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阅读专项训练习题(3份打包附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阅读专项训练习题(3份打包附答案)

资源简介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阅读专项训练习题(二)
(一)沙滩上的童话(节选)
我们一起商量怎样攻下那座城堡。
一个小伙伴说:“我驾驶飞机去轰炸。”
有人反驳:“那时候还没有飞机呢!”
我说:“挖地道,从地下装上火药,把城堡炸平。”
我的办法得到了大家的赞赏。于是我们趴在沙滩上,从四面八方挖着地道。
挖呀,挖呀,我们终于挖到了城堡下面,然后合力用手往上一抬,就把城堡给轰塌了。
我们欢呼着胜利,欢呼着炸死了魔王,欢呼着救出了公主。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反驳——__________
商量——__________
合力——__________
(2)孩子们为什么欢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的办法得到了大家的赞赏。”这句话说明“我”的方法得到了大家的 _____________。
(4)“我们欢呼着胜利,欢呼着炸死了魔王,欢呼着救出了公主。”这句话用了 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体现孩子们 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答案】
(1)反对 讨论 合作;
(2)因为孩子们合作炸死了魔王,救出了公主。
(3)认同和欣赏;
(4)排比 喜悦、激动。
【分析】语段选自课文《沙滩上的童话》。课文描写的是一群孩子在海边的沙滩上修筑城堡、编织童话故事的情景,表现了孩子们纯真的童心。
【解析】(1)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反驳”的意思是反对,故近义词为“反对”,“商量”的意思是讨论,故近义词为“讨论”。“合力”的意思是合作,故近义词为“合作”。
(2)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阅读句子“我们欢呼着胜利,欢呼着炸死了魔王,欢呼着救出了公主”可知,孩子们之所以欢呼,是因为孩子们合作炸死了魔王,救出了公主。
(3)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阅读句子“我的办法得到了大家的赞赏”可知,这句话说明“我”的方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和欣赏。
(4)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阅读句子“我们欢呼着胜利,欢呼着炸死了魔王,欢呼着救出了公主”可知,这句话连用三个“欢呼”,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体现孩子们喜悦、激动的心情。
(二)仓颉造字(节选)
人类早期是没有文字的,这样的时间过了很长很长。为了适应生活的需要,帮助表达、交(换 唤) 、记忆等,古人曾发明、使用过“结绳记事”。他们用长短不同、颜色有别的细绳,根据需要,在间隔不等的(拒 距) 离,打上不同形式的结,然后依次拴在一根较粗的主绳上。
还有的人曾经使用过“物语”,就是用一件具体事物代表一种固定的含义。比如:有的用小柿子叶表示“我很苦闷”,有的用火表示“我要找你”。
传说仓颉创造了文字。仓颉在野外的泥地上看到了鸟的足迹,它们有直有斜有交叉,富有变化,于是他模仿鸟的足迹创造了字的笔画。后来。他又根据龟纹、虫蛇、山川、草木等的形状或动态,创造了文字。
就这样,人类最早的文字之一--汉字诞生了。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打“√”。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①仿照——__________________
②产生——__________________
③依据——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人类早期没有文字,古人曾使用“__________”来帮助表达记忆.还有人使用“______________”来代表固定的含义。
②传说 ____________创造了文字。他模仿 ___________创造了 ______________,又根据龟纹、虫蛇、山川、草木等的 ____________,创造了文字。
(4)古人是怎样“结绳记事”的?用“ ”画出相关语句。
(5)读短文,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①人类早期就已经有了文字。 ( )
②古人曾经使用过“物语”,有的用火表示“我很苦闷”,有的用小柿子叶表示“我要找你”。( )
③汉字是人类最早的文字之一。 ( )
【答案】(1)换 距;
(2)①模仿;②诞生;③根据;
(3)①结绳记事 物语;②仓颉 鸟的足迹 字的笔画 形状或动态;
(4)他们用长短不同、颜色有别的细绳,根据需要,在间隔不等的距离,打上不同形式的结,然后再依次拴在一根较粗的主绳上。
(5)①×;②×;③√。
【分析】本文写仓颉在野外的泥地上看到了鸟的足迹,模仿鸟的足迹创造了字的笔画。后来经过大家的智慧把字进一步完善。文章歌颂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解析】(1)考查了对同音字的辨析。“交换”双方各拿出自己的给对方;互换。故选“换”。“距离”在空间或时间上相隔。故选“距”。
(2)考查了对近义词的理解。①仿照:按照已有的方法或式样去做。故近义词为“模仿”。②产生:由已有事物中生出新的事物;出现。故近义词为“诞生”。③依据:表示以某种事物作为论断的前提或言行的基础。故近义词为“根据”。
(3)考查了根据短文内容填空。通过阅读可知,①人类早期没有文字,古人曾使用“结绳记事”来帮助表达记忆.还有人使用“物语”来代表固定的含义。②传说仓颉创造了文字。他模仿鸟的足迹创造了字的笔画,又根据龟纹、虫蛇、山川、草木等的形状或动态,创造了文字。
(4)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从“他们用长短不同、颜色有别的细绳,根据需要,在间隔不等的距离,打上不同形式的结,然后再依次拴在一根较粗的主绳上”可知,古人是怎样“结绳记事”的。
(5)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①有误,人类早期是没有文字的。②有误,古人曾经使用过“物语”,有的用小柿子叶表示“我很苦闷”,有的用火表示“我要找你”。③正确。
(三)
我有一大把彩色的梦,
有的长,有的圆,有的硬。
他们躺在铅笔盒里聊天,
一打开,就在白纸上跳蹦。
……
在葱郁的森林里,
雪松们拉着手,
请小鸟留下歌声。
小屋的烟囱上,
结一个苹果般的太阳,
又大--又红!(1)请从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短_____________
软_____________
黑_____________
合上_______________
(2)选文中的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他们”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3)用“有的……有的……有的……”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葱郁的森林里有什么?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长 硬白 打开;
(2)拟人 彩色的梦;
(3)公园里,竹子的品种很多,有的竹子高耸入云,有的竹子恰与人齐,还有的种在花盆里,小巧依人。
(4)葱郁的森林里有雪松、小鸟、小屋、太阳等。它们的特点是:雪松们拉着手,小鸟会唱歌,小屋的烟囱上有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般的太阳。
【分析】语段选自《彩色的梦》。本文是一篇童谣,写的是小朋友用五彩的画笔,编织了一个美丽的童话。让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发现这个世界其实是那么的奇妙。
【解析】(1)考查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短”的意思是长度小,与“长”相对。从文中找出反义词为“长”。“软”的意思是柔,与“硬”相对。故从文中找出反义词为“硬”。“黑”的意思是像墨和煤那样的颜色,与“白”相对。从文中找出反义词为“白”。“合上”的意思是关闭。从文中找出反义词为“打开”。
(2)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阅读句子“他们躺在铅笔盒里聊天”可知,这句话把“梦”拟人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他们”指的是彩色的梦。
(3)考查学生的造句能力。学生用“有的……有的……有的……”写一句话即可。即:公园里,竹子的品种很多,有的竹子高耸入云,有的竹子恰与人齐,还有的种在花盆里,小巧依人。
(4)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阅读句子“在葱郁的森林里,雪松们拉着手,请小鸟留下歌声。屋的烟囱上,结一个苹果般的太阳,又大--又红“可知,葱郁的森林里有雪松、小鸟、小屋、太阳等。它们的特点是:雪松们拉着手,小鸟会唱歌,小屋的烟囱上有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般的太阳。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阅读专项训练习题(三)
(一)
小毛虫一刻也没有迟疑,尽心竭力地工作着。它织啊,织啊,最后把自己从头到脚裹进了温暖的茧屋里。
“以后会怎么样?”它在与世隔绝的茧屋里问。
“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小毛虫听到一个声音在回答,“你要耐心等待,以后会明白的。”
时辰到了,它清醒了过来,再也不是以前那条笨手笨脚的小毛虫。它灵巧地从茧子里挣脱出来,惊奇地发现自己身上生出了一对轻盈的翅膀,上面布满色彩斑斓的花纹。它愉快地舞动了一下双翅,如绒毛一般,从叶子上飘然而起。它飞啊飞,渐渐地消失在蓝色的雾霭之中。
(1)选文共有 ( )个自然段。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灵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划出小毛虫变成蝴蝶的句子。
(4)你喜欢这条小毛虫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4;
(2)灵巧 愉快;
(3)它灵巧地从茧子里挣脱出来,惊奇地发现自己身上生出了一对轻盈的翅膀,上面布满色彩斑斓的花纹。
(4)我喜欢这条小毛虫。因为它勤奋且懂得坚持。
【分析】文章描写了一条小毛虫从结茧到破茧成蝶的变化过程。通过描写小毛虫的成长过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失望,要乐观、充满信心;唯有努力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才能感受生活的快乐和美好,才能真正有所作为。
【解析】
(1)考查学生对自然段的辨析。每个自然段前空两格即为一段。故文章共有4个自然段。
(2)考查了对近义词的理解。灵活:敏捷,不呆板。从文中找出近义词为“灵巧”。高兴:开心,愉悦。从文中找出近义词为“愉快”。
(3)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阅读句子“它灵巧地从茧子里挣脱出来,惊奇地发现自己身上生出了一对轻盈的翅膀,上面布满色彩斑斓的花纹”可知答案。
(4)考查学生的语言能力。学生结合文段内容回答即可。即:我喜欢这条小毛虫。因为它勤奋且懂得坚持。
(二)羿射九日(节选)
羿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炎热渐渐退去。羿又伸手拔箭,准备射下最后一个太旧。这个太阳害怕极了,慌慌张张地躲进了大海里。
天上没有了太阳,整个世界一片黑暗。羿想,没有了太阳,就没有了光明和温暖,庄稼不能生长,人类和动物也没法活下去。于是,羿留下了最后一个太阳。
从此,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到东方落下。土地渐渐滋润起来,花草树木渐渐繁茂起来,江河奔腾欢唱,大地上重新现出了勃勃生机。
(1)照样子,写词语。
慌慌张张(AABB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羿为什么要留下最后一个太阳?用“ ”在文段中画出相关语句。
(3)天上没有了太阳,世界会怎么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了太阳后,大地上是一派什么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干干净净 清清白白;
(2)没有了太阳,就没有了光明和温暖,庄稼不能生长,人类和动物也没法活下去。
(3)天上没有了太阳,世界就没有了光明和温暖,庄稼不能生长,人类和动物也没法活下去。
(4)土地渐渐滋润起来,花草树木渐渐繁茂起来,江河奔腾欢唱,大地上重新现出了勃勃生机。
【分析】语段选自课文《羿射九日》,这是一个古老的神话故事,讲述了古时候天上的十个太阳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苦难,羿为了帮助别人脱离苦海,历尽艰辛射下九个太阳的故事。
【解析】(1)考查学生仿写词语的能力。“慌慌张张”是“AABB”式的词语,类似的词语有:干干净净、清清白白。
(2)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阅读句子“没有了太阳,就没有了光明和温暖,庄稼不能生长,人类和动物也没法活下去”可知答案。
(3)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阅读文段可知,天上没有了太阳,世界就没有了光明和温暖,庄稼不能生长,人类和动物也没法活下去。
(4)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阅读句子“土地渐渐滋润起来,花草树木渐渐繁茂起来,江河奔腾欢唱,大地上重新现出了勃勃生机”可知答案。
(三)晚霞
太阳是世上万物的母亲。
她,为了看望自己的儿女,从东海出来,走了整整一天,现在,又要到西山后面去休息了。
看,她正举着红头巾向儿女们告别。
这红头巾映红了水,也映红了村边的树林。
小鸟在树林里叽叽喳喳地唱着:“太阳妈妈,再见。太阳妈妈,晚安。”
路旁的向日葵,依依不舍地望着那在晚风中飘动的红头巾,不知道在想什么。
(1)给短文标上自然段序号。
(2)用文中的词语填空,并照样子各写两个。
____________地唱着
____________地望着
AAB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A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文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
A.排比
B.拟人
C.比喻
(4)向日葵在想什么?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太阳是……
②她,为了看望自己的儿女……
③看,她正举着红头巾向儿女们告别。
④这红头中映红了山……
⑤小鸟在树林里叽叽噎喳地唱着……
⑥路旁的向日葵……;
(2)叽叽噎喳 依依不舍 高高兴兴 大大方方 恋恋不舍 念念不忘;
(3)B;
(4)向日葵在想:太阳妈妈,明天我们还会再见面的。
【分析】文段以拟人的口吻写了太阳妈妈东升西落的情景,以及世间万物对太阳的留恋。
【解析】
(1)考查对自然段的理解。自然段就是作者行文时由于意思的表达需要转换,或者一个意思需要多方面说明自然形成的段落。它的特点就是在行文时用开头空下两格的方式,来表示一个自然段的形成。据此判断本文共有6个自然段,可标为:①太阳是……②她,为了看望自己的儿女……③看,她正举着红头巾向儿女们告别。④这红头中映红了山……⑤小鸟在树林里叽叽喳喳地唱着……⑥路旁的向日葵……
(2)考查学生的词语搭配和仿写词语的能力。学生仔细阅读文章填空即可。即:叽叽喳喳地唱着,依依不舍地望着。像AABB式的词语还有“高高兴兴、大大方方”。如AABC式的词语还有“恋恋不舍、念念不忘”。
(3)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文中把“太阳”和“小鸟”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故选B。
(5)考查了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结合文段内容,展开合理想象回答即可。即:向日葵在想:太阳妈妈,明天我们还会再见面的。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阅读专项训练习题(一)
(一)猴子修路
山连着山,岭连着岭,连条路都没有,山里的猴子出山比上天还难。
面对高耸入云的大山,猴子们总要慷慨(kāng kǎi)激昂地议论一番。
灰猴说:“什么时候能有一条路就好了。如果有谁带头,我愿意献出铺路的石料。”
黄猴说:“如果有了铺路石,我愿意无偿运输。”
黑猴说:“如果铺路石运来了,我愿意义务铺路。”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个古老的话题还在继续着,修路仍停留在猴子们的嘴上。每当他们想出山时,总是失望地叹息:“这路什么时候修呀?”
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辛勤地忙着筑巢、捕食。她看到猴子们愁眉苦脸的样子,嘲笑道:“猴子兄弟们,光动嘴不动手,这条路永远修不成!因为嘴说千遍,不如 ____________!”
(1)猴子们为什么要修路?用“ ”把相关句子画出来。
(2)“议”和“论”意思相近,能组成词语“议论”,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词语?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燕子会怎么说?最合适的选项是 ( )。
A.做百遍
B.手做一遍
C.认认真真做一遍
(4)你猜猜看,最终猴子能出山吗?为什么?
【答案】(1)山连着山,岭连着岭,连条路都没有,山里的猴子出山比上天还难。
(2)寻找、教诲、灾难。
(3)B;
(4)不能。因为他们只会嘴上说说,不会动手,燕子的话也会被当作耳旁风。
(二)懒惰的狐狸
森林里住着一只狡猾的狐狸和一只老实的熊。他们生活在一起。
春天来了,他们要播种玉米。狐狸说:“熊兄弟,你去播种,我去把树上的小鸟赶走。要不然,它们把我们的种子给吃了怎么办。”狐狸说完,就走了。它来到一棵大树下睡觉。熊播完了种子,狐狸刚好也睡醒了,他揉着眼睛对熊说:“我赶走了好多小鸟,它们都想来吃我们的种子的。”熊相信他的话。
熊种的玉米发芽了,并渐渐越长越高,还结出了玉米棒子。到了该收获的季节,①狐狸说:“兄弟,你去收玉米,我到山上去打野兔来改善改善我们的生活。”老实的熊同意了。狐狸出去了,他又找了一棵树躲在下面美美地睡上一觉。他回家的时候,熊把玉米收完了。狐狸摊开手说:“兄弟,抱歉!今天运气不好,一只野兔也没打着。”熊还是相信他的话。
后来,他们种的稻子熟了。狐狸又说:“兄弟,你去收稻子。我在家看着玉米,要不然让小偷把玉米偷了。”熊走后,狐狸在家里又睡了一觉。他睡完觉,熊也收完稻子回来了。“有小偷来偷我们的玉米,被我给赶跑了。”狐狸对熊说。熊依然相信他的话。
到了分东西的时候,②他们请邻居狼作证人。狐狸说:“熊老弟,你干活这么辛苦,我也没闲着。这样吧,我分九份,你分一份,怎么样?”老实的熊爽快地答应了。邻居狼对熊说:“狐狸是骗你的,其实每次你干活的时候,他都在睡大觉。”熊听了抢过东西,把狐狸赶走了。
冬天到了,到处冰雪覆盖,狐狸找不到吃的,就饿死了。
(1)请你对故事进行合理预测。并把预测的结果和依据写在横线上。
①收获玉米时,狐狸会说:“________________”预测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到了分东西的时候,狐狸会说:“___________________”预测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改变原有情况使好一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直爽、直截了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森林里住着一只狐狸和一只熊。他们生活在一起。到了播种 _________、收 _____________,收 ____________时,狐狸都采取 ____________________的手段让熊去干活,自己美美地睡觉。邻居狼揭穿了狐狸的谎言后。被熊赶走的狐狸在寒冷的冬天找不到吃的,饿死了。
(4)读完这个故事。你想对狐狸说些什么?用一两句话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选项中 ( )
不是童话的特点。
A.想象丰富
B.常用幻想和夸张
C.情节有趣
D.真实存在
【答案】
(1)①你去收玉米吧,我去山上看看有没有什么好吃的。狐狸在熊播种的时候就借口赶小鸟没有干活;
②我出了那么大力气,也应当分得多一点,对吧?从播种玉米到收玉米、收稻子中可以看出狐狸很狡猾,不爱劳动,爱占便宜;
(2)①改善 ②爽快;
(3)玉米 玉米 稻子 欺骗;
(4)不付出是不会有收获的。对待别人要真诚。
(5)D。
(三)蚂蚁和蜜蜂
人们喜爱蜜蜂,赞美蜜蜂的辛勤劳动,画家画了不少蜜蜂采蜜图,诗人写了不少赞蜂诗,甚至连刚学会说话的孩子也唱着:“小蜜蜂,嗡嗡嗡,飞到西,飞到东……”
蚂蚁很忌妒蜜蜂,心里一直搁着一个疑团,蜜蜂一早出工,我们也一早出工;蜜蜂天黑回窝,我们也天黑回窝,我们干的活也不比蜜蜂少,也不比蜜蜂慢,可人们只夸蜜蜂,不称赞我们,这不是太偏心了吗?蚂蚁想来想去想不通。
有一天,蚂蚁爬到花枝上觅食,见到一只小蜜蜂“嗡嗡”地飞来采蜜,就抬头气呼呼地说:“喂,蜜蜂,我问你一个问题。”
“啥问题?你说吧!”小蜜蜂回答说。
“你说我们蚂蚁勤劳不勤劳?”
“你们和我们一样,整天忙个不停,当然勤劳啦!”
“那人们为什么只夸奖你们,从来不称赞我们呢?”
小蜜蜂沉思以后说:“是啊,人们为什么只夸奖我们而不称赞你们呢?我想,那是因为你们的勤劳是为了自己,我们的勤劳却是为了他人……”
蚂蚁听了,口服心服,再也不忌妒蜜蜂了。
(1)仿写词语。
气呼呼(ABB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嗡嗡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可人们只夸蜜蜂,不称赞我们,这不是太偏心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为什么只夸奖蜜蜂而不称赞蚂蚁,是真的偏心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个童话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香喷喷 嘎嘎嘎;
(2)可人们只夸蜜蜂,不称赞我们,太偏心了。
(3)不是偏心。是因为蚂蚁的勤劳是为了自己,而蜜蜂的勤劳是为了人们。
(4)为他人服务比为自己服务更能受到别人的尊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