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3.1坚持新发展理念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3.1坚持新发展理念教案

资源简介

3.1 坚持新发展理念
【标 题】高中政治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第三课 第一框《坚持新发展理念》
【教学时间】2课时(1课时40分钟)
【课 型】新授课
【教材版本】2019统编版
【课标要求】阐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阐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
享的新发展理念。
【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党和政府重视民生的实例,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认识到新发展理念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理念,进一步相信党和国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2、分析新发展理念的具体内涵和具体要求,明白新发展理念是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科学地认识和理解新发展理念。
【教学重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的具体内涵
【教学难点】创新的原因、五个发展理念的具体举措
【教学策略】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课前预习相关知识
【教学安排】
一、组织教学:师生互问好!
二、导入新课: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全国代表大会上做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019年,拥有14亿人民的中国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接下来,面临我们的有两种发展结果,一种是接着发展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还有一种是停滞不前甚至还会倒退,即步入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是2006年世行首先提出的一个概念,指一个经济体的人均收入达到世界中等水平(人均GDP在4000美元—12700美元的阶段)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转变,导致新的增长动力特别是内生动力不足,经济长期停滞不前;同时,快速发展中积聚的问题集中爆发,造成贫富分化加剧、产业升级艰难、城市化进程受阻、社会矛盾凸显等。以拉美巴西等国家为例,他们在上世纪70年代已经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而中国彼时才开始改革开放,直到2007年,这些国家仍然是中等收入国家。中国应该如何避免步入中等收入陷阱呢?这就要求我们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新发展理念,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坚持新发展理念》。
三、新课讲授
板书:3.1坚持新发展理念
本框包含2个内容:1、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贯彻新发展理念
板书: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探究与分享
播放《牵挂》视频,思考:(1)习近平总书记最牵挂的人是谁?(2)最牵挂的“心事”是什么?
吃饱肚子、穿暖衣裳、有学上、有房住、有医保、摆脱贫困、实现人民幸福
那么什么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呢?
板书:1、核心要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注意:人民≠公民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内容有哪些呢?
板书:2、具体内容
①发展为了人民(为了谁)
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发展依靠人民(依靠谁)
要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③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由谁共享)
要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彰显制度优势。
板书:3、重要意义
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确立了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
探究与分享
进入新时代,面临新问题,遭受新挑战
2000-2020年我国GDP增速趋势图
材料: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东中西部发展不协调,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
问题:解决新时代我国发展遇到的上述问题,我们应树立什么样的发展理念?
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板书:二、贯彻新发展理念
1、内容: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探究三:播放视频
分析我们为什么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板书:2、原因
(1)理念和实践的关系: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新时代需要新发展理念。
(2)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意义: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探究与分享
2012年至2017年,我国创新驱动发展取得丰硕成果。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1%,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课件进步贡献率由52.2%提高到57.5%。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量子通信、大飞机等重大创新成功不断涌现。高铁网络、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引领世界潮流。“互联网+”广泛融入各行各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日均新设企业由5000多户增加到1.6万多户。
结合材料,说明创新是如何推动经济发展的。
板书:3、创新发展
注重解决的问题:发展动力
原因: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要求: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探究与分享
人是创新最关键的因素。“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习近平指出,创新正当其时,圆梦适得其势。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创新的人才需要教育的培养。教育对于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结合自身发展,谈谈青年人如何成长为创新型人才。
板书:4、协调发展
注重解决的问题:发展不平衡
原因: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
要求: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探究与分享
20世纪90年代,某村凭借山里优质的石灰岩资源,成为当地规模最大的石灰石开采区,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石矿被村民称作“钱袋子”。然而,“钱袋子”鼓起来的代价,是灰蒙蒙的天、浑浊的水、尘土飞扬的山。从2005年开始,村里重新调整发展规划,封山护水,把全村划分为生态旅游区、美丽宜居区、田园观光区,陆续完成污水处理、垃圾清理、山塘水库修复、厂区拆迁、道路“三化”、河道整治等工程。
如今,该村青山环绕、漫山翠竹,小溪潺潺,鸟语花香,实现了从“卖资源”到“卖风景”的转变,逐步形成了旅游观光、河道漂流、户外拓展、果蔬采摘、农事体验的休闲旅游产业链,走出了一条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路子。
该村的可喜变化,受益于什么样的发展理念?
结合材料,说明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板书:5、绿色发展
注重解决的问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原因:绿色发展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
要求: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板书:6、开放发展
注重解决的问题:发展内外联动
原因:开放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要求:要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合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讨论】播放视频
“每一个小群体都不应该被放弃”体现我国怎样的发展思想和新发展理念?
答: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共享发展的发展理念
板书:7、共享发展
注重解决的问题:社会公平正义
原因: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
要求: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使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名词解析: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是反映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
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
恩格尔系数越小,一般表明家庭生活水平越高。
3.新发展理念的地位和内在联系
(1)地位: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2)内在联系:这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
4.如何从整体上把握新发展理念
我们要把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一贯穿、一构建、一转变、三变革、一实现)
注意:创新是核心,是发展的动力所在;协调是关键,是补齐短板、实现全面小康的重点所在;绿水是基础,绿色化的新型发展才是出路;开放是保障,我国经济既然深度融合世界经济,就不可能独善其身;共享是根本,让人民共建共享,才能汇聚14亿多人民的磅礴之力。
四、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