度和日本的人口问题有什么不同?(2)简要说明印度和日本的人口问题分别给本国的社会发展带来哪些负面影响。(3)针对上述问题,你认为两国应分别采取怎样的人口政策?(4)结合上述材料,说明人口应如何发展才能有社会发展。18.(2016·宁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老年抚养比是指65岁及以上人口数与15-64岁劳动年龄人与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少儿抚养比是指14岁及以下人口数与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下图是1980-2030年我国人口抚养比变化趋势示意图。材料二: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1)阅读材料一,指出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这一趋势会加剧什么人口问题?(2)结合材料,分析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合理性。(3)说说我国当前还面临哪些人口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三、综合题19.读两幅漫画,回答下列问题:(1)给两幅漫画配上合适的名字:A ,B 。(2)这两幅漫画反映的问题是什么 。(3)下列与人口增长过快无关的是( )A.毁林开荒,过度放牧 B.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C.人口老化,劳动力短缺 D.就业困难,住房紧张20.(2017·杭州模拟)看图,回答问题。图1“日本樱花花期情报”图2(1)结合图1与图2,分析影响樱花不同花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导致日本樱花开放时间从南向北推迟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 B.经度 C.纬度 D.海陆位置(2)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着两千多年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历史。请举一例说明两国文化交往史。(3)19世纪末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既破坏了中日两国友好交往的传统,也标志着中国近代史上“自强新政”进程中的又一次失败。当时的中国正在经历的“自强新政”是指哪一场运动?而19世界末的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又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4)我国目前正在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实现由原来的“独生子女”向“全面二孩”转变,这表明中日两国存在着相似人口问题。这个问题具体是指什么?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中国人口基本特点【解析】【分析】根据2020年人口普查和2010年人口普查中“全国人口”“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数据对比,说明了我国人口基数大,老龄化进一步加剧。A项人口基数大,老龄化加剧是从题干表格中得出的结论,符合题意;BCD三项不能从题干表格中得出,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我国的人口现状及学生准确解读图表的能力。解答此题的方法是据表格材料中所示的信息解答。【答案】2.A3.C【知识点】世界人口基本情况【解析】【点评】 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零,人口不断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零,人口不断减少。此外,需要注意比率和数量的区别。2.本题考查人口的相关知识。结合所给示意图 ,A项,③时期人口总数达到最多,A符合题意;B项, ②到③ 人口自然增长率 大于零,人口总数不断增长 ,B不符合题意;C项, 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有关,没有死亡率,无法根据已给信息判断出②时期人口的出生率最高 ,C不符合题意;D项, ③与⑤人口总数不一定相等 ,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3.该国当前面临的问题是人口增长过慢。最恰当的措施为积极鼓励生育,C对;实施计划生育、提高人口质量应对的是人口增长过快,AB错;提高社会保障 应对的是人口老龄化,D错。故答案为:C。4.【答案】B【知识点】世界人口基本情况【解析】【分析】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间同样是有限的.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还有一部分国家则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在欧洲的一些国家,比如意大利、德国和瑞典,近些年来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已引起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世界上的人口不能无节制地增长。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故答案为:B。【点评】人口过多会造成交通压力增大,居住条件变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造成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森林、草原、耕地等各类土地资源以及水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数量的减少,人口老龄化,教育经费短缺等问题;人口过少会造成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产生劳动力短缺、社会养老负担重等问题,因此人口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5.【答案】(1)A(2)D【知识点】世界人口基本情况【解析】【分析】(1)由甲图人口分布的海拔范围可以看出,超过一半的人口是分布在海拔在200米以下的平原,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条件优越,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2)由图中人口分布的纬度范围可以看出,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中低纬度地区,这些地区气候温暖,适合人类居住,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一般海拔在200米~500米,起伏不大,坡度和缓的是丘陵。6.【答案】B(1)C(2)B(3)C【知识点】世界人口基本情况【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知,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纬度在20°N--40°N的中低纬度地区,故选C。(2)由图中可知,图中反映出影响人口分布的两个因素分别是地形和纬度位置,海拔较低的地区人口较稠密,纬度高的地区气温低,纬度低的地区气温高,都不适合人类居住,故选B。(3)图中由于受海拔因素影响导致人口稀少的地区是C地,该地区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属于高原山地气候,生存条件恶劣,人烟稀少,故选C。【点评】世界上的人口稠密区:亚洲东部、亚洲南部、欧洲、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地区。世界上的人口稀疏区:干旱的荒漠、寒冷的高纬度、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湿热的热带雨林。7.【答案】(1)B(2)D【知识点】世界人口基本情况【解析】【分析】(1)非洲地区比较贫穷落后,经济发展水平低,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欧洲是世界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B符合题意。(2)欧洲是世界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很多国家出现了负增长;某地区某年人口的出生率为0.5%,死亡率为0.8%,自然增长率是-0.3%,该区域可能在欧洲;D符合题意。【点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如欧洲是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非洲自然增长率各大洲中最高)。8.【答案】C【知识点】世界人口基本情况【解析】【分析】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根据公式可知该过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07%,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负数,说明人口在不断的减少,故本题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人口问题有就业困难、饥饿贫困、居住条件差、交通压力增大等社会问题。人口过少,增长过慢,甚至停止增长或者不断减少,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例如,劳动动力短缺,国防兵员不足,社会抚养老年人的负担加重等。9.【答案】(1)C(2)D【知识点】世界人口基本情况【解析】【分析】(1)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该漫画揭示正是人类面临着严重的人口问题。故C符合题意。(2)根据上题可知,漫画中所反映的是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可能产生的后果是社会资源产生压力。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国防兵员不足都是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故D符合题意。【点评】(1)(2)世界的人口问题主要两个方面: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和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会产生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社会经济压力大等问题,为此应该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由于人口增长过慢,会引发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员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老年人生活困难等问题,为此应该鼓励生育。总之,人口增长过快过慢都不行,人口的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10.【答案】(1)B(2)C【知识点】世界人口基本情况;中国人口基本特点【解析】【分析】(1)印度的总人口数增长速度不一致,先慢后快;中国的人口总数始终高于印度;两国总人口数量差异逐渐减少;两国人口增长速度不一致,印度增长更快;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2)人口数量对两国产生的影响,①对民族数量增加无关,②教育水平会下降,③就业压力增大④城市交通拥堵加剧;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人口增长不是越多越好,因为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人口增长也不是越少越好,因为会导致劳动力缺乏,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合理的人口发展应当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相协调。11.【答案】B【知识点】世界人口基本情况【解析】【分析】亚洲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日本、孟加拉国。根据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印度属于南亚地区,是南亚最大的国家,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受西南季风影响较大,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印度的信息产业发达,被称为世界办公室。印度大部分人口信仰印度教,还有部分人口信仰其他三大教,因此宗教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著名的旅游景点如泰姬陵等。印度的煤铁锰等矿产资源分布较多。12.【答案】(1)B(2)A(3)D【知识点】世界人口基本情况;人口密度【解析】【分析】(1)解: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大洲是欧洲,该大洲地形平坦,气候比较温和。(2)解:亚洲的人口集中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南部和东南部,该地区气候适宜、地形较平坦、农业发展历史早。(3)解: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南极地区主要是陆地、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因此南极地区的自然条件要比北极严酷的多,在北极圈内,长期居住的人口已接近300万,当地的土著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南极洲则没有国家和定居人口。故答案为:(1)B;(2)A;(3)D。【点评】当前世界上共有70几亿人口,分布在地球上的各个角落,但有些地方人口密集,有些地方人口稀疏。人口分布较多的四个地方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西欧和北美洲的东部,这些地方自然经济条件都较为优越。人口分布较少的四个地方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地以及纬度较高终年寒冷的高度纬度地区。13.【答案】(1)B(2)B【知识点】世界人口基本情况【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中各要素随时间的变化,解读正确的是人口数量先增加后减少;环境污染不断加重,人均粮食先上升,后降低;自然资源数量持续减少。(2)人口激增很可能会带来还很多问题,导致土地资源利用过度、人均粮食持续下降、自然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加重、人口大量死亡乃至停止增长等现象。故答案为:(1)B;(2)B;【点评】人口过多会造成交通压力增大,居住条件变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造成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森林、草原、耕地等各类土地资源以及水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数量的减少,人口老龄化,教育经费短缺等问题;人口过少会造成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产生劳动力短缺、社会养老负担重等问题,因此人口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14.【答案】B【知识点】世界人口基本情况【解析】【分析】现代社会面临的首要的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是人口问题。人口问题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它不仅加重了环境和资源问题,也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目属于常识类题目,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15.【答案】B【知识点】世界人口基本情况【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世界人口趋势呈快速增长,人口的急剧增长,带来一系列问题,人口要生活,就要有足够的粮食来供应,粮食问题日益凸显,为了保证生活,就不顾环境,结果是环境压力越来越大,要生存还需要提供社会保障,又造成社会保障面临巨大的挑战等等,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依据题干信息理解回答。解答时,先要看懂图片,之后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回答,注意紧扣题干信息人口导致的后果,细心辨别题旨。16.【答案】D【知识点】世界人口基本情况【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北非,西亚等,不只是题中提到的三个大洲,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我们根据肤色,体毛,头发等体征将人种划分为三大类,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非、西亚、大洋洲、北美洲、南亚、南美洲东南部;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东南部、南北美洲北部,印第安人和主要居住在北冰洋沿岸的原著居民因纽特人也是黄种人;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17.【答案】(1)印度的人口问题是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日本的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严重(2)印度的人口问题主要有人口过多,人口增长过快,会不断引发人口与资源、环境、发展之间的矛盾,诸如粮食供应不足、就业问题严重、人民生活贫困等;日本的人口问题主要是增长过缓甚至负增长,老龄化社会出现,对国家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3)印度应采取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日本应采取鼓励生育政策。(4)一个地区保持合理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使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知识点】世界人口基本情况【解析】【分析】(1)根据上述资料可知, 印度的人口问题是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日本的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严重 。(2) 印度的人口问题主要有人口过多,人口增长过快,会不断引发人口与资源、环境、发展之间的矛盾,诸如粮食供应不足、就业问题严重、人民生活贫困等;日本的人口问题主要是增长过缓甚至负增长,老龄化社会出现,对国家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3) 印度应采取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日本应采取鼓励生育政策。(4) 一个地区保持合理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使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点评】人口增长过快会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人口增长过慢则会引起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因此得出人口增长的过快或者过慢都不好,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18.【答案】(1)少儿抚养比逐渐下降;老年抚养比逐渐上升;老年抚养比将于2025年后超过少儿抚养比。人口老龄化问题。(2)启动全面二孩政策,有利于缓解老龄化趋势,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优化人口结构;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3)人口问题: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等。措施: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人口素质等。【知识点】中国人口基本特点【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人口老龄化问题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示意图可知,少儿抚养比逐渐下降;老年抚养比逐渐上升;老年抚养比将于2025年后超过少儿抚养比。这一趋势的加剧,正说明了人口老龄化问题。(2)本题考查的是我国人口问题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一可知,我国现阶段面临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为此我们必须因应人口问题面临的新情况,即使调整人口政策,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启动全面二孩政策,有利于缓解老龄化趋势,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优化人口结构;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3)本题考查的是我国人口问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人口问题有: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等。为此,我们必须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人口素质等。【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人口问题和人口政策的理解。19.【答案】(1)资源短缺;苦难的母亲。(2)人口增长过快,导致资源短缺。(3)C【知识点】世界人口基本情况【解析】【分析】(1)A图所表现出的就是人口的增长让地球上的资源迅速减少--“资源短缺”;B图所表现出的是地区人口增长过快,地球母亲带着众多的儿女艰难的维持着生活--“苦难的母亲”;(2)漫画A反映的就是人类与资源的问题,产生这一原因的根本就是世界上的人口增长的过快、过多消耗了过多的资源;漫画B反应了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已经使得地球上的环境不断恶化,使得地球已不堪重负。(3)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就业困难,住房紧张都是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人口老化,劳动力短缺是人口过少带来的问题。结合题意。故选C。【点评】人口过多会造成交通压力增大,居住条件变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造成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森林、草原、耕地等各类土地资源以及水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数量的减少,人口老龄化,教育经费短缺等问题;人口过少会造成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产生劳动力短缺、社会养老负担重等问题,因此人口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20.【答案】(1)气温;C(2)鉴真东渡、遣唐使、遣隋使、大化改新(3)洋务运动;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4)人口老龄化问题【知识点】中国人口基本特点;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日本——耕海牧渔【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日本气候特征的有关知识。分析图1、图2可知,影响樱花初放日期早晚的主要因素是气温,气温高,热量多开花早;气温低,热量少,开花晚。影响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这是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原因。(2)本题考查的是中日友好往来史实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史实有鉴真东渡、遣唐使、遣隋使、大化改新等。(3)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和甲午中日战争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后半期,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为维护封建统治,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发起了洋务运动,即洋务运动是是一场由地主阶级领导的向西方学习的旨在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但洋务运动最终失败了。19世纪末,中日爆发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4)本题考查的是人口问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目前正在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实现由原来的“独生子女”向“全面二孩”转变,主要原因在于我国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日本气候特征、中日友好往来史实、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了解。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文地理下册6.1.1世界人口的数量变化同步试卷(学生版).docx 人文地理下册6.1.1世界人口的数量变化同步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