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沈阳向阳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沈阳向阳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

资源简介

辽宁沈阳向阳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题)
1.有人说:“分封制是一把双刃剑,它同时给予中央和地方以合法性。至于哪处势力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搏斗中获胜,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实力了。”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不具有“合法性”的是
A.周显王三十五年,齐侯婴自称齐威王 B.晋文公加派鱼盐之税
C.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进行变法 D.魏文侯以吴起为将,编练新军
2.《明律集解附例》载:“凡民间织造违禁龙凤文纻丝纱罗货卖者,杖一百,段匹入官。机户及挑花、挽花工匠同罪。”这样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抑制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B.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C.宣扬封建王朝法律权威 D.规范丝织行业秩序
3.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以上材料主要表明?
A.内阁辅佐皇帝治理国家 B.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
C.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 D.内阁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
4.假设你是中国秦朝的丞相,当你与同时期的罗马元老院成员相遇时,在治国原则上的最大分歧是
A.“秦法”与《十二铜表法》 B.“郡县制”与“元首制”
C.“皇权至上”与“政事共商” D.“三公九卿”与“公民大会”
5.当代学者顾准说:“城邦制和直接民主两者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雅典城邦为直接民主提供的主要条件是
A.城邦人口相对集中,互相比较熟悉 B.城邦公民不从事劳动,闲暇时间多
C.城邦人口较少,而且公民数量更少 D.城邦政务简单,人人都有能力管理
6.《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出卖的物品纵经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 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在木料和建筑物已分离,或作葡萄架的柱子已从地中拔出后,则原所有人有权取回。”上述规定体现了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买卖双方关系紧张 D.平民与贵族的斗争激烈
7.“1689年以后的英国离民主还远得很,英国的新政治体制无非是寡头政治。”这说明了
A.当时的英国还没有确立民主政体 B.当时的英国由封建贵族统治
C.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还没有掌权 D.大部分英国人没有选举权
8.《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会议的闭会时期,如果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这说明
A.总统控制议会 B.总统权大,议会权小
C.总统的权利受议会限制 D.行政权与立法权相互制约
9.有学者认为:“与欧洲文化相比,美国文化完全是山寨(仿造)起家的”。其“山寨”性表现在
A.效法英国的政党政治 B.仿造法国的共和制
C.依据德国的联邦制 D.受惠于伏尔泰的“开明君主制”
10.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是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学说的第一次较好贯彻,对美国政治体制产生重大影响。美国的分权制衡机制体现在
①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 ②联邦政府的立法、行政、司法之间
③国会参众两院之间????? ? ④民主党与共和党对垒与交替执政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从政治经济结构来看,德意志帝国呈现的是“经济巨人、政治跛子的半资本主义或者说半专制主义的社会形态”。以下能支撑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①德意志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之一
②皇帝拥有主宰议会、创制法律等权力
③宰相对皇帝负责,而不是对议会负责
④德意志皇帝是国家的元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亚当·斯密在其撰写的《道德情操论》(1759年)中主张:“政府应公平分配财富,以达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然而资本主义发展的事实却与之背道而驰。”为实现这一目标,率先在政治方面进行的实践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 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C. 巴黎公社的建立?????????? D. 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
13.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写道:“这一事件产生的实际后果,远比1789年更为深远……(它们)都建立于众人共享的价值观念及希望,也就是启蒙时代和革命时代的意义。”“这一事件”是指( )
A.俄国十月革命 B.美国罗斯福新政
C.联合国的成立 D.中国的文化大革命
14.某条约签订后,清廷希望再开谈判,以免除关税为代价,换取外族放弃公使驻京、江河
通路、内地游历和归还广东省城。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清政府
A.以关税作为谈判的重要筹码 B.重视维护国家主权与尊严
C.对“贸易立国”缺乏清醒认识 D.竭力保全华夷之间的樊篱
15.第二次正式鸦片战争期间(1858年),洪秀全写了一份“御诏”给英国特使额尔金。“御诏”表达的核心意思是感谢洋兄弟灭清妖。这不能说明
A. 太平天国的发生是国内阶级矛盾空前激化的产物
B. 洪秀全希望英国帮助太平天国建立英国式的政治制度
C. 洪秀全对西方列强的本质认识不清
D.洪秀全对西方列强存有幻想
16.中共“二大”宣言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决定以发动农民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B.提出了由国民革命转向土地革命方针
C.认识到民主革命中农民阶级的重要地位 D.决定以农村为基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17.1929年,中华民国政府通过《禁止诬蔑太平天国案》,蒋介石称赞说:“太平天国之历史,为十九世纪在东方第一光荣之历史。”但是,1930年后国民政府对太平天国运动则进行了全面否定和批判。导致这种转变的原因是
A.蒋介石阶级立场的改变 B.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
C.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迅速发展 D.“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实施
18.雅虎知识堂评价某战役“是国共合作、共创民族抗战伟业在战役上配合的典范……从阎锡山接受周恩来建议,建立战地动员会,到八路军吸收友军阵地战、阻击战经验,整个战役过程中无不闪烁着民族团结精神的光辉……同时也为新形势下的国共合作积累了经验。”依据所学,可得知此战役名称是
A.平型关战役 B.淞沪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19. 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同时他也是一位杰出的诗词作家。毛泽东诗词反映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也是中国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见证。根据毛泽东诗词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①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②军叫工农革命 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 要向潇湘直进 ③一唱雄鸡天下白 万方乐奏有于阗 ④多少事 从来急 天地转 光明迫 一万年太久 只争朝夕
A.②①④③ B.②③①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③④
20.昨日的报刊就是今日的历史资料。下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A.中共七大????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大会
C.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 D.中共八大
21.列宁说:“一个民主国家必须承认各地区的自治权,特别是居民的民族成分复杂的地区和专区的自治权,这种自治同民主集中制一点也不矛盾;相反,一个民族成分复杂的大国只有地区的自治才能够实现真正民主的集中制”。据此,我们可以认识到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②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③实现了少数民族的高度自治 ④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
A. 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2.小倩同学是班上的宣传委员,为了迎接党的十八大的召开,准备出一期历次党的代表大会的黑板报,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中共一大――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B. 中共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合作,掌握革命的领导权
C. 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矛盾
D. 中共十四大――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3.奥巴马执政百日》一文对中美关系的概述:美国是中国之民国立宪的榜样、二战抗日的盟军、朝鲜战争的对手、七十年代制衡苏联的新盟友、改革开放的模仿对象,九十年代制裁中国的牵头人,世贸组织的介绍者,台湾现状的维持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维新派主张以美国式政体改造中国政治?? ②美国的干涉是中国分裂的重要国际因素
③制衡苏联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重要因素? ?④新时期中美双边贸易额呈不断上升趋势
A.①②③??????????? ??? B.①②④?????????? C.①③④????? ????? ?D.②③④
24.萨缪尔·亨廷顿于20世纪90年代末在《外交季刊》上曾撰文预言:“如果欧洲共同体在政治上团结一致,它所拥有的人口、资源、经济财富、技术以及实际的或潜在的军事力量将使其成为21世纪的重要大国。”据所学知识,该预言实现的标志是
A. 欧共体的成立 B. “冷战”的结束 C. 欧盟的成立 D. 欧元的启动
25.新华网发表《国际关系的三重镜像》一文,将二战后国际关系演变概括为“见山是山,界线分明;见山不是山,世界变平;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三重镜像。那么,对材料的理解不符合历史实际的是
A. “界线分明”是以社会意识形态划分的 B.“世界变平”的标志是苏联的解体
C. 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国家利益 D. 目前的世界格局呈现的是多极化局面
二.非选择题(26题18分、27题20分、29题12分。)
26. (1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自古帝王临御天下,皆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而制天下也。自宋祚倾移,元以北夷入主中国,四海以内,罔不臣服,此岂人力,实乃天授。彼时君明臣良,足以纲维天下;然达人志士,尚有冠履倒置之叹。自是以后,元之臣子,不遵祖训,废坏纲常,有如大德废长立幼,泰定以臣弑君,天历以弟鸠兄,至于弟收兄妻,子征父妾,上下相习,恬不为怪,其于父子君臣夫妇长幼之伦,渎乱甚矣!夫人君者斯民之宗主,朝廷者天下之根本,礼仪者,御世之大防,其所为如彼,岂可为训于天下后世哉!及其后嗣沉荒,失君臣之道,又加以宰相专权,宪台(御史台),有司(官吏)毒虐,于是人心离叛,天下兵起,使我中国之民,死者肝脑涂地,生者骨肉不相保,虽因人事所致,实乃天厌其德而弃之之时也。古云:“胡虏无百年之运”,验之今日,信乎不谬(错)。   当此之时,天运循环,中原气盛,亿兆之中,当降生圣人,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今一纪于兹,未闻有治世安民者,徒使尔等战战兢兢,处于朝秦暮楚之地,诚可矜闵……   予恭承天命,罔敢自安,方欲遣兵北逐胡虏,拯生民于涂炭,复汉官之威仪。虑民人未知,反为我仇,絜家北走,陷溺犹深,故先逾告……
――摘编自《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1367年)
(1)朱元璋在檄文中利用了哪些思想论证其北伐合理性?(4分)
(2)元代出现“宰相专权”的制度因素是什么?其后朱元璋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4分)
(3)朱元璋提出北伐目的是“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这与孙中山三民主义有何本质不同?(8分)
(4)某学者采用这篇檄文来证明元代政治混乱、社会凋敝的观点,对此你有何看法?(2分)
27.(20分)苏联(俄)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她的兴亡给其他民族和现代世界带来极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
材料一 ?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般设想,社会主义革命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的产物,首先要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同时进行才能取得胜利。
1913年俄国的工业产值仅相当于美国的7%,农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高达57.9%,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
“如果说我们既然承认我国经济‘力量’和政治力量不相称,‘因而’就不应该夺取政权,那就犯了不可救药的错误。所谓的‘套中人’就是这样推论的,他们忘记了,‘相称’是永远不会有的。”
――列宁
材料二? 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这个过渡的特点是:一方面有最大限度的合法性(目前在世界各交战国中,俄国是最自由的国家),另一方面没有用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而且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
――列宁:《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
材料三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的冷战,而在亚洲充满火药味。
材料四 经历了两国关系的大喜大悲、大起大落之后,作为苏联继承国的俄罗斯和中国在苏联解体后都成熟起来了,双方都很现实,在普遍使用的国际关系准则基础上建立起“君子之交”。 ――李凤林《中苏关系的历史与中俄关系的未来》
(1)依据材料一和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俄国十月革命在发生条件、革命经过、方
式、道路等方面有哪些突出的特点?与俄国十月革命不同,中国共产党选择了怎样的革命道路使中国革命取得胜利?(5分)
(2)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在欧洲是真正意义的冷战,而在亚洲充满火药味”的表现。(5分)
(3)根据所学知识,简述材料四中20世纪50年代中苏关系“大起大落”给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4分)
(4)1991年苏联解体,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在国际社会中赢得更多的话语权(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角度分析)。(6分)
28.(12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学术界最大的障碍物,自然是八股。八股和一切学问都不相容,而科学为尤甚。
——摘自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夫近代官人皆由科举,公卿百执皆由此出……然内政外交治兵理财,无一能举者,则以科举之试,以诗文楷法取士,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故也……故科举为法之害,莫有重大于兹者。夫当诸国竞智之时,吾独愚其士人,愚其民……人皆智而我独愚,人皆练而我独暗,岂能立国乎?
——摘自梁启超《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
吾今为一言以蔽之曰: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摘自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二 夫科举,非恶制也。所恶乎畴昔之科举者,徒以其所试之科不足致用耳。昔美国用选举官吏之制,不胜其弊,及一八九三年,始改用此种实验,美人颂为政治上一新纪元。而德国、日本行之大效,抑更章章也。世界万国中行此法最早者莫如我,此法是我先民千年前之一大发明也。自此法行而我国贵族寒门之阶级永消失。自此法行,我国民不待劝而竞于学,此法之造于我国也大矣。人方拾吾之唾余以自夸耀,我乃惩末流之弊,因噎以废食,其不智抑甚矣。吾故悍然曰:复科举便!
——摘自梁启超《官制与官规》
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梁先生前后对科举制的不同看法。你认为“该不该为科举平反”?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
辽宁沈阳向阳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上购物、网上银行等网络商务活动日渐兴起。根据淘宝网发布的最终统计数据:在2012年双十一购物狂欢节的周日的24小时促销活动中,淘宝天猫的总销售额达到191亿元,是去年淘宝双十一促销总销售额的三倍还多,其中天猫交易额为132亿元,淘宝网交易额为59亿元。在网上购物过程中( )
①发挥作用的是观念上的货币 ②货币仍然行使起固有的职能
③其作用的是虚拟货币 ④商品交换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2.一般而言,解决主权债务危机的最基本和最可靠的途径是促进经济增长。然而国家用通货膨胀的方式“赖账”,是一种“公认的”隐蔽赖账的方法。国家可以用通货膨胀的方法“赖账”,说明通货膨胀可以( )
减少国家债务的利息 ②减少国家所要偿还债务的额度
③提高国家偿还债务的能力 ④使国家债务所代表的实际财富“缩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假定其它条件不变,在一般情况下,下列选项中,与右图中曲线
DD'反映的变动关系相一致的是( )
Y轴为某商品价格,X轴为其替代商品的需求量。②X轴为居民
家庭生活水平,Y轴为恩格尔系数。③X轴为生产某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Y轴为某商品的价值量。④X轴为外币汇率,Y轴为该外币
币值。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4.2011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现实生活中要刺激居民消费就必须使居民“有钱花”、“会花钱”、“敢花钱”。这里的“有钱花”、“会花钱”、“敢花钱”涉及的因素依次是( )
财政收入的增加。 ②居民收入的增加。③消费环境的改善。④消费观念的更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③ D②④③
5.2012年,在全国不少景区门票不断上涨的时候,杭州西湖景区门票免费已坚持了10年。门票免费虽然减少了门票收入,但却大幅度增加了杭州市餐饮、住宿、购物等行业的营业额,正是“用一张门票带动第三产业”。这说明( )
①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会带动其互补品需求量的增加。②旅游需求的增加拉动服务业发展。
③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关键是降低商品价格。④经济发展了,居民消费水平才能提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2012年4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1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查报告显示,外出受雇农民工与雇主或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占43.8%,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但是建筑业农民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仍居高不下。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
A是劳动者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B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C是劳动者的权利和用人单位的义务。D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
7.2012年7月,北京遭遇61年来最强暴雨,导致大量汽车进水、发动机损坏急需维修。一些购买了涉水险和车损险的车主得到了保险公司的理赔。这说明购买商业保险( )
①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 ②能为投保人带来额外收益。③能降低投保人承担的风险损失
④能使投保人资金保值增值。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两千多年前,孔子在《论语》中指出,“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今天看来,孔子的观点仍有其合理性和严谨性。该观点( )
①认识到了公平是效率的重要保证,完全合理。②忽视了效率是公平的基础和前提。③主张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具有一定的合理性。④强调收入分配的平均主义,毫无借鉴价值可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9.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审议的预算法修正案草案二审稿指出,各级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此举有利于( )
①国家运用多种途径增加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②全国人大常委会更加科学地制定预算方案。③在预算中全面反映政府财政资金运行情况。④进一步增强各级政府预算的完整性和全面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读下图,下列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
↗供过于求→→价格下跌→→获利减少↘
生产扩大 生产缩小
↖获利增加←←价格上涨←←供不应求 ↙
①上图展示的是市场配置资源的流程。②上图展示的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流程。③上图说明企业要面向市场调节生产。④上图说明价格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11.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下列属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  )
①由主要依靠第一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③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④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2012年6月世贸组织专家组裁定,美国在对中国输美暖水虾、金刚石锯片进行的反倾销调查中使用归零方法计算被调查企业倾销幅度的做法违反了《反倾销协定》,不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美国的做法违背了世贸组织的( )
①非歧视原则。②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③市场准入原则。④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②④
13.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决定一个人成功或失败的,不一定是他的技术水平,而是他的心态。心态决定状态,心胸决定格局,眼界决定境界。这是因为( )
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B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D世界观和方法论都具有相对独立性。
14.《三国演义》中,为了除掉董卓,王允和曹操定下了刺董之计。曹操手持七星刀刺杀董卓,不料却被董卓发现,曹操随机应变,以献刀为名瞒了过去。曹操的机智体现了( )
①唯心主义的观点。②唯物主义观点。③形而上学的观点。④辩证法思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在改革的进程中,可怕的不是反对声音的出现,而是一出现不同声音,改革就戛然而止。这句话表明( )
A唯心主义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B形而上学在社会历史领域会陷入唯心主义泥淖。C唯物主义始终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无能为力的。D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存在多个答案。
16.采用3D技术制作的《大闹天宫》使人们重温了经典。片中,如意金箍棒在孙悟空手中,要大则大,要小则小;要长则长,要短则短;要粗则粗,要细则细------如意金箍棒说明()
①物质依赖于人的意识。②并非一切物质都具有客观实在性。③物质固有属性是运动。④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④
2012年5月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回到自己的母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看望师生,并做了即兴演讲。回答17-18题。
17.他说:“作为科学工作者,思维应该是开放的,而不应是禁锢和封闭的,要只承认规律和真理,不屈服于任何权威。”这启示我们( )
①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②应兼收并蓄,博采众言。③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④应明确“真理只有一个”,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8.他说,地球太大,宇宙更大,自然界处在变化中,人类和社会存在发展,要不断地探索,这才是科学精神。这体现了( )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②认识具有无限性。③认识具有上升性。④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9.经络学说认为,人体内存在经脉和络脉,经脉如径路,为纵行的干线;络脉如网络,为横行的分支。他们纵横交错,把人体的脏腑、器官、孔窍以及皮肉筋骨等组织联结成为统一的有机整体。只有立足整个经络体系,才能说明病理变化,进而指导辨证施治。经络学说蕴含的合理思想主要说( )
A系统与要素相统一。B共性与个性相统一。C量变与质变相统一。D运动与静止相统一。
20看新闻、刷微博、收发邮件,甚至上网购物-----智能手机的出现不仅突破了人们对手机的认识,更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公众的生活方式。在带来更多方便和惊喜的同时,随着人们对其依赖程度加深,智能手机正在悄悄“接管”甚至“绑架”一些人的生活,让这些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此事提醒我们( )
A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B要做好量变的准备,积极促成质变。C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开始。D不可忽视事物的负面效应。
21.“塔西佗陷阱”是指当公权力遭遇公信力危机时,政府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在说假话、做坏事。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 )
A矛盾具有特殊性。B普遍性包含着特殊性。C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转化的。D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22.有人在谈到礼让与竞争关系时说,礼让表现出一个人的品德,竞争显示才能,两者都是现代社会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德才兼备,方能利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善于礼让而又有才能的人一定会受到人们的欢迎和接纳,更具竞争力;那些有才无德的人在竞争中会不择手段、损人利己,一定会引起人们的反感,以失败告终。这一论点体现出的思想方法是( )
A两点论。 B重点论。 C均衡论。 D一点论。
23.受“重生产、轻流通”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流通领域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为此,国务院常务会议于2012年7月11日讨论通过《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加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创新流通方式,提升信息化水平,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深化改革开放,切实降低流通环节费用。流通体制改革( )
①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②是上层建筑领域的一次革命。 ③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 ④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24.“做好自己这份工”是香港人经常说起的一句话。正是有了这种敬业、守信、踏实的工作作风,才有了香港的持久繁荣和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做好自己这份工”,我们从中体会到了( )
①不计报酬的劳动态度 ②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④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52分)
25.从2002年到2010年,全国国企数量平均每年减少7500家左右,但同时,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8%,利润年均增长23%,从2003年到2010年,中央企业从196户减少到129户,资产总额从1.13万亿元增加到24.3万亿元。《财富》杂志公布的2012年度世界500强名单,我国(含港台)有79家公司上榜(2002年我国内地上榜世界500强的企业为11家),其中有74家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奥运场馆建设等重大项目凝聚了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成果,“神舟”系列载人航天、“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和“歼十飞机”工程等更成为自主创新、集成创新的典范。
结合材料谈谈我国国有经济发展壮大的积极意义。(8分)
26.2012年是联合国确定的第一个国际合作社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总理回良玉在“2012-国际合作社年”主题报告会上指出,合作社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繁荣的重要力量,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在带动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小生产”走向“大市场”,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走向专业合作经营,成为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支撑。要坚持立足中国国情,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坚持改革创新,加大法律保护、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增强合作社发展活力,形成推动合作社发展的长效机制。
运用经济生活,谈应如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8分)
27.材料一 2012年6月29日10时03分,在经过13天太空飞行后,“神舟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景海鹏、刘旺、刘洋三名航天员先后顺利出舱,“天宫一号”和“航天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材料二 “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神舟七号”的航天员在轨时间比较短,完全可以自主出舱,,所以,一直采取自主出舱的方式。“神舟九号”航天员在太空中生活的时间长达13天,身体内体液的分配已经适应了失重状态,回到地球重力环境以后,立位耐力有所下降,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完全适应。因此,参照国际上的通行办法,“神舟九号”航天员由工作人员协助出舱。
材料三 “神舟九号”飞船着陆后,三名航天员的出舱顺序遵循就近便利原则,根据飞船着陆姿势而定,没有刻意安排女航天员第一个出舱。
材料给我们的唯物论启示有哪些?(8分)
28.材料一 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61年来最大的一次强降雨。广大党员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泡在水中,把抢险救灾作为考验党性的“主战场”。他们响应号召,服从安排,第一时间站出来、冲上去、甚至牺牲宝贵的生命也不迟疑半分;哪里有险情就冲到哪里,哪里有需要就把党旗插在哪里,以保护人民安全为己任。
材料二 一名网友发帖称,自己因为每天正常上下班,被指“没有奉献精神”,被电子商务公司劝退,引起网友的热烈讨论。一项调查显示,中国职场人均日工作时间为8.66各小时,超出国家法律规定的8小时。其中,有30.3%的人工作时间超过10小时,最长达16小时,有近7成职场人回家后还会继续工作。目前,我国《劳动法》规定每月可以加班的最长时间是36小时。
结合上述两则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应该如何理解和对待奉献精神。(10分)
29.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将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为2001年和2011年中国出口商品情况图
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在出口商品总额中所占比重,2001年为17.5%,2011年为28.9%。
材料二2012年国家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发展:支持企业培育自主品牌;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完善进口政策,搭建更多的进口促进平台;等等。同时国家进一步营造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材料三。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国际贸易在曲折中深入发展。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
⑴材料一反映了那些经济信息?(3分)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国家为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发展采取的经济措施有何意义。(6分)
⑵阐释材料三蕴涵的唯物辩证法观点。(9分)
政治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5BCCDA 6-10BCBBC 11-15DACDB 16-20DCBAD 21-24DAAD
二非选择题
25(8分)答:①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支柱,它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国民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3分)。②国有经济的发展壮大,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的国际地位。(5分)
26.(8分)⑵答:①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促进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要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相结合,坚持改革创新,提高合作社发展的质量与效益,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2分)。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促进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要做到发展为了农民、发展依靠农民、发展成果由农民共享。(2分)。③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要遵循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坚持改革创新,加大法律保护、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力度。(2分)。④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各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要相互借鉴经验,取长补短,提高合作社的整体发展水平。(2分)。
27(8分)答: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航天员在轨时间长短,决定了他们不同的出舱方式。(2分)。“神舟9号” 航天员出舱顺序遵循了就近便利原则,依据飞船着陆姿态而定,而没有刻意安排。这启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2分)。②“神舟9号” 航天员在轨时间长,身体内体液的分配已经适应了失重状态,回到地球重力环境以后,身体耐力有所下降,因此,参照国际上的通行办法,“神舟九号”航天员由工作人员协助出舱。(2分)。这启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2分)。
28答:①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为人民服务就是为了人民的利益真诚地付出,忘我地投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所以那里有困难,那里就应该有共产党员冲锋在第一线。北京的共产党员们冲在了抢险救灾的第一线,体现了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精神,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3分)。②我们倡导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这一价值观主张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在集体利益基础上的辩证统一。他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但同时也重视和发展个人的正当利益。(3分)。③“奉献精神”是公民素质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文明的基本内涵。作为企业员工应该做好本职工作,努力为企业和社会做出贡献。从企业经营者的角度看,“奉献精神”只是对员工的道德要求,是高要求,而且要建立在员工自觉自愿的基础上,不能把这一道德要求变为强制性规定,更不能打着“无私奉献”的旗号违反劳动法。(4分)
29 ⑴答:与2001年相比,2011年我国出口商品总额大幅增长,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明显增长,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在出口商品总额中所占比重明显上升。(3分)
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促进进出口贸易平衡发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每点2分,共6分)
⑵答:①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不断加深,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3分)。②国际贸易在曲折中深入发展,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3分)。③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机遇大于挑战,体现了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3分)。
辽宁沈阳向阳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数学文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 已知A=则AB等于 ( )
A. B.
C. D.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个数是
①一个命题的逆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也一定为真;
②命题“”的否定是“”;
③“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的逆命题是真命题;
④“≠3”是“||≠3”成立的充分条件.
A.1 B.2 C.3 D.4
3、若实数,满足条件则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4、设函数f(x)是周期为2的奇函数,当0≤x≤1时,f(x)=2x(1-x),则f (-)=( )
A - B - C D
5、在△ABC中,a、b、c分别为三个内角A、B、C所对的边,设向量,若,则角A的大小为 ( )
A. B. C. D.
6、在等比数列{an}中,an>0,且a2=1-a1,a4=9-a3,则a4+a5= ( )
A.16 B.27 C36 D.81
7、下列四个命题:
①如果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另一条直线也与这个平面平行;
②若两个平面平行,则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必平行于另一平面;
③如果一个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④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都平行另一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则真命题是 ( )
A.②④ B.①② C.①③ I).②③
8、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为了得到的图象,则只需将的图象
A.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
B.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
C.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
D.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
9、若函数的图象上任意点处切线的倾斜角为,则的最小值是( )
A. B. C. D.
10、在各项均不为零的等差数列{a}中,若a- a+ a=0(n≥2),则S-4n=( )
A -2 B 0 C 1 D 2
11、已知f(x)是定义在(0,+)上的非负可导函数,且满足xf(x)+ f(x)≤0.。对任意正数a、b,若a A.af(b)≤bf(a) B. bf(a)≤af(b) C. af(a)≤f(b) D. bf(b)≤f(a)
12、已知,且函数恰有3个不同的零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4,0]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如图所示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则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 cm2.
14、已知向量=(1,2),=(x,4),且,则x=
15、若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2,则函数y=sin的最小正周期为 .
16、在中,是AB边上的一点,CD=2,的面积为4,则AC的长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
17、(本小题满分12分)中内角的对边分别为,向量且
(1)求锐角的大小,
(2)如果,求的面积的最大值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为等差数列,且,。
(1)求的通项公式;
(2)若等比数列满足,,求的前项和公式.
19、已知函数,其图象过点
(Ⅰ)求的值;
(Ⅱ)将函数的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的图象,求函数在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本小题满分12分)
20、(本小题满分12分)在四棱锥P-ABCD中,∠ABC=∠ACD=90°,
∠BAC=∠CAD=60°,PA⊥平面ABCD,E为PD的中
点,PA=2AB=2.
(Ⅰ)求四棱锥P-ABCD的体积V;
(Ⅱ)若F为PC的中点,求证PC⊥平面AEF;
21、(本小题满分12分)设函数f(x)=x(e-1)-ax
(Ⅰ)若a=,求f(x)的单调区间;
(Ⅱ)若当≥0时f(x)≥0,求a的取值范围。
22、(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f(x)=(1+x)lnx
(Ⅰ)求f(x)在x=1处的切线方程;
(Ⅱ)设g(x)=f(x),对任意x(0,1),g(x)<-2,求实数a的范围。
考试题答案
选择题。
BCAAC BADDA AB
二、填空题:
13、16+16 14、-8 15、4 16、或
三、解答题:
17、解:(1)
即 ……………3分
又为锐角 ………6分
(2) 由余弦定理得
即----------------------------------------------------9
又 代入上式得(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10分
(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12分
18、解:(Ⅰ)设等差数列的公差。因为
所以 解得所以 …6分
(Ⅱ)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因为
,=3, 的前项和公式为 ……12分
19、解:(Ⅰ)因为
所以



又函数图象过点
所以


所以
(Ⅱ)由(Ⅰ)知,将函数的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的图象,可知

因为
所以
因此

所以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和
20、(Ⅰ)在Rt△ABC中,AB=1,
∠BAC=60°,∴BC=,AC=2.
在Rt△ACD中,AC=2,∠CAD=60°,
∴CD=2,AD=4.
∴SABCD=
.……………… 3分
则V=. ……………… 5分
(Ⅱ)∵PA=CA,F为PC的中点,
∴AF⊥PC. ……………… 7分
∵PA⊥平面ABCD,∴PA⊥CD.
∵AC⊥CD,PA∩AC=A,
∴CD⊥平面PAC.∴CD⊥PC.
∵E为PD中点,F为PC中点,
∴EF∥CD.则EF⊥PC. ……… 11分
∵AF∩EF=F,∴PC⊥平面AEF.…… 12分
21、解:
(I)


(II)



若a>1,则当为减函数,而
从而当
综合得a的取值范围为
22、[解析]:解:(Ⅰ)定义域为 ……………………1分

且切点为(1,0) …………………… 4分
故在处的切线方程……………………-6分
(Ⅱ)由已知,因为,所以.
(1)当时,,不合题意. ……………………8分
(2)当时,,由,可得.
设,则,..
设,方程的判别式.
若,,,,在上是增函数,又,所以,. ……………………10分
若,, ,,所以存在,使得,对任意,,,在上是减函数,又,所以,.
综上,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12分
辽宁沈阳向阳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数学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
1. 设集合,,则等于(   )
A. B. C. D.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个数是( )
①一个命题的逆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也一定为真;
②命题“”的否定是“”;
③“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的逆命题是真命题;
④“≠3”是“||≠3”成立的充分条件.
A.1 B.2 C.3 D.4
3、若实数,满足条件则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4、设函数是周期为2的奇函数,当0≤x≤1时,,则( )
A - B - C D
5、已知两点为坐标原点,点在第二象限,且,设等于 ( )
A. B.2 C.1 D.
6、在等比数列{an}中,an>0,且a2=1-a1,a4=9-a3,则a4+a5= ( )
A.16 B.27 C36 D.81
7、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为了得到的图象,则只需将的图象( )
A.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
B.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
C.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
D.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
8、三棱柱三视图(主视图和俯视图是正方形,左视图是等腰直角
三角形)如图所示, 则这个三棱柱的全面积等于 ( )
A. B. C. D.
9、若函数的图象上任意点处切线的倾斜角为,则的最小值是( )
A. B. C. D.
10、在各项均不为零的等差数列{a}中,若a- a+ a=0(n≥2),则S-4n=( )
A -2 B 0 C 1 D 2
11、已知f(x)是定义在(0,+)上的非负可导函数,且满足。对任意正数a、b,若a A.af(b)≤bf(a) B. bf(a)≤af(b) C. af(a)≤f(b) D. bf(b)≤f(a)
12、已知函数 则下列关于函数的零点个数的判断正确的是
A.当时,有3个零点;当时,有2个零点
B.当时,有4个零点;当时,有1个零点
C.无论为何值,均有2个零点
D.无论为何值,均有4个零点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已知向量=(1,2),=(x,4),且,则x=
14、已知四面体的外接球的球心在上,且平面, , 若四面体的体积为,则该球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
15、如图,由曲线,直线与轴围成的阴影部分 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
16、已知数列{a}满足a=n+,若对所有nN不等式a≥a恒成立,
则实数c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
17、(本小题满分12分)中内角的对边分别为,向量,且
(1)求锐角的大小,
(2)如果,求的面积的最大值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数列{}是等差数列,且满足:a1+a2+a3=6,a5=5;
数列{}满足:-=(n≥2,n∈N﹡),b1=1.
(Ⅰ)求和;
(Ⅱ)记数列=(n∈N﹡),若{}的前n项和为,求.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其图象过点
(Ⅰ)求的值;
(Ⅱ)将函数的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的图象,求函数在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0、(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正方形与梯形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点在线段上.
(I)当点为中点时,求证:∥平面;
(II)当平面与平面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时,求三棱锥 的体积.
21、(本小题满分12分)设函数
(Ⅰ)若a=,求f(x)的单调区间;
(Ⅱ)若当≥0时f(x)≥0,求a的取值范围。
22、(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
(1) 求函数在上的最小值;
(2) 对一切,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3) 证明:对一切,都有成立.
考试题答案
选择题。
BCAAC BDADA AB
二、填空题:
13、-8 14、 15、3 16、6≤c≤12
三、解答题:
17、解:(1)
即 ……………3分
又为锐角 ………6分
(2) 由余弦定理得
即----------------------------------------------------9
又 代入上式得(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10分
(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12分
18、解:(Ⅰ)∵,,∴, …………… 2分
∴;…………………………………………………………………… 3分
又,∴当时,
∴, ……………………………………………………4分
又适合上式, ……………………………………………………………5分
∴. ……………………………………………………………6分
(Ⅱ)∵,…………… 8分

.………………………………… 12分
19、解:(Ⅰ)因为
所以



又函数图象过点
所以


所以
(Ⅱ)由(Ⅰ)知,将函数的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的图象,可知

因为
所以
因此

所以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和
20、设,则,即.——6分
设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则

取 得 即
又由题设,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8分
∴ ————10分
即点为中点,此时,,为三棱锥的高,
∴ ——————12分
21、解:
(I)


(II)



若a>1,则当为减函数,而
从而当
综合得a的取值范围为
22、[解析]:
(1) ,当,,单调递减,当,,单调递增.
① ,t无解;
② ,即时,;
③ ,即时,在上单调递增,;
所以.
(2) ,则,
设,则,,,单调递减,,,单调递增,所以.   
因为对一切,恒成立,所以.   
(3) 问题等价于证明,由⑴可知的
最小值是,当且仅当时取到.                  
设,则,易得,当且仅当时取到,从而对一切,都有成立.
辽宁沈阳向阳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全选对得4分,选不全得两分)
1、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在用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三者关系时,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B.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应用了理想实验的方法
C.用点电荷代替带电体,使用的是理想模型法
D.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研究时,应用了外推的方法
2、骑自行车的人沿着直线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动后,在第1、2、3、4秒内,通过的路程分别为1米、2米、3米、4米。有关其前4秒内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4秒内的平均速度是2.5米/秒
B、该运动可能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C.第3秒末的即时速度一定是3米/秒
D.该运动一定不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3、氢气球下系一小重物G,重物只在重力作用和绳的拉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不计重物所受的空气阻力和风力的影响,重物运动的方向如图中的虚线方向,则图中的气球和重物G在运动中所处的位置可能的是图中的:( )
4、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块A受方向始终水平向右、大小先后为F1、F2、F3的拉力作用做直线运动,t=4s时停下,其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物块A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全过程拉力的功等于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B.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3V0/4
C.可能有F1+F3>2F2
D.一定有F1-F3=2F2
5、如图所示,平行线代表电场线,但未标明方向,一个带正电、电量为10-6 C的微粒在电场中仅受电场力作用,当它从A点运动到B点时动能减少了10-5 J,已知A点的电势为-10 V,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微粒的运动轨迹如图中的虚线1所示;
B.微粒的运动轨迹如图中的虚线2所示;
C.B点电势为零;
D.B点电势为-20 V
6、一物体放置在倾角为的斜面上,斜面固定于在水平面上加速运动的小车中,加速度为,如图所示,在物体始终相对于斜面静止的条件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θ一定时,a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正压力越大
B.当θ一定时,a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越大
C.当θ一定时,a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正压力越小
D.当θ一定时,a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越小
7、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先后经过A、B、C三点,已知AB之间的距离与BC之间的距离相等.质点在AB段和BC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20m/s和30m/s,根据以上所给的条件,可以求出   [  ]
A.质点在AC段的运动时间   B.质点在AC段的平均速度
C.质点的加速度   ??????? D.质点在C点的瞬时速度
8、右图所示,一物体以初速度v0冲向光滑斜面AB,并恰好能沿斜面升高h,保持初速度v0不变的条件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把斜面从C点竖直向下锯断并去掉BC部分,
物体冲过C点后仍可能达到h高度
B.若把斜面弯成直径为h的圆弧形D,物体仍可能达到h高度
C.若把斜面从C点锯断或弯成圆弧状的以上两种情况下,
物体都不能达到h高度
D.若把斜面AB变成光滑曲面AEB,物体沿此曲面上升仍能达到h高度
9、调整如图所示电路的可变电阻R的阻值,使电压表V的示数增大ΔU,在这个过程中
A.通过R1的电流增加,增加量一定等于ΔU/R1?
B.R2两端的电压减小,减少量一定等于ΔU?
C.通过R2的电流减小,但减少量一定小于ΔU/R2?
D.路端电压增加,增加量一定等于ΔU?
10、如图所示,具有一定初速度的物块,沿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受一恒定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这时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4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那在物块向上运动过程中,正确的说法是
A.物块的机械能一定增加
B.物块的机械能一定减小
C.物块的机械能可能不变
D.物块的机械能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小
1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视为质点),带正电Q,开始时让它静止在倾角α=600的固定光滑绝缘斜面顶端,整个装置放在水平方向、大小为E=的匀强电场(设斜面顶端处电势为零),斜面高为H。释放后,物块落地时的电势能为,物块落地时的速度大小v,则
A. B.
C.2 D.2
12、如图,斜面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一物块沿斜面以v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某时刻对物块再施加一个力F,则加上力以后的一小段时间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F竖直向下,则物块做加速运动,地面对斜面有向左的摩擦力
B、若F垂直斜面向下,则物块将减速运动,地面与斜面之间无摩擦力
C、若F水平向右,则物块与斜面间摩擦力变大,地面对斜面摩擦力向左
D、若F水平向右,则物块做减速运动,地面对斜面无摩擦力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计22分)
13、在倾角为30°的斜面顶点以10m/s的速度水平抛出一个质量为0.1kg的小球,则小球落到斜面上瞬间重力的瞬时功率为 ,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为 。
14、如右图,轻弹簧上端与一质量为m的木块1相连,下端与另一质量为M的木块2相连,整个系统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后的瞬间,木块1、2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
1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直流发电机E=250V,r=3Ω,R1=R2=1Ω,电热器组中装有50只完全相同的电热器,每只电热器的额定电压为200V,额定功率为1000W,其他电阻不计,并且不计电热器电阻随温度的变化.问:
(1)当接通 只电热器时,实际使用的电热器都能正常工作?
(2)当接通 只电热器时,发电机输出功率最大?
(3)当接通 只电热器时,电热器组加热物体最快?
(4)当接通 只电热器时,电阻R1、R2上消耗的功率最大?
(5)当接通 只电热器时,实际使用的每只电热器中电流最大?
示波管是示波器的核心部件,它由电子枪、偏转电极和荧光屏组成,如图所示。如果在荧光屏上P点出现亮斑,那么示波管中的极板x应带 电;极板y应带 电(填正或负)
三、计算题(第17题10分、18题14分、19题16分,共计40分)
17、如图所示,A是地球的同步卫星.另一颗卫星 B的圆形轨道位于赤道平面内, 离地面高度为 h.已知地球半径为 R,地球自转角速度为ω0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O为地球中心.求:
(1)求卫星 B的运行周期;
(2)如卫星 B绕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某时刻 A、B两卫星相距最近(O、B、A在同一直线上),则至少经过多长时间,他们再一次相距最近?
18、如图,半径为 r的绝缘光滑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环上套有一质量为 m,带电量为+q的珠子,现欲加一个与圆环面平行的匀强电场,使珠子由最高点A从静止开始释放,沿圆弧经过B、C刚好能运动到D,
(1)求所加电场的场强最小值及所对应的场强的方向;珠子由A到达D的过程中速度最大时对环的作用力大小。
(2)在(1)问电场中,要使珠子能完成完整的圆运动在A点至少使它具有多大的初动能?
19、如图是利用传送带装运煤块的示意图.其中,传送带长20m,倾角θ=37°,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8,传送带的主动轮和从动轮半径相等,主动轮轴顶端与运煤车底板间的竖直高度H=1.8 m,与运煤车车箱中心的水平距离x=1.2 m.现在传送带底端由静止释放一些煤块(可视为质点)其质量为2kg,煤块在传送带的作用下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与传送带一起做匀速运动,到达主动轮时随轮一起匀速转动.要使煤块在轮的最高点水平抛出并落在车箱中心,取g=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
(1)传送带匀速运动的速度v及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半径R;
(2)煤块在传送带上由静止开始加速至与传送带速度相同所经过的时间t.
(3)传送带由于传送煤块多消耗多少电能?
答案:1、B 2、A 3、ABC 4、AB 5、AC 6、A
7、BD 8、CD 9、AC 10、A 11、C 12、BD
13、13.、 14、 ,
15、2;40;8;50;1
【试题分析】
由P=I2R=算得,每只电热器电阻R=40Ω,其额定电流I0=5A.
(1)要使电热器正常工作,则电热器两端的实际电压必为200V,故干路电流
I===10A
所以电热器的只数n1==2只
(2)要使电源输出功率最大,须使外电阻等于内阻,由此可得电热器的总电阻
R′=r-(R1+R2)=1Ω
所以有n2==40只.
注意:此时整个外电路消耗的功率也最大.
(3)要使电热器组加热物体最快,就必须使其电功率最大,可将R1、R2视为电源内阻,则要使电热器组总功率最大时,其总电阻 R″=R1+R2+r=5Ω,所以有n3==8只.
(4)要使R1、R2消耗的功率最大,须使干路中电流最大,即电路中总电阻最小,也即并联的电阻越多并联电路的总电阻越小.所以有n4=50只.
注意:此问有人会这样做,即将并联电路视为电源内阻的一部分,得R1+R2=R并+r,R并=R1+R2-r=-1Ω.这是不对的,因为当外电路电阻等于电源内阻时,电源有最大输出功率这一结论的成立是有条件的,那就是电源的内阻为一定值,否则,该结论不成立.
(5)要使每只电热器中电流最大,则需使UAB最大.这样A、B间电阻应最大,所以有n5=1只. 16、正电;正电
17、17.…………………2
对B卫星…………..2
…………….2
………………..2
……………..2
18、(1)设电场力与重力的合力为F,方向NM方向,BC弧中点为M,速度最大,
在M点建立F,重力,电场力的平行四边形,当E最小时,
有Eq=mg (2分) 方向与CB平行 (2分) F=mg(2分)
对AM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F(r+r)=mv2-0 (2分)
FN-F= (2分)
(2分)
(2)由A到N过程,列动能定理得
(2分)
得 (2分)
19、:( l )由平抛运动的公式,得
代人数据解得 (3分) 要使煤块在轮的最高点做平抛运动,则煤块到达轮的最高点时对轮的压力为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代人数据得=0.4m (2分) (2)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得=0.4m/s2 (2分) 由得 加速过程 =5s (2分)
(3) s=at2/2 S=5m (1分)
S带=vt=10m (1分)
=S带-S=5m (1分)
由能量守恒得
E=mglsin370+mv2+f (3分)
E=308J (1分)
辽宁沈阳向阳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时间:90分钟 分值: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40分)
1.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但能独立完成蛋白质合成 B.蓝藻细胞具有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环状
C.细胞越大物质运输能力越强 D.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都具有流动性
2.DNA是生物体主要的遗传物质,下列关于DNA说法正确的是
A.DNA上含有四种碱基、两种五碳糖、一种磷酸
B.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等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C.人体细胞内DNA分布在细胞核、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D.甲基绿可使DNA呈绿色,进而显示DNA在细胞中的分布
3.下列实验中,需保持细胞生理活性的有 ( )
①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②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
③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与吸水 ④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一条肽链的分子式为C22H34O13N6,其水解产物中只含有下列3种氨基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合成一条该肽链将产生5个水分子
B.在细胞中合成该肽链至少需要3种tRNA
C.该肽链完全水解后可以产生3个谷氨酸
D.该肽链中存在1个游离的氨基和3个游离的羧基
5. 对绿色植物细胞某细胞器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A、T、C、G、U五种碱基的相对含量分别约为35%、0%、30%、20%、15%,则该细胞器能完成的生理活动是
A.吸收氧气,进行有氧呼吸 B.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结合mRNA,合成蛋白质 D.吸收并转换光能,完成光合作用
6. 下列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7. 相对细菌和植物细胞而言,动物细胞离体培养更需关注培养基的渗透压,这是因为动物细胞
A.没有细胞壁,对培养基的渗透压更敏感 B.渗透压远高于细菌或植物细胞的渗透压
C.没有成熟大液泡,渗透压调节能力差 D.生长缓慢,各生长阶段对环境的渗透压要求不同
8. 核孔是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进行物质运输的通道。下列物质中,一般不经核孔进行运输的是
A.DNA B.DNA聚合酶 C.RNA D.RNA聚合酶
9右图为物质运输方式的概念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通过①所示过程进入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B.②所示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物质
C.需要消耗细胞中ATP水解释放的能量的过程是①②③
D.蜜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②有关.
10.如图表示人体内某种消化酶在体外最适温度条件下,反应物浓度对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影响,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在A点时,温度再提高5 ℃,则反应速率上升
B.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B点时,往反应物中加入少量同样的酶,
反应速率不变
C.在A点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
D.在C点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和酶的浓度
1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的数量因参与化学反应而减少
B.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苷酸
C.同一生物体内的各种酶催化反应条件都相同
D.任何一个活细胞都能产生酶,酶在细胞内才起催化作用
12.下图表示高等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2过程消耗的ATP来自1、3、4、5过程产生的ATP
B.1、2过程在叶绿体中,3、4、5过程在线粒体中进行
C.1过程产生的[H]参与2过程,3和4过程产生的[H]与氧结合产生水
D.高等植物所有的细胞都可以进行1、2、3、4、5过程
13以测定的产氧和耗氧速率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种绿藻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测定光照下产氧速率时,各温度条件下的光照强度必须相同
B.测定呼吸耗氧速率时,须置于黑暗条件下进行
C.35℃是最有利于该绿藻生长的温度
D.若温度长期保持在40℃,则该绿藻不能生长
14在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中,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吸水力变化示意图正确的
15右图表示的是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呼吸时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线段XY=YZ,则在氧浓度为a时
A.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多
B.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有机物多
C.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多
D.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最弱.
16下面为动物机体的细胞凋亡及清除示意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过程表明细胞凋亡是特异性的,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
B.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②过程中凋亡细胞被吞噬,表明细胞凋亡是细胞被动死亡过程
D.凋亡相关基因是机体固有的,在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17.通过特定方法,科学家将小鼠和人已分化的体细胞成功地转变成了类胚胎干细胞。有关分化的体细胞和类胚胎干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
A、人的类胚胎干细胞能够分化成多种细胞 B、分化的体细胞丢失了某些基因
C、二者功能有差异,但形态没有差异 C、二者基因组相同,且表达的基因相同
18.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
A.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B.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
C.利用过氧化氢、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研究酶的高效性
D.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3、7、11的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
19. 关于生物学的科学研究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孟德尔和摩尔根的杂交实验都应用了假说演绎法
B.艾弗里在做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使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C.沃森和克里克在研究DNA分子结构时,应用了模型构建的方法
D.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20.下列为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内着丝点数目变化曲线的是
21下图①表示某高等雄性动物肝脏里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结合图②分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图①所示分裂时期处于图②中的BC段 B. 此细胞产生AB精子的概率是0
C. 图①细胞中含有两个四分体 D. 图②中C→D的原因与着丝点的分裂有关
22为了加深对基因分离定律的理解,某同学在2个小桶内各装入20个等大的方形积木(红色、蓝色各10个,分别代表“配子”D、d)。分别从两桶内随机抓取1个积木并记录,直至抓完桶内积木。结果,DD:Dd:dd=10:5:5,该同学感到失望。你应该给他的建议和理由是
①.把方形积木改换为质地、大小相同的小球;以便于充分混合,避免人为误差
②.将某桶内的2种配子各减少到1个;因为卵细胞的数量比精子少得多
③.改变桶内两种配子的比例,继续重复抓取;保证基因的随机分配和足够大的样本数
④.每次抓取后,应将抓取的配子放回原桶;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3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F2植株都能成活,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假定剩余的每株F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感病植株的比例为
A.1/8 B.3/8 C.1/16 D.3/16
24将基因型为AaBB的雪梨穗条嫁接在基因型为AABB的豆梨砧木上,接穗成活后,,其所结果实果肉的基因型为
A、AaBB和AABB B、AaBB C、AABB D、无法确定
25在常染色体上的A、B、C三个基因分别对a、b、c完全显性。用隐性性状个体与显性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则下列正确表示F1基因型的是
26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某人用黄色圆粒和绿 色圆粒的豌豆进行杂交,发现F1出现4种类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如果用F1中的一株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2的性状类型的种类和数量比例是
A.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2:1:2:1
B.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2:2:1:1
C.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1:1:1
D.黄色圆粒:绿色圆粒=1:1或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
圆粒:绿色皱粒=1:1:1:1
27南瓜的扁形、圆形、长圆形三种瓜形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a和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2株圆形南瓜植株进行杂交,F1收获的全是扁盘形南瓜;F1自交,F2获得137株扁盘形、89株圆形、15株长圆形南瓜。据此推断,亲代圆形南瓜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 (   )
A.aaBB和Aabb  B.aaBb和AAbb C.AAbb和aaBB D.AABB和aabb
28针对耐药菌日益增多的情况,利用噬菌体作为一种新的抗菌治疗手段的研究备受关注,下列有关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宿主菌的氨基酸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
B.以宿主菌DNA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核酸
C.外壳抑制了宿主菌的蛋白质合成,使该细菌死亡
D.能在宿主菌内以二分裂方式增殖,使该细菌裂解
29下列实验操作可以达到预期结果的是
A.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统计每一时期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比例,能比较细胞周期各时期的时间长短
B.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计算紫红色区域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能反应NaOH进入琼脂块的速率。
C调查人群中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选择有遗传病史的家系进行调查统计
D. 在“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以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为实验材料,更有利于观察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30.图示细胞内某些重要物质的合成过程,该过程发生在
A.真核细胞内,一个mRNA分子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B.原核细胞内,转录促使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以便合成肽链
C.原核细胞内,转录还未结束便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D.真核细胞内,转录的同时核糖体进入细胞核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31如图是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某过程。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结构①②③均含有碱基U
B.该过程表示翻译
C.①上的密码子共有64种,也有64种③与之互补配对
D.④的形成要经过脱水缩合,所脱出的水中的氧原子来自于羧基
32以下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基因重组B、姐妹染色单体间相同片段的交换导致基因重组
C、基因重组导致纯合体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D、同卵双生兄弟间的性状差异是基因重组导致的
33染色体之间的互换可能导致染色体的结构或基因序列的变化。下列图中,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两种染色体之间的互换模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同源染色体间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B.甲为非同源染色体间的交换,属于染色体变异
C.乙为同源染色体间的交换, 属于染色体变异
D.乙为非同源染色体间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34人体胰岛B细胞中的指导胰岛素合成的基因由于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下列情况不会发生的是:
A细胞还可以正常产生胰岛素
B该基因无法再指导合成蛋白质,
C该基因仍可指导合成蛋白质,但合成的肽链比原来短,已不能降血糖
D该基因仍可指导合成蛋白质, 且合成的肽链长度与原来相同,但氨基酸排列顺序已大不相同.
35下表中各项都正确的一组是 (  )。
生物种类
细胞结构
遗传物质的
核苷酸种类
变异来源
A.HIV

4
染色体变异
B.大肠杆菌
原核细胞
4
基因突变
C.豌豆
真核细胞
8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D.酵母菌
原核细胞
8
基因突变
36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未经受精的卵细胞独立发育成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
B. 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
C.单倍体一定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D.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
37下列关于染色体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个染色体组的所有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
B一个染色体组的所有染色体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C二倍体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内含有4个染色体组
D蜜蜂体细胞只有含有一个染色体组,而香蕉的体细胞却含有三个染色体组.
38下列关于多倍体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秋水仙素和低温均可导致多倍体形成
B多倍体形成原因主要是纺锤体形成受抑制,导致染色体着丝点不能断裂
C多倍体在植物很常见,在动物中极少见
D多倍体植物的茎杆粗壮,叶片、种子和果实都较大,营养物质含量有所增加
39小麦高秆(DD)对矮秆(dd)是显性, 圆粒(TT)对长粒(tt)是显性,现有高秆长粒和矮秆圆粒两个纯种品系小麦,如想培育矮秆长粒小麦,最简便的方法是
A.两品系杂交, F1连续自交,不断排除圆粒个体
B.两品系杂交,取F1的花粉进行单倍体育种
C.两品系杂交, F1自交,在后代中直接选取矮秆长粒个体
D.两品系杂交,对F1进行人工诱变育种
40研究证实,杂草解毒能力增强是杂草对除草剂产生抗性的主要机制之一。从种群水平分析,这是因为:
A.种群内的基因突变加快 B.种群内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
C.种群内形成了生殖隔离 D.种群内的基因突变朝着抗药性发展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41、(18分)下图甲为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光照强度对茉莉花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乙为每小时所测得的结果。据图分析:


甲 乙
(1)请写出设置本实验自变量的一种方法: 。
(2)为了防止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本实验还应设置对照实验,请问对照装置如何设置? 。
(3)实验测得,当用40W灯泡照射时,红色液滴没有发生移动,这是因为此时 ,当改用80W灯泡照射时,叶绿体中C5的含量将 。
(4)B点以后,限制茉莉花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有 。
(5)图甲所示装置无法测得A点数据,除非将其中的NaHCO3溶液换为 溶液,且将装置放在 环境中。在A点,产生ATP的结构有 。
(6)茉莉花的生长需要浇水,但浇水过多易发生烂根现象。请说明原因:

42(12分)某工厂生产了一种加酶洗衣粉,其包装袋上印有如下部分说明。 
成分:含碱性蛋白酶等
用法:洗涤前先将衣物浸于洗衣粉的水内数小时。使用温水效果更佳。
注意:切勿用于丝质及羊毛衣料。用后彻底清洗双手。质检局针对该洗衣粉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        ,该实验的对照组是 。
(2)一学生为探索该洗衣粉中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参考上述(1)的实验材料及方法进行了有关实验,
并把结果以下列曲线图A、B表示。
① 由图可知,使用该加酶洗衣粉的最适宜温度约为        。
② 在O℃和75℃时,酶的催化效率基本都降为零,但温度再度回到45℃,后者的催化作用已不能恢复,这是因为                  。
③ 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通过直接测定              作为指标来表示酶的催化效率。
(3)该加酶洗衣粉不能用于洗涤丝质及羊毛衣料,其主要原因是         
  。
43、(7分)研究表明,人的癌细胞和正常分化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 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下图是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A 代表细胞膜上的 。葡萄糖进入癌细胞后,可通过形成五碳糖进而合成 作为DNA 复制的原料。
(2)在有氧条件下,癌细胞呼吸作用的方式为 。与正常的细胞相比,①~④过程在癌细胞中明显增强的有 (填编号)。代谢途径发生这种变化的意义在于能够产生大量的中间产物,为重要物质的合成提供原料,从而有利于癌细胞的增殖。
(3)癌细胞的形成是由于环境中的致癌因子损伤细胞中的DNA 分子,导致 基因和 基因发生突变,使细胞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具有了 的癌变特点.
44、(13分)几种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育性等如图所示。
(1)正常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最多为 条. 正常雄果蝇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有
种形态。
(2)白眼雌果蝇(XrXrY)最多产生Xr、XrXr、 和 四种类型的配子。该果蝇与红眼雄果蝇 (XRY)杂交,子代中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
(3)用黑身白眼雌果蝇(aaXrXr)与灰身红眼雄果蝇(AAXRY)杂交,F1雌果蝇表现为灰身红眼,雄果蝇表现为灰身白眼。F2中灰身红眼与黑身白眼果蝇的比例为 ,让F2灰身红眼雌果蝇和灰身白眼雄果蝇随机交配,子代中出现黑身白眼果蝇的概率为 。
(4)用红眼雌果蝇(XRXR)与白眼雄果蝇(XrY)为亲本杂交,在F1群体中发现一只白眼雄果蝇(记为“M”)。M果蝇出现的原因有三种可能: 第一种是环境改变引起表现型变化,但基因型未变;第二种是亲本果蝇发生基因突变;第三种是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期X染色体不分离。请设计简便的杂交实验,确定M果蝇的出现是由哪一种原因引起的。
实验步骤:M果蝇与正常白眼雌果蝇杂交,分析子代的表现型。
结果预测:Ⅰ. 若 ,则是环境改变;
Ⅱ. 若 ,则是基因突变;
Ⅲ. 若 ,则是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不分离。
辽宁沈阳向阳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英语试题
单选
21-- I knocked over my juice glass. It went right over ______keyboard.
--- You shouldn’t put drinks near _______ computer.
A the; a B a; 不填 C a; a D the; 不填
22.At last they climbed up the mountain, on the top of which _______ an old temple dating back to 1500BC.
A. is lying B. there lies C. does lie D. lies
23. If we learn to accept change and appreciate _____ is new and different, we’ll be well prepared for ____ the future may have in store.
A. what, whatever B. that, what C. which ,whatever D. what, that
24. ---Have you been working in N0.1 Middle School since you graduated from college?
----No, I _______ in the countryside for 3 years.
A. have taught B. had taught C. have been teaching D. taught
25. The country's railway system has launched online ticket-booking and a real-name ticket purchasing system, and _______ requires passengers to provide their ID numbers when buying tickets.
A. which B. that C. what D. this
26. With the door _______, the thief’s heart beat fast.
A. knocking B. being knocked C. to be knocked D. knocked
27. Meng Peijie , an ordinary girl who was among the 10 people awarded the title of “Touching China 2012”must be both optimistic and strong-minded. Otherwise, she _______ her disabled adoptive mother for 12 years.
A. mustn't have looked after B. can't have looked after
C. shouldn't have looked after D. couldn't have been looking after
28. During the two conferences, the journalists from the whole country _______ many problems the peasants were greatly concerned about.
A. covered B. dealt C. referred D. interviewed
29.Having lived in the town for many years, Mr. Smith on longer felt _____ among the local people.
A. out of place B. out of touch C. out of control D. out of use
30.______ a little earlier this morning! I missed the bus by only a minute and waited half an hour for another.
A. If I got up B. If I had got up
C. If only I had got up D. If only I got up
31.Exciting as its special effects are ______, there is too much violence in the film.
A.to watch???? ?B.to be watched?? ?C.watching?? ?D.being watched
32. _____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experiences great changes, China and the US have more common interests and shoulder more common responsibilities.
A. As B. For C. Until D. However
33. It's reported that women with demanding jobs are almost _____ to suffer a heart attack.
A. as likely twice B. likely twice as C. twice as likely D. twice likely as
34. Written in a hurry,__________. How can it be satisfactory?
A. they found many mistakes in the report B. Sam made lots of mistakes in the report C. there are plenty of mistakes in the report D. the report is full of mistakes
35. —He is a very hard-working student.
—_______. As far as I know, he often burns the midnight oil.
A. You can say that again B. Absolutely not
C. Heaven knows D. No way
完型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young man waited at a stop light. In front of him was a woman going through papers on the seat of her car and when the light changed to green, she didn’t go. A green light is not a 36 , you know. It is more of a demand. But she didn’t 37 .
When the light turned red again, she still had not 38 her car. The man now started 39 and beating his steering wheel.
A 40 tapped on his windshield (挡风玻璃). He asked for his 41 , returned to his car, talked on the radio, and finally handed it back. The driver protested, “I knew you couldn’t 42 me for shouting in my own car!”
The officer replied, “I didn’t want to 43 you of that. But I was directly behind you. I 44 you, and I said to myself, ‘That man is out of 45 . He’s going to 46 someone!’ ”
“Then I noticed the cross hanging 47 your rear view mirror, the bright yellow ‘Love Is a Choice’ license tag(牌照), and the ‘Give 48 a Chance’ bumper sticker (保险杠标签), and I am sure you must have stolen the 49 .”
His behavior did not 50 his bumper sticker. But let’s not be too 51 . Are we always the people we want to be? We make 52 all the life. Personal change can happen when the person we at present are does not yet 53 the person we hope to be. Better to set high ideals and 54 fall short than to settle for mediocrity (平庸).
The important question is not, “Who are you today?” It is 55 to ask, “Who will you be tomorrow?”
36.
A. mark
B. suggestion
C. warning
D. symbol
37.
A. observe
B. follow
C. obey
D. notice
38.
A. moved
B. reached
C. repaired
D. left
39.
A. crying
B. confusing
C. screaming
D. complaining
40.
A. businessman
B. psychologist
C. manager
D. policeman
41.
A. passport
B. license
C. address
D. name
42.
A. arrest
B. suspect
C. charge
D. criticize
43.
A. remind
B. accuse
C. inform
D. appeal
44.
A. felt
B. reported
C. saw
D. recorded
45.
A. control
B. patience
C. anger
D. despair
46.
A. hate
B. terrify
C. kill
D. hurt
47.
A. in
B. from
C. at
D. on
48.
A. Peace
B. Desire
C. Anxiety
D. Courage
49.
A. car
B. sticker
C. cross
D. tag
50.
A. communicate
B. represent
C. reflect
D. express
51.
A. horrible
B. critical
C. curious
D. serious
52.
A. decisions
B. mistakes
C. promises
D. changes
53.
A. resemble
B. admire
C. respect
D. differ
54.
A. endlessly
B. never
C. sometimes
D. seldom
55.
A. worse
B. more useful
C.more interesting
D. better
阅读理解
A
I was riding my special motorbike this past weekend and stopped at a convenience store. As I was getting my wheelchair off the back, a man watched me from his car and I noticed a wheelchair in his back seat. We spoke for a moment and I asked him about the wheelchair. He answered that it was for his daughter. “Well, do you think she would like to go for a ride on my motorbike with me?” I asked. He seemed shocked that a total stranger would ask him this. He thought about it for a second and said, “Ok, as long as I can follow you.”
He introduced me to Amy and he sat her on my back seat. Her father followed me for a few miles and she talked non-stop about what she wanted for Christmas.
As we came back to the convenience store she said, “This ride is the best Christmas present I could ever receive. I have been in a wheelchair my whole life and didn’t know I could do this.” I told her about some of the other things I do (ski, travel the world by myself, etc.). As her father was taking her off my bike she turned to him and said, “Oh Daddy, I’m going to be OK. Mr. Bryant does all kinds of things— and I will too.” Her father turned away as a tear of joy rolled down his cheek. He hugged me and said, “I was sitting here praying for a gift for Amy that would encourage her. She often felt that her life was dull compared to other children. God answered my prayer just now. Now I pray that God will bless you for your gift to Amy today.” I believed what he said. Being kind and thoughtful to others, we can be an answer to prayer.
56. How did the father feel at first when the author invited his daughter for a ride?
A. He felt nervous because he was worried about his daughter’s safety.
B. He was happy because his daughter could gain excitement.
C. He felt surprised because he didn’t know the author.
D. He was moved because the author was willing to help his daughter.
57. What can we know about the author?
A. He was a disabled man.
B. He usually drove too fast.
C. He worked in a convenience store.
D. He often helped people who were in trouble.
58.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the girl _______.
A. used to be a completely healthy person
B. was unwillingly to communicate with a stranger
C. was not allowed to do some fierce sports
D. usually felt sad about life due to her disability
59. What did the author’s gift refer to according to the girl’s father?
A. The motorbike B. The wheelchair C. The ride D. The blessing
B
Let’s face it — you’re going to get a lot of well-intentioned advice from friends, parents and grandparents about your sleep. Some of this advice is going to be just wrong.
Myth 1: Sleeping late on the weekends will make up for lost sleep during the week.
Fact: Getting less than the amount of sleep that you need night after night accumulates over time and starts to create a“sleep debt”. And like all debts, eventually you need to pay the price. The problem with waiting until the weekend to meet sleep needs is that in the meantime, you are paying the price of being less alert, feeling more moody, thinking slower and having less stimulation.
Myth 2: A boring teacher (or warm room, full stomach, etc.) can put teens to sleep.
Fact: If you are getting enough sleep on a regular basis, there is no teacher, math book or reading assignment in the world boring enough to make you fall asleep in class. There are basically two things that make people sleepy — not getting enough sleep and not getting good quality sleep. The environment kids are in, including the room temperature, light level and entertainment value, may unmask underlying sleepiness, but the environment does not cause it! So if you are dozing off in class, don’t blame it on bad teaching.
Myth 3: Teenagers can pull an all-nighter to study and still be ready for the big test in the morning.
Fact: Teenagers are much better off studying less and getting a good night’s sleep. Research clearly shows that the ability to concentrate and learn new information, as well as to work efficiently, declines sharply after being awake for 15-16 hours, and continues to bottom out the longer you stay up. Plus, if the big test is at 8:00 am, the problem gets even worse. That’s because morning time typically represents a low energy point in the body’s normal 24-hour circadian(生理节奏的) rhythm, especially in teenagers.
60.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student who is in a sleep debt _______.
A. will become bad-tempered and upset
B. must make up for the lost sleep on the weekends
C. will become more interested in fancying
D. thinks slower but more carefully
61. According to Myth 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 Students who eat a lot are sleepy at class.
B. The warm room can make students fall asleep easily.
C. Students’ sleepiness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eaching.
D. The light level may lead students to feel sleepy.
62. If you wake up at six in the morning, when will you begin working ineffectively?
A. At about noon. B. In the early morning.
C. At about 9 pm. D. In the midnight.
63.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t 8:00 am a teenager will _______.
A. feel more energetic after a night’s sleep
B. have a poor learning result
C. have the least desire to learn
D. be able to think in a quick way

C
In the recent past there have been a number of amazing innovations in the world of 3D entertainment, from movie theater technology to what we see at home, to highly developed games. As time goes by and the technology becomes more and more affordable, it seems likely that viewing images with 3D glasses could become a part of day-to-day life for many. Now researchers say that might not be a good thing, as the dangers of 3D glasses come to light in research.
  3D glasses can reportedly be very unhygienic(不卫生的). Health officials in Italy recently confiscated (没收) 3D glasses that they claimed posed health risks because the 3D glasses weren’t cleaned properly between screenings. The other more obvious dangers of 3D glasses remain. Researchers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have found that viewing 3D movies with 3D glasses can strain the eyes by chang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yes and the brain. This can result in headaches and blurred vision, and it seems that the problem is particularly troubling for young children. Those who do experience these kinds of painful side effects should limit their 3D viewing, as long-term results haven’t been found.
  It seems certain that more expensive 3D glasses give you a better 3D experience, as cheaper glasses can create some shadowing. Getting a new pair of disposable(一次性的) glasses at the screening of a movie may be more hygienic, yet there is little evidence to prove whether high-quality 3D glasses are better for your vision and health in the long run.
  What should be done about the dangers of 3D? Well, the headaches and dizziness that some viewers experience can be reduced simply by lessening the amount of time spent using 3D technology and those who experience the effects for a long period of time should consult their doctors.
  64. What is the text mainly about?
  A. The recent innovations in 3D entertainment.
  B. The dangers of viewing images with 3D glasses.
  C. How to choose 3D glasses properly.
  D. How to prevent the harm of 3D glasses.
  65. Health officials in Italy confiscated 3D glasses because ________.
  A. they were believed to be unhealthy
  B. they were too expensive
  C. they were not of high quality
  D. they were used too much
  66.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second paragraph?
  A. 3D glasses pose no threat to adults.
  B. The dangers of 3D glasses are not obvious.
  C. The side effects of 3D glasses can disappear quickly.
  D. Children should be especially cautious about using 3D glasses.
  67. We can infer from the third paragraph 3D glasses of high quality ______.
  A. pose no danger to your health
  B. improve your eyesight
  C. are not necessarily safe
  D. are more hygienic
  

D
Collecting memorabilia and collectable items is a fun hobby, but have you ever thought another way to relive history? Collecting classic newspaper articles is a unique and fun way to really make history come alive. If you start collecting these newspapers, you will find that despite their age, some of them are quite cheap while others are very expensive. It all depends on the news stories they contain.
One of the biggest collections of history newspapers is” Newspaper Archives.” You can find stories and articles by name, category and date. An interesting way to relive history is to specialize in a particular subject or theme. You can even trace the history of a country from these archives, as they have upwards of 10 countries’ newspapers represented here. You can also find out about a certain era a country and collect all the articles.
When you join” Newspaper Archives” as a member, they will inform you when they get new articles. In this way you can also add new articles to you collection.
Surprisingly there are not too many collectors in this field so you will be creating your own unique collection of classic articles. What better way can you find to relive history through your collection of classic articles? Another good thing about having your own unique collection of articles is the fact that you can share your hobby with others who are interested in the same history as you are. You can get together and share articles and other memorabilia.
In fact you can even form a historical society dedicated to this special era in history. Also you can start a website and reach even more people. You can even start a small business selling collectibles and memorabilia based on the knowledge you have gained from your article collection. So start to relive history by collecting classic articles today.
68.We learn from the first paragraph that ________.
Collecting old newspaper articles is the cheapest hobby.
B. the cost of a newspaper article is closely related to its age.
C. you needn’t spend a lot on old newspaper articles.
D. the cost of a newspaper article depends on its content
69.You are advised to join “Newspaper Archives” to________.
get the latest article
B .spend less on newspaper articles
C exchange articles with others
D. take charge of newspapers
70.We can infer from the last paragraph that _______.
Collecting old newspapers articles can get you into financial problems
not many people are interested in collecting old newspapers articles .
the knowledge you get from old newspaper articles can be valuable
D. you can get wealthy by collecting old newspapers articles
七选五
Traditional teen bullying tends to decline with age,peaking during middle school
and?decreasing during high school.Cyber(网络)bullying might be an exception,however.More research is needed to determine whether this form of teen bullying becomes less common as children grow up.
??? ●Respond to teen bullying.
??? If your child admits being bullied,take action.Start by comforting your child .____71_____ Don’t take cell phones away or cut Internet connections as a consequence of being bullied.Never imply that getting bullied is your child’s fault.
??? ●Record the details.
??? Write down the details--the date,who was involved and what specifically happened.Record the facts as objectively as possible.
??? ● _____72____
??? Start with a teacher who knows your child well.Ask whether your child’s classroom behavior has changed or if there are any other warning signs.You might also consult a school dean,counselor or other school contact.____ 73______.Ask for help to solve the bullying problem.Keep notes on these meetings.Remember that it can take time for teachers and administrators to look into bullying in a fair and factual way.
??? ●Ask for a copy of the school’s policy on bullying.
??? Find out how bullying is addressed in the school’s curriculum,as well as how staff members are supposed to respond to known or suspected bullying.
??? If these steps don’t seem to help or your child has been hurt by continued bullying,consult a mental health provider._____74____ Taking legal action to break bullying can make your community safer for all teens.
??? _____75______ . Even if your child doesn’t admit being bullied,offer specific suggestions to stop bullying.
??A.Explain your concerns in a matter-of-fact way.
??B.Meet with school authorities.
C.Deal with dangerous situations.
D.You might also consider talking to a lawyer.
?E.Just say “stop” or walk away from the bully.
F.Tell your child that you’11 do everything in your power to help.
G.Talk to your child about teen bullying.?
改错
What is known to all,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cars have became a popular means of transport, bring great convenience to our life. Thus , they have also caused some problems such as air pollution and traffic jams.
How can we solve it then? As far as I concerned, riding bicycles is a good solution. For one thing, bicycles don't need any petrol and they are energy-saving. For another, bicycles are environmental friendly because they won't give up waste gas.
Therefore, let's take the responsibility to build up a low-carbon city by riding bicycles. Come on and join in us!
书面表达:
某一大学在今年9月份提出了一个规定:新生在第一学期要在学校里做一周的家务杂事(chores),包括整理花园,打扫走廊,到食堂帮助洗碗等。对此学生看法不一。根据下面提示写一篇报道,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赞成的同学
反对的同学
你的观点
帮助别人
大学是学习高级技能的
学校是一个大家庭
学会技能
浪费时间
有责任为学校做些事
提高社会责任感

要求:
1. 词数100 左右
2.可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3.开头已给
A university issued a new rule in September that freshmen should take part in doing chores on campus for one week in the first academic year.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辽宁沈阳向阳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本试卷由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组成
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 总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个气势豪迈的词儿正在流行起来,这个词儿叫做:打造文化。?常常从媒体上得知,某某地方要打造某某文化了。这文化并非子虚乌有,多指当地有特色的文化。这自然叫人奇怪了,已经有的文化还需要打造吗?前不久,听说西部某地居然要打造“大唐文化”。听了一惊,口气大得没边儿。人家“大唐文化”早在一千年前就辉煌于世界了,用得着你来打造?你打造得了吗?
毋庸讳言,这些口号多是一些政府部门喊出来的。这种打造是政府行为。其本意往往还是好的,为了弘扬和振兴当地的文化。应该说,使用某些行政手段,是可以营造一些文化氛围、取得某些文化效应的。但这种“打造”还是造不出文化来。打造这个词儿的本意是制造。优良的工业产品和商品,通过努力是可以打造出来的。文化却不能,因为文化从来不是人为地打造出来的。温文尔雅的吴越文化是打造出来的吗?美国人阳刚十足的牛仔文化是打造出来的吗?巴黎和维也纳的城市文化是打造出来的吗?苗族女子灿烂的服饰文化是打造出来的吗?
文化是时间和心灵酿造出来的,是一代代人共同的精神创造的成果,是自然积淀而成的。你可以奋战一年打造出一座五星级酒店,甚至打造出一个豪华的剧场,却无法制造一种文化。正像我们所说,使一个人富起来是容易的,使一个人有文化哪怕是有点文化气质可就难了。换句话说,物质的东西可以打造,精神文化的东西是不能用打造这个词儿的。难道可以用搞工业的方式来进行文化建设?那么为什么还要大喊打造文化?仅仅是对文化的一种误解么?
坦率地说,打造文化叫得这么响,其中有一个明显的经济目的 ——发展旅游。因为,人们已经愈来愈清楚:文化才是最直接和最重要的旅游资源。一切文化都是个性化的。文化的独特性愈强,旅游价值就愈高。文化是老祖宗不经意之间留给后人的一个永远的“经济增长点”。那么在各地大打旅游牌的市场竞争中,怎样使自己的文化更响亮、抢眼、冒尖、夺人?一句话,看来就得靠“打造”了。
很清楚了,这里所谓的打造文化其本质是对原有文化的一种资源整合,一种商业包装,一种市场化改造。当今有句话不是说得更明白吗?要把某某文化打造成一种品牌。品牌是商业称谓。文化是没有品牌的。中国文化史从来没有把鲁迅或齐白石当作过“品牌”。鲁迅和齐白石也不是打造出来的。当下的打造文化者也并不想再打造出一个鲁迅或齐白石,却想把鲁迅和齐白石当做一种旅游品牌“做大做强”。所以伴随着这种商业化的“文化打造”,总是要大办一场大哄大嗡的文化节来进行市场推广。
进而说,如果用市场的要求来打造历史文化,一定要对历史文化大动商业手术。凡是具有趣味性和刺激性、吸引与诱惑人的、可以大做文章的,便拉到前台,用不上的则搁置一旁。在市场霸权的时代,一切原有的文化都注定地要被市场重新选择。市场拒绝深层的文化,只要外表光怪陆离的一层。此外,市场还要根据自己的需要,还要对原有文化进行再造。涂脂抹粉,添油加醋,插科打诨,必不可少。与此同时,便是无数宝贵的口头文学遗产消失不存。再有,就是假造的景点和重建的“古迹”。这儿添加一个花里胡哨的牌坊,那儿立起来一个钢筋水泥的“老庙”,再造出一条由于老街拆光了而拿来充当古董的仿古“明清街”。街两边的房子像穿上款式一样的戏装那样呆头呆脑地龙套似地站着,文化便被打造成了。
这里边有文化吗?真实的历史文化在哪儿呢?打造出来的到底是什么“文化”?伪文化?非文化?谁来鉴别和认定?反正前来“一日游”的游客们只要看出点新鲜再吃点特色小吃就行,没人认真。也许那些对当地文化一无所知的洋人们会举着大拇指连声称好,凑巧被在场的记者拍张照片登在转天报纸的头版上,再写上一句“图片说明”:“东方文化醉倒西方客。”
(选自冯骥才《文化可以打造么?》)
1.下列对有关“打造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化是时间和心灵酿造出来的,是自然积淀而成的,是一代代人共同的精神创造的成果。
B.打造文化在当前之所以叫得这么响,因为文化是直接和最重要的旅游资源,所以打造文化应运而生。
C.打造文化是对原有文化的一种资源整合,一种商业包装,一种市场化改造,这才是打造文化的本质
D.打造文化者不能打造出一个鲁迅或齐白石,却可以把鲁迅和齐白石当作一种旅游品牌“做大做强”
2.下列分析与作者观点一致的一项是( )
A.打造的文化并非子虚乌有地创造文化,多指当地有特色的文化。
B.打造文化都是政府行为,其本意是为了弘扬和振兴当地的文化。
C.文化不能像优良的工业产品和商品那样通过努力打造出来。
D.打造的文化是老祖宗不经意之间留给后人的一个永远的’’经济增长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打造文化者可以通过整合,包装,改造完成真正的文化建设。
B.在市场霸权的时代,文化的浅薄化是市场化的必然。
C.打造文化之风致使许多旅游景点充斥着胡编乱造的“伪民间故事”。
D.如今,许多游客所游历的景点是打造出来的并非原滋原味的文化。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远知,本系琅邪,后为扬州人。父昙选,为陈扬州刺史。母昼寝,梦凤集其身,因有娠。浮屠宝志谓昙选曰:“生子当为世方士。”    
远知少警敏,多通书传,事陶弘景,传其术,为道士。又从臧兢游。陈后主闻其名,召入重阳殿,辩论超诣,甚见咨挹。隋炀帝为晋王,镇扬州,使人介以邀见,少选发白,俄复鬒,帝惧,遣之。后幸涿郡,诏远知见临朔宫,帝执弟子礼,咨质仙事,诏京师作玉清玄坛以处之。及幸扬州,远知谓帝不宜远京国,不省。    
高祖尚微,远知密语天命。武德中,平王世充,秦王与房玄龄微服过之,远知未识,迎语曰:“中有圣人,非王乎?”乃谂以实。远知曰:“方为太平天子,愿自爱。”太宗立,欲官之,苦辞。贞观九年,诏润州即茆山为观,俾居之。玺诏曰:“省所奏,愿还旧山,已别诏不违雅素,并敕立祠观,以伸曩怀。未知先生早晚至江外,祠舍何当就功?令太史令薛颐等往宣朕意。”    
远知多怪言,诧其弟子潘师正曰:“吾少也有累,不得上天,今署少室伯,吾将行。”即沐浴,加冠衣,若寝者,遂卒。或言寿盖百二十六岁云。遗命子绍业曰:“尔年六十五见天子,七十见女君。”调露中,绍业表其言,高宗召见,嗟赏,追赠远知太中大夫,谥升真先生。武后时复召见,皆如其年。又赠金紫光禄大夫。天授中改谥升玄。
 (选自<新唐书 ·王元知传>) ?
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使人介以邀见 介:引见 B. 乃谂以实 谂:告知
C. 诏润州即茆山为观,俾居之 俾:帮助 D. 秦王与房玄龄微服过之 过:拜访
5.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王远知作为方士参与国政的一组是( ) (3分)
①今署少室伯,吾将行 ②帝执弟子礼,咨质仙事
③高祖尚微,远知密语天命 ④高宗召见,嗟赏
⑤天授中改谥升玄 ⑥方为太平天子,愿自爱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王远知是隋唐时期的一个神秘人物,他从小聪敏,博览群书,入茅山师事陶弘景,后又师事宗道先生臧兢。
B.王远知历三朝而宠不衰,其父昙选曾任陈朝扬州刺史,陈主闻远知名声,召入重阳殿,令讲论,甚见嗟赏。
C.隋炀帝为晋王时,曾让人引见过王远知,见他头发马上变白了,一会又变黑了,就有些害怕,打发他回去。
D.王远知终年126岁,高宗是谥为升真先生,武则天时改谥升玄先生,恩宠沿及他的儿子,赠其子为金紫光禄大夫。
7.把文中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及幸扬州,远知谓帝不宜远京国,不省。 
(2) 已别诏不违雅素,并敕立祠观,以伸曩怀。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8-9)问题。(11分)
赠李白 杜甫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注释]①天宝三载(744)四月,杜甫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在洛阳相识,第二年秋天,二人鲁郡相别,杜甫写下了这首赠诗.②飘蓬:草本植物,秋随风飘荡.③丹砂:朱砂。葛洪:东晋道士“神仙丹药”大师。
8.《杜诗镜铨》引蒋弱六语:“是白一生小像.公赠白诗最多,此诗最简,而足以尽之.”请根据诗的内容,概括李白“一生小像”.(5分)
9.本诗表达了杜甫对李白怎样的深情厚意?请联系诗句内容简要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每空1分,共6分)
10.补写下列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定乎内外之分, ,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2)青泥何盘盘, 。 ?,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驾一叶之扁舟,???? ???。(苏轼《赤壁赋》)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第一题记分。作答时请在答题纸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写清楚。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选择 武献卫
海啸来的毫无征兆。
监狱长海尔默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显得惊慌失措,他比谁都清楚马塔尔监狱总共关押了410 名囚犯, 其中还有85名死囚,而用不了多久整个监狱将被葬身海底。海尔默用颤抖的手抓起电话,他想向上级请示一下,可是电话线路早已被海啸冲毁。此刻马塔尔监狱的狱警们已经把监狱长的办公室围得水泄不通,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对死神的恐惧。
“我们已经没有时间转移犯人,如果再拖延的话连我们自己都将丧生,在撤离前我们不得不做出选择!” 海尔默举起监狱囚室的钥匙下达了最后的命令,“ 司各特一号囚室,纽曼二号囚室,鲁米斯三号囚室,打开囚室大门让犯人暂时逃生去吧 ……” 海尔默话音刚落,狱警们四散逃离,司各特和纽曼飞奔向囚室去执行监狱长的命令,惟独鲁米斯这个头发花白的老狱警还呆呆地站在监狱长办公室里。监狱长有些愤怒了:“ 疯了吗还不走,难道要等海水淹没了你的脑袋才清醒吗? ”“ 可是,可是还有四号囚室的门…… ” 鲁米斯哆嗦着呼喊,声音很快被巨大的海浪冲击声淹没。海尔默变得声嘶力竭:“ 四号囚室关押的都是死囚,对他们来说死是早晚的事情,难道你想把他们放出去杀人越货吗? ” 说完,海尔默激动地往门外跑。鲁米斯向前一步紧紧拽住他的衣服,狠狠地盯着他:“ 现在他们将必死无疑,难道死囚就不是生命吗?” 海尔默完全被这位平日里沉默文雅的老头的话震惊了,他无奈地指指自己的办公室:“ 如果你不怕接受被审判的命运,钥匙就在我抽屉里! ”
马塔尔监狱到处是夺路狂奔的犯人,四号囚室的大门已经被海水淹没,愤怒的死囚的吼声让人毛骨悚然。鲁米斯深深吸了一口气潜入水底,“ 哐当 ” 一声,囚室的大门终于打开了,死囚们带着生的渴望,呼啸着从老狱警身旁游过。
海啸过后,当初被放走的犯人回来自首了,他们被重新关押在一至三号囚室,可怕的是四号囚室却空空如也。搜捕死囚的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鲁米斯带上沉重的镣铐被关押进四号囚室。“没有一个死囚会回来,你就等着接受审判吧!” 监狱长海尔默 “哐当 ” 一声锁上了囚室的大门。
鲁米斯私自放走 85 名死囚,将在监狱广场执行绞刑的消息,被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纷纷报道。劫后余生的小城到处在谈论着鲁米斯的遭遇,人们纷纷为他抱不平,可是谁也阻拦不了死刑的到来。
行刑那天,监狱广场上阴霾密布,刑场下人头攒动,群情振奋。可怜的鲁米斯被套在绞刑架上,苍老的脸盘,花白的头发,显得那么凄楚。执行绞刑的时间到了,只要一声令下砍断绳索,鲁米斯就将结束他的生命。危急时刻,突然有人走向刑场,一个、两个、三个…… “ 我们是来自首的死囚,请把鲁米斯放下来吧,放下这个高尚的人! ”
刑场下的人们开始欢呼起来,海尔默登记死囚号码后,却发现少了两位犯人,如果85名死囚不能悉数自首 ,等待鲁米斯的将还是死亡,刑场上的死囚和刑场下的人们齐声高喊: “ 勇敢地站出来吧!为了洗清罪恶!” 可是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两位死囚依然没有出现。人们开始绝望,看来可怜的鲁米斯还是要为他的义举付出代价。
就在人群躁动不安,局面难以控制的时候,一辆警车呼啸而来。警长证实两名死囚已经在海啸中遇难,他们的尸体刚刚在一处僻静的海滩上找到。目光坚毅的鲁米斯终于从绞刑架上放下来,人群里有响起雷鸣般的掌声。83 名死囚在牢警的押解下,义无反顾地走向四号囚室。
善良的鲁米斯给了死囚一次选择,他坚信信任是相互的,选择就此逃逸的人,打开的是地狱之门,选择回来也许就是打开了天堂之门……
(选自《小说选刊》)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分)
A.小说写主人公鲁米斯在海啸将夺取监狱 85名死囚生命的时刻,选择放走死囚犯,用生命作赌注的冒险行为。
B.小说以毫无征兆的海啸来临后,鲁米斯的放囚行为及其引起的一系列后果展开故事情节,悬念迭起,扣人心弦。
C.行刑前监狱广场的环境描写和鲁米斯被套在绞刑架上的外貌描写,刻画主人公临死前的紧张和绝望心理。
D.小说运用景物描写、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E.死囚犯在鲁米斯将被绞死的关键时刻一个个走向刑场,出来自首,证明了主人公 “信任是相互的”这一信念的真理性。
(2)“ 目光坚毅的鲁米斯终于从绞刑架上放下来,人群里有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鲁米斯差点被绞死,他为什么还 “目光坚毅 ”?“雷鸣般的掌声”表达什么意思? (6分)
(3)小说以“选择”为题目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
(4)小说描写了鲁米斯和监狱长的 “固执”,在“情与法”的冲突中,两个人的性格得到了充分地凸显。有人说鲁米斯放死刑犯是拿自己的生命冒险,不值得;有人说鲁米斯的做法是对的,值得赞扬;有人说监狱长冷酷无情,没有人性;有人说他依法办事,忠于职守。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 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寡言君子”梅贻琦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句教育名言,是曾主持西南联大校务的常委、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一句话。说起西南联大,人们无法忘记梅贻琦。
  梅贻琦是个话少行动多的人,不仅时人称他为“寡言君子”,他的学生也曾因他的寡言,戏作打油诗:“大概或者也许是,不过我们不敢说,可是学校总认为,恐怕仿佛不见得。”
  曾说:“假使一个政府的法令,可以和梅先生说话那样谨严,那样少,那个政府就是最理想的。”
  可正是这样一个寡言的人在西南联大那段特殊的岁月里,担起了大任。在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奉命迁往昆明时,梅贻琦曾讲过一段“高调”的话:“在这风雨飘摇之秋,清华正好像一条船,漂流在惊涛骇浪之中,有人正赶上负驾驶它的责任。此人必不应退却,必不应畏缩,只有鼓起勇气,坚忍前进。虽然此时使人有长夜漫漫之感,但我们相信,不久就要天明风定。到那时我们把这条船好好开回清华园,到那时他才敢向清华的同人校友说一句‘幸告无罪’。”建校初期三人共同主持校务,但蒋梦麟和张伯苓多在重庆参加政府要事,另有公务,偏居一隅的西南联大的众多事情都落到了梅贻琦头上。
在西南联大组创初期,张伯苓就对曾是自己学生的梅贻琦说过:“我的表你戴着。”蒋梦麟当时的社会声望和政治地位虽均高于梅贻琦,但他秉着“对于联大事务不管即是管”的超然姿态。“论设备、论经费、论师生的人数,都是清华最多,依世俗的眼光来看,这一联(合),清华是划不来的,反面看来也可以说,清华在联大占了压倒的优势。”有人如此说,不管旁人怎么说,梅贻琦依然是少说多做。他把在清华形成的风范,在西南联大期间延续着。   梅贻琦于1931年开始担任清华大学校长,在此之前,清华师生赶校长、赶教授是见怪不怪的事,没有哪位校长能在清华长久地呆下去的,而几年过去,梅贻琦依然稳坐校长的位置,被问到有何秘诀,梅贻琦说:“大家倒这个,倒那个,就没有人愿意倒梅(霉)!”他的能力没人愿意倒他,梅贻琦任校长后,奉行“教授治校”原则,既讲民主,也法度严明,清华校务始终井井有条。不到十年,清华的面貌便彻底改观,声名鹊起。   在西南联大时,梅贻琦延续的这一风气,使得主管西南联大校务的职能部门领导,没有一个不是让人心服口服的饱学名士。   昔日西南联大学生,南开大学化学系教授申泮文说,“在校领导班子中绝对没有非教闲杂人等滥竽充数,所以也就没有外行领导内行的问题了。”
心中只有西南联大,没有清华。八年时间里,西南联大能够“同不妨异,异不害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梅贻琦是有着功劳的,傅任敢先生说梅贻琦“心中只有联大,没有清华了”。   确实,民主作风好的梅贻琦,常说“吾从众”,很少有解决不了的矛盾的。在处理具体问题上,梅贻琦也很注意三校间的关系。如为解决教师的生活困难,工学院的清华教师组织了“清华服务社”,开展勘查设计和生产等业务,所获收益除清华教师外,也给北大、南开的同仁补助。使得西南联大的不少老师在回忆那段岁月时,都盛赞三校的合作精神。郑天挺先生说:“西南联大的八年,最可贵的是友爱和团结。教师之间,师生之间,三校之间均如此。”   梅贻琦没有辜负大家的信任,当时北大、清华、南开三校还在长沙合并为一校称之为“临时大学”时,三校的校长未统一到位,西南联大外文系主任叶公超回忆当时的情况说:当年他到了长沙以后,才知道蒋梦麟仍在杭州,叶公超问他南开和清华的两位校长什么时候来,蒋梦麟表示并不乐观。这时候,有人说如果张伯苓和梅贻琦不来,就拆火!后来到了西南联大的梅贻琦到底没辜负大家所有的信任。把西南联大管理得井井有条,不愧是西南联大的“船长”。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陈寅恪是直接批评当局制定法令政策不够严谨,说得多,做得少。引用此言,意在对比。
B.梅贻琦担任联大校长时曾讲过一段话,作者运用“高调”一词评价它,含有揶揄的成分。
C.梅贻琦把在清华形成的最可贵的友爱和团结等风格在联大延续,所以他被称为“船长”。
D.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在长沙合并时称“临时大学”, 梅贻琦从这时起便担负起领导三校的大任。
E.文章用别人的戏称“寡言君子”作题目,是对梅贻琦少说多做性格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2)“说起西南联大,人们无法忘记梅贻琦。”说说梅贻琦哪些特点让人无法忘记?(6分)
(3)结合文章谈谈你对梅贻琦“不愧是西南联大的船长”这个评价的理解。(6分)
(4)“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句话用在开头有什么作用?谈谈你对这句名言的看法。 (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主办方丹麦没有取得各国谈判代表的同意,试图将自行拟定的协议草案强加给大会讨论。发展中国家代表坚决反对主办方越俎代庖。
B.2009年,北大伟岸的身躯躺在“北大精神”的墓冢上苟延残喘,芙蓉姐姐成为北大岁末最新的精神依归。
C.中国的孝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尽孝毋庸置疑,但在孝道与正道之间,如果失去了平衡,就不是真正的孝道。
D.热那亚和美国一些反华势力推襟送抱,鼓动并支持新疆少数极端分子,打砸抢烧,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3分)
A.为亿万炎黄子孙和海外同胞所瞩目的桥山黄帝陵公祭活动,已经成为传承中华文明、凝聚民族精神的文化盛典。 B.中国能否快速推广电子商务应用,不仅关系到中国企业能否渡过金融危机,还关系到中国抓住机遇缩小与世界经济的差距。 C.蓝印花布是我国民间传统工艺品之一,它格调朴素、高雅,蕴含着国人独特的生活情调和审美趣味,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D.“地球一小时”活动虽然只有60分钟,但传递给地球人的节能环保作用却不可低估,它提醒人们:只要时时关注节能,就能为保护地球做出贡献。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竹筏掠过一列比城墙还光滑和高耸的峭壁, ,几乎把前来接受洗礼的远方游子,都变成了潇洒而又多情的诗人。
①也许是千军万马都无法将它们攻克。我真想朝着这雄伟的岩壁长啸一声,还没有等自己发出声音,
②这高亢的男声,这悠扬的女声,像箭镞似的一起射向平坦的岩壁,又立刻被弹拨了回来。
③却已有许多乘着竹筏的游人,争先恐后地叫喊起来。
④只见那些硕大和壮丽的暗红色巨石,绵延着横在小溪之滨约有半里之遥的路程,巍然屹立着。
⑤多么秀丽和神秘的山水,
⑥这些回音融会在一起,像一曲交响乐似的,充满了欢乐的向往和惊讶的赞叹。
A.④①③②⑥⑤ B.③②①⑤④⑥ C.④①②③⑥⑤ D. ⑤④③①②
16..依照下面文句中画线句,另写两个与画线句句式一致,内容一致的句子,构成排比句。(6分)
面对有缺憾的事物,我们必须学会包容,而不是求全责备。你如果欣赏塞北的美丽雪景,就必须包容它那难耐的严寒; , ; , 。
17.请在下面这段话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虚词。(5分)
我们知道了制约宇宙的有关规律,我们 不能利用它们去预言遥远的未来。这是因为物理方程的解会呈现出一种称作混沌的性质。这表明方程可能是不稳定的:在某一时刻对系统作非常微小的改变,系统的未来行为很快会变得完全不同。例如, 你稍微改变一下你旋转轮赌盘的方式, 会改变出现的数字。你在实际上不可能预言出现的数字, ,物理学家就会在赌场发财。 (霍金《宇宙的未来》)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两个人来拜伯乐为师。伯乐将识别马的诀窍讲给他们听。
一天,伯乐带着他们到赵简子的马厩里,要他们辨别出最爱踢人的马。徒弟一仔细观察后,指着一匹马说:“就是它。”
徒弟二就用手去摸马的屁股。他摸了三遍,这马依然站在那里,不仅没踢人,甚至连一点焦躁不安的反应也没有。
徒弟一见马很驯服,觉得很难为情,以为自己看错了。徒弟二说:“这的确是一匹踢人的马。没踢我,是因为它受了伤。他的肩部疲塌,是筋骨劳损的表现;前腿膝关节肿胀,说明这马失过前蹄。马踢人的时候,通常要举起后腿,这时,马全身的重量都落在前腿上。一匹肩部和前腿膝关节受了伤的马难以承受自己身体的重量,后腿抬不起来,它也就难以踢人了。你善于识别踢人的马,可是却不善于发现马身上的伤痛。”
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A(说的是“文化”,而不是“打造文化”)
2.C(A.不是作者的观点。B.对本意的理解错误D.“打造文化”错,应是“文化”)
3.A(“打造”和“真正的文化建设”完全是两码事)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4.C(俾:使)
5.C(①不是参与国政④召见的是他的儿子⑤是改谥号)
6.D(赠为金紫光禄大夫的是王远知)
7.(1)等到隋炀帝巡幸扬州,王远知对皇帝说不宜远离京城,隋炀帝不明白他的意思。
(“幸”“远”“省”各1分,大意2分)
(2)我已另外下诏不使你违背素洁志愿,并命令建立祠观,使你实现先前愿望。
(“别”“敕”“曩”各1分,大意2分)
译文:
王远知,祖籍琅琊,后来成为扬州人。父亲王昙选,是陈代时扬州刺史。母亲白天睡觉,梦见凤凰停在她身上,便有了身孕。僧人宝志对昙选说:“你的孩子会成为方士。”
远知小时候便聪明敏捷,对书传很精通,师从陶弘景,得到了他的道术,做了道士。又跟从臧兢游历,陈后主听说他的名字,召他到重阳殿中,辩论高超,很能为陈后主参谋。隋炀帝做晋王的时候,镇守扬州,让人引见,王远知马上头发就白了,一会又变黑了。隋炀帝害怕了,打发他回去。后来巡幸诼郡,让远知到临朔宫相见,隋炀帝用弟子的礼节对待他,咨询神仙之事,在京师建造玉清玄坛让他居住。等到隋炀帝巡幸扬州,王远知对皇帝说不宜远离京城,隋炀帝不明白他的意思。
隋高祖喜欢隐微之事,远知跟他密谈天命。武德年间,平定王世允。秦王与房玄龄穿着便服访问他,远知不认识,迎上去说:“你们当中有圣人,怕不是王吧?”他们才以实情相告。远知说:“将要当太平天子,希望自爱。”太宗即位后,打算让他回宫,他坚决推辞。贞观九年,下诏在润州茆山建道观,让他居住在那里。下诏说:“看了你的奏书,想回到原来的山中,我已另外下诏不使你违背素洁之愿,并命令建立祠观,使你实现先前的愿望。不知道先生什么时候到江外?道观什么时候建成?命令太史令薛颐等前往告知我的意见。”
王远知有很多怪话。对弟子潘师正说:“我小时候有拖累,不得上天。今天当了少室伯,我要走了。”立刻沐浴,穿戴好衣帽,像是要睡觉似的,便死了。有的人说他年寿大约有一百二十六岁的样子。留给儿子绍业的遗书说:“你年纪六十五岁时见天子,七十岁时见女性君王。”调露年间,绍业说出他的这些话,唐高宗召见绍业,叹赏,追赠远知为太中大夫,谥号升真先生。武后时又召见,都如他所说的时间相同。又赠金紫光禄大夫。天授中改谥升玄。
8.李白是一位饱学之士(诗仙)①他如飘蓬一般过着漂泊的生活②才华横溢③有痛饮狂歌的豪放④转而求仙未得⑤他渴望舒展怀抱却不被朝廷重用。 (每点1分)
9.①对李白如蓬飘零,放荡不羁的诗酒人生和求仙生涯的怜爱和惋惜②“空度日”表达对李白身世落拓堪悲的内心痛苦。“为谁雄”是对李白渴望舒展怀抱但未能伸展的哀怜及对其寂寞的同情。③表现了自己与李白惺惺相惜的深厚情谊。(每点2分)
10.(1)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辩护荣辱之境
(2)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
(3)侣鱼虾而友麋鹿 举匏樽以相属 (每空1分)
三.11.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AC(A.不是冒险,是深思熟虑后的选择,他坚定的认为,死囚犯也是生命,他们在未被执行死刑前也有逃生的权利;C.“紧张和绝望心理”错。环境描写是衬托气氛,外貌描写是写外人的心理感受,反衬他品德的高尚。) (5分)
(2)第一问:①他坚信在海啸危及生命的关键时刻放走死刑犯的做法是对的,即使被绞死业不后悔;②他坚信“信任是相互的”不论什么人,当你把真正的信任给了他,他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回报你。第二问:①为一个善良而高尚的人终于被救而高兴;②为主人公人性的义举和不悔的表现而喝彩;③为“85”个死囚回报“信任”的“义举”而感动。(6分)
(3)①“选择”是贯穿小说的线索,故事由鲁米斯选择放死囚而起,由死囚选择回来自首而终。②通过不同人物的选择来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③突出主要情节,揭示小说主题。 (6分)
(4)能将一个观点阐述清楚,言之成理即可。(8分)
四.12.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答C给3分,答E给2分,答D给1分,答AB不给分(A.运用对比写法,意在表明梅贻琦为人治学严谨、少说多做的性格特点。B.“高调”是加上引号的,没有讽刺之意。其实是格调较高的话,是中肯评价。D.从文中看,“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在长沙合并为一校称之为‘临时大学’时,三校的校长未统一到位”梅贻琦是“在西南联大那段特殊的岁月里,担起了大任”的。) (5分)
(2)①梅贻琦是个话少行动多的人。②鼓起勇气,坚韧前进,危难时刻勇于承担重任。③生活作风民主,讲究团结合作。④身居全局,治校严谨。(每点2分,答出3点给6分)
(3)作为联大校长的梅贻琦具有如下特点:①在西南联大那段特殊的岁月里,他危难时刻担起了校长的大任。②奉行“教授治校”原则,既讲民主,法度也严明。③以身作则,少说多做。④发扬三校的合作精神,清华校务井井有条。因此说他是西南联大当之无愧的领航人。(每点2分,答出3点给6分)
(4)作用:用传主自己的话开篇,对全篇具有总领和引起下文的作用。体现了传主作为联大校长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一面;又展示了传主治校原则和方略,以引出传主事迹。
名言理解:①大楼只是代表大学校舍的好坏,并不代表大学水平的高下,世界名牌大学校舍就说明了这一点。②大学时传播科学精神、传授知识,培养国家建设人才的地方,应该是大师集中和主宰的地方。③现在,有些国内大学以大建大修校舍为自豪,以为校舍豪华、设备先进就是名牌大学了,这一点早在四十年代联大校长梅贻琦就给了我们最好的回答,应该引起当下国内大学领导者的深深思索。
(答出统领、引起下文,并加以分析给2分;句子理解,每点2分;必须联系文章内容和现实社会谈出自己的看法。)
五.13.D (A越:超过。俎:古代祭祀时盛牛羊极品的器具。代:代替。疱:厨师。解释:主祭的人跨过礼器去代替厨师办席。比喻超出自己职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B苟延残喘:苟:苟且,勉强;延:延续;残喘:临死前的喘息。勉强拖延一口没断的气。比喻勉强维持生存。含贬义.C源远流长: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解释: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D推襟送抱:褒义词,比喻坦诚相见。襟抱:指心意。) (3分)
14 .C( A.“炎黄子孙”包含“海外同胞”,两者不能并列使用;B.两面对一面,搭配不当;D.“传递”与后面的“作用”搭配不当。) (3分)
15. A (3分)
16.你如果欣赏江南的秀丽景色,就必须包容它那潮湿的天气;
你如果领略泰山的壮丽日出,就必须包容它那陡峭的山路。(共6分)
(本题考查仿写能力,前先要分析例句的结构特点,采用“你如果……,就必须……”的句式;再次展开合理想象,组织文字表述)。
17. 即便 仍然 如果 就 否则(其他答案如果合理也可得分) (5分)
18. 写作(请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60分)
立意提示:这篇寓言告诉我们,无论是相马、看人还是判断其他事物,都要全面地了解情况,注意分析各种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否则难免得出错误的结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