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三原北郊中学12-1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三原北郊中学12-1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试题

资源简介

陕西三原北郊中学12-1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化学试题
试卷中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C 12 O 16 H 1 K 39 Mn 55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 共69分)
1.氢能是一种既高效又干净的新能源,发展前景良好,用氢作能源的燃料电池汽车备受青睐。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氢燃料电池轿车“超越三号”,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加快向产业化的目标迈进。氢能具有的优点包括 (  )
①原料来源广 ②易燃烧、热值高 ③储存方便 ④制备工艺廉价易行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讨论一个化学反应的原理,其中不属于这三个方面的是( )
A、反应进行的方向 B、反应的快慢 C、反应进行的限度 D、反应物的多少
3.为了更好的解决能源问题,人们一方面研究如何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另一方面寻找
能源,以下做法不能提高燃料效率的是( )
A.煤的汽化与液化 B.液体燃料呈雾状喷出
C.通入大大过量的空气 D.将煤粉粉碎
4.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 △H1>△H2的是 ( )
A. 2H2(气)+O2(气)=2H2O(气) △H1 2H2(气)+O2(气)=2H2O(液) △H2
B. S(气)+O2(气)=SO2(气) △H1 S(固)+O2(气)=SO2(气) △H2
C. C(固)+1/2O2 (气)=CO(气) △H1 C(固)+O2 (气)=CO2(气) △H2
D. H2(气)+Cl2(气)=2HCl(气) △H1 1/2H2(气) +1/2Cl2(气)=HCl(气) △H2
5.对可逆反应4NH3(g)+ 5O2(g)4NO(g)+ 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达到化学平衡时,4υ正(O2)= 5υ逆(NO )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 ,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少,逆反应速率增大
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υ正(NH3)= 3υ正(H2O)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
B.生成物全部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时,
反应为吸热反应
C.反应产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时,反应吸热,ΔH>0
D.Δ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系数无关
7.对于:2C4H10(g)+13O2(g)===8CO2(g)+10H2O(l) ΔH=-5 800 kJ·mol-1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应的反应热为ΔH=-5 800 kJ·mol-1,是放热反应
B.该反应的ΔH与各物质的状态有关,与化学计量数也有关
C.该式的含义为:25 ℃、101 kPa下,2 mol C4H10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5800 kJ
D.该反应为丁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由此可知丁烷的燃烧热为5 800 kJ·mol-1
8.过量的铝与稀盐酸反应,(不考虑酸的挥发)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同时几乎不影响生成的氢气总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入Na2SO4溶液 B.再加入同浓度的盐酸 C.加热,升高溶液温度 D.加入适量的水
9.已知:H + H ═ H2;△H=-436KJ/mol,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2个H原子的能量高于1个H2的能量 ②.2个H原子的能量低于1个H2的能量
③.H2分子比H原子稳定  ④H原子比H2分子稳定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0.已知H—H键能为436 KJ/mol,H—N键能为391KJ/mol,根据化学方程式:N2 + 3H2 = 2NH3
ΔH=—92.4 KJ/mol,则N≡N键的键能是 ( )
A.431 KJ/mol B.946 KJ/mol C.649 KJ/mol D.869 KJ/mol
11.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υ(A)、υ(B)、υ(C)(mol·L-1·s-1)表示,且υ(A)、υ(B)、υ(C)之间有如下所示的关系: υ(B)=3υ(A); 3υ(C)=2υ(B)。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
(A)2A+3B=2C (B)A+3B=2C (C)3A+B=2C (D)A+B=C
12. 设NO+CO22CO(正反应吸热)反应速率为v1;N2+3H2 2NH3(正反应放热) 反应速率为v2。对于前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和v2变化情况为( )
A、同时增大 B、 同时减小 C、 v1减少,v2增大 D、 v1增大,v2减小
13.已知H—H键能为436 KJ/mol,H—N键能为391KJ/mol,根据化学方程式:N2 + 3H2 = 2NH3 , ΔH=—92.4 KJ/mol,则N≡N键的键能是
A.431 KJ/mol B.946 KJ/mol C.649 KJ/mol D.869 KJ/mol
14.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SO2+O22SO3 ΔH=-196.6 kJ/mol
B.H2(g)+O2(g)===H2O(l) ΔH=-285.8 kJ/mol
C.2H2(g)+O2(g)===2H2O(l) ΔH=-571.6 kJ
D.C(s)+O2(g)===CO2(g) ΔH=+393.5 kJ/mol
15.100℃时,将0.1 mol N2O4置于1L密闭的烧瓶中,然后将烧瓶放入100℃ 的恒温槽中,烧瓶内的气体逐渐变为红棕色:N2O4(g) 2NO2 (g)。下列结论能说明上述反应在该条件下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
①N2O4的消耗速率与NO2的生成速率之比为1:2 ②NO2生成速率与NO2消耗速率相等
③烧瓶内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④烧瓶内气体的质量不再变化
⑤N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 ⑥烧瓶内气体的颜色不再加深
A.②③⑤⑥ B.①④ C.只有①④ D.只有②③⑤
16.已知A(g)+B(g)===C(g) ΔH1,D(g)+B(g)===E(g) ΔH2,且ΔH1<ΔH2,若A和D的混合气体1 mol完全与B反应,反应热为ΔH3,则A和D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B. C. D.
17、已知 H2(g)+1/2O2(g) =H2O(l); △H= -285. 8kJ/mol
CO(g)+1/2O2(g)=CO2 (g); △H= -282.9kJ/mol
某H2和CO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放出113.74kJ热量,同时生成3.6g液态水,则原混合气体中H2和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2:1 B、1:2 C、2:3 D 、1:1
18.下列表格中的各种情况,可以用下面对应选项中的曲线表示的是(  )
选项
反应
纵坐标



外形、大小相近的金属和水反应
反应
速率
K
Na

4 mL 0.01 mol/L的KMnO4溶液,分别和不同浓度的H2C2O4(草酸)溶液各2 mL反应
0.1 mol/L的H2C2O4溶液
0.2 mol/L的H2C2O4溶液

5 mL 0.1 mol/L Na2S2O3溶液和5 mL 0.1 mol/L H2SO4溶液反应
热水
冷水

5 mL 4%的过氧化氢溶液分解放出O2
无MnO2粉末
加MnO2粉末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9、容积固定的2L密闭容器中进行的某一可逆反应 A(气)+2B(气)= 2C(气) ,以B的物质的量浓度改变表示的反应速度υ正,υ正、υ逆与时间的关系图如所示。已知反应速率υ的单位为mol·L-1·s-1,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可表示( )。
A、A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少 B、B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少
C、C的物质的量增加 D、B的物质的量减少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
20、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通过间接的方法测定。现根据下列3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 CO(g)+1/2O2(g)=CO2(g) ΔH1= -283.0 kJ/mol
② H2(g)+1/2O2(g)=H2O(l) ΔH2= -285.8 kJ/mol ③C2H5OH(l)+ 3O2(g)=2CO2(g)+3H2O(l) ΔH3=-1370 kJ/mol
计算④2CO(g)+4H2(g)=H2O(l)+C2H5OH(l)的ΔH?
21、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常常伴有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的变化常以热量的形式表现出来,叫做反应热。由于反应的情况不同,反应热可以分为许多种,如燃烧热和中和热等。
(1)下列ΔH表示物质燃烧热的是__________;表示物质中和热的是__________(填“ΔH1”、“ΔH2”、“ΔH3”等)。
A.2H2(g)+O2(g)===2H2O(l) ΔH1 B.C(s)+1/2O2(g)===CO(g) ΔH2
C.CH4(g)+2O2(g)===CO2(g)+2H2O(g) ΔH3 D.C(s)+O2(g)===CO2(g) ΔH4
E.C6H12O6+6O2(g)===6CO2(g)+6H2O(l) ΔH5 F.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6
G.2NaOH(aq)+H2SO4(aq)===Na2SO4(aq)+2H2O(l) ΔH7
(2)根据2.00 g C2H2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气体,放出99.6 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右图是298 K,101KPa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H2和1molI2,压强为p(Pa),并在一定温度下使其发生反应:
H2(g)+I2(g)=2HI(g) ΔH<0,
(1)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 H2,反应速率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2)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N2( N2不参加反应),反应速率___,理由是__________。
(3)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N2( N2不参加反应),反应速率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4)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H2和1molI2,反应速率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5)提高起始的反应温度,反应速率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23、在化学反应中,只有极少数能量比平均能量高得多的反应物分子发生碰撞时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这些分子被称为活化分子。使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需提供的最低限度的能量叫活化能,其单位通常用kJ·mol-1表示。
请认真观察右图,然后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反应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反应,该反应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加热,
该反应的△H =____ ____ (用含E1、E2的代数式表示)。
(2)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2(g)+ O2(g) = H2O(g)
△H = - 241.8 kJ·mol-1,
该反应逆反应的活化能为409.0 kJ·mol-1,则其反应的活化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同一反应,图中虚线(Ⅱ)与实线(Ⅰ)相比,活化能大大降低,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50 mL 0.50 mol/L盐酸与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________.
(2) 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 实验时搅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____,不能用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棒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4) 理论上稀强酸、稀强碱反应生成1 mol水时放出57.3 kJ的热量,写出表示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盐酸跟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25.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求: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反应开始到10 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
③反应开始到10 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____________
④反应开始到10 s时,Y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北城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化学试题答题纸
20、④ΔH?=____________________
21、(1)下列ΔH表示物质燃烧热的是__________;表示物质中和热的是__________
(2)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2. (1)反应速率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速率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速率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速率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应速率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图中所示反应是______反应, 该反应_______加热, 该反应的△H =____ ____
(2)其逆反应的活化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1)玻璃仪器是 ________ (2) 中和热数值________
(3) 实验时搅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4) 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__, 所求中和热________
25.: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 反应开始到10 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③反应开始到10 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
④反应开始到10 s时,Y的转化率为 --------------(写出过程)

陕西三原北郊中学12-1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学生子游对孔子前后言论不一提出批评,当时批评孔子的人不少,但是自汉代以后不断为孔子溢美,成为天下第一圣人。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孔子时代人们不把他当圣人看
B.被溢美的孔子不是真实的孔子
C.孔子被不断溢美的过程是君主专制强化的过程
D.自孔子诞生起就成了政治符号失去原有的真实
2.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他们批判的是(  )
A.儒家的“仁政”思想 B.荀子的“性恶论”思想
C.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 D.墨家的“兼爱”思想
3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
A.天行有常 B.人性本恶 C.礼法并用 D.民水君舟
4董仲舒对儒家学说作了较大的改造,其本质意图是(  )
A.向汉武帝谋求高官厚禄 B.发扬光大儒家思想
C.使儒家学说适应统治的需要 D.提醒当权者要实行仁政
5.“汉武帝所努力缔造的政体,究其实,是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将儒家学说作为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基础,而在具体实践层面上则将法家学说作为统治权术来运用。”对以上材料的说明和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汉武帝治国施政之术的核心在于“尚法尊儒”,即同时尊奉儒、法两家的学说
B.“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完全杜绝其他学说
C.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精神工具
D.儒家思想从此沦为法家的附庸
6.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
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 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③儒家思想没有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 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7唐诗“慢束罗裙半露胸”、“绮罗纤缕见肌肤”,描写了唐朝服饰的艳丽奢华和开放。但宋朝时的服饰却简洁质朴,女装拘谨、保守,色彩淡雅恬静。唐宋服饰的演变,反映了人们审美观的变化,此种审美观的转变主要是由于(  )
A.封建经济的衰退 B.专制集权的强化
C.程朱理学的盛行 D.审美意识的觉醒
8“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对上述朱熹关于“天理”与“人欲”论述的解读,正确的有(  )
①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 ②“天理”和“人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③体现了朱熹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关注 ④与作为统治思想的理学是有差别的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9.宋明时期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体现了儒学的新发展。下列观点与理学家的思想明显不符的是(  )
A.“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D.“正君心,立纪纲,亲贤臣,去小人”
10.赵本山、宋丹丹和崔永元在中央电视台主演的小品《说事儿》中有一句经典台词“做人难!做女人难……”请问这个“难”的深刻含义是(  )
A.丧失劳动能力,生活艰辛 B.赶上经济危机,股票折损过重
C.儿女情长,剪不断、理还乱 D.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传统道德的约束
11.下列对中国古代儒家发展演变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孔子创立了“仁”为核心的儒学
B.董仲舒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神化皇权
C.朱熹以“天理”“人欲”之说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
D.顾炎武继承了“仁、义”观念,提倡“经世致用”
12社会转型时期矛盾错综复杂,许多思想家反对专制、暴政,主张“民本”。下列人物中持这一思想主张的有(  )
①韩非子 ②孟子 ③黄宗羲 ④李贽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13.下面对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促进了中国古代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②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③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④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4.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是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为政以德”“民贵君轻”“君舟民水”都体现了朴素的民本思想
B.荀子的“仁政”思想是对孔子核心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C.战国后期,儒学逐渐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D.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15.董仲舒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反映了“天人感应”的思想 ②意图是规劝皇帝要行仁政 ③带有浓厚迷信思想 ④为维护君主的统治服务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6.春秋时期,鲁国的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了儒家思想。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的需要在不断丰富和完善 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③宗教思想始终没有得到广泛传播 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7.下列有关宋明理学的评述,正确的有
①理学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道思想而逐渐形成 ②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 ③王阳明创立“心学”,使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 ④理学和心学成为明清时期的官方哲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8.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炮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中国古代科技在东西方的不同地位表明( )
A.火药和指南针的西传是中国跻身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B.科技在不同的领域和范围对人类所做的贡献是不同的
C.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D.科学和愚昧只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不同反映
19.下列科技成就属于宋元时期出现并深刻影响世界文明发展进程的是( )
A.造纸术 B.灌钢法 C.雕版印刷 D.活字印刷术
20.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技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国( )
A.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B.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扰
C.国家分裂、国力衰退 D.经济停滞倒退
21.《清明上河图》以写实的手法记录了古代开封的繁荣景象。下列场景中不可能在画中出现的是( )
A.王家锦帛铺当街而设 B.刘三叔精装字画铺出售唐代名家字画
C.驮运丝绸、瓷器的骆驼正在出城 D.娱乐场所瓦子表演杂剧《西厢记》
22.请阅读下面精美的文字,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四,多少楼台烟雨中。 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 ②③①④ D.③①②④
23.2005年10月31日,中国八大剧种——京剧、昆曲、越剧、豫剧、黄梅戏、河北梆子、川剧、粤剧的领军名家在广州中山纪念堂历史性的首次同台演绎各自的经典名曲,被誉为文艺界的一大盛事。下面对其中四种剧种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百戏之祖——京剧 中国国剧——昆曲 南国红豆——粤剧 巴蜀奇葩——川剧
B.百戏之祖——粤剧 中国国剧——昆曲 南国红豆——京剧 巴蜀奇葩——川剧
C.百戏之祖——川剧 中国国剧——昆曲 南国红豆——粤剧 巴蜀奇葩——京剧
D.百戏之祖——昆曲 中国国剧——京剧 南国红豆——粤剧 巴蜀奇葩——川剧
24.在历史学习中学生要具备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A.李时珍认为豆腐起源于西汉,因他是科学家,说法可信
B.朱熹认为“豆腐本为淮南王术”,源于西汉。朱熹是大学问家,说法可信
C.宋代《清异录》中首次提到制豆腐法,这证明宋代开始出现豆腐
D.河南出土的东汉墓葬中有“豆腐作坊石刻”图,证明豆腐最晚出现在东汉
25、林则徐和魏源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贡献是
A.翻译了外国书籍 B.提出了建立新式海军的主张
C.启迪人们去认识世界形势,探索救国之路 D.主张仿行西方的民主制度
26、“外夷奇技,其始皆出中华,久之中华失其传,而外夷袭之”,有诗云:“西夷制器呈奇巧,半是中华旧制来”。这种“西学中源”说的解释目的在于
A.反对学习西方 B.为变法作解释 C.宣传中体西用 D.维护中华文化
27、对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要”的思想解释教为全面的是( )
A把传统封建制度作为立国根本,发扬光大 B.在不触动封建制度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C.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来抵抗外来侵略 D.对西方先进技术和政治制度兼收并蓄
28、前期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的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 )
A 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民权思想 B 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C 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D 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29、导致中国人由学习西方“器物”转向学习“制度”的决定性因素是( )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不断加深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不断走向科学 D.中国无产阶级独立登上历史舞台
30、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材料表明他( )
①深受儒家大同思想影响 ②注重培养国民的民主共和意识 ③主张效仿西方改善民生 ④提倡学习西方职业教育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31.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北大李零教授对此的评价是:任何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
材料二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 摘自《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非独不能以孔教为国教,定入未来之宪法,且应毁全国已有之孔庙而罢其祀。
——摘自陈独秀《再论孔教问题》
材料四 所谓君者,代众民任此公共保全安乐之事,为民众之所公举,即为民众之所公用。民者如店肆之东人;人君者,乃聘雇之司理人耳。民为主而君为客,民为主而君为仆,故民贵而君贱,易明也。
———摘自康有为学术著作选《孟子微?中庸注?礼运注》
请回答:
(1)请分析孔子沦为“丧家狗”的原因。(2分)
(2)材料二、材料三对待儒家思想的态度各是什么?并分别指出出现这种态度的原因。(5分)
(3)材料四中康有为阐述了我国古代哪一思想家的什么主张?从中反映了康有为思想的什么特点?(4分)
(4)综上所述,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历经起伏,请你概括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2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如下表:
年 代 科技发明(件)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件 百分比 件 百分比
公元l-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l-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l-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l-1840年 472 19 4% 453 96%
材料二 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但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科学史上把这个问题称为“李约瑟难题”。
材料三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地位变化情况。
(2)依据材料三,分析三大发明对欧洲历史发展的贡献。
(3)你认为3至13世纪“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分)明清时期中国为什么不能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材料二】变法之举,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能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作者提出的核心主张是什么?该主张代表了中国哪一派别的观点?(6分)
(2)材料五的作者代表了中国哪一派别的政治主张?为实现其“变官制”的政治理想,该派别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6分)
(3)材料三的作者是谁?“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6分)
(4)据上述材料,试说明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6分)
北城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历史试题(卷)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31.阅读下列材料:(13分)
(1)请分析孔子沦为“丧家狗”的原因。(2分)
(2)材料二、材料三对待儒家思想的态度各是什么?并分别指出出现这种态度的原因。(5分)
(3)材料四中康有为阐述了我国古代哪一思想家的什么主张?从中反映了康有为思想的什么特点?(4分)
(4)综上所述,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历经起伏,请你概括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2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地位变化情况。(2分)
(2)依据材料三,分析三大发明对欧洲历史发展的贡献。(6分)
(3)你认为3至13世纪“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4分)明清时期中国为什么不能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2分)
33、阅读下列材料:
(1)材料一中作者提出的核心主张是什么?该主张代表了中国哪一派别的观点?(4分)
(2)材料五的作者代表了中国哪一派别的政治主张?为实现其“变官制”的政治理想,该派别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4分)
(3)材料三的作者是谁?“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2分)
(4)据上述材料,试说明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4分)
历史试题答案

陕西三原北郊中学12-1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2012年7月27日~8月12日,第30届夏季奥运会将在英国伦敦举行。英国( )
A.地处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
B.西部海岸线曲折,珊瑚礁发育好
C.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D.多数河流短,含沙少,无结冰期
2011年我国某脐橙主产区脐橙喜获丰收,但市场销售情况迥异。普通脐橙价格低,滞销。经过改良的精品优质脐橙价格高,却供不应求。据此完成2--3题。
该地普通脐橙滞销的主要原因有( )
①品种退化 ②产量过大
③品质较差 ④销售渠道不畅
A.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为提高该地脐橙种植业的整体竞争力,亟需( )
A.提高产量 B.改善运输条件 C.推广良种 D.扩大销售渠道
下图中甲地出产的小枣因核小肉厚、含糖量高而成为优质红枣品种。据此完成4--6题。
4、甲地因地制宜种植该品种枣树,主要是因为其( )
A.耐旱 B.耐涝
C.抗病虫害 D.占耕地少
5、对甲地枣树生长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
A.干旱 B.洪涝
C.台风 D.冻害
6、甲地小枣品质优良,主要是因为该地( )
A.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B.气温日较差小,降水多
C.降水少,地形平坦 D.绿洲广布,土壤肥沃
自20世纪60年代,甲国开始在临近乙国边境的地区设立边境工业区,吸引乙国的企业来此投资建厂,并从乙国进口原料和零部件,加工、组装成品后再销往乙国。目前,这些边境工业区已发展成规模不等的工业中心(见下图)。据此完成7--9题
7、据图文资料推断,与乙国相比,甲国( )
A.劳动力价格较低
B.技术水平较高
C.消费市场较广
D.资金较雄厚
8、影响甲国边境工业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
A.廉价劳动力 B.交通运输 C.研发能力 D.环境质量
9.甲国边境工业区的发展,提高了( )
A.乙国的劳动生产率 B.甲国的环境质量
C.乙国的就业率 D.甲国的城镇化水平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随着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逐步改善,秸秆利用问题日益突出。下图是“秸秆利用方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0 --11 题。
10. 既能提供生活能源,又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的秸秆利用方式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1. 在农田里大面积焚烧秸秆的影响主要是( )
①引起大气污染
②造成资源浪费
③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④阻碍农村能源结构调整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量仍连续增长。据此完成12-14题。
12.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 B.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
C.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 D.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
13.改革开放以来,下列粮食主要产区在全国商品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 )
A.太湖平原 B.洞庭湖平原 C.汉江平原 D.成都平原
14.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两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
A.耕地面积广 B.生产规模大 C.机械化水平高 D.人口较少
右图是1990 ~2010年. 我国能源消费与GDP增长变化图。读图. 回答15 ~16 题。
15. 能源消费与GDP 的增长特点是( )
A. 单位GDP 能源消费2002 年最低
B. 能源消费量2007 年开始下降
C. 能源消费与GDP 的年均增速相同
D. 单位GDP 能源消费呈下降趋势
16. 能源与GDP 增长的关系是( )
A. 能源消费增长会减缓GDP 增长
B. GDP 增长速度取决②地区能源储量大小
C. GDP 增长是影响能源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
D. 我国能源丰富,可以满足GDP 高速增长的需要
下图是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略图,读图完成 17-19题。
17.图中影视城是我国著名的电影电视拍摄基地,该基地的外景景观特色是( )
A.林海雪原
B.奇山秀水
C.椰风海韵
D.大漠孤烟
18. 该省级行政区的城市发展特征是( )
A.城市化水平高
B.城市南多北少
C.处于逆城市化阶段
D.城市沿河分布明显
19.该省级行政区拟建设一个快递货物集散
中心,从交通因素考虑该中心最适宜布局
在( )
A.固原 B.中卫
C.银川 D.石嘴山
读图,完成20~21题。
20.图示城市周围区域发展种植业的制约因
素是( )
A.土壤肥力 B.热量
C.水 D.光照
21.与同纬度我国东部地区相比,图示城市附近地区( )
①年太阳辐射总量高 ②多大风
③水能丰富 ④森林分布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黄土高原地貌千姿百态、地域文化丰富多样、生态环境日益改善。据此回答22—23题
22.黄土地貌形态多姿。黄土峁就是其中一种。黄土峁是指( )
A.切割较深的黄土沟 B.孤立的黄土丘
C.长条形的黄土高地 D.范围较大的黄土高原残留面
23.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合理措施有( )
①坡面修梯田,减缓坡度 ②加快林地建设,调节地面径流③保持传统轮荒耕作制度 ④在低娃修建淤地坝,贮水拦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4、右面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2011年11月4日,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在酒泉启动建设,该地建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有( )
①可利用周围未利用的土地
②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
③人口众多,经济发达
④能源短缺,需求量大
A. ①② B. ②③
C.③④ D.①④
美国某州盛产蔬菜和水果,该州通过“北水南调”工程和“水银行”(调剂州内水资源余缺的管理机构)动作,较好地解决了州内水资源供需矛盾。下图为该州“北水南调”工程示意图,下表为该州“水银行”交易统计表。完成25-26题。
年份
“水银行”买入
“水银行”卖出
价格
(美元/m3)
水量
(亿m3)
价格
(美元/m3)
水量
(亿m3)
1991
0.10
10.12
0.14
8.15
1992
0.04
2.34
0.06
1.97
1993
0
0
1994
0.04
2.72
0.06
2.09
25.该州实施“北水南调”的地理背景是( )
①自北向南地势逐渐升高 ②北部地区湿润多雨③农业用地多集中在中部和南部 ④中部和南部聚落较密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6.1993年该州“水银行”没有运作,是因为当年中南部地区( )
A.节水技术改进,用水效率提高 B.产业结构调整,用水量减少
C.水价过高,需水方难以承受 D.降水量增加,水资源充足
27.田纳西河两岸能够形成一条“工业走廊”主要得益于:( )
A. 修大坝,使通航条件大为改善
B. 旅游业带来经济收入
C. 大规模的水电开发,促进了高耗能工业的发展
D. 防治污染,提高田纳西河的水质
28.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与美国中央大平原商品谷物农业共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主要粮食作物都是小麦、玉米
B.二者都是商品农业,商品率都很高
C.二者都实现或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劳动生产率都很高
D.二者农场一般都是国有大型农场
深圳将成为全国第一个没有农村的城市。深圳宝安、龙岗两区现有的27万农村人口,也是深圳最后的27万农民,将全部“洗脚上田”,完成从“村里人”到“城里人”的身份转换。据此回答29—30题
2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城市化改造重要的措施之一是把农民房拆掉,将原来的8层变成了30层
B.保留原来的农村教育、医疗、工业措施管理、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管理方式等一整套模式
C.通过城中村改造来改变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发展模式,农民一次性办理“农转非”
D.把过于多元化的现代服务业为支柱的经济逐步向私房出租为主要模式的物业经济转变
30.参考江苏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得措施,下列适合深圳的有( )
A.依靠农村、服务农村、联合农村、做大农村产业
B.深圳城市规模过大,转变思路,把城市居民逐步向农村转移
C. 行政区划调整是加快深圳城市化最有力度的措施,如龙岗、宝安区
D.加快大型龙头企业发展,尤其是钢铁、汽车、化工等大型企业的发展
第II卷 (40分)
二、综合题(40分)
31.我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读“我国四大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2分)
(1)填出四大工程的名称: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 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 工程和 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 工程。(4分)
(2)四大工程中,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 工程,所经过的地区全部位于同一地形区的是 工程。(2分)
(3)四大工程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共济、资源共享,请写出我国水资源、能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6分)
水资源分布的南北差异: ;
能源供需的东西差异: ;
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 ;
32.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2分)
材料一 “北大荒”指20世纪50年代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中尚未开发的区域。20世纪60年代,随着大庆油田的开发,国家加大了对“北大荒”荒地资源的开发力度。经过10——20年的草甸开垦和沼泽治理,“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材料二
分析“北大荒”沼泽地形成的原因。(6分)
近年来,“北大仓”土地质量下降,有人说“北大仓”又将会变成“北大荒”,简要分析其原因。(2分)
简析该地区沼泽的生态功能。(4分)
33.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6分)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图5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6分)
(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6分)
(3)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4分)
北城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地理答题纸
31.(12分)
(1) ; ;
; 。(4分)
(2) ; 。(2分)
(3)(6分)
水资源: ;
能源: ;
经济发展水平: ;
32.(12分)
(1)(6分)


(2)(2分)

(3)(4分)

33.(16分)
(1)分布规律 ;
有利条件

。(6分)
(2)(6分)


(3)(4分)

高二地理第一次月考答案:

陕西三原北郊中学12-1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60分)
1.文化现象无处不在。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 )
A.2011年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同期增长9.7%
B.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于2011年3月在京举行
C.首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在杭州举行
D.日本首相野田佳彦组建新一届内阁
2.西汉刘向在《说苑?指武》中将"文化"二字合为一词:"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以下对《文化生活》中的"文化"理解正确的是 ( )
A.文化就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部分
B.文化就是指人们的精神活动和经济活动
C.文化就是指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意识形态活动
D.文化就是相对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产品
2010年8月,“中国丹霞”在巴西利亚举行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的世界遗产地数量增加到40处。据此回答3题:
3.关于文化遗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没有意义
②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
③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④是各个国家和民族的财富,而不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面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这说明( )
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自然而然地转化为物质力量
B.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C.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只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产生影响
D.文化一旦产生,就会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
5.2010年12月8日,CCTV曝光了盛大文学网站内容涉黄事件,并呼吁网络从业者要有良心,不能以暧昧的内容吸引读者。这样做是因为(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B.人们只有远离网络文化,才能离开低俗文化
C.网络文化对人们起消极作用
D.网络文化对人们起积极作用
6.文化义工高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市民对待文化艺术的态度能够反映一个城市文明水准。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能够做到文明观看演出,文化素养不断提升,文明水平逐渐与国际接轨。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 (   )
A.经济、政治生活 B.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C.人生的经历 D.科学文化素质
7.随着珠三角经济的崛起,广州方言"埋单"、"打包"等餐饮用语逐渐风行全国,且发展出其本义以外的涵义。这表明 ( )
①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得到融合与创新 ②经济发展推动文化传播 ③珠三角文化推动珠三角经济的崛起 ④饮食文化具有区域性与民族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8.我国古代婚礼分为六个阶段,称为“六礼”,依次为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与现代婚礼有巨大的差别。对于这种变化认识正确的是 (   )
A.这种变化与经济、政治无关
B.传统文化的内容应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
C.说明了传统文化具有稳定性
D.这种变化对人的发展具有消极作用
9.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与2010年5月10日至25日在广州市举办,共114台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和其它文化活动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和其它文化活动主要表明了
A.文化是人类的全部精神活动 B.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C.文化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D.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10.中国的饮食有“东酸、西辣、南甜、北咸”之别。这种差别反映出
A.文化现象无时不有 B.不同区域的文化有不同的特色
C.不同时代的文化不同的文化 D.我们的饮食生活就是文化
1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构建和谐社会有巨大作用。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化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②文化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③文化对社会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
④文化的影响既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也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程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④
12.西方文化注重分析,一分为二;而东方文化注重综合,合二为一。著名数学家吴文俊说:“欧洲的数学与中国的不同,它从公理体系开始,而中国数学从实用出发。”这充分说明( )
A.文化影响人的行为方式 B.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
C.文化影响人的行为选择 D.文化影响人的全面发展
13.台湾果农为提高水果附加值,把冰激凌灌入柿饼中,使之有双重口味,并别出心裁地将其取名为“你柿我的冰激凌”。由于加入了文化元素,该商品推向市场后受到消费者热捧。这体现了( )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会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文化总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D.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14. 今天我们必须重视发展先进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这是因为优秀文化( )
①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决定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④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
15. 和谐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之一。春秋时期,诸子百家经常运用“和”的观念阐发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今天,我们所说的“政通人和”、“内和外顺”、“和谐社会”等都是这一思想的延伸。这说明
A.传统文化是一成不变的 B.传统文化体现了浓厚的历史色彩
C. 先进文化只能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合理内核 D.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
16.被奉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经典——《论语》,成书已两千多年,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生活。这体现了(  )
A.文化是人类的全部精神产品和精神活动的总和
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C.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D.文化素养是经过人们的文化活动形成的
17.2010年2月,北大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做客《人民日报》“文化论坛”指出,“民族的和世界的,并不对立。不要因为全球化,就要消除我们的民族文化特性;恰恰相反,保持了民族文化的特性,才能使之具有世界意义”。这一表述主要是强调
A.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B.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尊重、培育本民族文化的重要 D.尊重文化多样性才能繁荣世界文化
18.“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每逢佳节倍思亲,海峡两岸都会庆祝这一传统节日。这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特点是
A.相对稳定性 B.鲜明的民族性 C.变化发展的 D.积极向上的
19.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在文化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新形势下,要提升文化竞争力,就要做到 ( )
①大力发展科技,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②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③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④ 发展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20.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看,下列典故和成语体现的道理与之一致的是:( )
①孟母三迁; ②耳濡目染; ③东施效颦; 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回答1~3题。
21.下列关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联系,表述正确的是 ( )
A.任何文化都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
B.一定的经济、政治是由一定的文化决定的
C.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的反映
D.政治是文化的基础,经济是文化的集中表现
22. 2010年8月1日,首次面向全球华人的“中国节日”申遗活动在北京启动。下列对“中国节日”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中国节日”是指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②“中国节日”是指仅在汉族中流行的节日
③“中国节日”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④“中国节日”被称为凝固的艺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③④
23.大众传媒产生的标志是( )
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B.印刷媒体的推广
C.广播的出现 D.网络技术的推广
24.“第五媒体”是人们对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出现的,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以即时为传播效果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的称谓。关于“第五媒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第五媒体”就其本质而言属于大众传媒
B.“第五媒体”在文化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
C.它的出现表明大众传媒已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唯一手段
D.它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于8月12日至22日在深圳举行。通过这次大运会,深圳和我国其他各地城市与世界各国进行了广泛的文化交流。据此回答25.题
25.通过大运会的举办,人们在有意或无意中传播了文化。这说明( )
A.教育通过传道、授业、解惑的方式传播文化
B.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C.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D.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26.200年春节期间,我国有关部门举办了“欢乐春节”系列活动,在美国、泰国、英国等国家举办海外春节等文化活动,传播了我国的春节文化,收效明显。春节文化在世界的传播( )
①可以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 ② 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表现 ③ 有利于消除世界文化的差异 ④ 能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上其他文化的交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7.全面总结中国两千多年传统文化中药研究成果,并集中反映我国现代中药发展水平的大型中药学巨著《中华本草》正式通过验收。全书近4000万字,被誉为新的本草纲目》。《本草纲目》与《中华本草》的关系是( )
A.借鉴与融合的关系 B.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C.承袭与复制的关系 D.批判与否定的关系
28. 2012年新年来临,中国多个乐团在欧美音乐大厅奏响中国的声音,引起所到国家观众的共鸣,受到热烈欢迎。这表明( )
A.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 B.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一致性
C.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D.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
29.在知识经济时代,有人把国家区分为“脑袋国家”和“躯干国家”,“脑袋国家”通过生产和输出知识产权支配“躯干国家”,“躯干国家”受“脑袋国家”的控制与盘剥。上述材料对我们的启示是 ( )
①要把文化创新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和目标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③要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决定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
30.2010年10月16日,由全国道德主题教育组织委员会等主办的“尽孝道做好人、共建幸福家园”——中华传统道德文化大型公益宣教活动暨大唐西市中华人文艺术精品展在西安市举行,这标志着中华传统道德文化全民教育系统工程,正式在三秦大地和西部地区全面展开。之所以开展中华传统道德文化大型公益宣教活动,是因为( )
A.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C.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近年来,互联网在我国发展迅速,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和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针对近期网上淫秽色情活动和低俗内容一度呈泛滥之势的问题,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由国务院新闻办等七个部门联合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这次专项行动确立的主要任务包括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对网上低俗信息进行集中整治,使网络环境明显净化,网上低俗之风得到有效遏制。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网络的低俗之风得到遏制、网络文化环境得到净化。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请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分析说明整治网络低俗之风,净化网络文化环境的必要性。(10分)
32.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亡,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实物和资料毁弃或流失、传承后继乏人、过度开发破坏等问题。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泉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目前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南音、高甲戏、梨园戏等后继乏人,面临失传和消亡境地。在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内容和形式的陈旧,发展环境艰难。
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回答: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应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8分)
33.(注意:本题共有两小题,请选择其中一小题回答)
近年来,在国际文化大潮的影响和部分商家的炒作下,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复活节、狂欢节等“洋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元宵、端午、清明、七夕、重阳、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则失去了原有的光彩。为此,一些有识之士发出联合署名倡议书,号召人们“抵制洋节,驱除西方文化的不利影响”,维护和振兴我国的传统文化。
针对这种现象,高二某班同学以“有必要抵制洋节吗?”为主题,准备组织一次辩论会。
(1) 假定你是正方的主辩手,你方的观点是什么?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陈述你的理由。(8分)
(2) 假定你是反方的主辩手,你方的观点是什么?运用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陈述你的理由。(8分)
34.2011年3月22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举办了2011年跨文化传播学圆桌研讨会,邀请了在京部分高校和媒体研究机构的15名跨文化传播学专家学者共同聚首,探讨中国跨文化传播学研究的新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
在人们的生活中,文化是如何传播的?(6分)
35.2010年11月18日,“世界文化多样性论坛”在北京成立,并决定首届论坛会议将于2011年在北京举行。“世界文化多样性论坛”将配合联合国相关机构,在全球范围内为保护和推进文化多样性的进程作出贡献。
人类为什么重视文化多样性?(8分)
陕西三原北郊中学12-1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计65分)
1、数列1,-3,5,-7,9,的一个通项公式为( )
A. B.
C. D.
2.在等比数列中,则( )
A B C D
3.如图,这是一个正六边形的序列,则第(n)个图形的边数为( ).
A. 5 n -1 B. 6 n C. 5 n +1 D.4 n +2
4、等差数列中,已知a1 + a15=4,则a8等于( )
A.-2或2 B.2 C.1 D.2或-1
5.等比数列{an}的前3项的和等于首项的3倍,则数列的公比为( )
A. B.12 C. D.6
6、等差数列的首项,公差,若成等比数列,则 为( )
A.3 B.2 C.-2 D.
7.在数列1,1,2,3,5,8,x,21,34,55中,x等于( )
A.11 B.12 C.13 D.14
8、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A、B、C成等差数列,那么的值是
A. B. C. D.不确定
9. 在正项的等比数列,若a5 a6=9,则log3 a1+log 3a2+log3 a3+…+ log3 a10等于( )
A.8 B.10 C.12 D.2+ log35
10、、等比数列的前m项的和是30,前2m项的和是90,则它的前3m项的和是( )
A.130 B.170 C.210 D.260
11、一个首项为23,公差为整数的等差数列,如果前六项均为正数,第七项起为负数,则它的公差是( )
A.-2 B.-3 C.-4 D.-5?
12.已知数列10, …10…,使数列前n项的乘积不超过10最小正整数n是
(A)9 (B)10 (C)11 (D)12
15
12
0
12
13、如图所示的5×5正方形表格中尚有20个空格,若在每一个空格中填入一个正整数,使得每一行和每一列都成等差数列,则字母所代表的正整数是
(A)16 (B)17 (C)18 (D)19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计35分)
14、在等差数列{ a n}中, a2 =-5,a 6= a 4 +6,则a 1等于______________
15. 等比数列的公比为2, 且前4项之和等于30, 那么前8项之和等于
16、若数列的前n项和=,则其通项公式____ .
17、成等差数列的三个数的和为12,第二数与第三数之积为24,则这三个数是___ 。
18.为等差数列,,,
19.数列{an}中, a1= 1 , a2= 2 , a n+2 –a n = 1 + (–1)n,则S100 =__________。
20、在等差数列{an}中,a1=29,S10=S20,则这个数列的前n项和的最大值为 .
三、解答题(共4个题,共计50分)
21、(满分12分)已知{an}为等差数列,且a3=3 a6=0
(1)求{an}的通项公式
(2)若等比数列{bn}满足b1=3,b,2= a1+a2+ a3求{bn}的前n项和。
22、(满分12分)已知数列满足a1=1,an+1=2an+1(n∈N*)
( 1 ) 求证数列{an+1}是等比数列;
( 2 ) 求{an}的通项公式.
23、(满分12分)等差数列{a n}不是常数列,a 5=10,且a 5, a 7, a 10 是某一等比数列{bn}的第1,3,5项,
(1)求数列{a n}的第20项,
(2)求数列{bn}的通项公式.
24.(满分14分)数列的前n项和为Sn,且an是Sn与1的等比中项,数列满足=2,.
(1)求a1
(2)数列的通项公式;
(3)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Tn

陕西三原北郊中学12-1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题4分,满分56分。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有的有几个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1、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现象说明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也说明通过做功可以创造电荷
B.摩擦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C.感应起电说明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D.感应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带电的物体转移到原来不带电的物体
2、如图所示,有一带正电荷的验电器,当一金属球A靠近验电器的小球B时,验电器金属箔张角减小,则金属球A
A.可能不带电 B.可能带负电
C.可能带正电 D.一定带负电
3、下列关于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A.点电荷的带电量必须很少
B.带电体体积较大时一定不能看成是点电荷
C.点电荷所带电荷量可能是2.56×10-20C
D.大小和形状对作用力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的带电体可以看成点电荷
4、在真空中,两个很小的带电体A、B相距为r,相互作用的斥力为F,若A的带电量变为原来的两倍,B的带电量变为原来的6倍,且距离变为2r,则它们的斥力变为
A.F/3 B.3F C.6F D.12F
5、如图所示,可视为点电荷的小物体A、B分别带负电和正电,B固定,其正下方的A静止在粗糙绝缘的斜面上,则A受力的个数可能是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6、下列做法中不利于消除静电危害的是
A.油罐车的尾部有一铁链拖在地上 B.印染厂房中保持干燥
C.飞机机轮上装有搭地线 D.在地毯中夹杂一些不锈钢丝纤维
7、在真空中,电量为q1的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有一个点P ,P点与q1的距离为r ,把一个电量为q2的试探电荷放在P点,它受的静电力为F ,则P点的场强大小为
A. B. C.k D.k
8、关于电场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场线的方向,就是电荷受力的方向
B.两条电场线可以相交
C.电场线越密的地方,同一电荷在该处所受电场力越大
D.静电场的电场线不可能是闭合曲线
9、在如图所示的电场中,有A、B、C三点。关于这三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A点的场强最大
B.B点的电势最高
C.C点无电场线,所以场强为零
D.将一个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A点释放,此试探电荷仅在电场力力作用下一定会沿电场线运动到B点
10、把电量为2.0×10-8C的正试探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功3.0×10-6J,从B点移到C点,须克服电场力做功4.0×10-6J的功,则A点和C点比较
A.电势差为350V,A点电势高 B.电势差为350V,C点电势高
C.电势差为50V,A点电势高 D.电势差为50V,C点电势高
11、a、b为两个带等量正电荷的固定的小球,O为ab连线的中点,如图所示,c、d为中垂线上的两对称点且离O点很近,若在C点由静止释放一个电子,关于电子的运动,以下叙述正确的有
A.在CO的过程中,做匀加速运动
B.在CO的过程中,做变加速运动
C.在O点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
D.电子在cd间做往复运动
12、用控制变量法,可以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如图).设两极板正对面积为S,极板间的距离为d,静电计指针偏角为θ.实验中,极板所带电荷量不变,若
A.保持S不变,增大d,则θ变大
B.保持S不变,增大d,则θ变小
C.保持d不变,减小S,则θ变小
D.保持d不变,减小S,则θ变大
13、一带电粒子(重力忽略)在正电荷的电场中运动的轨迹如图中曲线所示,则 
A.粒子在A、B两点的速度VA>VB
B.粒子在A、B两点的所受的电场力FA>FB
C.粒子在A、B两点的动能EKA>EKB
D.粒子在A、C两点的电势能EPA>EPC
14、a、b、c、d是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它们正好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电场线与平行四边形所在平面平行。已知a点的电势为20v,b点的电势为24v,d点的电势为12v,如图所示。由此可知c点的电势为
A.8v B.16v
C.20v D.24v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满分20分。将正确的答案写在相应的横线上,不要求写出解答过程)
15、负电荷沿着电场线方向移动时,其电势能逐渐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将两个同种电荷有静止释放,两电荷的电势能将逐渐 。
16、将两个带同种电性可看成点电荷的小球放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由静止释放后,每个小球的加速度和速度的变化情况是,加速度逐渐 ,速度逐渐
17、真空中固定着A、B两个带负电的点电荷,它们间的距离为10cm,现将另一个点电荷C放到A、B连线上距A电荷2cm处,恰好处于平衡状态,则A、B两电荷在C电荷所在处产生的合场强为 ,A、B两电荷电量之比QA∶QB= .
18、如图所示,A为带+Q的金属板,沿金属板的垂直平分线距板r处有一用绝缘线悬挂于O点的质量为m、电量大小为q 的小球由于受水平向右的电场力使悬线偏转θ角而静止。则带电金属板在小球所在处产生的场强方向为 ,场强大小为 。
19、如图所示,A、B为平行金属板,它们之间的距离为d,在A板的缺口的正上方距离为h的P处,有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液滴由静止开始自由落下,若要使液滴不落在B板上,两板间场强至少为 ,两板间的电势差至少为 。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满分24分。每题均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重要的物理规律,答题时应写出完整的数值和单位。只有结果没有过程的不能得分,过程不完整的不能得满分。)
20、(8分)一个很小的小球带有电量Q,在距离球心30㎝处的A点放了一个试探电荷q = ?1×10-10C,q 受到的电场力为1×10-8N,方向指向球心。求:
(1)A点场强的大小
(2)带电小球的电量
21、(8分)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A、B相距5mm,电容为2μF,求
(1)当两极间板电势差为100V时,电容器的带电量为多少?
(2)当两板电势差为100V时,一个质量为1.0×10-14K的带负电尘埃正好在板间静止,电容器上极板带何种电荷?该尘埃带电量为多少?(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注意单位换算)
22、(8分)如图所示,在场强E=1×104N/C的水平匀强电场中,有一根长为L=15cm的细线,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一个质量m=3g、带电量q=+2×10-6C的小球,当细线处于水平位置,小球在A点从静止开始释放,求:小球到达最低点B时对细线的拉力大小。
陕西三原北郊中学12-1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生物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
?1.血浆中的水来自( )
? A.组织液 B.血浆、消化道  C.淋巴、组织液 D.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2.动物和人的新陈代谢主要发生在( )
? A.内环境???? B.细胞内???????? C.消化道内?????? D.肾小体内
3.下列有关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血浆中某些物质能透过毛细血管形成组织液?
B.组织液和血浆之间可以相互扩散和渗透
? C.一些组织液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
D.淋巴和组织液可以相互扩散和渗透
4.三种细胞外液中,其成分能够直接相互转化的是( )
? A.组织液和淋巴????B.淋巴和血浆 C.血浆和组织液????D.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5.下列各项中,能看作是进入内环境的是( )
? A.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受精???? B.牛奶喝进胃中
?C.注射胰岛素???????????????????? D.血液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
?6.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 ②内环境是细胞内的环境 ③高等动物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④内环境主要由血浆、淋巴、组织液构成
?A.①②④??? B.①③④⑤??? C.①④⑤??? D.①③④
?7、.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治疗措施来降低体温。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 A.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  B.在额头上敷用冷水浸泡过的毛巾
? C.用酒精棉球擦拭四肢等部位??????? D.适当撤减衣被
?8、人体组织液中的O2若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有机物,这些氧分子至少要通过几层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组成的膜?(  )
???? A.1层???? B.2层???? ?C.3层???? ? D.4层
9、人体毛细淋巴管的管壁细胞,从下列哪些物质中直接获得氧气和养料?(  )
?①血浆???? ②组织液???? ③淋巴???? ④血液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10、下列各项中,与发生组织水肿无关的是(  )
?A.毛细淋巴管堵塞???????????   B.组织液中蛋白质增多
?C.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增多???? D.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11、下列各项中,从理论上分析,氧气含量最高的是(  )
?A.血浆 B.淋巴 C.组织液 D.细胞内液
12.哺乳动物肌肉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环境是
A.血液 B.体液 C.组织液 D.细胞内液
13.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范畴的是(  )
A.细胞中DNA含量相对稳定 B.血浆渗透压相对稳定
C.血糖含量相对稳定 D.血浆pH相对稳定
14.下列有关人体体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体液是人体内的液体,都存在于细胞内 B.体液是构成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C.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两部分 D.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血液两部分
15.人在静脉注射时用生理盐水,其原因是(  )
A.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 B.增加体内水分
C.增加体内无机盐 D.使体内营养物质保持稳定
16.据调查,在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例如在宁夏山区,重度营养不良的儿童占15%以上,其中部分婴幼儿身体浮肿。其原因很可能是(  )
A.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过多 B.血液中尿素含量过高
C.血糖含量过高 D.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过少
17.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  )
A.降低、CO2、Na2 CO3 B.降低、乳酸、NaHCO3
C.升高、CO2、H2 CO3 D.升高、乳酸、NaHCO3
18.下列生理过程能在内环境中发生的是(  )
A.分泌蛋白的合成 B.生长激素的分泌
C.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D.乳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19.奶被人们誉为“最接近完美的食品”,更有“白色血液”之称,奶中的营养物质进入人体细胞的途径是(  )。
A.奶→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环境→细胞
B.奶→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
C.奶→内环境→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细胞
D.奶→循环系统→内环境→消化系统→细胞
20.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是健康的保障。下列病症可能是由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是(  ) ①小腿抽搐 ②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③尿毒症 ④组织水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1.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与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血糖和血氧的含量稳定能为代谢反应提供充足的反应物 ②适宜的pH和温度保证了酶能正常发挥作用,保证了代谢的顺利进行 ③血浆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细胞形态和功能 ④免疫系统能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引起内环境波动的因素,对内环境稳态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⑤内环境的稳态只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即可实现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
22.下列关于动物内环境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取决于Na+和Cl-
B.氧进入血液的红细胞中,故其可视为内环境的成分
C.pH的调节只通过神经调节实现
D.病原微生物侵人人体后对内环境的影响不大
23.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生命诞生的历史,内环境稳态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B.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代谢的正常结果,也是细胞正常代谢的前提条件
C.内环境是由高等动物机体内所有液态物质组成的,其稳态是动态的、相对的
D.内环境的稳态需要通过机体的调节作用来实现
24.人体出现下列哪种情况时,最可能导致内环境稳态被破坏(  )
A.中等强度运动,人体产生二氧化碳和少量乳酸
B.夏天气温较高,人体汗液分泌增多
C.进食后,小肠对葡萄糖吸收增多 D.肾脏功能受损,代谢终产物积累
25. “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而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严重的小儿麻痹症患者会表现出下肢(  )
A.能运动,对刺激有感觉 B.运动障碍,对刺激有感觉
C.能运动,对刺激无感觉 D.运动障碍,对刺激无感觉
26..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激素在人体内作为信息物而发挥作用
B.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
C.甲状腺激素除了促进人体产热,还有其他生理效应
D.正常人体内,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
27.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纤维内部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
B.突触小体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方向与突触小泡移动的方向相同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只能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28.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做材料,图中箭头表示电流方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a点左侧刺激,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4、2、3、4
B.在b点右侧刺激,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4、3、2、4
C.在a、b两点中央刺激会出现1或4现象
D.在a、b两点中央偏左刺激,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4、3、2、4
29. 2007年5月,《新民晚报》消息:上海科学家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的沉默之迷。此前发现,在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请你大胆推测上海科学家对此项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是下列四种说法中的(  )
①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 ②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③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④突触前膜不能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0.下列结构中可以存在突触的是 (  )
①一个神经元内 ②脊髓 ③大脑皮层 ④树突→轴突 ⑤轴突→树突 ⑥轴突→细胞体 ⑦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内 ⑧感觉神经元与运动神经元之间
A.②③⑤⑥⑦⑧ B.②③⑤⑥⑦ C.①②③⑤⑥⑦⑧ D.④⑤⑥⑦
31.大气变冷时,维持体温所散失的热量增多,人体内下列哪种腺体的分泌量会增多 ( )
A.卵巢 B.睾丸 C.胰岛 D.甲状腺
32.给小白鼠注射一定量胰岛素后,小白鼠进入休克状态,要使其及时苏醒可注射适量
A.甲状腺激素 B.生理盐水  C.性激素 D.葡萄糖
33.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
A.O2、CO2、血红蛋白、H+ B.过氧化氢酶、抗体、激素、H2O
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蛋白 D.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
34.取出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将电位计的两个微型电极a、b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外,同时在c处给以一个强刺激,电位计的指针会发生什么现象(  )
A.不会发生偏转 B.发生一次偏转
C.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 D.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35.下列有关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人脑的高级功能专指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功能
B.下丘脑与调节体温、水盐平衡和生物节律等功能有关
C.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中枢如呼吸和心血管中枢在脑干
D.小脑和脊髓内有调节躯体运动等生命活动的低级中枢
36.兴奋是动物体或人体内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下列关于兴奋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兴奋必须在完整的反射弧结构中才能产生
B.前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总能引起后一个神经元的兴奋
C.神经元既能够产生兴奋,也能够传导兴奋
D.在反射弧中兴奋总是以生物电的形式传递
37.右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对其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选择透过性
C.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D.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分布着负电荷
38.下列反射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
A.膝跳反射 B.司机在路口看见红灯就停车
C.排尿反射 D.吃肉时会流唾液
39.下图表示一种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若在图中箭头处施一强刺激,则图中a、b、c、d、e能检测到兴奋的有几处(  )
A.2处 B.3处 C.4处 D.5处
40.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 通透性增大
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41.切除某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的( )
A. 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也减少 B.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增多
C. 生长激素增多,甲状腺激素也增多 D. 生长激素增多,甲状腺激素也减少
42.雅典奥运会期间,许多运动员服用了固醇类药物而被取消成绩或参赛资格,他们服用的药物可能属于下列的( )
A.甲状腺激素 B.垂体激素 C.雄性激素 D.生长激素
43.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下列有关血糖代谢叙述正确的是( )
A.血糖能合成糖元,肌糖元也分解成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而成为血糖
B.当血糖浓度过低时,人体内的非糖物质可以转化成血糖
C.血糖能在血浆中分解形成丙酮酸,丙酮酸再进一步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D.人体血糖过剩时,就会通过肾脏形成尿液排出体外
44.糖尿病、坏血病、侏儒症、呆小症、脚气病的原因,按顺序是( )
A.缺乏胰岛素、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维生素C、维生素B1
B.缺乏胰岛素、维生素C、甲状腺激素、维生素B1、生长激素
C.缺乏维生素C、生长激素、胰岛素、维生素B1、甲状腺激素
D.缺乏胰岛素、维生素C、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维生素B1
45.为了观察小狗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病变,可以采取哪项实验措施 ( )
A.切除发育正常的小狗的甲状腺体
B.向甲状腺功能不足的小狗注射一定剂量的甲状腺激素
C.用碘制剂连续饲喂发育正常的小狗
D.用甲状腺制剂连续饲喂发育正常的小狗
46.下列腺体中,既能分泌生长激素,又能分泌多种其他激素的腺体是( )
A.甲状腺 B.垂体 C.唾液腺 D.卵巢
47.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  )
A.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B.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C.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D.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48.右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激素③分泌过多
B.缺碘时激素①和②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
C.图中共有3处箭头表示负反馈调节
D.垂体还能分泌与激素③有相似生理效应的激素
二、非选择题
1.下图甲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分析回答:
(1)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______________。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A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使B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物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物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__。
(3)细胞合成的递质,经过_________加工,形成突触小泡,释放到突触间隙,被突触后膜上相应的“受体”识别,引起反应。可见“受体”的化学本质是 。
(4)假设a是一块肌肉,现切断c处。分别用足够强的电流刺激e处,则发生的情况是:肌肉 。
2.下图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l)A液为___________,B液为____________,C液为___________,三者共同构成了胰腺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称为_______________。
(2)CO2不从毛细血管进入胰腺组织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胰腺组织细胞可分泌胰酶和胰岛素,其中________可进入血液,参与物质代谢的调节。如果该物质长期分泌不足,可使血液中________浓度升高,可能会导致_________的发生。
3.下图表示下丘脑神经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物质乙是一种糖蛋白。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下丘脑神经细胞除具有神经细胞的功能外,还能分泌物质甲_________ _。
(2)如果用物质丙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甲、乙的分泌量的变化分别是_____ __ _________;如果用物质乙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丙的分泌量______ ___,原因是_______ _。
(3)物质乙与甲状腺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___ ___结合。
(4)若刺激图中A点,电表指针偏转的情况是____ ___。
4、下图是体液各组成部分的关系图解(图中数字为该液体占体重的百分比),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l)C、D内液体可分别称为________和______。
(2)A和B液体之间的物质交换是通过组织中的____________完成的。
(3)B和C之间的水分交换方式是__________。
(4)A液体中的水分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和消 化道排出体外的。
(5)人的手掌磨起的“水泡”中的淡黄色液体主要是____________。
北城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生物试题答题纸
1.(1)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______________。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即时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_________________加工, “受体”的化学本质是 ________ 。
(4)则发生的情况是:肌肉 ________ 。
2.(l)A液为___________,B液为____________,C液为___________,这个液体环境称为_______________。
?(2)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中________可进入血液,参与物质代谢的调节。可使血液中________浓度升高,可能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的发生。
3. (1)图中的下丘脑神经细胞除具有神经细胞的功能外,还能分泌物质甲_________ _。
(2)甲_____ __ 乙_________;物质丙的分泌量_______ 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
(3)物质乙与甲状腺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___ ___结合。
(4)指针偏转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4、(l)C、D内液体可分别称为________和______。
(2)A和B液体之间的物质交换是通过组织中的____________完成的。
(3)B和C之间的水分交换方式是__________。
(4)A液体中的水分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和消化道排出体外的。
(5)人的手掌磨起的“水泡”中的淡黄色液体主要是____________。

陕西三原北郊中学12-1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英语试题
第 一 卷(共95分)
语音知识 从每题的A、B、C、D四个选项中,找出与所给单词的读音相同的选项(5分)
1. universe A accustom B unusual C publish D supply
2. conclusion A profession B impression C revision D depression
3. positive A province B consist C approve D fold
4. absorb A pleasure B astonish C pressure D amuse
5. peace A leader B break C breathe D measure
语法和词汇知识 (15分)
6.The meeting __ tomorrow will be of great importance. All of us should attend it.
A held B to be held C being held D is going to be held
7.The purpose of technology is to make it easier ,______ it more difficult.
A not make B making not C not to make D do not make
8.With his lips still _______ ,he couldn’t say a word.
A.trembling B.tremble C.to tremble D.to be trembling
9.The old man,_______ abroad for 20 years, is on the way back to his mother land.
A to work B working C having worked D to have worked
10.There was _____ time ______ Irap was one of the strongest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 a when B. a that C. that that D.the when
11.I have many friends, ______ some are businessmen.
A.of them B.from which C.who of D.of whom
12.________ , we had to go home.
A. There was no bus B. We couldn' t find a bus
C. There being no bus D. There no bus
13.There are trees and flowers along both sides of the road______ our school.
A leading to B defeated C won D gained
14. —I would like to pick up your sister for you. But I don’t know her. _____?
—A middle-aged woman with a round face, wearing a red blouse.
A. How about your sister B. What do you think of your sister
C. What is your sister like D. What does your sister do
15._____ from the top of the tower, the south foot of the mountain is a sea of trees.
A.seen B.seeing C.Having seen D.To see
16. Soon they could see steam _______ from the wet clothes.
A.rise B.rising C.risen D.be rising
17.The managers discussed the plan that they would like to see ___ the next year.
A. carry out B. carrying out C. carried out D. to carry out
18. I can’t imagine_____ with such a famous author.
A. work B. to work C. to be working D. working
19.Only by imagining and creating ____ a difference.
A. can make B. you can make C. make D. can you make
20. I feel it is your husband who _______ for the spoiled child.
A. is to blame B.is going to blame
C.is to be blamed D.should blame
21. He always brings me a pretty gift ____ he comes to visit me.
A by the time B sometimes C every time D at times
22. _____ being too large, the color and the style of the dress suit me well.
A. Apart from B. As well as C. Besides D. Instead of
23. He is such a strong-willed person that there is nothing in the world that can _____ him.
A. win B. defeat C. rescue D. attack
24.The results of the medical checkup(健康诊断) suggested that my father _____ in poor health, so the doctor suggested that he _____ smoking and take more exercise.
A. was; gave up B. be; should give up
C. should be; gave up D. was; give up
25.Having never met with such a _____ problem, he felt _____ and didn’t know how to solve it.
A. puzzling; puzzled B. puzzled; puzzling
C. puzzling; puzzling D. puzzled; puzzled
完型填空:(30分)
It was pouring outside. We all stood there 26 , some patiently , others annoyed 27 nature messed up (弄糟) their hurried day . I got lost in the sound and sight of the heavens 28 away the dirt and dust of the world.
“Mom, let’s run through the rain,” a girl’s voice 29 me.
“No, honey. We’ll wait until it 30 down a bit,” Mom replied.
The young girl waited about another minute and 31 : “Mom, let’s run through the rain.”
“We’ll get wet if we do,” Mom said.
“No, we won’t, Mom. That’s not what you said this morning,” the young girl said as she 32 her Mom’s arm.
“This morning? 33 did I say we could run through the rain and not get wet?”
“Don’t you remember? When you were talking to Daddy about his cancer, you said,” If God can get us through this, he can get us through 34 .”
The entire crowd turned 35 . Mom paused and thought for a moment about 36 she would say. Now some would laugh it off and scold her for being 37 . But then we heard, “Honey, you are 38 . Let’s run through the rain. If we get wet, maybe we just need washing,” Mom said. Then 39 they ran.
We all stood 40 , smiling and laughing as they ran past the cars. Yes, they got wet. But they were 41 by a few who screamed and laughed like children all the 42 to their cars. Circumstances (境况) or people can take away your material possessions, and they can even take away your 43 . But no one can ever take away your precious 44 . So, don’t forget to make time and take the 45 to make memories every day! I hope you still take the time to run through the rain.
26.A.talking B.waiting C.complaining D.expecting
27.A.as if B.even if C.because D.when
28.A.taking B.putting C.driving D.washing
29.A.caught B.broke C.impressed D.called
30.A.slows B.comes C.pushes D.calms
31.A.asked B.repeated C.required D.added
32.A.pulled B.touched C.waved D.felt
33.A.Why B.How C.When D.Where
34.A.the rain B.the disease C.anything D.something
35.A.still B.silent C.serious D.angry
36.A.what B.how C.whether D.if
37.A.dishonest B.silly C.daring D.forgetful
38.A.right B.wrong C.stupid D.clever
39.A.off B.along C.on D.over
40.A.sighing B.joking C.discussing D.watching
41.A.followed B.guided C.respected D.praised
42.A.time B.way C.same D.best
43.A.house B.money C.health D.time
44.A.children B.memories C.courage D.experience
45.A.possibilities B.risk C.opportunities D.challenge
阅读理解(40分)
第一节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A
When I was six, Dad brought home a dog one day, who was called “Brownie”. My brothers and I all loved Brownie and did different things with her. One of us would walk her, another would feed her, then there were baths, playing catch and many other games, Brownie, in return. loved each and every one of us. One thing that most touched my heart was that she would go to whoever was sick and just be with them .We always felt better when she was around.
One day, as I was getting her food, she chewed up(咬破)one of Dad’s shoes, which had to be thrown away in the end. I knew Dad would be mad and I had to let her know what she did was wrong. When I looked at her and said, ”Bad girl,” she looked down at the ground and then went and hid. I saw a tear in her eyes.
Brownie turned out to be more than just our family pet, she went everywhere with us .People would stop and ask if they could pet her. Of course she’d let anyone pet her. She was just the most lovable dog. There were many times when we’ d be out walking and a small child would come over and pull on her hair. she never barked(吠) or tried to get away. Funny thing is she would smile. This frightened people because they thought she was showing her teeth. Far from the truth, she lovely everyone.
Now many years have passed since Brownie died of old age. I still miss days when she was with us.
46 What would Brownie do when someone was ill in the family?
A. Look at them sadly. B. Touch them gently.
C. Play games with them. D. Keep them company.
47. We can infer from Paragraph 2 that Brownie__________.
A. world eat anything when hungry B. felt sorry for her mistake
C. loved playing hide-and-seek D. disliked the author’s dad

Thomas Edison was one of ten said to be the greatest genius of his age.There are only a few men in all of the history, who have changed the lives of other men as much as the inventor of the first useful electric light.But Edison could never be happy only because someone said he was a genius.“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genius,”Edison said.He said that what people called genius was mostly hard work.
But Edison was a dreamer as well as a worker..From his earliest days as a child he wondered about the secrets of nature.Nature, he often said,is full of secrets.He tried to understand them;then, he tried to learn what could usefully be done with them.
Edison enjoyed thinking. He knew that most people will do almost anything instead of the difficult work of thinking, especially if they do not think very often. But he knew, too, that thinking can give men enjoyment and pleasure.
Edison could not understand how anyone could be uninterested in life. As he loved to think, he also loved to work. On the day he became 75 years old, someone asked him what ideas he had about life. “ Work,” he answered. “Discovering the secrets of nature and using them to make men happier.” He said he had enough inventions in his mind to give him another 100 years of work.
48.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Edison invented the electric light.
B.Many other people have changed Edison’s life.
C.Edison has changed the life of many other people.
D.Few men in history can change other people’s life.
49.Edison thought __________ .
A.he could be happy if he was a genius
B.genius play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in one’s success
C.hard work could do better than genius
D.genius could do better than hard work
50.Edison was __________ .
A.very much interested in nature
B.interested in discovering the secrets of nature
C.interested in changing people’s ideas
D.uninterested in making people happier by discovering the secrets of nature
51.In Edison’s opinion, _________ .
A.thinking can supply people with enjoyment and pleasure as well as help
B.people’s successs lies mostly in genius
C.hard work is the second important thing in making people successful
D.there are few secrets for him to discover later
52.The last sentence in the passage most probably implies _________ .
A.life is too short for Edison to invent more for human beings
B.Edison made 100 inventions in his life
C.Edison was able to live and work for 100 years
D.People of his time were ready to give Edison another 100 years’ work

Work is a part of living —my grandparents understood that. They lived and worked on a farm that has been in my family for 150 years. They raised chickens for eggs , pigs and cattle for meat . Cows were kept for milk and the cream, from which Grandma made butter and cheese. What little yard they had became a garden.
The Depression, therefore, didn’t make much change in their lives. But it did bring an unending flow of men out of work, drifting from job to job, to the farm. The first to show up at the door of the kitchen was a man in rags. He took off his hat and quietly explained that he hadn’t eaten for a while. Grandpa stood watching him a bit , then said , “There’s a stack of firewood against the fence behind the barn (谷仓). I’ve been needing to get it moved to the other side of the fence . You have just about enough time to finish the job before lunch .”
Grandma said a surprising thing happened. The man got a shine in his eyes and he hurried to the barn at once. She set another place at the table and made an apple pie. During lunch, the stranger didn’t say much, but when he left, his shoulders had straightened. “Nothing ruins a man like losing his self-respect,” Grandpa later told me.
Soon after, another man showed up asking for a meal. This one was dressed in a suit and carried a small old suitcase. Grandpa came out when he heard voices. He looked at the man and then offered a handshake.” There is a stack of firewood along the fence down behind the barn I’ve been meaning to get it moved. It’d sure be a help to me . And we’d be pleased to have you stay for lunch.” The fellow set his suitcase aside and neatly laid his coat on top. Then he set off to work.
Grandma says she doesn’t remember how many strangers they shared a meal with during those Depression days-or how many times that stack of wood got moved.
53.When he was asked to move a stack of firewood, the first man who asked for a meal got a shine in his eyes for he was glad that .
A.he had found a good job
B.he would have something to eat
C.he would no longer suffer from the Depression
D.he would get what he wanted without losing his self-respect
54.The writer’s grandfather asked those jobless men to move the stack of firewood because ____ .
A.he didn’t want them to have a meal free of charge
B.he had been needing to get it moved
C.he wanted to help them in his own way
D.he wanted to show them his kindness and respect
55.The writer’s grandfather was all of the following but .
A.kind B.thoughtful C.wealthy D.sympathetic
56.The best title for the story would be .
A.The Depression B.The Pleasure of Helping Others
C.No Pains , No Gains D.Work-A Part of Living
D
As a boy, Charles Robert Darwin collected anything that caught his interest: insects, coins and interesting stones. He was not very clever, but Darwin was good at doing the things that interested him.
His father was a doctor, so Darwin was sent to Edinburgh to study medicine, and was planned to follow a medical career. But Charles found the lectures boring. Then his father sent him to Cambridge University to study to be a priest. While at Cambridge, Darwin’s interest in zoology and geography grew. Later he got a letter from Robert FitzRoy who was planning to make a voyage around the world on a ship, the Beagle. He wanted a naturalist to join the ship, and Darwin was recommended(推荐). That voyage was the start of Darwin’s great life.
As the Beagle sailed around the world, Darwin began to wonder how life had developed on earth. He began to observe everything. After he was home, he set to work, getting his collection in order. His first great work The Zoology of the Beagle was well received, but he was slow to make public his ideas on the origin of life.
Later Darwin and Wallace, another naturalist who had the same opinions as Darwin, produced a paper together. Darwin’s great book, 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by Means of Natural Selection (《物种起源》) appeared. It attracted a storm. People thought that Darwin was saying they were descended from monkeys. What a shameful idea! Although most scientists agreed that Darwin was right, the Church was still so strong that Darwin never received any honors for his work.
Afterwards, he published another great work, The Descent of Man. His health grew worse, but he still worked. “When I have to give up observation, I shall die,” he said. He was still working on 17, April, 1882. He was dead two days later.
57.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A. Charles Darwin’s ideas
B. Charles Darwin’s works
C. Father of modern biology: Charles Darwin
D. The greatest scientist: Charles Darwin
58. Darwin’s father sent him to Edinburgh to _____.
A. make him like natural history B. make him become a doctor
C. let him change his hobbies D. have him give up his collection
59.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Charles Darwin’s whole life was changed by _____.
A. his study at Cambridge University B. his collection of coins
C. the naturalists at Cambridge D. the voyage of the Beagle
60. The underlined part “they were descended from monkeys” probably means “_____”.
A. they gave monkeys life B. they were different from monkeys
C. they were developed from monkeys D. they had to live with monkeys
第二节 根据短文内容,从下框的A-F选项中选出能概括每一段主题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一项为多余项。(注意:选E涂AB,选F涂AC)
A.Think while you are reading
B.Select a proper material
C.Five suggestions for achieving better results
D.Read loudly
E.Read on
F.Use a dictionary at a right time
Effective reading should adopt a correct way, and then you can get more by paying less. Here are some hints for reading effectively.
61.( )
Don’t choose a rather difficult book or a too easy one for yourself to read. A book full of new words will make you feel discouraged quickly. To understand those new words, you have to turn to the dictionary quite often. .A too easy one will only waste your time and cannot do any help. The two extremes may at last make you give up reading. So it’s better for you to find a proper book with no more than five new words on each page.
62.( )
If you come across a new word, do not look it up in a dictionary at once.Leave it alone and guess the meaning of it based on the content of the text. This ability is quite necessary in reading. If you know your guess is right later, you will be highly excited at your “success”, and your interest in reading is well encouraged. If a word really prevents you from understanding the whole passage, turn to the dictionary by then. I am sure you can remember this word very well, as it has left you such a deep impression for its “troublesome image”.
63.( )
To comprehend what you are reading, you should think while you are reading, then form your own ideas. Your writing does not need to be quite formal but expressive. This practice can make you communicate with the original English authors. Day by day, your way of thinking in English will turn into a native way, which is quite important for English writing.
64.( )
Language has its own beauty, no matter Chinese or English. Don’t merely take English as a “test”. Take it as an “entertainment” instead and you will enjoy it through learning. Maybe you should find some beautiful literary works such as a prose or a poem to read, if you like. Try to read them as loudly as you can. During this process, not only you can enjoy yourself by the great emotions of the writers, but also your pronunciation and your manner of speaking English will be improved.
65.( )
The last but not the least, keep on reading. If you cannot keep it as a habit, you will suffer from paying without gaining.
第 二 卷(非选择题)
第一节 单词拼写: (10分)
66.Urban inhabitants have to live with the _______(典型的,特有的) noises of cities.
67.I was very much pleased by your _________(分析) of the situation.
68.The old man was utterly ________(吸引) in the book.
69.The scientist often _________(做贡献)to an academic journal.
70.The board _________(拒绝) all our ideas.
71.The boss is _________(小心谨慎的) about making promises.
72.It seemed the water was to ________(责备)
73 He is very ________(严格) with his students.
74. His wound became ________(感染) with a new virus
75.The swimming pool is___________(可利用的) only in summer.
第二节?短文改错(15分)
假定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之间交换修改作文,请你修改同桌写的以下作文。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每处错误仅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处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1.每处错误以及修改均限一词;
? 2.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Many students find it hardly to speak or read in front of others. Try taking a deep breath to relax after you begin, and then read slowly and clearly. It might help to practice read aloud to family members at the home. Reading aloud is a opportunity to get used to speak to an audience.The more often you do, the more comfortable and confidence you will probably feel. In this way, not only you gain confidence, but alsoyou can receive advices from your parents.
第三节 书面表达(30分)
Shang Rongjie是我国盲人专用计算机方面的一位专家,请根据下面的提示,用英语叙述他的一些情况。
1. 他曾就读于国际关系学院(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学习英文,1967年毕业,28岁时不幸眼睛失明。
2. 他现在在中国盲文出版社(the China Braille Publishing House)工作。出版社在北京西南部,从他的家到出版社,途中倒两次车。
3. 他酷爱阅读,但汉语布莱尔盲文(braille)印刷的书不多,于是收音机就成了他最好的伙伴。只要在家,他总是收听各种节目。
注意:1. 短文包括所有内容要点 2. 长度为80-140 个
北城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英语试题答题纸
第 二 卷(非选择题)
第一节 单词拼写: (10分)
66.Urban inhabitants have to live with the _______________(典型的,特有的) noises of cities.
67.I was very much pleased by your ______________(分析) of the situation.
68.The old man was utterly _______________(吸引) in the book.
69.The scientist often ___________________(做贡献)to an academic journal.
70.The board ________________(拒绝) all our ideas.
71.The boss is __________________(小心谨慎的) about making promises.
72.It seemed the water was to _________________(责备)
73 He is very ________________(严格) with his students.
74. His wound became ________________(感染) with a new virus
75.The swimming pool is___________________(可利用的) only in summer.
第二节?短文改错(15分)
Many students find it hardly to speak or read in front of others. Try taking a deep breath to relax after you begin, and then read slowly and clearly. It might help to practice read aloud to family members at the home. Reading aloud is a opportunity to get used to speak to an audience.The more often you do, the more comfortable and confidence you will probably feel. In this way, not only you gain confidence, but alsoyou can receive advices from your parents.
第三节 书面表达(30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英语答案

陕西三原北郊中学12-1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9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适:往。
B、虽然,犹有未树也。 树:树木。
C、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审:明白、知道。
D、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夙:早时。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其”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其:代词,它的。
B、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其:代词,它。
C、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两个其都是“代词,它的。”
D、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 其:代词,它的。
3、对下列句式特点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之二虫又何知? 宾语前置句
B、彼且奚适也? 宾语前置句
C、奚以知其然也? 定语后置句
D、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状语后置句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共17分)
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初仕郡,举孝廉,除郎中。后遭母忧,弃官行丧。服阕,刺史周景辟别驾从事,以谏争不合,投传而去。
太尉李固表荐,迁为乐安太守。郡人周璆,高洁之士。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致焉。字而不名,特为置一榻,去则县之。大将军梁冀威震天下,时遣书诣蕃,有所请托,不得通,使者诈求谒,蕃怒,笞杀之,坐左转修武令。
稍迁,拜尚书。时,零陵、桂阳山贼为害,公卿议遣讨之,又诏下州郡,一切皆得举孝廉、茂才。蕃上疏曰:“昔高祖创业,抚养百姓同之赤子。今二郡之民,亦陛下赤子也。致令赤子为害,岂非所在贪虐,使其然乎?宜严敕三府,隐核牧守令长,其有在政侵暴百姓者,即便举奏,更选清贤之人能班宣法令情在爱惠者,可不劳王师,而群贼弭息矣。”以此忤左右,故出为豫章太守。后迁大鸿胪。会白马令李云抗疏谏,桓帝怒,当伏重诛。蕃上书救云,坐免归田里。复征拜议郎,数日迁光禄勋。
永康元年,帝崩。窦后临朝,以蕃为太傅,录尚书事。时,新遭大丧,国嗣未立,诸尚书畏惧权官,托病不朝。蕃以书责之曰:“古人立节,事亡如存。今帝祚未立,政事日蹙,诸君奈何委荼蓼之苦,息偃在床?于义不足,焉得仁乎!”诸尚书惶怖,皆起视事。
灵帝即位,窦太后复优诏蕃,封蕃高阳乡侯,食邑三百户,蕃上疏力辞。蕃与后父大将军窦武,同心尽力,征用名贤,共参政事。而帝乳母赵娆,旦夕在太后侧,中常侍曹节、王甫等与共交构,谄事太后。太后信之,数出诏命,有所封拜。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窦武谋之。用理泄,曹节等矫诏诛武等。蕃时年七十余,闻难作,将官属诸生八十余人,并拔刃突入承明门。王甫时出,遂令收蕃,即日害之。
论曰:桓、灵之世,若陈蕃之徒,咸能树立风声,驱驰险厄之中,与刑人腐夫同朝争衡,终取灭亡之祸者。彼以遁世为非义,故屡退而不去;以仁心为己任,虽道远而弥厉。功虽不终,然其信义足以携持民心。(《后汉书·陈藩传》)
4.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去则县之 县:通“悬”,悬挂
B.坐左转修武令 坐:因犯……罪
C.事亡如存 事:侍奉
D.蕃常疾之 疾:嫉妒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以谏争不合 作《师说》以贻之
B.唯蕃能致焉 或师焉,或否焉
C.蕃因与窦武谋之 因人之力而敝之
D.若陈蕃之徒 之二虫又何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周璆下陈蕃之榻,使者造假遭遇毒打,这两件事体现了陈藩鲜明的个性特点。
B.陈蕃认为地方官吏贪赃枉法、虐待百姓是导致山贼危害一方的重要原因。
C.陈藩和窦武密谋消灭宦官的事情泄露,太后命令曹节等人将两人杀害。
D.陈藩宦海几起几落,这与他刚直不阿、爱民忠君的高尚节操分不开。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其有在政侵暴百姓者,即便举奏,更选清贤之人能班宣法令情在爱惠者。
译文(5分):
(2)彼以遁世为非义,故屡退而不去。
译文(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11分)
千秋岁① 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②会,鹓鹭③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①千秋岁:词牌名。此词作于词人被贬处州时。
②西池:汴京(开封)金明池。③鹓鹭:两种鸟,这里借指同游的同僚、朋友。
8.词的开头四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描述。这四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5分)
答:
9.“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是传颂千古的名句,请结合全词内容对其表现手法进行赏析。(6分)
答:
(四)名篇名句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2) ,知来者之可追, ,觉今是而昨非。
(3) ,鸟倦飞而知还, ,抚孤松而盘桓。
(4)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 ,斯已矣。
(五)、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齐白石与知己徐悲鸿
齐白石出生于湖南湘潭一个农民家庭,他从一个木匠而成为一个在世界上享有一定声誉的艺术大师,徐悲鸿起了重要作用。
徐悲鸿是江苏宜兴人,比齐白石小三十二岁。1919年,徐悲鸿赴法留学并在多国参观了艺术馆、博物馆,欣赏了许多世界级美术大师的佳作,还系统地学习了美术理论、美术史、解剖、透视等课程,成为我国早期少有的既有丰富的艺术理论又有精湛的绘画技艺的艺术大师之一。
1927年回国后,徐悲鸿最大的愿望就是发展艺术教育事业。他和田汉一起筹办南国艺术学校,后来南京中央大学又聘请他担任艺术专修科教授。1928年底,徐悲鸿担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在北平大学,他开始酝酿教学改革。他认为,要提高绘画教学水平,首先应该打破旧的传统观念,贯彻写实主义原则,创立“素描基础论”。他所希望的艺术学院的教员,应该是具有真才实学,在艺术上不墨守成规,具有鲜明的个性,敢于创新的人。他觉得如果聘请像齐白石这样充满生活激情的画家到学校任课,不仅能打破教员中陈陈相因的沉闷空气,而且也能给学生带来鲜活而生动的新内容。
这时,齐白石自创的红花墨叶大写意一派,已得到认可,有较大影响。徐悲鸿所以看中齐白石,不仅因为他很欣赏齐白石的画,而且认为齐白石的见解和自己的主张是完全一致的。比如,齐白石的画,以日常能见的为多,而虚无缥缈的较少;他画的实物,不刻意求似,而在不求似中得似;他反对死临摹,而主张师法自然……经过三次邀请,齐白石终于答应了徐悲鸿。
然而,“齐木匠”登上大学讲台一事,却像花边新闻一样在社会上传播,引起了不小的波澜,支持者有之,但更多的却是反对之声。反对者认为,把一个没有受过任何正规教育、木匠出身的老头聘为教授,简直是对艺术学院的侮辱。他们群起而攻之,流言飞语、明枪暗箭满天飞,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这时的徐悲鸿势单力薄,孤掌难鸣,不得不在第二年黯然离开北平南下。他向齐白石告别,老人黯然伤怀,为他画了一幅《月下寻归图》。画面上一位穿长袍的老人扶杖而行,并题了两首诗:“草庐三顾不容辞,何况雕虫老画师。海上清风明月满,杖藜扶梦访徐熙(南唐著名画家)。”“一朝不见令人思,重聚陶然未有期。深信人间神鬼力,白皮松外暗风吹。”在第一首诗的最后,还附有一行小字:“悲鸿先生辞余出燕,余问南归何处?答:月满在上海,缺,在南京。”?
1931年5月,为扩大齐白石的影响,徐悲鸿说服中华书局的主要负责人舒新城出版了《齐白石画集》,并亲自编辑并为之写序。他评价齐白石的画说:“齐白石之长处,在有色彩,一往直前,无所顾忌,惟多红而少绿。或其性格所尚,写昆虫突过古人,其虾、蟹、雏鸡、芭蕉,以墨写者,俱体物精微,纯然独创。”?1933年初,徐悲鸿携带中国著名画家的作品到欧洲举行巡回展,使欧洲更多的国家认识和了解了中国的大画家齐白石和他的作品,从而使他的画走向世界。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徐悲鸿回到北平,两位艺术大师在阔别十七年之后又得以重逢,欣喜之情不待言表。他们常在一起作画,悲鸿画鸡,白石老人便补块石头;白石老人画蜻蜓,悲鸿便补束花草。在徐悲鸿纪念馆里,有一幅徐悲鸿画鸡、齐白石补石和兰草的画。据说在1947年的除夕夜,艺专有位年轻的裱画工向徐悲鸿讨画,徐悲鸿欣然答应,顷刻间两只公鸡跃然纸上。正画在兴头上,突然停电了,只好改日补画。谁也没有料到,这一拖就是几年。后来徐悲鸿突然病逝了。裱画工想到了齐白石,在他的恳求下,已经九十多岁的白石老人答应了他的要求,看到徐悲鸿笔下两只公鸡似在对话,于是就在上面那只鸡的下边用浓墨补画了石与兰,一下子使这幅画更加生动可爱,这幅画也成为两位大师合作的绝响了。
新中国成立后,齐白石年事已高,主要是在家里画画,颐养天年。徐悲鸿此时五十四岁,正当盛年,但由于长期的奔波等,身体很不好。然而他非常珍惜时光,常常带着病工作。作为新中国第一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全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徐悲鸿担负着联络和团结全国美术工作者,培养和教育年轻的美术人才的重任。对于和自己有莫逆之交的齐白石,他更是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
1953年9月,徐悲鸿不幸脑溢血逝世。但在很长的时间内,周围的人谁也不敢把这个噩耗告诉齐白石,怕他老人家接受不了。老人问:“怎么不见徐悲鸿来?”大家只好推托说开会去了,出差去了,又出国去了。过去每年徐悲鸿院子里的桃子熟了,他俩都要相聚品尝,现在只有廖静文(徐悲鸿夫人)一个人送来一篮子桃子……时间长了,老人也约略感到出了事,也就不再多问,只是一天天话越来越少了。吴作人回忆说:“有一次,我去他家探望,他一反平日沉默寡言的习惯,忽然对我说:我一生最知己的朋友,就是徐悲鸿先生……”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徐悲鸿聘请齐白石为教授,是因为齐白石的见解和自己一致,还因为齐白石是一个在艺术上不墨守成规,具有鲜明个性、敢于创新的人,其画作都贯彻了写实主义原则。
B.齐白石敢于大胆用色,其昆虫画超过古人,独创了红花墨叶大写意一派;他的这些成就得到了徐悲鸿的赞赏,但人们反对他登上大学讲台则是因为他非科班的低微出身。
C.17年后,两位大师久别重逢常在一起作画,其艺术合作和人生友情达到顶峰,徐悲鸿逝世后齐白石补画了石、兰的雄鸡图,不仅是他们友谊的见证,更是艺术合作的绝响。
D.文章按照时间顺序,截取了徐悲鸿和齐白石交往过程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片段,叙写了他们的相知、共事、别离、重逢和绝别,表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感人至深。
E.本文叙写了徐悲鸿和齐白石的交往和友情,记述了他们相互欣赏和合作的动人故事,展示了他们的艺术主张和艺术成就,歌颂了老一辈艺术家开阔的胸襟、高尚的品格。
(2)徐悲鸿作为齐白石的“知己”体现在哪里?请简要概括。(6分)
答:
(3)徐悲鸿“离开北平南下”,齐白石赠画赋诗并附字,其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答:
(4)当年徐悲鸿聘请齐白石担任大学教授曾引起轩然大波;近年武侠小说作家金庸被聘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超女李宇春登上北大百年讲堂也曾引起激烈争论。对此,请结合文本和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
(六)、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江苏劳特斯集团总裁徐勤虎,一直在捉摸怎么将中国的“五行”之理融入到企业的管理中,进一步建成一种全新的商业管理模式。
B.综艺节目的人文化走向必须确立“观众本位”的传播观,即在节目中以人为
本,尊重观众,为观众传递文化知识,从而满足观众的审美文化心理与审美趣味需求。
C.全国数十家网上书城发展炙手可热,据估计,2012年中国大陆图书零售市场将有50%的市场份额被网络书店分食。
D.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频频出现,“转基因”食品也受到人们的质疑,不过,作
为一种新技术运用,它和“毒牛奶”“地沟油”不可同日而语。
1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2012年伦敦夏季奥运会的吉祥物是精灵文洛克,它以英格兰的萨罗普羊为原型,造型活泼而且富有动感,其设计充满了想象力。
B.凡事预则立。为了消除校车的安全隐患,河北省新近出台了不少举措,旨在通过严加管理来促进校车制度的规范与安全。
C.美国民众在纽约发起了“占领华尔街”示威活动,抗议政府的权钱交易和贫富差距日增等问题,如今已成为席卷全美的社会运动。
D.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顺利完成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八号”宇宙飞船,是我们国家自行研制的,国人无不为它所骄傲。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温家宝来到定西市巉口镇赵家铺村,登上金盆山考察退耕还林情况。 。
①?总理对当地生态建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②他还拿起铁锹培土浇水,在山上种下一棵绿油油的云杉。
③伫立山头,眺望远处。
④他说,各级政府必须把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林权改革、畜牧养殖等结合起来,发挥综合效益。
⑤沟壑间、山坡上层层叠叠的梯田里人工种植的侧柏、苜蓿等长势见好,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效显著。
A.②⑤④①③ B.③⑤①④② C.④③①②⑤ D.⑤③④②①
15、概括下面新闻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5分)
连日来,记者走访京城多家彩票店了解到,受到近期安阳开出3.6亿元双色球巨奖刺激,许多新彩民也纷纷涉足彩市。 “现在还有人专门学安阳巨奖买法。”昨天,朝阳路一家彩票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最近这俩礼拜来了不少让他们哭笑不得的顾客,“一般老彩民都是直接选号或者直接说明机选注数,而新彩民一进门就问哪个号中奖高,然后来100块钱的。” “从十一长假过后来买的人就明显多了。”宣武门附近一家彩票店的老板告诉记者,最近来店里的新彩民明显增多了,最近新增的顾客明显以买10块钱、20块钱的新彩民居多,有的人甚至连开奖时间和中奖规则都一边买一边现问。
16、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修辞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江水奔流不息,炫出的是自己澎湃的波涛;
树木傲雪参天,炫出的是自己无边的苍翠;
山岭巍峨起伏,炫出的是自己坚强的体魄。
答:
六、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海难的幸存者漂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两天过去了,也不见有船只的影子。不得已,他好不容易在岛上建了一个简易窝棚安身。当他从树林里兜着一大堆果子回来时,却发现他的窝棚起火了,浓烟滚滚,他的心血全被熊熊的大火吞没了。他禁不住仰天长叹,沮丧的坐在海滩上,一直到黄昏。在夕阳的余辉下,一艘轮船的轮廓越来越清晰。他得救了,因为船上的人看见了岛上升起的浓烟,并把它当成了求救信号。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北城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语文试题答题纸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译文:

(2)译文:

8.词开头四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描述。这四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5分)
答:


9.“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是传颂千古的名句,请结合全词内容对其表现手法进行赏析。(6分)
答: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2) ,知来者之可追, ,觉今是而昨非。
(3) ,鸟倦飞而知还, ,抚孤松而盘桓。
(4)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 ,斯已矣。
(五)、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2)徐悲鸿作为齐白石的“知己”体现在哪里?请简要概括。(6分)
答:


(3)徐悲鸿“离开北平南下”,齐白石赠画赋诗并附字,其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答:


(4)当年徐悲鸿聘请齐白石担任大学教授曾引起轩然大波;近年武侠小说作家金庸被聘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超女李宇春登上北大百年讲堂也曾引起激烈争论。对此,请结合文本和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




15、概括下面新闻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5分)
16、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修辞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答:


六、写作(60分)
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答案

史官评论说:桓帝、灵帝时期,像陈蕃这类人,都能树立好的风气名声,奔走于艰难
险阻之中,和宦官同朝较量高低,结果招来杀身大祸。他们认为逃离尘世是不义的行为,
所以多次遭到罢免,仍然不肯离开现实;以倡导仁德之心为己任,尽管知道这条道路是漫
长的,却更加坚定。事情虽然没有成功,但他们的信义,足以扶持民心。
8、浅浅的春寒从溪水边、城郭旁消退了,天气转暖,花影摇曳,莺声盈耳,一派热闹的城郊暮春风光。(2分)这四句写眼前之景,交代了人物活动的时令、地点。(1分)以乐景衬哀情,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