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你了解这段历史吗?导入新课 第五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自主学习新课探究23课堂小结4学习目标1课堂练习5学习目录1.掌握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概况及历史影响。2.了解唐末黄巢等农民起义、以及唐朝灭亡等基本史实。3.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历史局面。通过史料分析得出五代十国的特点,培养学生史料分析的能力。同时通过对唐朝由盛转衰而亡的了解,由史入政,培养学生参政意识。课标要求: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局面。学习目标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是什么?什么是安史之乱?它造成怎样的严重后果?黄巢起义的原因是什么?给唐朝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概述唐朝灭亡的基本史实。五代十国有哪些政权,政权特点是什么 这一时期有什么影响?自主学习一、安史之乱长恨歌(节选)白居易 【朝代】唐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这里的汉皇指的是谁?此时的他在统治国家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一)背景杨贵妃李隆基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一、安史之乱(一)背景(1)唐玄宗统治后期追求享乐(2)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自持承平,以为天下无复可忧,遂深居禁中,专以声色自娱,悉委政事于(李)林甫。”……“朕今老矣,朝事付之于宰相,边事付之于诸将,夫复何忧。”——《资治通鉴·唐纪》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长恨歌》《虢国夫人游春图》天宝十节度使分布图边镇兵:49万中央军:12万一、安史之乱(一)背景内轻外重睿宗景云二年(711年)开始设立节度使……与军务有关的支度(财政)、营田、及转运等诸种使职改为节度使兼职。——石云涛《唐代幕府制度研究》唐代节度使职权有何变化?逐渐扩大,由掌握军权逐渐身兼数职。(3)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内轻外重的局面。一、安史之乱(一)背景安禄山,粟特族。安禄山出身西域康国,其父早逝,其母阿史德氏,改嫁于右羽林大将军安波注之兄安延偃,从此改为安姓,精通九蕃语言。开元初年,逃离突厥,成为幽州都督张守珪的部将和义子。骁勇善战,屡建功勋,迁平卢军兵马使、营州都督。天宝年间,安禄山经义父张守珪举荐,受唐朝当局信任,从此平步青云,兼任平卢、范阳和河东三镇节度使,镇抚东北地区。(4)安禄山势力膨胀一、安史之乱(二)过程(755年——763年)1.爆发:755年,节度使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2.主要事件:(1)755年范阳起兵(2)756年安禄山称帝,建立大燕政权。(3)756年唐玄宗“幸蜀”,马嵬坡兵变。(4)756年唐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借助回纥援军、郭子仪、李光弼平叛(5)763年,唐军平定安史。安禄山安庆绪史思明史朝义一、安史之乱一、安史之乱(三)影响杜甫诗《无家别》中有“寂寞天宝后,圆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 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 一二老寡妻”之句。想一想:这场战乱主要发生在哪里?给人民造成了什么样的灾难?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忆昔》北方地区,百姓流离失所,无以为生。(1)导致北方地区社会经济遭受严重破坏(2)由于北方战乱,人民大量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唐玄宗741年一、安史之乱(三)影响平时安西万里疆,今日边防在凤翔。——白居易《西凉伎》(3)导致唐朝国力衰弱,疆域大大缩小。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形势图一、安史之乱(三)影响(4)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唐朝国势从此由盛转衰。“(节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新唐书·兵志》藩镇割据概念:名义上听命于朝廷,实际上是脱离中央政权控制的割据势力,典型表现既“将帅专兵,武将掌权”。(军阀)一、安史之乱(三)影响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的转折点,使得唐朝由盛转衰。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统治危机:宦官专权藩镇割据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粗通笔墨,少有诗才,但成年后却屡试不第。,关874年关东发生了大旱,官吏强迫百姓缴租税,服差役,百姓走投无路,聚集黄巢周围,与唐廷官吏进行过多次武装冲突。(一)黄巢起义腐朽的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背景:1.唐朝后期,统治腐朽,藩镇割据;政局动荡。2.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概况:875年起义转战南北,攻入长安,建立大齐政权。结果:起义军虽然一度攻占了长安,最终却被原为义军将领的朱温,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起义。影响:给唐朝以致命的打击。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一)黄巢起义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二)唐朝灭亡朱温朱温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势力,907年,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灭亡。朱温建立后梁,开启五代十国的序幕资料卡北方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南方十国: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北汉(北方)重大事件:后晋的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周世宗柴荣改革,使得后周强大起来。三、政权更迭与分立(一)五代十国概况三、政权更迭与分立三、政权更迭与分立(一)五代十国概况“天子者,兵强马壮者为之”。——安重荣五代十国在本质: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五代十国的特点:(1)武将专权(2)北方政权更替频繁,南方政局相对稳定(3)政权割据分立(4)统一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军人跋扈,是紊乱政治的根本,也是引起祸患的原因。唐玄宗后期任人唯亲,朝政腐败,地方势力集军事、行政和财权于一身,对于中央来讲,地方已尾大不掉。一场兵变使唐室不能复振。——吕思勉《中国通史》(在五代十国时期)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各封建割据者为争权夺地长期混战,黄河流域尤其严重,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四、以史为鉴思考:一场兵革是指哪一历史事件?在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的历史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历史教训?“兵革”指:安史之乱历史教训:统治者要励精图治,任人唯贤;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的基础。安史之乱,江淮独全;历五季纷争,中原之地五易其姓,杀戮几尽,而东南之邦,民有定主……——《山堂先生群书考索》五代乱世将何去何从?课堂小结1.下表反映的史实是(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C.唐朝灭亡 D.黄巾起义起止时间 755年至763年叛军指挥官 安禄山、史思明等结果 唐朝获胜,地方割据局面开始形成影响 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A 课堂练习2.下表是某位同学学习唐朝历史时按照时间顺序做的笔记,空岀来的表格依次填写正确的是( )A.贞观之治、安史之乱B.安史之乱、贞观之治C.黄巢起义、安史之乱D.安史之乱、黄巢起义A 3.黄巢起义后,曾宣布要“洗涤朝廷”。该起义爆发的原因是( )①藩镇割据严重,相互之间发生兼并战争②连年灾荒,人民生活困苦③宦官专权,朝政腐败④中央权力衰微,无力控制藩镇A.①②③④ B.①②④C.①②③ D.①④A 4.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是公认的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唐朝的建立者和灭亡唐朝的分别是( )A.李渊、黄巢 B.李世民、朱温C.李渊、朱温 D.李世民、黄巢C 5.“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唐朝灭亡以后进入的分裂时期是( )A.春秋战国B.魏晋南北朝C.辽宋夏金D.五代十国D 6.藩镇割据是唐朝末年形成的一大恶瘤。与这一“恶瘤”的产生密切相关的是( )A.安史之乱B.黄巢起义C.五代十国D.黄袍加身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mp4 安史之乱.mp4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