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人文地理下册6.2.1世界面临的资源问题 同步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人文地理下册6.2.1世界面临的资源问题 同步试卷

资源简介

人文地理下册6.2.1世界面临的资源问题 同步试卷
一、单选题
1.针对下图反映的问题,我们应该(  )

①降低生产对资源的消耗
②实施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③扩展自然资源开发范围
④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知识点】我国资源问题
【解析】【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世界部分矿产资源将在不远的将来出现资源枯竭,针对该图反映的问题,我们应该:①降低生产对资源的消耗,尽量节约利用资源;③扩展自然资源开发范围,积极研究替代品。①③正确。②实施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解决不了资源短缺问题;④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与资源短缺关系不大。
B项①③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资源问题及学生的理解能力。知道为了缓解区域资源短缺问题,除了进行跨区域调配工程外,还可以通过开发利用新能源,采取有效措施节约和合理利用能源等。
2.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淡水 B.石油 C.煤 D.钢铁
【答案】A
【知识点】世界资源问题
【解析】【分析】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短时间内还会再生的资源叫做可再生资源;在人类开发利用后,长久的时间之内不会再生的资源,叫做非可再生资源资源。
A项淡水属于可再生资源,水资源通过海水蒸发、降雨而再生,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辨别。根据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概念来解答此题。
3.下列做法中体现人地协调发展的人地观是(  )
A.因地制宜,退耕还林 B.大规模围海造田
C.逐水草而居 D.毁林开荒
【答案】A
【知识点】世界资源问题
【解析】【分析】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形势严峻,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都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因此只有A符合题意。其他。
A项因地制宜,退耕还林体现人地协调发展的人地观,符合题意;
BCD三项都是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做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学生掌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和要求,并落实到实际的行动中。学会辨别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做法。
4.生产汽车通常需要铁矿石、煤炭和石油等,据此回答1、2题。
(1)上述生产汽车的材料都是(  )
①自然资源 ②非可再生资源 ③它们的数量是有限的 ④可再生资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上述材料还说明(  )
①经济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 ②人类的生产活动与自然资源密切相关
③人类应当停止开发自然资源 ④经济发展必然破坏自然资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1)A
(2)A
【知识点】世界资源问题
【解析】【分析】(1)铁矿石、煤炭和石油都是存在于自然界,对人类有利用价值,因而都是自然资源,并且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它们的数量是有限的。
(2)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人类的生产生活与自然资源密切相关,人类可以开发自然资源,但要有计划的开发,合理利用,经济发展在规划好的前提下不一定破坏自然环境。
故答案为(1)A。(2)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自然资源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5.下列现象反映资源短缺的是(  )
A.2011年,世界人口已达71亿
B.小区公告:明天起实行隔天供水制度
C.英国伦敦出现导致4000多人死亡的烟雾事件
D.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中部出现黑风暴事件
【答案】B
【知识点】世界资源问题
【解析】【分析】A项2011年,世界人口已达71亿属于人口问题,不符合题意;
B项小区公告:明天起实行隔天供水制度直接体现了水资源短缺的现状,符合题意;
C项英国伦敦出现导致4000多人死亡的烟雾事件属于环境问题,不符合题意;
D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中部出现黑风暴事件属于环境问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资源短缺的相关知识。需要了解PRED问题,并加以区分。
6.下列行为有利于资源保护的是(  )
A.在节假日买贺卡,送老师和同学
B.拒绝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
C.使用一次性筷子
D.购物使用塑料袋
【答案】B
【知识点】世界资源问题
【解析】【分析】过度包装的商品,耗费大量的自然资源,拒绝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有利于减少自然消耗,既可保护环境,又可以节约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
ACD三项不利于资源保护,不符合题意;
B项拒绝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有利于资源保护,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资源合理利用的知识,掌握资源合理利用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在自然资源的利用过程中,一定要做到节约和保护。
7.威胁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有(  )
①人口增长 ②耕地减少 ③疾病传播 ④气候变化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B
【知识点】世界资源问题
【解析】【分析】人口多,人均耕地少,气候变化是威胁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维护粮食安全一要坚守耕地数量,二要提高粮食产量。
B项①②④是威胁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威胁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识记与灵活掌握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8.非洲是当今世界上缺粮最严重的地区,主要原因是(  )
A.粮食产量低,年年减产 B.人口增长过快
C.耕地太少,粮食总量产量少 D.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差
【答案】B
【知识点】世界人口基本情况;世界资源问题
【解析】【分析】非洲是当今世界上缺粮最严重的地区,主要原因是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粮食、资源和环境问题突出,故选B。
【点评】当今,非洲存在三大问题:人口、粮食、和环境,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粮食、资源和环境问题突出。
9.下列全部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
B.煤矿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
C.草场资源、铁矿资源、稀有金属资源
D.风能、水能、太阳能
【答案】D
【知识点】世界资源问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可再生资源和不可资源资源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风能、水能、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煤矿资源、铁矿资源、稀有金属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草场资源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可再生资源和不可资源资源的理解。
10.“水是万物之源”,下列你认为体现了保护水资源的做法的有(  )
①农田灌溉为滴灌 ②重复循环用水,用洗脸水来冲厕所
③节约用水 ④随手关水龙头 ⑤农田灌溉为漫灌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答案】A
【知识点】我国资源问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保护水资源措施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农田漫灌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不利于水资源的保护,所以⑤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水资源保护措施的理解。
11.下列按“存在问题——解决举措”的格式联系在一起正确的组合是(  )
①人口素质不高——优先发展教育
②生活水平不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资源总量丰富——西部大开发
④人口老龄化——实行全面二孩的政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知识点】中国人口基本特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资源问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原因在于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均衡,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所以③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2.(2017·嘉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教授欧拉率领研究团队,首次将二氧化碳直接转化为甲醇燃料。这项研究成果有利于
①开发利用新能源 ②缓解资源短缺
③跨区域调配资源 ④根治环境污染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A
【知识点】世界资源问题;我国资源问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资源问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氧化碳转化成燃料既缓解资源短缺,又是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与跨区域调配资源、根治环境污染无关。故选择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资源问题的理解。
13.以下选项中,全部属于自然资源的一组是(  )
A.土地、纯净水、铁矿石 B.空气、森林、煤炭
C.钢铁、闪电、阳光 D.石油、玻璃、野生动物
【答案】B
【知识点】世界资源问题
【解析】【分析】A本组中的纯净水经过了人类的加工,是工业产品,不是自然资源.故不符合题意.
B本组中都符合自然资源的概念.故正确.
C本组中的闪电不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和能量,不是自然资源.故不符合题意.
D本组中的玻璃是工业产品,不属于自然资源.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和能量.自然资源都没有经过人类的加工,这是关键.
14.下列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较为合理的是(  )
A.加快矿产 资源的开采
B.将大面积的草业开垦为耕地
C.利用森林资源,生产“方便筷”,出口创汇
D.将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答案】D
【知识点】我国资源问题
【解析】【分析】加快矿产资源的开采,会导致可再生资源的减少;将大面积的草业开垦为耕地,会导致土地荒漠化;利用森林资源,生产“方便筷”,出口创汇,会导致森林资源的减少,破坏环境;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节能减排就是工业上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淘汰高耗能产业,研制新的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生活中节约各种能源,垃圾分类处理等.
15.人类生存所需的食品、衣服、住房等,都直接或间接来自自然资源,这说明(  )
A.自然资源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
B.自然资源是人类财富的源泉
C.人类的生存取决于自然资源的数量
D.自然资源是人类劳动的对象
【答案】A
【知识点】世界资源问题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资源问题的相关知识。”食品、衣服、住房等“都是人类基础性生存消费,而这些消费”都直接或间接来自自然资源“就说明自然资源在人类安身立命中的重要性,故选择A。
【点评】知道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水——生命之源,人体有70%左右是水构成的,当人体失去20%水时就会死亡,生产一吨谷物需要1000吨水;制造一吨钢,大约需要25吨水┅

材料二:不同需要水者之间的需求是否满足,不仅影响经济的发展,还可能将世界卷入纷争和动乱,半个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增长,但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仍生活在贫困之中,冷战结束后,各种矛盾冲突与战乱不断加剧,据联合国统计,过去50年由水引发的冲突共507起,其中58起为跨国纷争甚至军事冲突
(1)联系材料一,指出水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   。
(2)材料二反映的全球性问题有哪些?   。
(3)有人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短缺越来越突出,必然引起纷争甚至战乱,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有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答案】(1)水资源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发展的支撑性条件。
(2)和平问题,发展问题,资源问题等
(3)这个观点是片面的,经济的发展会使水资源问题日益突出,人们为了控制争夺水资源,会影响到和平局面,面对水资源的问题,应该采取综合措施,全方位的解决,可以采用“开源”和“节流”的措施,也可以采取谈判的和平方式来解决。
【知识点】世界资源问题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水对人类的重要性.题目要求结合材料,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水是生命之源,水资源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发展的支撑性条件,据此作答。
(2)通过水资源造成的矛盾,考查全球性的问题。目前,全球性的共同问题是和平问题、发展问题、资源问题。
(3)解决因水资源的紧缺可能造成的问题,应该采取综合措施,全方位地解决。可以采用“开源”和“节流”的措施,也可以采取谈判等和平方式解决。
故答案为:(1)水资源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发展的支撑性条件。
(2)和平问题,发展问题,资源问题等。
(3)这个观点是片面的,经济的发展会使水资源问题日益突出,人们为了控制争夺水资源,会影响到和平局面,面对水资源的问题,应该采取综合措施,全方位的解决,可以采用“开源”和“节流”的措施,也可以采取谈判的和平方式来解决。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水资源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7.通常人们生产一辆汽车,至少需要消耗铁矿石16.9吨、石油3.1吨、煤炭19.3吨等材料。据此回答1~2题。
(1)上述生产汽车的材料都是(  )
①自然资源 ②非可再生资源 ③数量有限的 ④可再生资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上述材料说明(  )
①经济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 ②人类的生产活动与自然资源密切相关
③人类应当停止开发自然资源 ④经济发展必然破坏自然资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1)A
(2)A
【知识点】世界资源问题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资源问题中常见的自然资源及其分类,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以及自然资源与人类发展的关系等知识。铁矿石、石油和煤炭等都是常见的自然资源,数量有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故小题1选A。汽车是现代社会人类生产生活的工具,汽车企业是国民经济中非常重要的经济板块。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过渡的开发资源资源又将影响人类的发展,故应该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④表述过于绝对。本题选A。
【点评】知道常见的自然资源,并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理解自然资源与人类发展的关系
三、综合题
18.读漫画“愁”,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母亲为何发愁?
(2)该漫画揭示了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中的哪两个?
(3)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   。
(4)你怎样给地球母亲消消愁?
【答案】(1)人口增长,耕地减少。
(2)人口、资源。
(3)不仅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还要满足子孙后代的需要。
(4)控制人口数量,保护耕地
【知识点】世界人口基本情况;世界资源问题
【解析】【分析】(1)地球母亲发愁的原因是:由于人口增长,耕地减少。(2)该漫画揭示了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中的人口、资源问题。(3)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不仅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还要满足子孙后代的需要。(4)给地球母亲消愁的办法有:控制人口数量,保护耕地。
【点评】(1)人口过多会造成交通压力增大,居住条件变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造成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森林、草原、耕地等各类土地资源以及水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数量的减少,人口老龄化,教育经费短缺等问题;人口过少会造成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产生劳动力短缺、社会养老负担重等问题,因此人口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2)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1 / 1人文地理下册6.2.1世界面临的资源问题 同步试卷
一、单选题
1.针对下图反映的问题,我们应该(  )

①降低生产对资源的消耗
②实施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③扩展自然资源开发范围
④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淡水 B.石油 C.煤 D.钢铁
3.下列做法中体现人地协调发展的人地观是(  )
A.因地制宜,退耕还林 B.大规模围海造田
C.逐水草而居 D.毁林开荒
4.生产汽车通常需要铁矿石、煤炭和石油等,据此回答1、2题。
(1)上述生产汽车的材料都是(  )
①自然资源 ②非可再生资源 ③它们的数量是有限的 ④可再生资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上述材料还说明(  )
①经济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 ②人类的生产活动与自然资源密切相关
③人类应当停止开发自然资源 ④经济发展必然破坏自然资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下列现象反映资源短缺的是(  )
A.2011年,世界人口已达71亿
B.小区公告:明天起实行隔天供水制度
C.英国伦敦出现导致4000多人死亡的烟雾事件
D.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中部出现黑风暴事件
6.下列行为有利于资源保护的是(  )
A.在节假日买贺卡,送老师和同学
B.拒绝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
C.使用一次性筷子
D.购物使用塑料袋
7.威胁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有(  )
①人口增长 ②耕地减少 ③疾病传播 ④气候变化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8.非洲是当今世界上缺粮最严重的地区,主要原因是(  )
A.粮食产量低,年年减产 B.人口增长过快
C.耕地太少,粮食总量产量少 D.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差
9.下列全部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
B.煤矿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
C.草场资源、铁矿资源、稀有金属资源
D.风能、水能、太阳能
10.“水是万物之源”,下列你认为体现了保护水资源的做法的有(  )
①农田灌溉为滴灌 ②重复循环用水,用洗脸水来冲厕所
③节约用水 ④随手关水龙头 ⑤农田灌溉为漫灌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11.下列按“存在问题——解决举措”的格式联系在一起正确的组合是(  )
①人口素质不高——优先发展教育
②生活水平不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资源总量丰富——西部大开发
④人口老龄化——实行全面二孩的政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2017·嘉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教授欧拉率领研究团队,首次将二氧化碳直接转化为甲醇燃料。这项研究成果有利于
①开发利用新能源 ②缓解资源短缺
③跨区域调配资源 ④根治环境污染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3.以下选项中,全部属于自然资源的一组是(  )
A.土地、纯净水、铁矿石 B.空气、森林、煤炭
C.钢铁、闪电、阳光 D.石油、玻璃、野生动物
14.下列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较为合理的是(  )
A.加快矿产 资源的开采
B.将大面积的草业开垦为耕地
C.利用森林资源,生产“方便筷”,出口创汇
D.将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15.人类生存所需的食品、衣服、住房等,都直接或间接来自自然资源,这说明(  )
A.自然资源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
B.自然资源是人类财富的源泉
C.人类的生存取决于自然资源的数量
D.自然资源是人类劳动的对象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水——生命之源,人体有70%左右是水构成的,当人体失去20%水时就会死亡,生产一吨谷物需要1000吨水;制造一吨钢,大约需要25吨水┅

材料二:不同需要水者之间的需求是否满足,不仅影响经济的发展,还可能将世界卷入纷争和动乱,半个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增长,但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仍生活在贫困之中,冷战结束后,各种矛盾冲突与战乱不断加剧,据联合国统计,过去50年由水引发的冲突共507起,其中58起为跨国纷争甚至军事冲突
(1)联系材料一,指出水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   。
(2)材料二反映的全球性问题有哪些?   。
(3)有人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短缺越来越突出,必然引起纷争甚至战乱,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有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17.通常人们生产一辆汽车,至少需要消耗铁矿石16.9吨、石油3.1吨、煤炭19.3吨等材料。据此回答1~2题。
(1)上述生产汽车的材料都是(  )
①自然资源 ②非可再生资源 ③数量有限的 ④可再生资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上述材料说明(  )
①经济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 ②人类的生产活动与自然资源密切相关
③人类应当停止开发自然资源 ④经济发展必然破坏自然资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三、综合题
18.读漫画“愁”,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母亲为何发愁?
(2)该漫画揭示了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中的哪两个?
(3)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   。
(4)你怎样给地球母亲消消愁?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我国资源问题
【解析】【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世界部分矿产资源将在不远的将来出现资源枯竭,针对该图反映的问题,我们应该:①降低生产对资源的消耗,尽量节约利用资源;③扩展自然资源开发范围,积极研究替代品。①③正确。②实施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解决不了资源短缺问题;④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与资源短缺关系不大。
B项①③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资源问题及学生的理解能力。知道为了缓解区域资源短缺问题,除了进行跨区域调配工程外,还可以通过开发利用新能源,采取有效措施节约和合理利用能源等。
2.【答案】A
【知识点】世界资源问题
【解析】【分析】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短时间内还会再生的资源叫做可再生资源;在人类开发利用后,长久的时间之内不会再生的资源,叫做非可再生资源资源。
A项淡水属于可再生资源,水资源通过海水蒸发、降雨而再生,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辨别。根据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概念来解答此题。
3.【答案】A
【知识点】世界资源问题
【解析】【分析】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形势严峻,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都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因此只有A符合题意。其他。
A项因地制宜,退耕还林体现人地协调发展的人地观,符合题意;
BCD三项都是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做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学生掌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和要求,并落实到实际的行动中。学会辨别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做法。
4.【答案】(1)A
(2)A
【知识点】世界资源问题
【解析】【分析】(1)铁矿石、煤炭和石油都是存在于自然界,对人类有利用价值,因而都是自然资源,并且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它们的数量是有限的。
(2)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人类的生产生活与自然资源密切相关,人类可以开发自然资源,但要有计划的开发,合理利用,经济发展在规划好的前提下不一定破坏自然环境。
故答案为(1)A。(2)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自然资源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5.【答案】B
【知识点】世界资源问题
【解析】【分析】A项2011年,世界人口已达71亿属于人口问题,不符合题意;
B项小区公告:明天起实行隔天供水制度直接体现了水资源短缺的现状,符合题意;
C项英国伦敦出现导致4000多人死亡的烟雾事件属于环境问题,不符合题意;
D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中部出现黑风暴事件属于环境问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资源短缺的相关知识。需要了解PRED问题,并加以区分。
6.【答案】B
【知识点】世界资源问题
【解析】【分析】过度包装的商品,耗费大量的自然资源,拒绝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有利于减少自然消耗,既可保护环境,又可以节约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
ACD三项不利于资源保护,不符合题意;
B项拒绝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有利于资源保护,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资源合理利用的知识,掌握资源合理利用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在自然资源的利用过程中,一定要做到节约和保护。
7.【答案】B
【知识点】世界资源问题
【解析】【分析】人口多,人均耕地少,气候变化是威胁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维护粮食安全一要坚守耕地数量,二要提高粮食产量。
B项①②④是威胁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威胁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识记与灵活掌握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8.【答案】B
【知识点】世界人口基本情况;世界资源问题
【解析】【分析】非洲是当今世界上缺粮最严重的地区,主要原因是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粮食、资源和环境问题突出,故选B。
【点评】当今,非洲存在三大问题:人口、粮食、和环境,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粮食、资源和环境问题突出。
9.【答案】D
【知识点】世界资源问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可再生资源和不可资源资源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风能、水能、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煤矿资源、铁矿资源、稀有金属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草场资源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可再生资源和不可资源资源的理解。
10.【答案】A
【知识点】我国资源问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保护水资源措施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农田漫灌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不利于水资源的保护,所以⑤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水资源保护措施的理解。
11.【答案】B
【知识点】中国人口基本特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资源问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原因在于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均衡,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所以③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2.【答案】A
【知识点】世界资源问题;我国资源问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资源问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氧化碳转化成燃料既缓解资源短缺,又是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与跨区域调配资源、根治环境污染无关。故选择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资源问题的理解。
13.【答案】B
【知识点】世界资源问题
【解析】【分析】A本组中的纯净水经过了人类的加工,是工业产品,不是自然资源.故不符合题意.
B本组中都符合自然资源的概念.故正确.
C本组中的闪电不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和能量,不是自然资源.故不符合题意.
D本组中的玻璃是工业产品,不属于自然资源.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和能量.自然资源都没有经过人类的加工,这是关键.
14.【答案】D
【知识点】我国资源问题
【解析】【分析】加快矿产资源的开采,会导致可再生资源的减少;将大面积的草业开垦为耕地,会导致土地荒漠化;利用森林资源,生产“方便筷”,出口创汇,会导致森林资源的减少,破坏环境;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节能减排就是工业上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淘汰高耗能产业,研制新的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生活中节约各种能源,垃圾分类处理等.
15.【答案】A
【知识点】世界资源问题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资源问题的相关知识。”食品、衣服、住房等“都是人类基础性生存消费,而这些消费”都直接或间接来自自然资源“就说明自然资源在人类安身立命中的重要性,故选择A。
【点评】知道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
16.【答案】(1)水资源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发展的支撑性条件。
(2)和平问题,发展问题,资源问题等
(3)这个观点是片面的,经济的发展会使水资源问题日益突出,人们为了控制争夺水资源,会影响到和平局面,面对水资源的问题,应该采取综合措施,全方位的解决,可以采用“开源”和“节流”的措施,也可以采取谈判的和平方式来解决。
【知识点】世界资源问题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水对人类的重要性.题目要求结合材料,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水是生命之源,水资源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发展的支撑性条件,据此作答。
(2)通过水资源造成的矛盾,考查全球性的问题。目前,全球性的共同问题是和平问题、发展问题、资源问题。
(3)解决因水资源的紧缺可能造成的问题,应该采取综合措施,全方位地解决。可以采用“开源”和“节流”的措施,也可以采取谈判等和平方式解决。
故答案为:(1)水资源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发展的支撑性条件。
(2)和平问题,发展问题,资源问题等。
(3)这个观点是片面的,经济的发展会使水资源问题日益突出,人们为了控制争夺水资源,会影响到和平局面,面对水资源的问题,应该采取综合措施,全方位的解决,可以采用“开源”和“节流”的措施,也可以采取谈判的和平方式来解决。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水资源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7.【答案】(1)A
(2)A
【知识点】世界资源问题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资源问题中常见的自然资源及其分类,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以及自然资源与人类发展的关系等知识。铁矿石、石油和煤炭等都是常见的自然资源,数量有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故小题1选A。汽车是现代社会人类生产生活的工具,汽车企业是国民经济中非常重要的经济板块。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过渡的开发资源资源又将影响人类的发展,故应该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④表述过于绝对。本题选A。
【点评】知道常见的自然资源,并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理解自然资源与人类发展的关系
18.【答案】(1)人口增长,耕地减少。
(2)人口、资源。
(3)不仅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还要满足子孙后代的需要。
(4)控制人口数量,保护耕地
【知识点】世界人口基本情况;世界资源问题
【解析】【分析】(1)地球母亲发愁的原因是:由于人口增长,耕地减少。(2)该漫画揭示了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中的人口、资源问题。(3)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不仅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还要满足子孙后代的需要。(4)给地球母亲消愁的办法有:控制人口数量,保护耕地。
【点评】(1)人口过多会造成交通压力增大,居住条件变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造成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森林、草原、耕地等各类土地资源以及水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数量的减少,人口老龄化,教育经费短缺等问题;人口过少会造成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产生劳动力短缺、社会养老负担重等问题,因此人口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2)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