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三原北郊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11月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三原北郊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11月试题

资源简介

陕西三原北郊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11月化学试题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试前,考生将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指定位置上。
3.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实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5.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原子量:H---1 . C---12 . N---14 O---16 .Cl---35.5 Si--28 S---32 Fe---56 Cu---64
第Ι卷(选择题,共5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硅
B. Na和Cs属于第IA族元素,Cs失去电子能力比Na强
C.Na2O2与水反应,红热的Fe与水蒸气反应均能反应生成碱
D.NaHCO3、Na2CO3、(NH4)2CO3三种固体受热后均能生成气体
2.下列化合物中,不能通过单质直接化合生成的是
A .FeCl2 B.Li2O C.FeCl3 D.Cu2S
3、下列物质都具有漂白性,其中漂白原理和其他几种不同的是
A.H2O2   B.SO2 C. O3   D. HClO
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L的SO3所含的原子数约为0.2NA
B.1 mol Na2O2中所含的阴离子数约为2NA
C.常温常压下,60g SiO2晶体中含有4NA个Si—O键
D.5.6 g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 NA
5.某课外实验小组设计的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6.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BaSO4在医学上用作钡餐,Ba2+对人体无毒
B.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现象,不属于胶体
C.CO2、CH4、N2等均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
D.明矾可用于水的消毒、杀菌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有的复分解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B.使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方法叫做氮的固定
C.静电除尘利用了胶体能发生电泳的性质
D.液氨、液氯、液态氯化氢都是非电解质
8错误!未指定书签。.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O2、SO2、NO、NO2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现将此无色透明 的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 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肯定有SO2和NO B.可能有Cl2、O2和NO2   
C.可能有Cl2和O2 D.肯定只有NO
9.下列混合物分离(或除杂)的方法正确的是
A.Na2CO3溶液中混有少量NaHCO3杂质可用通入足量CO2气体的方法提纯
B.Fe(OH)3中含有少量A1(OH)3可加入适量的HCl除去
C.用CCl4可以从碘水中萃取碘
D.Fe(NO3)3中混有少量Fe(NO3)2的杂质可加入适量的硫酸除去
10.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Al3++3OH-= Al(OH)3↓
B.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 Ca(OH)2 +CO32-= CaCO3↓+2OH-
C.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 Cl2+2OH-= ClO-+Cl-+H2O
D.稀硫酸中加入铁粉 2Fe+6H+= 2Fe3++3H2↑
11.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溴水鉴别苯和己烷
B.用BaCl2溶液鉴别SO42-和SO32-
C.将混有HCl的Cl2通入饱和NaHCO3溶液中除去HCl
D.用浓HNO3与Cu 反应制备NO2
12.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通足量CO2后仍能大量共存在溶液中:Na+、K+、SiO2—3、Br—
B.在含有大量AlO—2的溶液中:NO—3、Na+、Cl—、OH—
C.在含有大量Fe3+的溶液中:NH+4、Na+、SCN—、Cl—
D.在含有大量Fe2+的溶液中:H+、Na+、Cl—、NO—3
13.对相同质量的SO2和SO3来说,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①含氧原子个数比为2:3 ②含硫原子个数比为1:1
③含硫元素质量比为5: 4 ④含氧元素质量比为5:6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
14.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
B.分别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
C.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
D.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
15.将表面有少量氧化铜的铜片,和铁片同时加入足量稀盐酸中,经充分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A.Fe2+ B.Fe2+和Cu2+ C.Fe3+和Cu2+ D.Fe2+和Fe3+
16 .海带中含有碘离子,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下的步骤从海带中提取单质碘:
①通足量氯气 ②将海带烧成灰,向灰中加水搅拌
③加CCl4振荡 ④过滤 ⑤用分液漏斗分液。
合理的操作顺序为
A.①→③→⑤→②→④ B.②→①→③→④→⑤
C.②→④→①→③→⑤ D.③→①→②→⑤→④
17. 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 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19.2 g(已知硝酸只能被还原为NO气体)。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或结果错误的是
A.原混合液中NO3-的物质的量为0.2mol
B.OA段产生是NO,AB段反应为2Fe3++Fe = 3Fe2+,BC段产生氢气
C.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
D.c(H2SO4)为5mol·L-1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9分)
18.(7分)非金属单质A经如图所示的过程转化为含氧酸D,已知D为强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在常温下为固体,B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①D的化学式是________;
②在工业生产中B气体的大量排放被雨水吸收后形成了________而污染了环境.
(2)若A在常温下为气体,C是红棕色的气体.
①A、C的化学式分别是:A________;C________.
②D的浓溶液在常温下可与铜反应并生成C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19.(13分) 用如右图装置进行铜与一定体积已知浓度的浓硫酸反应的实验研究。
(1)写出试管B中的实验现象 。
(2)写出A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
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3)充分反应后,该学生发现铜和硫酸都有剩余。在不补充浓硫酸的前提下,若要使剩余的铜片溶解,可再加入(要求填写一种不是酸类的物质) 。
(4)B试管口的棉花应沾有的试剂是 ,其作用是 ,离子方程式为 。
20(10分)现有四瓶丢失标签的NaOH、Na2CO3、AlCl3、NH4HSO4溶液,为鉴别四瓶
溶液,将四瓶溶液编号为A、B、C、D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和记录如下图所示(无关物
质已经略去):
请回答:
(1)A、W的溶液分别加热蒸干并灼烧最后所得固体为 、 (填化学式)。
(2)D溶液pH (填“<”、“>”或“=”)7,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3)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B、C、D溶液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aOH> .> >NH4HSO4。(用化学式表示)
(4)等物质的浓度的C溶液与NH4Cl溶液相比较,c(NH4):前者 后者(填“<”、“>”或“=”)。
(5)若在稀溶液中B、C按物质的量之比2:1反应,则离子方程式为
21.(11分)A、B、C、D是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四种气体单质。E、F均为气体,且F为红棕色。有关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均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为 、Y的化学式为 、E的化学式为 .
(2)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为 。
(3)Y和E在一定条件下可反应生成B和Z,这是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反应,可消除E对环境的污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⑷0.1 mol·L-1的X溶液和0.1 mol·L-1的Y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呈 ___性(填“酸”、“碱”或“中”),原因是_________ ____(用离子方程式说明)。
22.(8分)32g铜与150mL一定浓度的硝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的NO2和NO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请回答:(不要求写计算过程) (1)写出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O为 mol.标准状况V(NO):V(NO2)=
(3)原硝酸溶液的浓度为 mol?L-1
(4)试描述实验过程中试管内产生气体现象
北城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三化学答题纸
18.(7分)
(1)若A在常温下为固体,
①D的化学式是________;
②形成了________而污染了环境.
(2)若A在常温下为气体,C是红棕色的气体.
①A、C的化学式分别是:A________;C________.
②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13) (1)写出试管B中的实验现象 。
(2)写出A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3)可再加入(要求填写一种不是酸类的物质) 。
(4)试剂是 ,其作用是 ,离子方程式为 。20(10分)
(1)A、W的溶液分别加热蒸干并灼烧最后所得固体为 、 (填化学式)。
(2)D溶液pH (填“<”、“>”或“=”)7,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3)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aOH> .> >NH4HSO4。(用化学式表示)
(4)等物质的浓度的C溶液与NH4Cl溶液相比较,c(NH4):前者 后者(填“<”“>”或“=”)。
(5)则离子方程式为
21.(11分)⑴D的化学式为 、Y的化学式为 、E的化学式为 、 ⑵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⑷,溶液呈 性(填“酸”“碱”或“中”),原因是_________ ____(用离子方程式说明)。
22.(8分)(1)写出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O为 mol.标准状况V(NO):V(NO2)=
(3)原硝酸溶液的浓度为 mol?L-1
(4)试描述实验过程中试管内产生气体现象
答案

陕西三原北郊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11月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请将单选题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3. 材料题:序号化、要点化、层次化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关于分封制,有人说:“封建者,争之端而乱之始也。”这个评价
A.正确,因为分封制加剧了中央政府和地方之间的矛盾
B.不正确,“争”、“乱”原因有很多,归结于分封制本身是不确切的
C.正确,因为从分封制开始,出现了许多诸侯国割据称雄的局面
D.不正确,因为分封制巩固了统治,不可能引起“争、乱”局面
2.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郭志坤在《秦始皇大传》中说到,“从政治高度意义上考虑问题,‘始皇’这个称号,对秦始皇来说,实在是当之无愧的。”以下评价最能说明“始皇”称号是“当之无愧”的一项是
A.首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 B.开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C.确立的皇帝制、郡县制影响深远 D.统一文字传承了中华文明
3.“内阁制度始终没有突破他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即始终没有使明朝实现真正的‘虚君政治’。”材料意在揭示
A.内阁制未改变明朝皇权专制的本质 B.内阁官员权力弱小,无法助理国政
C.明朝皇帝与内阁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D.内阁内部争权夺利,无法发挥效用
4.近代中国人慨叹:“泰西公法,于平等之国设领事官,不过保护其民之商务,如有词讼及科罪,仍由各国之地方官照例科断。惟于中国、土耳其、……不以平等之例相待。”这种现象( )
A.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开始出现 B.客观上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瓦解
C.说明中国政府丧失了官吏任免权 D.反映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已不完整
5.近代西方观察家曾将当时的一场战事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一国的战争”。其依据是
A.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外来侵略已无力反抗 B.甲午战争时中国民众民族意识未充分觉醒
C.清政府反对李鸿章因朝鲜问题与日本交战 D.力量弱小是甲午战争清军战败的根本原因
6.“我们生在中国,实为幸福。各国贤豪皆羡慕此英雄用武之地,而不可行。我们生在中国,正是英雄用武之时,反而都是沉沉默默,让异族儿据我上游,而不知利用此一片好山河,鼓吹民族主义,建一头等民主大共和国,以执全球的牛耳,实为可叹!”从孙中山先生的这段演讲可以看出其革命的核心目的是
A.推翻满清封建贵族对全国的统治 B.结束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压迫
C.建立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D.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7.某学生在网上搜到一段歌词:“锣鼓响,秧歌起,黄河唱,长城喜。腊子口上降神兵,百丈悬崖当云梯。大盘山上红旗展,势如破竹扫敌骑。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南北兄弟手携手,扩大前进根据地。”此歌词反映了
A.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战争 B.红军克服重重困难,取得长征的胜利
C.八路军挺进敌后,开展游击战争 D.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对西北地区的进攻
8.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中国大陆地区也被称作“八年抗战”,但在世界其他地区一般被称作“十四年抗战”;在日本则被称为“日中战争”。形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研究者的历史观和阶级立场不同 B.全球史观和近代化史观的差异
C.近代化史观和阶级斗争史观使然 D.研究者立足点或对始发时间看法不同
9.中国共产党曾发表社论称赞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最典型的民主国”,和苏联并为“民主世界的双璧”。该社论发表的背景是
A.罗斯福新政成功实施 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间的相互支持与配合
C.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D.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10.《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写到,(中国)新政府24个部长中的11个是小党派的代表或无党派“民主人士”,“虽然政权显然由中共掌握,但这些职位不仅仅是形式。更广义地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初期,对有威望的非党人士的意见是真心去征求的。”这说明
A.中国特色人民代表大会制已确立 B.新中国诞生为民主党派的创立创造条件
C.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协商制度已经形成 D.新中国使民主党派获得了执政权力
11.2011年7月,习近平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60年的讲话中指出,“只要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西藏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下列有关西藏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五个省级自治区都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建立起来的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长期的根本的政治制度
C.民族自治地方自主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D.1954年宪法确认民族聚居地区都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2.2012年6月6日至7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北京峰会全球瞩目,峰会发表的宣言表明,上合组织成员国正准备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地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上合组织成员国将在中亚地区建设一个“稳定之岛”。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加强了中国同其他成员国的多领域合作 ②主要同世界大国改善和发展关系
③在区域安全与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④成为中亚地区和平发展的一面旗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 D.③④
13.下表是历届人大任期时间以及召开会议的次数。下列相关认识,符合史实的是( )
A.第一届人大选举刘少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B.第二届人大决定开始实施第二个五年计划
C.第三、四届人大工作受到“左”倾错误干扰
D.第五届人大期间将“依法治国”方针写入宪法
14.右图是美国大众性期刊《时代周刊》1972年某期的一幅封面画,画中文字意为“为了和平去北京”,画中的两个人物分别是美国总统尼克松和国务卿基辛格。对此封面画所含历史背景信息说明正确的是
A.中美结束对抗符合世界各国愿望
B.美国迫于形势变化放弃“冷战”思维
C.美国舆论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关注
D.主流民意深刻影响了美国对外政策
15. 希腊先哲柏拉图在谈到他生活时代的雅典时说:“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就会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不管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这主要表明
A.柏拉图时代的雅典公民充满了自由的精神
B.当时雅典尚没有法律来约束公民
C.柏拉图因为恩师苏格拉底被判有罪而诋毁雅典民主政治
D.雅典的直接民主制使其面临体制性的危机
16.古代雅典曾经出现“无论贵贱、无论财富的多寡,在政治上,雅典公民一律平等的奴隶制社会中的最高民主阶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克利斯提尼改革使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最高民主阶段”到来
B.在雅典“最高民主阶段”期间,各级官职向全体成年居民开放
C.“最高民主阶段”时期,公民参政有一定的物质保证
D.在“最高民主阶段”,陪审法庭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17.“When in Rome,do as Romans do.”是古代西方的一句俗语,中文一般翻译为“入乡随俗”。从这一俗语的最初来源来看,语境中的“do”最有可能是指
A.信奉天主教 B.尊重各国风俗 C.为荣誉而战 D.遵守法律制度
18.选举制度的实行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特征,下列有关中外历史上“选举”说法正确的是
①1832年英国议会选举改革,扩大了工人选举权
②美国众议员按各州人口比例选举产生,任期两年
③1949年在普选基础上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④1986年,我国吉林省梨树县村级换届时的“海选”是我国新时期基层民主重大发展
A.①③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④
19.下图是纪念十月革命中的一个镜头,老人和孩子的脸上流露出对十月革命的深切崇敬,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俄罗斯人对十月革命思想认识达成统一
B.俄罗斯要回归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
C.俄罗斯要向社会主义国家表示友好关系
D.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事件
20. 乔治·凯南说:“大家都会想起《伊索寓言》里太阳和北风比赛谁能使旅行者脱掉大衣的故事,这个旅行者就像是苏联,大衣就是它在东欧和其他地区的势力范围。使得那个旅行者最后脱去大衣的不是北风的直接威胁,而是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北风的直接威胁”喻指战争方式 B.“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喻指冷战
C.古巴导弹危机属于“北风的直接威胁” D.马歇尔计划属于“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
21. 2011年1月26日,世界经济论坛的创办人克劳斯·施瓦布在接受采访时说:“世界正在从根本上发生改变……这些根本性变化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地缘政治权势与地缘经济实力正在同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西方向东方转移。”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今世界
A.“一超多强”的政治格局??? ? B.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
C.经济区域集团化取代了全球化 ? D.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格局中的一极
22.国家博物馆的展品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历史风貌和突出成就。图中两件展品存放的展台应属于

A.西周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23.明朝张瀚《松窗梦语》记载:“毅庵祖家道中微,以酤酒为业。成化末年值水灾,时祖居傍河,水淹入室,所酿酒尽败……因罢酤酒业,购机一张,织诸色紵币(帛),备极精工。每一下机,人争鬻之。计获利五当一。积两旬,复增一机,后增至二十余。商贾所货者,常满户外,尚不能应。自是家业大饶。”从材料看毅庵祖“家业大饶”的原因有
①适时改行易业 ②丝织品品种多 ③丝织品质量高 ④注重扩大再生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24.“在人民公社期间,中国农村共建起了七、八万座大小水库以及相应的灌溉渠网络,当我们翻开新旧中国的两本分省地图一对照,就会发现,新中国的地图上,造福于农民的人工湖泊星罗棋布,与旧时代有天壤之别。我国的农业灌溉面积在1980年以前每年以1700万亩(3.5%)的速度增加。到1980年达到7.33亿亩。”材料反映出
A.人民公社期间中国的农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
C.大跃进运动客观促动农村水利工程快速发展 D.人民公社期间国家经济更注重对农村的投入
25.1992年4月8日,《一九九二春邓小平与深圳》一书面世并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不单是深圳人民争相购买阅读,全国各地很多也都托深圳的亲友购买本书。这主要是因为该书
A.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 B.肯定了深圳改革开放的突出成果
C.明确了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 D.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方向问题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26题15分,27题11分,28题12分,29题12分。共计50分)
26.(15分)人类政治文明的演进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文明演进的角度来看,中西民主制度的第一次历史分野几乎是必然的,无论是古希腊的城邦民主,还是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他们都各自适应了当时当地的历史和地理条件,是制度演进的客观结果,而不是人们主观选择的结果。……到清朝后期,当西方国家再一次回到民主制的时候,我们的老大帝国已经落后西方国家很多了,甚至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有识之士敏感地觉察到这将是“三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处于这场变局之中的许多人以为必须全盘西化,实行西方式的民主制度才能救中国,却不料历史的演进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中西民主制度在这场持续近百年的历史变局中第二次分野。这一次分野,中国选择了民主制度,但中国所选择的民主不同于西方的民主。
——摘编自潘传表《中西民主制度的两次历史分野》
材料二 杰弗逊曾经说过:“自由政府是建立在猜疑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制宪者们精明地设置障碍,使权力不能集中在任何一个人或一个部门之手,以避免胡作非为或盲动。控制的办法主要是使每个部门都在别的部门中发挥一定作用,有能力延缓甚至阻止其他部门的行动……
——钱满素《美国掀翻:分权·制衡·民主化进程》
(1)据材料一指出,中西民主制度第一次历史分野各自是如何实现的?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政治两次分野之间的关系。(8分)
(2)材料二中“猜疑”的实质是什么?结果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制宪者们是如何“精明地设置障碍”,以避免总统“胡作非为或盲动”的?(7分)
27.(11分)阅读下列材料:中日纱厂纺制20支纱的每包成本比较表(1933年):
成 本
中国(元)
日本(元)
中国超过日本(元)
超过的%
工 资
动 力
机械修配
营 缮
消耗品
包 装
薪 金
职工保护费
运 输
营 业
捐税及利息
保 险
制造及营业杂费
10.50
5.50
1.80
0.40
1.70
1.50
1.20
0.20
0.20
2.50
15.00
0.20
3.00
5.80
4.80
0.60
0.40
0.50
1.20
0.60
0.50
0.20
2.00
2.70
0.10
1.00
4.70
0.70
1.20

1.20
0.30
0.60
-0.30

0.50
12.30
0.10
2.00
81
15
200

240
25
100
-60

25
446
100
200
总成本
43.70
20.40
23.30
114
——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
(1)归纳中国纱厂成本显著高于日本的主要因素(不得照抄原文)。(3分)
(2)1933年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据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有利社会环境。(3分)
(3)据表中信息,从国家和企业两个角度,谈谈如何提高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竞争力?(5分)
28.(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美国,工业革命的种子在已潜藏了多年,……在当时,英国不仅拥有众多的发明天才以及从事商业贸易的冒险精神,而且事实上它还是有机会得到时代机遇所赋予的巨大物质利益的唯一国家。从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一直困扰着欧洲的历次战争,确实给英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但是,其在人力方面的投入始终相对较少,而且始终保持着对海洋的支配权……英国国内,则拥有丰富的煤矿和铁矿资源,开采起来十分方便。 ——查尔斯·辛格等主编、辛元欧主译《技术史》第四卷
材料二 西方学者约翰·尤·内夫曾说:“我们发觉……在这世界里,前所未有地挤满了人—一人们在巨大城市的人行道上互相推挤,人们不自在地隐居在高大公寓的小房间内沉思或空想;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唱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三 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请回答:
(1)有人认为英国之所以能够在全世界首先爆发工业革命,“这并非偶然事件,而是若干因素导致的自然结果”,对此,你有何态度?据材料一谈谈你的看法。(3分)
(2)据材料二判断约翰·尤·内夫讲这段话的时期,并简述理由。(3分)他认为“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2分)
(3)材料三提出了怎样的观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观点提出的依据。(2分)
29. (12分)蓝色海洋---国家角逐的舞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下图
材料二 1890年,美国海军将领马汉在出版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一书中提出了海权论:海权即凭借海洋使一个民族变得伟大的所有因素,海权支配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马汉关于制海权问题的论述,在中国受到冷落,却引起了正积极向外扩张的日本的密切关注,(日本)这种与时俱进的学习方式终于在五年以后得到了回报。
材料三 列宁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1)根据材料一图所示的事件对欧洲的发展有何积极意义?(2分)
(2) 根据材料二日本“五年以后”通过哪个重大事件“得到了回报”?( 1分)
这一事件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
(3)根据材料三试结合所学知识,对列宁的上述观点加以论述说明。(3分)
(4) 根据材料三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解答,你获得了怎样的历史认识?(3分)

第三次月考历史答案要点
依据:西方对世界其它地区的殖民侵略和经济扩张,加强了世界各地的系,逐渐联建立起以西方世界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促进世界逐渐从传统文明走向近代工业文明。(2分)
29.(12分)
(1)意义: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2分)
(2)事件:甲午中日战争。(1分)
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空前加剧;极大地刺激了革故鼎新,救亡图存等民族意识的觉醒。(3分)
(3)说明: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条约,限制了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损害了日本的利益,美日矛盾不断加剧;(2分) 1941年l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1分)
(4)认识: 面海而兴,背海而衰;主动走向海洋;高度重视海权;反对海上霸权;维护海上主权等等。(3分)

陕西三原北郊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11月地理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图1为我国某景点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B为景区小车站。读图回答1?2题。
1.陡崖A顶部和小车站B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100m B. 200m C.300m D. 400m
2.要想在陡崖A的顶部和小车站B之间修建一条双向索道,索道缆绳的长度至少为
A.1000m B.1200m C.2400m D.3600m
图2为东非高原基塔莱和多多马的降水资料及
两地之间游牧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示中的地理事物及游牧活动说法不正确的是 A.需要穿越热带草原???????????
B.多多马气候为地中海气候
C.维多利亚湖为淡水湖???????????????
D.游牧活动随着雨季南北移动
4.游牧至甲地的时间最可能是   A.1月?????B.4月?  C.7月?????D.10月 
北疆阿尔泰山和准噶尔盆地以西山地的河流,常在4—6月发生洪水灾害,其特征为“一日一峰”,白天流量很大,夜晚消退。回答5—6小题
5.此类洪水的直接补给水源
A.大气降水 B.积雪融水 C.冰川融水 D.湖泊决堤 6.“一日一峰”反映的当地环境特征是
A.气候大陆性强 B.降水变率大 C.冰雪融化快 D.自然灾害多
读“渭河某河段流域图”(图3),完成7—9题。
7. 关于图中北部地区河网较密布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地区为黄土高原,流水侵蚀严重,沟壑纵横
? B.该地区降水丰沛,属于湿润气候区
? C.该地区地形平坦,水流缓慢,河网发育
D.该地区海拔高,冰川作用强烈
? 8. 根据图中水库分布看,修建水库的意义
A.防洪? B.发电 C.养殖? D.拦蓄泥沙
9. 从图中的信息看,为保障种植业生产的稳定性,主要改造的自然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土壤
2000年5月,印度官方人口数字首次突破10亿大关。2008年,印度已经拥有11亿人口。2011年3月印度人口已达12.1亿,在3年时间里印度人口净增1个亿。按照目前的增长趋势。到2050年印度人口将超过17亿,将超越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读图,完成10~12题。
10.关于印度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期间人口增长了3倍多
B.目前印度人口增长类型属于传统型
C.每年净增人口有下降趋势
D.目前印度人口增长率为1%左右
11.影响印度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是(  )
①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②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 
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④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印度由于人口增长较快,带来的压力主要有(  )
①人均收入增长缓慢 ②劳动力充足,积累多
③失业问题十分严重 ④粮食供应不足问题日益突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右图是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在M、P、Q三处中,最可能是高级住宅区的是(  )
A.M    B.P   C.Q   D.P和Q
14.拟在甲、乙两处规划建设高新技术工业城和石油化工城两座卫星城市。你认为石油化工城应建在________处,其理由合理的是(  )
A.甲 位于主导风向的上风向 B.乙 离飞机场较近
C.甲 水陆交通便利 D.乙 距城市较近,市场广阔
近年来,青海省互助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通过扩大种植面积,推广标准化栽培技术,加强农产品流通,积极实施扩容改造项目,搞好技术和信息服务等工作,使马铃薯种植成为农业增收的主要来源,据此完成15~16题。
15.该地的马铃薯种植业属于(  )
A.商品农业 B.传统农业 C.粗放农业 D.混合农业
16.青海的马铃薯淀粉含量达30%以上,茄碱含量低,不麻不辣,色味纯正,香甜爽口,其品质优良的种植条件是(  )
①光照充足②土壤肥沃③昼夜温差大④病虫害较少⑤灌溉水源充足⑥热量条件好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⑥ D.①③④
17.下列影响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与农业生产的组合,不正确的是(  )
A.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生产——气候
B.江西泰和县千烟洲立体农业——地形
C.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市场
D.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变迁——水源
图甲和图乙是我国某县2011年农业发展的部分基本数据。读图完成18~19题。     
18.若图甲中M表示我国某县2011年农产品产值构成(其中a表示花卉,b表示果蔬,c表示粮食)。则影响该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地形和气候 B.土壤和水源 C.市场和交通 D.政策和劳动力
19.若图甲中M为该县目前农业用地的比重(a为花卉用地,b为果蔬用地,c为粮食用地),图乙为该县今后的农业土地规划。据此判断,该县今后土地利用的变化趋势是(  )
A.粮食种植用地面积增加 B.花卉种植用地比重上升
C.蔬菜水果种植用地面积增加 D.冻结城市建设用地
读图甲和图乙,完成20~21题。图甲 美国农业地域类型示意图 图乙 中国部分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
20.图乙中①处的农业发展可以借鉴图甲中何处的农业发展经验(  )
A.a   B.b    C.c    D.d
21.图甲中b处的粮食生产与图乙中的哪处相似(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商品谷物农业区位条件示意图”。读图,
完成22~23题。
22.图中a、b、c、d与下列区位条件对应正确的是(  )
①农业科技先进 ②人均耕地面积大 ③机械化水平高 ④市场广阔
A.a—①、b—②、c—③、d—④
B.a—②、b—①、c—④、d—③
C.a—①、b—③、c—④、d—②
D.a—②、b—④、c—③、d—①
23.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条件是(  )
A.水热条件优越 B.人均耕地面积大
C.市场广阔 D.农业科技先进
某地政府拟开办一家工厂,在选定的甲、乙、丙、丁四地的成本比较如下图。据图完成24、25题。
24.按主导因素划分,该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
A.市场导向型 B.劳动力导向型
C.动力导向型 D.原料导向型
25.假如产品销售价格相同,那么从成本构成看,该工厂应选址(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明代学者王象晋在《木棉谱序》中记载:“北土广树(指棉花)而昧于织,南土精织而寡于艺。故棉则方舟鬻于南,布则方舟鬻于北”即形成“北棉南运,南布北运”的局面。新中国成立后,河北纺织工业迅猛发展,至1990年石家庄市共有县以上棉纺织企业22个。2007年底该市最大的五大棉纺厂决定集体搬迁至常山纺织工业园(见下图)。据此完成26~27题。
26.明初形成棉花产业布局南北差异的主要原因除了自然条件外,还有(  )
A.生产、技术   B.劳动力 C.交通 D.市场
27.与五大棉纺厂决定集体搬迁至常山纺织工业园无关的是(  )
A.土地成本 B.劳动力成本 C.政府的产业政策 D.城市规划
读“运价定价方式随运输距离变化”示意图,回答28~29题。
28.在南京主城区的投币公交车,在城区内均为1元(空调车2元);地铁一号线则是多个站点,票价2~4元不等。公交和地铁运输的定价方式分别是(  )
A.公交是a——距离比例定价 B.地铁是b——均一定价
C.地铁是c——远距离递减定价 D.公交是d——均一定价
29.如果图中a、c代表公路与水运运价与运输距离的关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代表水运运输      B.c代表公路运输
C.a运输方式适合短途运输 D.c运输方式适合短途运输
30.“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其体现了人地关系思想是(  )
A.崇拜自然  B.改造自然 C.征服自然 D.可持续发展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4个小题,共40分。
31.(10分)材料:二十世纪初的大汉口享有“东方芝加哥”的美誉,是绝无仅有的与大上海共享荣耀的大都市。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出,武汉要建成“东方芝加哥”。现在,重新加速跑的武汉已经开始在畅想“东方芝加哥”的愿景。
(1)毗邻长江,近年来,长江航运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上内河航运量最大的河流,试分析其航运发达的原因?(4分)
(2)武钢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现为世界第四大钢铁联合体,试分析其发展钢铁工业的区位优势?(6分)
32.读“济南都市圈和山东半岛都市圈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2011年7月,国家发改委批复环渤海地区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2011~2020年)实施规划,对于适应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一体化发展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要求,满足区域交通运输需求,完善综合运输结构,推进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1)试分析济南与滨州两城市服务种类、服务级别、服务范围的关系。(4分)
(2) 都市圈形成的发展与城市单独发展相比有何优势?(6分)
33.依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下图为印度著名的乔塔那格浦尔工业区和中国的沪宁杭工业区。
(1)乔塔那格浦尔工业区作为一个形成较晚的传统重工业区,为避免出现德国鲁尔区曾经出现过的衰落现象,应当采取哪些主要措施?(6分)
(2)能源和资源不足是沪宁杭工业区发展中的主要制约因素,近年来采取了哪些解决措施?(4分)
34.读下列我国东南某区域地形图,回答问题。
(1) 试推测本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并分析东部地区农业部门形成的自然原因。(6分)
(2) 近年来,该地区作为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试从社会经济因素方面分析其原因。(4分)
地理试题答案:

陕西三原北郊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11月政治试题
第一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共30题,每题2分总计60分。)
1. 截止到2012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已经履职五年,纵观这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主要有三喜:一喜工人农民代表多了,政府官员代表少了;二喜首次有了农民工代表;三喜各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代表。“三喜”主要体现了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  )
A.广泛性 B.真实性 C.全民性 D.绝对性
2.2011年4月2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初审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拟由每月2000元提高到每月3000元,这是政府对百姓的让利,有利于保障人的生存权利和发展权利,实现民生幸福。这说明我国(  )
①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②人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③我国政府切实保障人权 ④保障人权是我国政府的中心工作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近年来,从审计“风暴”到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从政务公开到党务公开,中国社会在满足公民的知情权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立法听证会”、“价格听证会”也成为老百姓耳熟能详的词语。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概括我国社会的这一变化,你会选择(  )
A.公民的政治生活日益丰富B.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
C.我国的法律制度不断发展完善D.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落到实处
4.作为一个有理想、有责任的青年学生应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小王今年十六周岁,他可以参与的政治生活有(  )
①就学生交通安全问题向公安机关提出建议 ②向居委会反映社区环境卫生问题
③参加基层人大代表的选举  ④参加教育局举办的教育收费听证会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011年至2012年,全国县乡人大进行换届选举,这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回答5~6题。
5.这次县乡人大代表换届选举采取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相结合的方式。这种选举方式:(  )
①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可以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③可以避免虚假宣传或贿选 ④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余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某校高三学生W参加X区人大代表选举,社区领导告知一定要选本社区的现任领导。W将此事反映给上级人大部门得到了满意地解决。这一事件涉及的公民的政治权利是:(  )
A.知情权和表决权 B.选举权、被选举权和监督权
C.申诉权和控告权 D.言论自由和参政权
7.2012年7月12日,在北京市平谷区2012年第五次区政府常务会上,有15名群众代表受邀列席旁听会议,这在北京区县政府中尚属首次。平谷区政府负责人表示,目前平谷区已经建立了列席会议人员数据库,今后工作列席区政府常务会将成为常。市民旁听政府常务会有利于(  )
①公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②激发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
③打造阳光政府 ④公民依法行使审议权和表决权
A.① 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拒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年7月19日,已经有92个中央部门在其网站在上公开本部门的预算、决算和“三公”经费,与2011年相比,2012年公布的“三公”经费内容更加细化。此举(  )
A.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表达权,扩大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B.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
C.便于群众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扩大了人民群众的监督权
D.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参与权
9.某驾驶的公司车辆被上海市浦东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以涉嫌黑车营运为由暂扣,为证清白,血气方刚的他断指鸣冤。对此,你认为(  )
①这种方式可取,有利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②这种方式损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也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③公民既要增强维权意识,又要了解维权途径
④公民可以选择行政复议,或者其他法律手段维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为了更好服务菜农,某市农业局成立了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开通了远程视频咨询服务系统,在市内350个农资经营点建立了服务站,每天安排两名“蔬菜医生”在网上提供远程作物病虫害诊断和农业技术指导服务。网络视频服务开通几年来,已为菜农解决生产技术难题30多万个,服务范围覆盖该市600多个村,并延伸到全国1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这体现了( )
①政府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②政府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③我们的政府是廉洁的政府 ④我们的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
A.① 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1.2012年7月9日,国务院正式公布《机关事务管理条例》,这是我国首个专门规范机关管理活动的行政法规。该条例对限制“三公”经费由明确规定,滥用公共财政者将被问责,严重者将给予撤职处分;要求将“三公”经费预算公开纳入条例,从2012年10月1日起,县级以上政府需将“三公”经费纳入预算管理并定期公布。要使该条例落实到位需要(  )
①监督到位,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 ②惩戒到位,坚持权责统一
③执行到位,严格依法执政 ④公开到位,政府赋予人们知情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列做法与政府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中的具体内容相对:(  )
①菜市开展市场环境专项治理“绿色行动” ②国家统计局公布今年2月份CPI、PPI等经济数据 ③某市科学管理小摊贩,给小摊贩留足生存空间 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
A.①公共服务 ②经济调节 ③市场监管 ④社会管理
B.①市场监管 ②经济调节 ③社会管理 ④公共服务
C.①市场监管 ②公共服务 ③社会管理 ④经济调节
D.①公共服务 ②社会管理 ③市场监管 ④经济调节
13.漫画《监管“盲区”》给政府部门的启示是(  )
①政府必须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能,把该管的事情管好
②政府必须增加职能部门,防止管理上的缺位 
③政府必须做好市场监管  ④政府必须捍卫人民利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了将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表明我国政府已经将文化产业发展放到了国家战略高度。这表明(  )
A.政府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 B.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C.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D.政府是国家发展规划的决定者
15.目前我国已经根据宪法和法律,初步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选择适当选项完成下图(  )
①监察监督②人大监督 ③政协监督④审计监督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16.2011年10月22日,苏州市宣布推出政务公开社会评议制度。根据这一制度,社会各界都能监督政府信息公开情况,评议中提出的合理意见和建议,有关部门应及时对照整改,否则将被追究责任。政务公开制度的实施(  )
①有利于提高政府的权威性,推动决策的贯彻与执行 ②不利于政府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 ③贯彻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④有利于集中民意,提高行政效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世纪实现新跨越,新征程谱写新篇。《从十六大到十八大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道》显示,十年来,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履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B.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C.创新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的 D.坚持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18.2012年7月23日,三沙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西沙永兴岛开幕,大会选举产生了三沙市首任人大常委会主任和首任市长。这表明(  )
A.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三沙市人民代表大会是三沙市的权力机关
C.三沙市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三沙市的一切权力
D.三沙市人民代表大会保证了其他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作
19.目前,我国的立法重点由制定新法转到修订旧法、抓紧配套方面。2012年国务院计划完成“商标法修订草案”等33项法律的起草、修订,并提请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这表明( )
A.国务院行使构建法律体系的职能 B.全国人大可以委托国务院行使立法权
C.国务院可以对所有法律进行修改 D.立法权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
20.2012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新的刑事诉讼法在证据制度、强制措施等方面增加了有关“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刑事诉讼法的这一修改( )
A. 体现了人民民主、司法独立的要求 B. 构建了公民实现基本权利的法律体系
C. 立足于对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保护 D. 体现了既惩治罪犯犯罪又保护了人权的法制精神
21.某市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于 2012 年 1 月中旬召开。会前,部分人大代表针对食品安全问题深入基层进行调研,形成议案提交大会。会议期间,市政府工作报告经代表们审议后,在全体会议上获得通过。这表明人大代表有权依法(  )
① 向人大提出议案?② 向政府机关提出质询 ③ 决定国家重大事项??④ 表决各项决定
A. ①④ ? B.②③? C. ①②④ D.②③④
22.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下列选项能够体现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是( )
A.坚持民主集中制,发展党内民主 B.加强党员干部教育,提高执政能力
C.在平等的基本上,开展与国外政党的交流 D.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
23.全国政协工作会议指出,人民政协应心系国事、情牵民生,积极协助党和政府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这表明(  )
①关注民生是人民政协工作的主题
②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③人民政协是行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国家机关
④人民政协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A. 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24. 2011年5月20日,促进海洋事业发展党外人士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国家海洋局欢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多提意见和建议,共谋海洋事业发展大计。这体现的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是(  )
①参加国家政权 ②参与国家领导人的协商 ③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④参与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 ⑤决定国家大政方针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③⑤
25.党中央之所以高度重视反腐败斗争,是因为(  )
①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
②腐败与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相背离
③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是当前全党的中心工作 ④腐败不符合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④
26.在我国,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党中央提出方针政策,国务院拟定实施方案,全国人大审议,全国政协讨论,予以修改完善,最后由全国人大作出决定。这说明(  )
A.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接受中共中央的领导、协调一致开展工作
B.中共中央是我国国家机关,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都是中央的执行机关
C.中共中央提出方针政策是通过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变成国家意志的
D.中共中央领导国家政权,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是行使国家职能的国家机关
27.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坚持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努力建设团结、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西藏。西藏所走的这条道路(  )
①保障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②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③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④说明了社会历史是由人的目的决定的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8.2012暑期,党中央、国务院专门邀请62位长期工作在教学、科研和生产一线,特别是长年扎根在艰苦边远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的优秀专家和人才代表参加北戴河 休假。8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北戴河会见参加暑期休假活动的优秀专家和人才,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从材料中能够解读出的政治生活信息有( )
①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②公民享有提案权 ③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④专家咨询制度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29.2012年5月9日,西藏2012年民主团结进步模范表彰大会在拉萨召开,与会的各民族代表及宗教界人士纷纷表示,要全力以赴投身于建设小康西藏、平安西藏、和谐西藏、生态西藏的伟大实践。这表明(  )
①我国政府致力于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②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政府鼓励西藏各族人民信仰宗教
③在西藏地区,各民族之间以及各宗教之间的差异正在逐步消除
④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在信仰上的差异不影响其根本利益的一致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0.2012年7月4日,西藏自治区领导集体前往班禅拉萨行宫——雪林多吉颇章看望班禅活佛,并与其进行了亲切交谈。班禅活佛指出,宗教界人士要遵守法律、戒律,按照宗教教义和教法,通过传教、讲经来促使人心向善、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发展。这是宗教界人士的责任,也是对宗教界人士最起码的要求。这说明(  )
①宗教可以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②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③我国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④宗教界人士从事宗教活动要服从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和民族的整体利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第二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主观题,共计4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31.中共中央求是杂志社旗下《小康》杂志和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联合公布了“2012中国人幸福感大调查”结果。调查显示,觉得现在“非常幸福”和“比较幸福’的参访者比例为60.2%。最具幸福感的人是社会公务员。
最影响公众幸福感提升的社会因素
就“对于提升公众幸福感作用最大的五个因素”这个问题,参访者给出的答案,则依次是“提高工资水平”、“降低房价”、“提高医保水平”、“改善医疗卫生服务”和“改善城市环境”——公共服务水平依然是影响人们幸福感的重中之重。
运用有关政治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分析政府如何增强社会公众的幸福感?(10分)
32. 材料: 2012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相聚北京,胜利召开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全国人大代表们提交大会的议案中,“关注民生”的提案所占比例最大。在会议期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听取、审议并表决通过了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审议、批准《关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表决通过了《关于201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
结合材料,请你表述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10分)
33.中国共产党已走过了91年的历程,又即将迎来党的“十八大”,回顾90多年中国的发展进步,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但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党面临的危险和考验。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再次强调了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等四大考验,提出了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四大危险。
试运用我国政党制度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应对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的措施。(8分)
34.我国阶梯电价政策形成历时4年,2008年开始研究,2010年形成初步意见,国家发改委通过互联网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2012年5月以来各地就实施方案召开听证会,近一步听取社会意见、完善方案。如湖南居民生活用电阶梯电价试行方案就对弱势群体有所照顾,规定全省城乡“低保户”和农村“五保户”家庭每户每月可以免费用电10千瓦时。
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12分)
高三政治第三次月考参考答案(2012.11)

陕西三原北郊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11月数学文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i是虚数单位,则=( )
A 1-2i B 2-i C 2+i D 1+2i
2.已知集合M={1,2,3,4},N={-2,2},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
A.NM B.M∪N=M C.M∩N=N D.M∩N={2}
3.已知向量a=(x-1,2),b=(2,1),则a//b的充要条件是( )
A.x=- B.x-1 C.x=5 D.x=0
4函数的一条对称轴是
A.x= B.x= C.x= D.x=-
5.设命题p: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命题q: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p为真   B 为假    C 为假   D 为真
6.函数f(x)=的零点所在的一个区间是( )
(A)(-2,-1) (B)(-1,0) (C)(0,1) (D)(1,2)
7..设x∈R,向量a=(x,1),b=(1,-2),且a⊥b,则|a+b|=( )
A. B. C. D.10
8.已知x,则( )
A x9函数的值域为( )
A. B. C. D.
10.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若,,则A=( )
(A) (B) (C) (D)
11.已知某生产厂家的年利润(单位:万元)与年产量(单位:万件)的函数关系式为,则使该生产厂家获得最大年利润的年产量为( )
(A)13万件 (B)11万件 (C) 9万件 (D)7万件
12.在是 ( )
A.直角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13.设a,b是两个非零向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b|=|a|-|b|,则a⊥b
B.若a⊥b,则|a+b|=|a|-|b|
C.若|a+b|=|a|-|b|,则存在实数λ,使得b=λa
D.若存在实数λ,使得b=λa,则|a+b|=|a|-|b|
14. 把函数y=cos2x+1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然后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 1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图像是( )
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题号后的横线上(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5.设函数f (x)=则f 的值为 。
16.已知向量a=(1,0),b=(1,1),则向量b-3a与向量a夹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____。
17.曲线在点(0,1)处的切线方程为 。
18.已知a,b,c分别是△ABC的三个内角A,B,C所对的边,若a=1,b=,A+C=2B,则△ABC 的面积= .
19.已知函数f(x)=lgx,若f(ab)=1,则f(a2)+f(b2)=_____________。
20.当函数取得最大值时x=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1. (本题满分12分)设等差数列满足,。
(Ⅰ)求的通项公式;
(Ⅱ)求的前项和及使得最大的序号的值。

22.(本题满分12分)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bsinA=acosB。
(1)求角B的大小;
(2)若b=3,sinC=2sinA,求a,c的值。
23. (本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的部分图像如图5所示。
(Ⅰ)求函数f(x)的解析式;
(Ⅱ)求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
24. (本题满分14分)已知函数f(x)=ax2+1(a>0),g(x)=x3+bx.
若曲线y=f(x)与曲线y=g(x)在它们的交点(1,c)处具有公共切线,求,a,b的值;
当a=3,b=-9时,若函数f(x)+g(x)在区间[k,2]上的最大值为28,求k的取值范围。

陕西三原北郊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11月数学理试题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考试前,考生将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指定位置上。
3.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实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5.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计65分)
一 选择题(本题共1 3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65分)
1、设集合,= ( )
A.[0,2] B. C. D.(0,2)
2、命题 “”的否定是( )
A B
C D
3、( )
A B - C D
4、在△ABC中,,则( )
A B C D
5、幂函数的图象过点(2, ),则它的单调增区间是( )
A B C D
6、满足,且的函数可能是( )
A B C D
7、已知向量,则的充要条件是( )
A B C D
8、已知实数满足,则有( )
A 最大值 B 最小值 C 最大值 D 最小值
9、函数在定义域R内可导,若,且当时,,设则( )
A. B. C. D.
10、等差数列中,若,则等于( )
A 3 B 4 C 5 D 6
11、将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所得图象的解析式为( )
A B
C D
12、已知等差数列若是一个定值,则下列各数中为定值的是( )
A B C D
13、已知,函数的零点个数是( )
A 2 B 3 C 4 D 2或3 或4
第II卷非选择题(共计85分)
二 填空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35分)
14、函数f(x)= 的最小正周期为 .
15、设
16、设满足条件,则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______.
17、已知,则与的夹角为,则_________________.
18、不等式恒成立,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由曲线积是_________________.
20、关于函数,有下列命题:
①为偶函数.
②要得到的图象,只要将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
③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④在内的增区间为和。
其中正确的命题的序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计50分,解答题必须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或证明过程)
21、(本小题12分)已知函数= (A>0, >0,||<) (x∈R)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
(1)求的表达式;
(2)设= -,求函数的最小值及相应的的取值集合.
22、(本小题12分)已知函数在x = 1处取得极值,其中为常数。(1)试确定的值;(2)求的单调区间。
23、(本小题12分)已知为等差数列,且,。
(Ⅰ)求的通项公式;
(Ⅱ)若等差数列满足,,求的前n项和.
24、(本小题14分)已知函数在处取得极值2,
⑴求的解析式;
⑵当满足什么条件时,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
⑶若为的图像上任意一点,直线与的图像切于点,求直线的斜率的取值范围。
北城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三(理科)数学试题答题纸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计85分)
二、填空题:(每空5分,共计35分)
14、_________________ 15、___________16_______________17___________
18、____________________19、_______________20、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0分)
21、(本小题12分)
22、(本小题12分)
23、(本小题12分)
24、(本小题14分)
陕西三原北郊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11月政治试题物理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试前,考生将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指定位置上。
3.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实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5.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Ι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4分,满分60分。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有的有几个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1、如图所示,放在固定的斜面上的木板,其上表面光滑左端有挡板,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在木板的挡板上,右端与放在木板上的滑块M相连。若滑块和木板相对静止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不计空气阻力,则木板受力的个数是( )
A.3 B.4 C.5 D.6
2、庄梦蝶同学擦黑板时,使板擦沿黑板平面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手对板擦的作用力F有两个作用效果:一个是垂直于黑板压板擦的分力F1,另一个是平行于黑板推板擦的分力F2,F2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的夹角为(。当F1变大时仍要保持板擦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关于的F2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
A、F2变小,( 不变 B、F2变大,( 变小
C、F2变小,( 变小 D、F2变大,( 变大
3、如图所示,在拉力F作用下,质量分别为m1、m2的A、B共同以加速度a光滑水平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突然撤去拉力F,此瞬时A和B的加速度为a1和a2,则( )
A.a1=0,a2=0 B.a1=a,a2=0
C.a1=a,a2=(a D.a1=a,a2=a
4、如图所示在水平面内建立直角坐标系xOy,有一质点只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在水平面内通过原点O运动到A点,图中画出了运动轨迹及在O点、A点的速度方向,则关于恒力F的方向可能是( )
A.x轴正方向 B.x轴负方向
C.y轴正方向 D.y轴负方向
5、2011年1月11日我国的“歼20”在成都实现首飞,历时l8分钟,这标志着我国隐形战斗机的研制已达到新的水平。如图所示“歼20”在竖直平面内作横“8”字形飞行表演,其飞行轨迹1→2→3→4→5→6→1,如果飞机的轨迹可以视为两个相切的等圆,且飞行速率恒定,在、、、四个位置时飞机座椅或保险带对飞行员的作用力分别为NA、NB、NC、ND,那么以下关于这四个力的大小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NA=NBNC=ND
C.NC>NA=NC>ND D.ND>NA=NB>NC
6、如图所示,是在双人花样滑冰运动中,男运动员拉着的女运动员离地在空中做圆锥摆运动的精彩画面,已知女运动员体重为G,目测体女运动员做圆锥摆运动时和水平冰面的夹角约为30°,重力加速度为g,那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女运动员受到的拉力为G B、女运动员受到的拉力为2G
C、女运动员向心加速度为g D、女运动员向心加速度为2g
7、火星是太阳系中离地球最近的行星,经研究发现下表的相关数据资料。若把火星和地球的公转均视为匀速圆周运动,那么根据引力常量G和表中数据可以计算出下面哪些物理量?( )
自转周期
24h37min22s
公转周期
686.98d
公转半径
2.28(108km
火星直径
6794km
A、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B、火星绕太阳运动的线速度
C、火星的平均密度
D、太阳的质量
8、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太空探测已逐渐成为科学界关注的热点。假设在深太空探测中发现有一颗星球“(”,其质量是地球质量的2倍,其半径是地球半径的一半。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在星球“(”上发射同步卫星,其周期一定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
B.某物体在星球“(”表面所受重力是它在地球表面所受重力的8倍
C.在星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在地球上第一宇宙速度的2倍
D.绕星球“(”运行的人造卫星和以相同轨道半径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卫星线速度相同
9、甲、乙、丙三物体的质量之比m甲∶m乙∶m丙=1∶2∶3,它们沿水平面以一定的初速度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减速滑行到停下,滑行距离分别为x甲、x乙、x丙。若它们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初动能相同,则x甲∶x乙∶x丙为(  )
A.1∶2∶3      B.1∶1∶1 C.6∶3∶2 D.3∶2∶1
10、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光滑圆轨道被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半径r=0.4m,在最低点处有一小球(其半径远小于轨道半径r)。现给小球以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g取10m/s,如果要使小球运动过程中不脱离圆轨道运动, v0的大小满足的条件可表示为( )
A.v0≥0 B.v0≥4m/s C.v0≥2m/s D.v0≤2m/s
11、现用一台起重机在5s内要将2×103㎏的物体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提升10米,不计一切摩擦及空气阻力,g取10m/s2,那么此起重机应具备的最小功率是( )
A、40kW B、80kW C、73.6kW D、86.4kW
12、在空中某处以速度v0水平抛出一质量为m的物体,经过时间t,当物体下落高度h后,其速度大小仍为v0,但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体机械能减少mgh B.物体机械能减少mg2t2
C.风力对物体做功为零 D.风力对物体做负功,其数值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变化
13、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可视为质点),由斜面底端的A点以某一初速度冲上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g,物体沿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在此过程中( )
A. 重力势能增加了2mgh B. 机械能损失了mgh
C.动能损失了mgh D. 系统生热mgh
14、如图所示,物体在一个沿斜面的拉力F的作用下,以一定的初速度沿倾角为30°的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a=3m/s2,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运动过程中,以下法正确的有( )
A.拉力F比摩擦力小
B.物体的机械能减少
C.物体动能的减少等于拉力F与摩擦力所做功的总功
D.拉力F与摩擦力所做功的总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变化量
15、将质量为2kg的物体放在地面上,然后用竖直向上的拉力使物体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如果此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与物体位移的关系图像如下图,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g=10m/s2,重力势能的参考面为地面,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上升前2m过程中做匀加速运动,其加速度为5m/s2
B、整个过程中拉力做功的功率一直是增大的
C、物体上升前2m和后2m所经历的时间相等
D、x=2m时,物体的动能最大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实验题(16题4分、17题8分)
16、某同学在做研究弹簧的形变与外力的关系实验时,将一轻弹簧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在其下部施加外力F,测出弹簧的总长度L,改变外力F的大小,测出几组数据,作出外力F与弹簧总长度L的关系图线如图(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由图可知该弹簧的自然长度为 cm;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
17、“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在平衡小车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过程中,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该小车的加速度a=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平衡摩擦力后,将5个相同的砝码都放在小车上。挂上砝码盘,然后每次从小车上取一个砝码添加到砝码盘中,测量小车的加速度。小车的加速度a与砝码盘中砝码总重力F的实验数据如下
表:
砝码盘中砝码
的总重力F/N
0.196
0.392
0.588
0.784
0.980
加速度a/(m·s-2)
0.69
1.18
1.66
2.18
2.70
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右边的坐标纸上作出a-F的关系图象。
(3)作出的a-F图线明显不通过原点,请你查找实验中引起该问题的主要原因。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共2小题,18题12分,19题13分,共25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必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8、如图所示,让一滑块以初速度从A点出发,沿两个不同的轨道滑行分别到达C点或D点后水平抛出。已知两个轨道是固定的而且光滑,A、B、E在同一水平地面上, C、D、E在同一竖直线上,D点距地面的高度为h,C点高度为2h, 重力加速度为g。
(1)求滑块沿ABC滑道和ABD滑道运动,最后最后平抛的落点与E点间的距离sC和sD;
(2)如果要求sC >sD,那么滑块的初速度应满足什么条件?
19、质量为m的小球悬挂于O点,悬线长为l,如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y轴沿悬线竖直向下。现将小球拉到(l,0)点后无初速释放,不计空气阻力和钉子的直径,试计算:
(1)如果在(0,l)点钉一枚钉子可以挡住细线,那么细线刚碰到钉子后对小球的拉力是多大?
(2)如果将钉子钉在y=的水平虚线上某位置,要求细线碰到钉子后能够绕钉子做圆周运动通过最高点,那么钉子所钉的位置的横坐标x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物理参考答案

陕西三原北郊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11月生物试题
第I卷
一、单选题:(共30小题,前20题每小题1.5分,后15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某生物核酸的碱基组成是嘌呤占58%、嘧啶占42%,此生物不可能是
A.细菌 B.酵母菌 C.变形虫 D.噬菌体 2、下列关于细胞器的描述正确的有几项
①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 ②动植物细胞都有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 ③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可选用黑藻幼叶 ④所有酶、抗体、激素都在核糖体上合成 ⑤衰老细胞中的线粒体功能增强 ⑥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板周围分布较多的高尔基体 ⑦减数第一次分裂染色体联会与分离不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A、二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
3、以下几类细胞分裂时观察不到纺锤体的是
①细菌细胞 ②根的分生区细胞 ③蛙红细胞 ④蛙的次级精母细胞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下列物质合成时,需要模板的是
A.磷脂和蛋白质 B.DNA和酶 C.性激素和胰岛素 D.神经递质和受体
5、下列对生物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模拟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时, 琼脂块表面积与体积之比是自变量,NaOH扩散速度是因变量
B.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可用健那绿染色,使线粒体呈现灰绿色
C.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时一般用斐林试剂检测反应结果
D.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时,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会变小且亮度变暗
6、下图为某高等植物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CO2吸收速率的变化曲线(假设其他条件均不变且都是植物生长的适宜条件)。在此过程中,能正确反应植物呼吸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的是?
7.某血友病男孩,他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含有
A.两个X染色体,两个Y染色体,两个血友病基因
B.一个X染色体,一个Y染色体,一个血友病基因
C.两个X染色体,两个Y染色体,一个血友病基因
D.一个X染色体,一个Y染色体,两个血友病基因
8.某基因的一个片断在解旋时,a链发生差错,C变成G,该基因复制3次,发生突变 的基因占全部基因的
A 100% B 50% C 25% D 12.5%
9、两个亲本杂交,基因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其子代的基因型是:1YYRR、2YYRr、1YYrr、1YyRR、2YyRr、1Yyrr,那么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
A.YYRR和YYRr? B.YYrr和YyRr? C.YYRr和YyRr? D.YyRr和YyRr
10、某动物精原细胞有三对同源染色体,分别是A和a、B和b、C和c,下列四个精子来自 于同一个精原细胞的是
A.aBc、AbC、aBc、AbC   B.AbC、aBC、abc、abc
C.AbC、Abc、abc、ABC  D.abC、abc、aBc、ABC
11.如图表示高等植物细胞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C、H、O的变化,某个同学在分析时,做出了如下判断,你认为其中判断有错误的是
A.甲为光合作用,乙为细胞呼吸
B.甲中的H2O在类囊体薄膜上被消耗,乙中H2O的消耗与产生
都在线粒体中
C.甲和乙过程中都有[H]的产生与消耗
D.与④过程有关的酶分布在线粒体内膜上
12、孟德尔通过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的杂交和测交实验,成功地发现了自由组合定律。在F2中出现了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和绿色皱粒四种表现型,其比例为9∶3∶3∶1。与此无关的解释是
A. F1产生了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B. 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为1:1
C. F1的四种雌、雄配子自由结合? D. 必须有足量的F2个体
13、鼠的毛色类型由等位基因B、b控制,甲、乙黑毛鼠分别与褐毛雄鼠丙交配,甲三胎生出9只黑毛幼鼠和7只褐毛幼鼠,乙三胎共生出19只黑毛幼鼠,则甲、乙、丙三只亲鼠的基因型依次为?
A. BB、Bb、bb B. bb、Bb、BB? C. Bb、BB、bb D. Bb、bb、BB?
14、豌豆灰种皮(G)对白种皮(g)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每对性状的杂合体
(F1)自交后代(F2)均表现3∶1的性状分离比。F2的种皮颜色的分离比和子叶颜色的分离
比分别来自对以下哪代植株群体所结种子的统计
A.F1植株和F1植株 B.F2植株和F2植株
C.F1植株和F2植株 D.F2植株和F1植株
15. 某基因的一个片断在解旋时,a链发生差错,C变成G,该基因复制3次,发生突变 的基因占全部基因的
A 100% B 50% C 25 % D 12.5%
16、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适用于细菌等单细胞生物,其主要原因是
A.细菌等单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不是DNA B.细菌等单细胞生物通常进行无性生殖
C.细菌等单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在染色体上 D.细菌等单细胞生物无细胞核
17、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该方法的基本内涵是:在观察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证明假说。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为什么F1只有显性性状、F2又出现隐性性状?”属于孟德尔提出的问题之一
B.“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
C.“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D.“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
18.下图是某生物的精细胞,根据图中的染色体类型和数目,判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⑤
19. 一般情况下,不采取同位素进行探究性研究的是
A.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B.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中的氧原子来自于水
C.证明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 D.证明参与分泌蛋白合成的细胞器
20.一个正常男子与一个患有某种遗传病的女子婚配,生育一个正常儿子。据此分析下列不正确的是                     
A.此遗传病一定不是伴X隐性遗传病 B.此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此遗传病可能是伴X显性遗传病   D.该病一定不是伴X显性遗传病
21. 某种鼠中,黄鼠基因Y对灰鼠基因y为显性,短尾基因T对长尾基因t为显性,且基因Y或t纯合时都能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分配的,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 )
A.2∶1 B.9∶3∶3∶1 C.4∶2∶2∶1 D.1∶1∶1∶1
22. 有关豌豆种子圆粒(A)与皱粒(a)的说法错误的是
A.皱粒基因纯合的植株只能结皱粒种子 B.圆粒种子细胞中可能含皱粒基因
C.皱粒种子细胞中不含圆粒基因 D.圆粒与皱粒是一对相对性状
23.右图是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动物组织切片显微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②分裂结束后形成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
B.细胞分裂先后经过①→②→③过程
C.细胞①中有4个四分体,8条染色单体
D.细胞③分裂结束后可能产生基因型为AB的两子细胞
24.有甲、乙、丙、丁、戊五只猫,其中甲、乙、丙都是短毛,
丁和戊是长毛,甲和乙是雌 性,其余都是雄性;甲和戊的后代全部是短毛,乙和丁的
后代长、短毛都有。欲测定丙猫的 基因型,与之交配的猫应选择
A. 甲猫 B.乙猫 C.丁猫 D.戊猫
25.实验在生物学的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研究光合色素时,可采用纸层析法对叶绿体中的色素进行提取
B. 在验证淀粉酶的专一性实验中,一般用斐林试剂而不用碘液作指示剂。
C.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
D. 观察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可选用开放的豌豆花和花药作为实验材料
26.将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且DNA分子都已用32P标记的一个精原细胞,放在不含31P的普通培养液中进行减数分裂。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初级精母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中有一条单体含有32P
B. 初级精母细胞中,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含有32P
C. 某个时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半数的染色体含有32P
D. 此细胞产生的4个精子中所有的染色体都含有32P
27.基因D、d和T、t是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在不同情况下,下列叙述符合因果关系的是
A. 进行独立遗传的DDTT和ddtt杂交,则F2双显性性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16
B. 后代的表现型数量比为1:1:1:1,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一定为DdTt和ddtt
C. 基因型为DDtt的桃树枝条嫁接到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上,自花传粉后,所结果实中的 胚的基因型为DdTt
D. 基因型为DdTt的个体,经秋水仙素诱导得到的多倍体,自交后代仍然会发生性状分离
28.如图是同种生物4个个体的细胞示意图,其中等位基因A和a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等位基因B和b控制另一对相对性状,则哪两个图代表的生物个体杂交可得到2种表现型、6种基因型的子代个体
A.图1、图4 B.图3、图4 C.图2、图3 D.图1、图2
29.下列几种情况中,产生的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的是
①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杂交得到F1,F1自交后产生的F2植株
②纯种红果皮番茄(♂)与纯种黄果皮番茄(♀)杂交所得的F1植株上所结番茄
③黄色圆粒(YyRr)与绿色皱粒(yyrr)杂交所得子代
④取基因型为AaBb植物的花药(AB)→单倍体→二倍体→二倍体自交的子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0.人类的每一条染色体上都有很多基因。如在人类的1号染色体上包括以下几种基因:
基因控制的性状
等位基因及其控制性状
产生淀粉酶
A:产生淀粉酶 a:不产生淀粉酶
Rh血型
D:Rh阳性 d:Rh阴性
红细胞形状
E:椭圆形细胞 e:正常细胞
若父、母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分别如下图所示,不考虑
染色体交叉互换,据此我们不能作出下列哪一个结论。
A.他们的孩子可能出现椭圆形红细胞概率为1/2
B.他们的孩子不可能是Rh阴性
C.母亲正常减数分裂第一极体中的基因组成是aDe
D.他们有的孩子有可能不产生淀粉酶
31.某种群中EE、Ee、ee的基因型频率如下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繁殖成功率低的个体。则该种群经选择之后,下—代中三种基因型频率最可能是
32.已知某闭花受粉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高茎红花与矮茎白花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株都能成活,F2植株开花时,拔掉所有的白花植株,假定剩余的每株F2自交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性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白花植株的比例为
A.1/4 B.1/6 C.1/8 D.1/16
33.秋海棠的叶落入潮湿的土壤后,可发育成一株完整的幼苗,这一过程不涉及下列哪一项
A.有丝分裂、细胞分化、组织器官的形成 B.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C.DNA的复制、转录、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D.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相关激素的调控
34.某生物体细胞中含有染色体数为2n,若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内,染色体数:DNA数:染色体组数:染色单体数之比为4n:4n:4:0,则该细胞处于
A.有丝分裂前期 B.有丝分裂后期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35.人类的多指(A)对正常指(a)为显性,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病。在一个多指患者(Aa)的下列各细胞中,不含或可能不含显性基因A的是 ①神经细胞 ②成熟的红细胞 ③初级性母细胞 ④次级性母细胞 ⑤肌肉细胞 ⑥成熟的性细胞
A.①②⑥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第II卷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6. (10分)图甲示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乙示分泌细胞分泌物质过程。图丙是基因型为AaBbEe的某种动物的一个卵细胞基因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括号内填编号,横线上填文字)
(1)图甲中③是 ,一般能够使其着色的染料呈碱性,中学实验常用的这类染色剂有 等溶液(举一例)。
(2)图甲中能产生三磷酸腺苷的细胞器有 。(填序号)
(3)蓝藻细胞与甲图中的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无 结构。
(4) 假如图乙细胞分泌的物质X是胃蛋白酶,则与其合成、运输与分泌的相关结构
是 (填名称)
(5)图丙所示该种动物细胞内含有 对同源染色体。在体细胞有丝分裂的中期共含 个DNA分子;初级卵母细胞分裂的后期含 条染色单体。由此图可判断该动物雌性个体能形成 种卵细胞。
37. (9分)果蝇中灰身(B)与黑身(b)、大翅脉(E)与小翅脉(e)是两对相对性状且独立遗传。灰身大翅脉的雌蝇与灰身小翅脉的雄蝇杂交,子代中47只为灰身大翅脉,49只为灰身小翅脉,17只为黑身大翅脉,15只为黑身小翅脉,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杂交子代中,体色和翅脉的表现型比例依次为 和 。
(2)两个亲本中,雌蝇的基因型为 ,雄蝇的基因型为 。
(3)亲本雌蝇产生卵的基因组成种类数为 ,其理论比例为 。
(4)上述子代中表现型为灰身大翅脉个体的基因型为 ,黑身大翅脉个体的基因型为 。
38.(13分)据图回答:
表示图二、图三、图四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过程:
在表格内填出相应内容:
图二
图三
图四
生理过程
翻译
模 板
DNA的两条链
⑶图中表示核糖核苷酸长链的是____ ___链(用图中符号表示)。
⑷图四过程不可能发生在____ _______。
A.神经细胞 B.肝细胞 C.成熟的红细胞 D.脂肪细胞
(5)基因中 代表遗传信息,基因可通过控制 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还能通过控制 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6)若B链上有600个碱基,C链上密码子最多是 个,由它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最多是 个。
39.(8分)请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1) 光合作用受到温度、二氧化碳和光照强度的影响。其中,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 过程;二氧化碳浓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 过程。
(2) 甲图表示在二氧化碳充足的条件下,某植物光合速度与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关系。
① 在温度为10℃、光照强度大于 千勒克司时,光合速度不再增加。当温度为30℃、光照强度小于L3千勒克司时,光合速率的限制因素是 。
根据甲图,在乙图的坐标上标出光照强度为L2千勒克司,温度分别为10℃、
20℃和30℃时的光合速率。
(3) 丙图表示A、B两种植物的光合速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① 当在 千勒克司光照强度条件下,A、B两种植物的光合速度相同。
② A植物在1天内(12小时白天,12小时黑夜),要使有机物积累量为正值,白天
平均光照强度必须大于____________________ 千勒克司。
三原县北城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三生物答题纸
36.(10分)(1) ,

(3)

(4) (2分)

, , , 。
(9分)
(1) ,

(2) , . ,
(3) , . ,

(4) , . ,
38.(13分)(1). (2分)
(2)在表格内填出相应内容:

图二
图三
图四
生理过程
翻译
模 板
DNA的两条链
(3) , (4), ,
(5) , ,

(6). , .
(8分)
,
(2) ① ,
②.在乙图的坐标上标出光照强度为L2千勒克司,温度为10℃、20℃和30℃时的光合速率。(2分)
① ②


陕西三原北郊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11月英语试题 (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第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95分)
第一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共四节,55分)
第一节 语音知识(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从每小题的A、B、C、D四个选项中,找出与所给单词划线部分读音相同的选项
1. attach A. cash B. arrival C.afterwards D. invitation
2 .style A. ugly B. yellow C. satisfy D. yesterday
3. gather A. breath B. clothing C.worth D. thought
4. extra A. experience B. exist C. examine D. exercise
5. announce A. outline B. dangerous C. wound D. trouble
第二节 情景对话 (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根据对话情景和内容,从对话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每一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Oh, I have been moving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
------And so do I.
------ _________6______
------It’s in the next village.
------_________7______
------Yes, you need to take a bus. It goes every hour.
------I’ll go there now. _________8______
------Thanks. _________9______
------How many do you want?
------Two dozens. _________10_____
------Ok, see you later.
------See you later.
A. I’ll make some cakes for a party.
B. Is it far from here?
C. Why are you moving to your new house?
D. I’d like some eggs.
E. Would you carry the box for me?
F. Do you want anything?
G. Where’s the nearest supermarket?
第三节 语法和词汇知识 (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11. With a lot of problems _________,the manager felt like a cat on hot bricks.
A.solved B.solving C.to solve D.being solve
12. In order to find the missing child, the villagers___________ all they can in the past five hours.
A.have been doing B.did C.do D.had done
13. Don’t handle the vase as if it _________ made of steel.
A. is B. were C. has been D. had been
14. This machine is very easy . Anybody can learn to use it in a few minutes.
A. operating B. to be operating C. operated D. to operate
15. ______________should be paid to our study,and only in this way ________make progress.
A. Heart;we can B. Mind;can we
C. Attention;can we D. Notice;we can
-Are you familiar _______ the music?
-Yes. The music is familiar __________me,but I can`t remember when and where I heard.
A.with;with B.to;to C.to;with D.with;to
17. News report say peace talk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_________with no agreement reached.
A. have broken down B. have broken out C.have broken in D. have broken up
18. There must be somebody in Tom`s home.I`m sure that either Tom or his parents _______ at home now.
A. are B. is C. were D. was
19. I`d like to buy a house-modern,comfortable,and ____________ in a quiet neighbourhood.
A.in all B.above all C.after all D.at all
20. Recently I bought an ancient Chinese knife,__________was reasonable.
A.which price B.the price of which C.its price D.the price of that
21. In our childhood,we were often __________by Grandma to pay attention to our table manners.
A.allowed B.admitted C.reminded D.hoped
22.The day he had been looking forward to______________at last.
A. come B. came C. coming D. comes
23. Don`t worry! We are all prepared to ____________ all of the problems that may _________.
A.do with;rise B.deal with;arouse C.do with;raise D.deal with;arise
24. The stamps were __________ according to their styles and features.
A.found out B.turned out C.put out D. sorted out
25. He pretended __________when his mother stepped into the room..
A.to study B.studying C.to be studying D.to have studied
完形填空(共20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When I settled in Chicago,my new city seemed so big and unfriendly. Then I had a 26 problem and had to go to hospital for a 27 examination.
It seemed a small 28 compared to the one I was about to face ,but things started to go 29 right from the beginning , Not having a car or 30 the city, I was depending on a couple of buses to get me from A to B. 31 I’d left myself plenty of time, soon it was 32 I was going to be late, as I had mistakenly boarded a bus that was taking me in the 33 direction.
I 34 the bus and stood on the pavement not knowing what to do. I looked into the eyes of a 35 , who was trying to get past me. 36 , instead of moving on ,she stopped to ask if I was 37 . After I explained my 38 to her, she pointed to a bus stop across the street , where a bus would take me back into the city to my 39 . Sitting there waiting, I felt 40 that someone had been willing to help . 41 , hearing a horn (喇叭) nearby, I looked up to see a car with my new friend 42 at me to get in, She had returned to offer me a 43 to the hospital.
Such unexpected 44 from a passer-by was a lovely gift to receive. As I climbed out of the car at the hospital and turned to thank her, she smiled and told me not to lose 45 , for all things are possible.
26. A. physical B. traveling C. social D. housing
27. A. scientific B. final C. previous D. thorough
28. A. chance B. challenge C. success D. error
29. A. wrong B. easy C. fast D. ahead
30. A. leaving B. visiting C. knowing D. appreciating
31. A. Although B. Since C. Unless D. Once
32. A. strange B. necessary C. obvious D. important
33. A. same B. right C. general D. opposite
34. A. looked at B. waited for C. got off D. ran into
35. A. driver B. friend C. stranger D. gentleman
36. A. Especially B. Surprisingly C. Probably D. Normally
37. A. nervous B. excited C. OK D. dangerous
38. A. idea B. motivation C. excuse D. situation
39. A. appointment B. apartment C. direction D. station
40. A. afraid B. grateful C. certain D. disappointed
41. A. Thus B. Then C. Perhaps D. Surely
42. A. staring B. laughing C. waving D. shouting
43. A. lift B. suggestion C. bike D. guidebook
44. A. results B. news C. kindness D. appearance
45. A. power B. faith C. touch D. support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 (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四篇短文,从每小题后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A.
Welcome to one of the largest collections of footwear(鞋类)in the world that will make you green with envy. Here at the Footwear Museum you can see exhibits(展品)from all over the world. You can find out about shoes worn by everyone from the Ancient Egyptians to pop stars.
Room 1
The celebrity(名人)footwear section is probably the most popular in the entire museum. Started in the 1950s there is a wide variety of shoes and boots belonging to everyone from queens and presidents to pop stars and actors! Most visitors find the celebrities’ choice of footwear extremely interesting.
Room 2
Most of our visitors are amazed
—and shocked— by the collection of “special purpose”shoes on exhibition here at the Museum of Footwear. For example, there are Chinese shoes made of silk, that were worn by women to tie their feet firmly to prevent them from growing too much!
Room 3
As well as shoes and boots the museum also exhibits shoe-shaped objects. The variety is unbelievable. For example, there is a metal lamp that resembles a pair of shoes, and Greek wine bottles that like legs!
The footwear Library
People com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to study in our excellent footwear library. Designers and researchers come here to look up information on anything and everything related to the subject of footwear.
46. Where would you find a famous singer’s shoes?
A. Room1. B. Room 2. C. Room 3 D.The footwear Library
47. All exhibits in each room ________________ .
A. share the same theme B. have the same shape
C. are made of the same material D. belong to the same social class
4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text?
A. The oldest exhibits in Room 1 were made in the 1950s.
B. Room 2 is the most visited place in the museum.
C. Room 3 has a richer variety of exhibits than the other two.
D. Researchers come to the Footwear Library for data.
49. The purpose of the text is to get more people to __________________ .
A. do research B. design shoes
C. visit the museum D. follow celebrities

B
Have you ever heard anyone say “It’s raining cats and dogs”? It means “It’s raining hard!”
But sometimes cats and dogs do drop from the sky! Here’s how it happens.
Not so long ago, a country far away had many large rats. The people there said, “ We need cats!” So cats were sent to them by airplane. But the country had many mountains. It was hard for an airplane to land. So the cats came down by parachute(降落伞). Did the cats like the ride? They didn’t say they didn’t! And today they are still catching rats!
In another country far away, there is snow the year around. People sometimes got lost in it.
“We need big dogs!” the people said, “The dogs could find people lost in the snow. The dogs could help bring them home. Where can we get big dogs?”
A man across the sea had big dogs to sell. “I will send dogs to you,” he said. “ I have some very big ones. They can find people lost in the snow.”He sent the dogs by airplane.
But the airplane did not land in the snow. The dogs came down by parachute ---- you guessed it !Did the dogs like the ride? They didn’t say they didn’t! And today they are well and happy.They find anyone who gets lost in the snow. Then they help him get home. Good dogs!Remember it, so you can say, “ Yes, it does rain cats and dogs sometimes. They came down by parachute!”
50.The underlined word “ it” In Paragraph 2 refers to __________.
A.the weather B.the saying “It’s raining cats and dogs.”
C.the saying “It’s raining hard.” D.the fact that real cats and dogs drop from the sky.
51. Cats and dogs drop from the sky because ______.
A.there are many mountains in the country. B. it snows the year around in the country.
C. was hard for a plane to land in the two countries.
D. coming down by parachute could save money.
52.The main purpose of the passage is to _________________.
A.tell the readers cats and dogs do drop from the sky
B.tell the readers of a new meaning about an old saying.
C.show cats and dogs are our good friends. D.show parachute is an important
C
I was blind, but I was ashamed of it if it was known. I refused to use a white stick and hated asking for help. After all, I was a teenager girl, and I couldn’t bear people to look at me and think I was not like them. I must have been a terrible danger on the roads, Coming across me wandering through the traffic, motorists probably would have to step rapidly on their brakes. Apart from that, there were all sorts of disasters that used to occur on the way to and from work.
One evening, I got off the bus about halfway home where I had to change buses, and as usual I ran into something,“I’m awfully sorry,”I said and stepped forward only to run into it again. When it happened a third time, I realized I had been apologizing to a lamppost. This was just one of the stupid things that constantly happened to me. So I carried on and found the bus stop,which was a request stop, where the bus wouldn’t stop unless passengers wanted to get on or off. No one else was there and I had to try to guess if the bus had arrived.
Generally in this situation, because I hated showing I was blind by asking for help,I tried to guess at the sound.Sometimes I would stop a big lorry and stand there feeling stupid as it drew away. In the end, I usually managed to swallow my pride and ask someone at the stop for help.
But on this particular evening no one joined me at the stop;It seemed that everyone had suddenly decided not to travel by bus. Of course I heard plenty of buses pass,or I thought I did.But because I had given up stopping them for fear of making a fool of myself,I let them all go by.I stood there alone for half an hour without stopping one.Then I gave up.I decided to walk on to the next stop.
53.The girl refused to ask for help because she thought_________
A.she might be recognized B.asking for help looked silly
C.she was normal and independent D.being fond blind was embarrassing
54.After the girl got off the bus that evening,she_________.
A.began to run B.hit a person as usual
C.hit a lamppost by accident D .was caught by something
55.What was the problem with guessing at the sound to stop a bus?
A.Other vehicles (车辆)also stopped there. B.It was unreliable for making judgments.
C.More lorries than buses responded to the girl.
D.It took too much time for the girl to catch the bus.
56.Finally the girl decided to walk to the next stop,hoping__________.
A.to find people there B.to find more buses there
C.to find the bus by herself there D.to find people more helpful there
D
Why is pink or purple a color for girls and blue or brown for boys?
The answer depends largely on cultural values as well as personal experiences. To the Egyptians, green was a color that represented the hope and joy of spring, while for Muslims, it means heaven. Red is a symbol of good luck in many cultures. In China, children are given money in a red envelope to bring good fortune in the New Year. For many nations, blue is a symbol of protection and religious beliefs. Greek people often wear a blue necklace hoping to protect themselves against evils(灾祸).
People’s choice of colors is also influenced by their bodies’ reactions (反应)toward them. Green is said to be the most restful color. It has the ability to reduce pain and relax people both mentally and physically. People who work in green environment have been found to have fewer stomach aches.
Red can cause a person’s blood pressure to rise and increase people’s appetites(食欲). Many decorators will include different shades of red in the restaurant. Similarly, many commercial websites will have a red “Buy Now” button because red is a color that easily catches a person’s eye.
Blue is another calming color. Unlike red, blue can cause people to lose appetite. So if you want to eat less, some suggest that eating from blue plates can help.
The next time you are deciding on what to wear or what color to decorate your room, think about the color carefully.
57. Muslims regard green as a symbol of heaven mainly because of their .
A. cultural values B. commercial purposes
C. personal experiences D. physical reactions to the color
58. Why will many commercial websites have a red “Buy Now” button?
A. To relax people physically. B. To increase people’s appetites.
C. To encourage people to make a purchase.
D. To cause a person’s blood pressure to rise.
59. What color might help lose weight according to the text?
A. Red B. Green. C. Blue. D. Purple.
6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uld be the most proper title for the text?
A. Colors and Human Beings B. The Cultural Meaning of Color
C. Colors and Personal Experiences D. The Meaning and Function of Color
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根据短文内容,从下框的A—F选项中选出能概括每一段主题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选项中有一项为多余选项。
A.Ways to advertise a product
B.Things to be advertised
C.Advantages of advertising
D.A scientific business
E.Preparations for an advertisement
F.Ways to try out an advertisement
61.__________________
Advertising is a highly developed twentieth-century industry.The development of radio, television, cinema, magazines and newspapers has gone hand in han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dvertising.Why is advertising so popular? Is it a waste of money? It has been proved again and again that repeated advertising increases product sales.Since it increases production, the price can be reduced.Therefore advertising, instead of making a product more expensive, makes it cheaper.
62.______________________
What can you advertise ? You can advertise products of all kinds, such as shoes or umbrellas, or services like car repairs and travel.In Europe and USA political leaders often use recorded TV advertisements to persuade people to vote for them.Besides broadcast advertisements on radio and TV, there are other ways to advertise : cinemas,magazines and newspapers, for example.Large boards can be used for printed posters,especially near main roads.A sign outside or inside a shop is a form of advertising.Balloons and light planes can be used to pull huge signs as they fly slowly over a city.
63.________________
Advertising is now a scientific business.Once managers would say jokingly, " I know that half of what I spend on advertising is wasted, but I don't know which half." Now, all parts of an advertising programme are properly measured and researched.
64. _________________
How are advertisements made? A company goes to an advertising firm to discuss the advertising of its product.The firm collects as much information as possible about product and the consumers who might buy it.The person at the advertising firm in charge of the matter then holds a meeting.Also present will be a person who thinks up an idea for an advertisement, and a person who will buy space in the newspapers or time on TV.There will be a writer writing the text for the advertisement and a designer who will design it, using pictures or photographs or the text.
65._____________________
When the advertisement is ready, it is shown to the company.If the company agrees, they may try it out in a small part of the country to see if product sales increases as a result of the advertisement.If they do, then it will be used throughout the country.If the advertisement fails, the whole program will be reviewed.Researchers will go out and interview possibles customers to find out the reasons for this failure.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5分)
第三部分 写作(共三节,满分55分)
第一节:单词拼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66.I must _________________(道歉)to you for not being able to meet you.
67.They entered the area without ________________(允许).
68.The rise in the price of bread will ___________(影响)all the people in that small tow.
69.We held a great _______________(庆祝会)in memory of Madame Curie.
70.He is devoted to his research,so we all _______________(羡慕,钦佩)him for his devotion.
71.Her dark eyes are very _________________ (吸引人的).
72._______________(以我个人看来),this plan is much better.
73.His speech was _________________(简要的,简洁的)and to the point
74.Christmas is the most important of all the _______________(节日)in western countries.
75.Tomorrow I`ll have my report _______________(打印,打字)?
第二节 短文改错 (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
假定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之间交换个性作文,请你修改你同桌写的以下作文。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错误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 ,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单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上修改后的词。
注意:1.每处错误以及修改均仅限一词。
2.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This morning I got up early and went to school as usually.But I found that there is nobody in the classroom because it was Sunday.“How a bad memory I have!”I couldn`t help bursting into laughing. Stand in front of the school gate, I wondered what to do next. Suddenly a good idea occurred to me.“Why not to get together with some friends for a picnic on such fine day?”I immediately telephoned some of my best friends,and to my delighted,they all agreed to go.About two hours late,we finally arrived a beautiful park.We really enjoyed us there.
第三节 书面表达(满分30分)
某中学生英语报社正开展一场题为“Young teachers or elderly teachers,which do you prefer?”的讨论活动。
请你依据下面表格所提供的要点写一篇英语短文,客观反映同学们的看法及你自己的观点,向该报社投稿。
Elderly teachers
Young teachers
你的观点
教学耐心
经验丰富
讲解细致
精力充沛
教学活泼
勇于创新

注意:1. 短文词数不少于100词,开头已给出,不计入总词数;
2. 短文应当包括以表格内容,但不要逐条翻译,可适当增加细节使行文连贯;
3. 书写务必清晰工整保持卷面整洁。
参考词汇:enthusiastic 充满热情的 create new ideas创新
Young teachers or elderly teachers,which do you prefer?
Different students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about this question.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次月考英语参考答案

陕西三原北郊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11月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30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作为子女,最伤感的一点就是当成长到能领悟父母苦心时,我们对他们表示感恩的机会却变得凤毛麟角。
B.一向关心人民疾苦的段君毅,了解到老根据地人民的生活艰难拮据,他说:“我们不能得鱼忘筌啊!”
C.当一个医生全力投入一场和死亡的较量后,病人仍然走了,医生的心也空了。那种累,不仅是体力消耗殆尽,还有心灵的如履薄冰。
D.、河北举办的一场清东陵庙会,大打穿越牌,不仅有清朝帝王家的形象,同时出现的还有机器猫和阿凡达,不想效果适得其反,被指不稂不莠。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北京“7.21”特大自然灾害中,房山区有共计118个社区、430个村庄、80万人受灾,9万房间受损,1.34万间房屋倒塌。为保证受灾居民有房可住的目的,政府部门正加快安置房建设。
B、《爱情公寓3》于2012年8月11日收官。该剧收视率雄踞收视榜首,网络同步播放的日均点击量达6万次多,网络搜索甚至是奥运热词“孙杨”加“叶诗文”的两倍。
C、《舌尖上的中国》通过介绍我国各地美食使观众了解了食物给中国人在礼仪、伦理、人际交往等方面带来的深刻变化。
D、2012年5月8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语文教师张丽莉在失控的汽车冲向学生时,一把推开了两个学生,自己却被车轮碾轧,造成全身多处骨折,双腿高位截肢。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2012年伦敦奥运会美国代表团的制服因为贴上了“中国制造”的标签而意外在美国国内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美国政客们借此上演了一场“政治秀”。
B、季羡林先生的文章平易近人。欣赏他的文章有时候像在听一位耄耋老人轻声诉说他曾经历的往事,很多时候思绪也会不由自主地追随着他诉说的那些过去。
C、当年,刚刚组成小虎队时,三人就暗暗发下誓言,不论时光如何流转,三人都会白头相守,一直唱到不能唱为止。
D、这种宣泄带有普遍性,很容易引发共鸣。于是,在舆论有意无意的推波助澜下,焦虑慢慢在扩散中被放大。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战罢,中国选手孙扬以3分40秒14的成绩夺得冠军并打破了奥运会记录,是中国男子游泳队在本次奥运会上获得的第一枚金牌。
B、韩寒状告百度一案7月10日开庭审理。韩寒指责百度文库存在大量侵犯其著作权的文档,要求法院判令百度关闭百度文库,连续七天在百度首页致歉,并赔偿经济损失。
C、由于目前正值秋冬转换之际,冷空气的活动愈加频繁,早晚气温较低,朋友们须格外注意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避免气温骤降造成感冒呼吸系统疾病。
D、7月21日的北京大雨,故宫没有出现积水。这座600年的系统建筑为何能够在61年不遇的大暴雨中不现积水?它的排水系统又有哪些特点?这个问题值得我们研究。
5、下列句子中画线的部分,语言表达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恒春”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广告语:走进“恒春”,明媚一生。 ?? B.某位来宾给96岁的老人祝寿:祝您老人家健康快乐,长命百岁。 ?? C.某局长在现场办公会上说:今天我的表态,一言九鼎,决不含糊。 ?? D.小张对王教授说:今天您的课,言近旨远,声如洪钟,震耳欲聋。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3分)
??? 相对于特珠信任,众多学者更为强调普遍信任或社会信任对社会和经济生活的重要作用。? ??????。基于同样的理由,本文要研究的对象为“普遍信任”。
? ①从而在日益分化的现代社会实现更为广泛的合作
? ②而普遍信任能够帮助人们走出熟悉的关系圈
? ③人际关系更为松散,经济全球化更是意味着交易范围、对象、方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 ④有利于大众之间相互认可和接受
? ⑤从“熟人”型传统社会到“匿名”型现代社会,社会和经济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 ⑥一般来说,前者仅仅局限于特殊的客体,且往往指向特定的目标、背景和时间,而后者的客体通常泛指一般社会大众
? A.⑥⑤③②①④? B.②④①⑥⑤③? C.⑥⑤③②④① D.⑤③⑥②④①
7、下面是一位同学在某大学自主招生面试时的一分钟自我介绍,其中有些内容游离中心,有些地方表达不够得体。请加以修改。(5分)
①我叫李明,18岁,是来自某某中学的高三学生。②我爱好广泛,在文学、体育、艺术等方面多有建树。③我喜欢游泳,也喜欢户外运动,每个周末都要和朋友们到郊外爬山。④我坚强乐观,不怕困难,不惧挫折,有一种不达目标不罢休的执着精神。⑤我最大的优点就是善解人意,我会在朋友最困难的时候,鼎力相助。⑥某某大学,学术氛围浓厚,是我一直向往的名校。⑦我的家乡在青岛,那里依山傍海,是风光秀丽的大都市,欢迎老师有时间去做客。⑧希望贵校能慧眼识金,我将倍加珍惜。谢谢!
(1)必须删除的两个句子:????????????????? (只填句子的序号)(2分)
(2)需要修改的地方:(3分)
将? 句的 ? 改为? ;
将? 句的? 改为? ;
将? 句的? 改为? 。
8、北京时间10月11日晚上7点,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因此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大陆本土作家。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请你给莫言留言表达你的祝贺之意。要求:① 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②不超过五十个字。(4分 ) . 。
9、仿照示例在横线上补写句子,要求意蕴丰富,有文采。(3分)
诗歌是什么?是一首永恒的歌。是草堂茅屋里的一声长叹,
是雨打黄昏中的一片哀愁。
诗歌是什么?是一段深深的情。 ,月上柳梢见证爱情,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韩褒,字弘业,颍川颍阳人也。褒少有志尚,好学而不守章句。其师怪问之,对曰:“文字之间,常奉训诱,至于商较异同,请从所好。”师因此奇之。及长,涉猎经史,深沈有远略。时周文帝为刺史,素闻其名,待以客礼。及贺拔岳为侯莫陈悦所害,诸将遣使迎周文。周文问以去留之计,褒曰:“此天授也,何可疑乎!”周文纳焉。大统初,迁行台左丞。
出为北雍州刺史。州带北山,多有盗贼。褒密访之,并豪右所为也,而阳不之知。厚加礼遇,谓曰:“刺史起自书生,安知督盗?所赖卿等共分其忧耳。”乃悉召凶黠少年素为乡里患者,分其地界,有盗发而不获者,以故纵论。于是诸被署者莫不惶惧,皆首伏曰:“前盗发者,并某等为之。”所有徒侣,皆列其姓名,或亡命隐匿者,亦悉言其所在。褒乃取盗名簿藏之,因大榜州门曰:“自知行盗者,可急来首,即除其罪。尽今月不首者,显戮其身,籍没妻子,以赏前首者。”旬日之间,诸盗咸悉首尽。褒取名簿勘之,一无差异,并原其罪,许以自新,由是群盗屏息。入为给事黄门侍郎,迁侍中。
累迁汾州刺史。先是,齐寇数人,人废耕桑,前后刺史,莫能防扦。褒至,适会寇来,乃不下属县。人既不备。以故多被抄掠。齐人喜于不觉,以为州先未集兵,今还必不能追蹑,由是益懈,不为营垒。褒已先勒精锐,伏北山中,分据险阻,邀其归路。乘其众怠,纵伏击之,尽获其众。故事,获生口者,并送京师,褒因是奏曰:“所获贼众,不足为多,俘而辱之,但益其忿耳。请一切放还,以德报怨。”有诏许焉。
  褒历事三帝,以忠厚见知。武帝深相敬重,常以师道处之,每入朝见,必有诏令坐,然始论政事。  (节选自《北史》列传第五十八)
10.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而阳不之知 阳:通“佯”,假装
B.褒取名簿勘之 勘:探测
  C.许以自新,由是群盗屏息 屏息:此处指不敢作乱
  D.故事,获生口者,并送京师 故事:先例
11.下面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都表现韩褒“深沈有远略”的一组是( )(3分)
  ①褒密访之,并豪右所为也,而阳不之知  ②所有徒侣,皆列其姓名
  ③褒至,适会寇来,乃不下属县   ④先勒精锐,伏北山中,分据险阻
  ⑤请一切放还,以德报怨 ⑥每人朝见,必有诏令坐,然始论政事
A.①②⑤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③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少年韩褒就有志向与追求,对于学习也有不凡的见解。他在恭谨地接受老师教诲的同时,也能按照自己的心意有所偏好。
B.北雍州多盗贼出没,韩褒任刺史期间,先深入调查摸清了情况,又明榜昭告公布自首期限,再采用激励自首的方法。最终制服盗贼。
C.宽以待人是韩褒为官的特点,为人的品质。在北雍州做刺史期间,他能宽恕诸盗贼的罪过,给予改过自新的机会;对齐寇,更是以德报怨,放还俘虏。
D.韩褒侍奉北朝三个君主时期,以忠诚厚道而闻名。朝见武帝时,武帝总是先让他坐下,然后才议论朝政,恭敬如执弟子礼。
13.请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乃悉召凶黠少年素为乡里患者,分其地界,有盗发而不获者,以故纵论。(5分)
(2)所获贼众,不足为多,俘而辱之,但益其忿耳。请一切放还,以德报怨。(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14--15题。
途中见杏花 吴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①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帝乡,此指长安。长安多杏树。
? 14、这首诗的首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试简析。(4分)
?
? 15、这首诗中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请作简要分析。(6分)
?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幽咽泉流冰下难。《琵琶行》
(2)文以载道,立德立人,中国古代散文十分注重传统精神的弘扬熏陶,如《荀子.劝学》中的“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苏轼《赤壁赋》中的“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 ”,这些思想观念至今仍能陶冶人们的性情,滋养人们的灵魂。
(3) ,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
(4)民生各有所乐兮, 。《离骚》
(5)潦水尽而寒潭清 , 。《滕王阁序》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最后的黄豆
爷爷是染布的。他爱吃黄豆出了名。
在镇子西头,爷爷十七岁那年刷刷地在地上架起了好几口大染锅。这吃饭的手艺是“偷”来的。爷爷从小喜欢跑进大染坊找老板的儿子斗蛐蛐。有时老板的儿子跟私塾先生念书,爷爷便蹲在一旁,直愣愣地盯着热气腾腾的大染锅。爷爷蹲着染布时,就从兜里摸出几粒炒熟的黄豆塞到嘴里嚼,这样一蹲就是一两个时辰。“呆瓜!”染布师傅往往这么笑话爷爷。当爷爷染出第一锅布时,大家才知道爷爷并不呆。
那年,家里遭了大灾,爷爷架几口大锅开始染布。开业那天,镇子里所有人都听到爷爷一边敲锣一边喊话,开张头半个月染布不收钱,染坏了一赔二。爷爷没钱请帮工,自己把麻绳往肚子上一勒,一把黄豆往嘴巴里一塞,一边香甜地嚼着,一边搅动大染锅。当爷爷嚼完三四把黄豆时,青布便染成了。青色衬着爷爷额头的汗珠,沉稳得像傍晚袭来的夜幕。
后来,那家大染坊被爷爷挤垮了。没过半月,爷爷快乐地嚼着黄豆把那几口锅搬进了大染坊。于是,镇子里又了有大染坊。那名声像染布匠拿搅锅棍敲锅一样,咣咣当当响得很。在嚼着一把又一把黄豆时,爷爷兜里也开始响着咣咣当当的银元声。
有了钱,除了每天有滋有味的多嚼几把黄豆,还娶了奶奶。迎亲那天,爷爷喝了好多酒,醉了,进洞房时还绊了一脚,兜里的黄豆全撒在地上,他捡了好一阵子,奶奶什么反应,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后来跟我讲这事时,爷爷还叹气,这一绊,不是什么好兆头,要不,后半辈子也不会活得这样磕磕绊绊。说这事时,爷爷喘着粗气,我帮着捶了半天背,他还是喘得满脸猪肝紫。
其实,爷爷在生父亲的气。
闲时,爷爷经常是一边慢慢地嚼着黄豆一边跟我聊天,像在咀嚼他的一生。他说,父亲是一个“倒钱筒”。父亲是爷爷的独苗,奶奶宠着他,惯着他。听爷爷说,父亲才十岁,就开始进大烟馆。没钱,就赊账。烟馆老板拿着赊账本来计钱时,爷爷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父亲就像一颗荒野的树那样疯长。
我十岁那年,三天三夜,父亲跟人赌输了。大染坊被抵了赌债。那一天爷爷没有嚼他的黄豆,唉声叹气,一脸乌云。
搬出大染坊时,爷爷习惯性地掏出黄豆,迟疑了一下,爷爷这回没有把黄豆塞进嘴巴,而是把黄豆一路撒在地上。
没几年,爷爷病得不行了。父亲依然整天不着家,爷爷的安危只是他耳边刮过的一阵微风。
临终前的那个晚上,爷爷示意我到他跟前,他手中攥着一个小布袋,打开来,是些黄豆。昏暗的灯光下,豆子炒得金灿灿的,爷爷说,这辈子只剩下这点黄豆了,他的声音很轻,连他旁边油灯的火苗都没有动一下,他颤巍巍拈出一颗豆子,习惯性地放入口中,又想嚼它。不知是黄豆太硬还是爷爷老了,牙口不行,他没嚼动,又把豆子放入袋中。
他叹叹气,说这辈子就爱这黄豆,人走了带上它,也算来世上留个念想。他慈爱地对我说,如果你长大了真活不下去,可以再到爷爷这里来拿这黄豆吃。不过,你要是争气,最好就别来找我了,他语气中满是沮丧。
我愣愣的,不太明白,点了点头。
第二天早晨,爷爷走了,手里紧紧攥着那小袋嚼不动的黄豆。邻居帮忙葬了爷爷后,父亲才回来。没人怪他,他在邻里眼中只是一个能够看得见的影子。
父亲长号着,声间凄厉。如同塌了脊梁。大家都知道他为什么哭,整整两天两夜,他雇了好几个人把小院子掏了一遍又一遍,最后连瓦背也全掀掉了,还是没有找到传说中爷爷那几坨金子。他疯了。
后来,一个金匠跟我说爷爷确实有几坨金子。不过,爷爷临终前偷偷让他把它们打成了一颗颗金珠子。
我蓦然明白,爷爷那小袋黄豆是什么了。爷爷给我留了一笔活命钱。
有人曾问我,金子最终找到了吗?
当然没有。爷爷的坟头早被我平了,当时还有人说,我跟我那疯了死掉的父亲一样,也是忤逆不孝。
现在我有了自己的企业,人们称我是什么“著名企业家”。不久前,一次慈善会上,我说了,死后捐出全部财产,我那个儿子和老婆都不跟我说话了。
为什么这么做?有记者问我,我一时语塞,眼前浮现出爷爷那小袋最后的黄豆。
(改自王琼华《最后一碗黄豆》)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本文语言平实,情感饱满,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性格各具特点,叙事手法新颖,主题有教益。
B、“我”平掉爷爷的坟头,是既不想让任何人打扰爷爷死后的安宁,又表明了不依赖祖辈财富、自己创业的决绝。
C、本文运用动作、语言、细节和对比等艺术手法,生动凸显人物个性;人物行为也具有深厚寓意。
D、文中说“父亲就像一棵荒野的树那样疯长”,一是形容他处于青少年时期,身体长得快;二是形容他备受溺爱,放纵无拘。
E、老板的儿子跟私塾先生念书时,爷爷蹲在一高地看人染布,这暗示着爷爷对读书睥渴望和对财富的羡慕。
(2)小说中“爷爷这回没有把黄豆塞进嘴巴,而是把黄豆一路撒在地上。”这一行为反映了爷爷什么样的心态?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多次写到爷爷嚼黄豆,这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概括。(6分)
(4)小说以“最后的黄豆”为标题,寓意何在?这对现实人生有许多启示,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克罗齐的求索
事业成功的种子往往播撒在苦难的土壤之中, 1883年,卡萨米西奥拉大地震夺去了贝尼代托·克罗齐的双亲和妹妹的生命,被埋在废墟下的他侥幸得救。当时他17岁,温馨的生活在暴虐的自然面前顷刻灰飞烟灭。这场灾难给青年时代的克罗齐造成了成大的心理创伤,也使他在人生之旅和学术之途上更为关注自我心灵的充实和人类社会的精神景况。
1886年克罗齐辍学,开始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他一度潜心于他的家乡那不勒斯以及欧洲的历史研究。期望能在喜欢的学术事业中求得情感的解脱。期间,他结合自已从未放弃的美学志趣,把历史与艺术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他发现,历史与艺术都以人为焦点,着力于表现独特而个别的事实,不关心抽象概念或一般法则。艺术不是世俗理解中的娱乐手段,它创造的是一个可能的事实;历史则提供实有的真实,表现为真实的发生过的一切。
1902年,克罗齐出版了影响深远的《美学》,为现代美学做出了开拓性贡献。中国美学家朱光潜在《文艺心理学》中对克罗齐的美学思想曾作过专章介绍。意大利哲学家金蒂雷赞赏克罗齐不仅发现了想象的规律,而且引入了心灵发展的概念。在共同的学术兴趣和理论探讨中,克罗齐和金蒂雷的友谊也由此得到发展。在《美学》中,克罗齐重点对过去时代的“错误的美学”,尤其是“自然主义美学”和“唯理主义美学”进行批驳,肯定了艺术的“心灵性”和“非逻辑性”等特点,把艺术和美学从对道德与理性的依附中解放出来。
然而,学术上的创获并未使克罗齐摆脱椎心的痛苦和深刻的孤独。在潜意识里,他渴望公众对他的工作有所关注。1903年他开始创办涉及文学、历史与哲学的文化刊物——《批评》。克罗齐在《自传》中曾说:“创办《批评》杂志标志着我的生活中一个新时期的开始。”他主要负责文学与历史,前期曾邀请金蒂雷负责哲学。在长达42年的办刊过程中,克罗齐渐渐达到了他所期待的理论家和实践者之间协调统一的理想。1920年6月至1921年7月,克罗齐担任意大利教育部长。发起了意大利现代史上著名的教育改革运动。
在进行社会活动的同时,克罗齐不断修正完善他的理论学说。他在一次交流活动中说:“正如每一个对自已所做事情感到要负责的人一样,我喜欢反复思索我写过的并发表的那些东西,喜欢经常回味和审查它们,以求看一看是否可以发现一些不妥之处,是否可以进一步加以展开…… ‘人不是生来就什么都会的。’这就是说,他所懂得的事情只是慢慢才学会的;似乎还应当加上一句——“人也不是死后才会的”。因此,人往往要像前几年那不勒斯的一位外科医生所做的那样,他也是我在参议院的一位同事,有一次做手术时他突然感到不舒服,觉得自己要死了,于是把手术刀交给一位同行,说‘请你来干下去’。”
克罗齐不仅勤奋钻研,而且注重研究方法。方法是抵达学术高原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办刊前期,克罗齐完成了“心灵哲学”的系统阐发工作。在他看来,历史是人的创造,体现为人的活动,而人的活动要受心灵的支配,因此把握历史的关键在于把握心灵活动。
哲学不过是历史学的方法论,追求美、真、益、善的心灵哲学,作为对心灵活动形
式与规律的研究,其意义在于在创造历史和阐释历史提供方法论的依据。
在克罗齐心中,意大利民族始终具有美丽的形象。它从遥远的古罗马走来,创造过文英复兴的灿烂文化。但20世纪20年代,意大利的历史脚步踏上“迷途”。身处残酷的历史情境,克罗齐怀着对心灵自由和精神解放的执著坚守,坚持以著述和主编的刊物抵抗法西斯专制主义。1923年,金蒂雷加入了法西斯党。克罗齐以巨大的道义勇气,与宣扬积极主义理论的金蒂雷展开针锋相对的公开论战,彼此持续几十年的友谊宣告破裂。1925年,克罗齐发表了著名的《反法西斯知识分子宣言》,反对恐怖政策,并征集到数百名知识分子的签名。他的寓所在1926年几次遭到法西斯党徒的洗劫。1944年4月,金蒂雷被击毙于佛罗伦萨街头。克罗齐闻讯,曾长久地倚在寓所的门框上,遥望北方深邃的蓝天……
“我将死于工作。”这是晚年的克罗齐在他人问及自己健康状况时一句平静的回答。创造性的努力、自由的激情以及深刻的公民责任感,既是意大利民族性格的基本素质,亦折射出克罗齐的人格理想。 (摘自张敏《克罗齐美学论稿》,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本文以凝练深沉的笔触,全方位展示了克罗齐独特的人生轨迹和思想行为,凸显了他的人格魅力和学术影响力。
B. 克罗齐把艺术从对理性的依附中解放出来,而他对艺术的认识又有别于世俗的理解,他认为艺术不是用来娱乐的。
C. 本文择取了克罗齐的重要人生阶段,记述了这位20世纪前半期有重要影响的理论家兼社会活动家,以史带论,史论结合。
D. 文中“我将死于工作”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克罗齐终生的创造性努力,同时也流露出他对自己身体健康的漠不关心。
E. 克罗齐主张,历史与艺术都着力于表现普遍法则,都以人为焦点,历史与艺术的区分界限在于真实和虚构。
(2)克罗齐是如何达到理论家和实践者之间协调统一的?请结合全文概述。(6分)
(3) “人不是生来就什么都会的。”克罗齐在其后又加上一句:“人也不是死后才会的”。如何理解克罗齐这一拓展的内涵?请结合原文简析。(6分)
(4)克罗齐一生经历了大地震、社会动荡和战争带来的苦难,但最终大有成就。有人说:“苦难是人生的财富”。请结合原文和现实人生,谈谈你的看法。(8分)
五、写作(6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伸出是温暖的服务,摊开是放飞的想象,张大是创造的力量,捧起是收获的快乐……
  根据上述图文,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