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单元2金属的性质专题八金属和金属材料课后作业2021_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仁爱版)一.选择题(共13小题)1.世界卫生组织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铝的下列应用必须加以控制的是( )A.用铝合金制门窗B.用铝合金飞机材料C.作金属铝制装碳酸饮料的易拉罐D.作金属铝制铝制电线2.生铁和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总会有一些残渣剩余,残渣的成分主要是( )A.碳 B.氯化铁 C.氯化亚铁 D.铁3.下列金属中导电性能最好的是( )A.铜 B.铝 C.铁 D.银4.等质量的镁、锌、铁分别跟足量的稀硫酸在室温下起反应,图测中能够正确反映产生氢气质量m与反应时间t关系的图象为( )A. B.C. D.5.将铁丝、铜丝分别伸入盛有同种试剂的两支试管中,能迅速比较出铁、铜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 )A.蒸馏水 B.稀硫酸C.硫酸钠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6.将X,Y,Z三种金属分别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只有X,Z能发生反应,并放出氢气.将Z投入X的硝酸盐溶液中,有金属X产生.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Z>Y>X B.Z>X>Y C.X>Z>Y D.Y>Z>X7.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氯化亚铁、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滤渣中可能含有锌②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和铁③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最后溶液一定变成浅绿色④滤液中溶质一定含有氯化锌和氯化镁⑤滤液中一定不含铜离子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8.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详细记述了金、铜、铁、锌等金属的开采和冶炼方法,记述的四种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A.铁 B.金 C.铜 D.锌9.能用金属与同一种稀酸反应制取的化合物是( )A.ZnCl2、CuCl2 B.KCl、FeCl2C.Fe2(SO4)3、FeSO4 D.K2SO3、Na2SO410.下列化合物可以有金属和酸直接反应制取的是( )A.氯化铜 B.氯化铁 C.硫酸铁 D.硫酸镁11.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镁在氧气中燃烧B.向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C.向一定量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铜溶液D.水的电解12.下列描述与事实相符合的是( )A.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B.铜丝插入稀硫酸中,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D.电解水实验,电源正极产生的气体燃烧时会发出淡蓝色火焰13.归纳和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铝的表面在空气中被氧化可以保护里层的铝,所以金属铁也有类似的性质B.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分解反应中作催化剂,所以二氧化锰可作一切化学反应的催化剂C.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产生的一定是化学变化D.合金是由一种金属跟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所以合金一定是混合物二.填空题(共4小题)14.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下表所提供的信息,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比较导电性(以银为100) 银 铜 金 铝 锌 铁 铅100 99 74 61 27 17 7.9密度(g/cm3) 金 铅 银 铜 铁 锌 铝19.3 11.3 10.5 8.92 7.86 7.14 2.70熔点(℃) 钨 铁 铜 金 银 铝 锡3410 1535 1083 1064 962 660 232硬度(以金刚石为10) 铬 铁 银 铜 金 铝 铅9 4~5 2.5~3 2.5~3 2.5~3 2~2.9 1.5(1)为什么菜刀、锤子等通常用铁制而不用铅制? 。(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导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 。15.请回答下列与金属有关的问题:(1)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 ;(2)在Cu、Al、Fe三种金属中,常温下因表面形成氧化膜而耐腐蚀的金属是 ;(3)向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滤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16.金属制品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1)电动车是一类典型的新能源车,推广新能源汽车能有效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目前我国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下列物质中 (填序号)。A.COB.CO2C.SO2D.NO2电动车身及车轮采用铝合金,铝合金具有密度小、硬度 (填“大”或“小”)、耐腐蚀的优良性能。铝在地壳中的含量 (填“大于”或“小于”,下同)铁;钢和生铁都是合金,生铁的含碳量 钢的含碳量。(2)铝合金中主要含有铝、铜、镁三种金属,为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甲中铝丝表面会出现的现象是 ,实验甲能得出的结论是 的金属活动性更强。另一位同学认为实验乙、丙中均无明显现象,对完整的结论没有作用,都可以省去。你的看法是 (填序号)。A.乙、丙都可以省去B.乙、丙都不能省去C.丙可以省去,乙不能省D.乙可以省去,丙不能省(3)非金属与金属类似,较活泼的非金属也能把较不活泼的非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已知活泼性Cl2>Br2>I2,请写出将Cl2通入NaBr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7.2020年中国首次火星探测,利用火星车一次实现“环绕、着陆、巡视”三个目标,这是其他国家第一次实施火星探测从未有过的,面临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火星车模型如图)(1)硅片太阳能电池板在日光照射下或跟空气、水分接触时都不容易发生反应,硅化学性质稳定的原因是 ,Si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2)火星车采用钛合金、铝合金、复合记忆纤维等材料制造,为保证火星车在火星上着陆并正常工作,钛、铝合金应具有密度、硬度大、耐腐蚀等优良性能;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但铝制品却很耐腐蚀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火星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生成的一氧化碳可解决火星探测器的燃料问题。三.解答题(共3小题)18.人类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的发展关系十分密切,金属在生活生产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如图金属应用实例推断,金属具有的物理性质有 (至少答两点)。(2)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二者性能不同的原因是 。(3)厨房中的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陶瓷碗 B.不锈钢炊具C.橡胶手套 D.铜质水龙头。19.阅读以下科普短文。铝是当前世界上产量以及用量仅次于铁的金属,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铝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从而还有一些人们意想不到的用途。金、银等金属由于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而铁制品一旦保养不善就容易被腐蚀生锈。铝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在干燥的空气中会立即与氧气发生反应而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碍了铝进一步氧化,同时使铝隔绝了水。因此,铝常被制成铝箔用作薯片、坚果、香烟等在空气中易变质物品的包装。同时,由于铝粉保持了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大多数金属粉末呈现黑色),铝粉常用作涂料(俗称“银粉”)在保护铁制品的同时还使其十分美观。铝还能在一定条件下与一些化学性质稳定的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单质并释放出大量的热。利用这一性质,人们将铝粉与金属氧化物粉末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铝热剂,如:铝粉与三氧化二铁混合制得的铁铝热剂。铝热剂是1893年德国的化学家汉斯 歌德史密斯在寻找不需要碳高温还原的方法制备高纯度金属的过程中发明的。歌德史密斯在研究中发现,铝热剂在反应过程中散发出大量的热,使置换出的金属熔化并能流出,从而实现了金属与熔渣的分离。因此,铝热剂在工业上常用来冶炼铬、锰等高熔点的金属,还用于金属焊接。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金、银的金属活动性比铝 (填“强”或“弱”)。(2)某油漆叫做“银粉漆”,其中的“银粉”指的是 。(3)铝热剂在工业上常用于炼铬、锰等金属的原因 。(4)铝粉与三氧化二铁混合制得的铁铝热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0.2020年6月23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北斗三号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我国北斗导航地位将进一步提升。从化学视角回答下列问题:(1)卫星制造使用了黄金、钛合金,其中用作天线的是 。使用黄金制作卫星的电子元件,利用了金的什么化学性质? (填序号)。A.光泽好B.耐磨、易加工C.容易导电D.很难被氧化(2)卫星的太阳能电池帆板用先进的砷化镓主板和铝合金边框制成,砷(As)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其中x= 。铝合金比纯铝具有的优势是 (写出1条即可)。(3)运载火箭用偏二甲肼(C2H8N2)作燃料,N2O4作氧化剂。偏二甲肼中C、H、N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火箭发射时,燃料与氧化剂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生成对空气无污染的两种氧化物和一种单质,这种单质的化学式为 ,两种氧化物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是 。单元2金属的性质专题八金属和金属材料课后作业2021_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仁爱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3小题)1.世界卫生组织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铝的下列应用必须加以控制的是( )A.用铝合金制门窗B.用铝合金飞机材料C.作金属铝制装碳酸饮料的易拉罐D.作金属铝制铝制电线【分析】根据铝是食品污染源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用铝制铝合金门窗不是应用于食品工业,不需要控制;B、用铝合金制飞机材料不是应用于食品工业,不需要控制;C、用铝制装碳酸饮料的易拉罐是应用于食品工业,需要控制;D、用金属铝制电缆不是应用于食品工业,不需要控制;故选:C。【点评】掌握常见的物质的性质以及应用的范围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生铁和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总会有一些残渣剩余,残渣的成分主要是( )A.碳 B.氯化铁 C.氯化亚铁 D.铁【分析】根据生铁的主要成分是铁,主要杂质是碳,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碳不稀盐酸反应,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生铁的主要成分是铁,主要杂质是碳,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碳不与稀盐酸反应,总会有一些残渣剩余,残渣的成分主要是碳。A、残渣的成分主要是碳,故选项正确。B、残渣的成分主要是碳,不是氯化铁,故选项错误。C、残渣的成分主要是碳,不是氯化亚铁,故选项错误。D、残渣的成分主要是碳,不是铁,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生铁的组成成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下列金属中导电性能最好的是( )A.铜 B.铝 C.铁 D.银【分析】在铜、铝、铁、银中,导电性能最好的是银。【解答】解:在铜、铝、铁、银中,导电性能最好的是银;故选:D。【点评】考查学生对密度、熔点、导热性能及导电性能等物理性质的理解运用,侧重考查了学生的筛选信息的能力。4.等质量的镁、锌、铁分别跟足量的稀硫酸在室温下起反应,图测中能够正确反映产生氢气质量m与反应时间t关系的图象为( )A. B.C. D.【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且位置越靠前,反应的速率越快.【解答】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镁>锌>铁,与硫酸反应时镁的速率最快,在坐标中斜线最陡,铁的反应速率最慢,在坐标中斜线最平缓,观察图象,排除BC,等质量的镁,锌,铁,分别跟足量的稀硫酸在室温下起反应,则镁生成的氢气最多,锌生成的氢气最少,观察图象,排除D,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行.5.将铁丝、铜丝分别伸入盛有同种试剂的两支试管中,能迅速比较出铁、铜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 )A.蒸馏水 B.稀硫酸C.硫酸钠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判断能否发生反应,进而可确定两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解答】解:A、铁丝、铜丝在蒸馏水中均能生锈,但反应速率较慢,不能迅速比较出铁、铜金属活动性强弱,故选项错误;B、将铁丝、铜丝分别伸入盛有稀硫酸的两支试管中,铁丝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铜丝不能,说明活动性铁>氢>铜,能迅速比较出铁、铜金属活动性强弱,故选项正确;C、将铁丝、铜丝分别伸入盛有硫酸钠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均无明显变化,说明活动性钠>铁,钠>铜,无法确定铁和铜的活动性强弱,故选项错误;D、将铁丝、铜丝分别伸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均无明显变化,无法确定铁和铜的活动性强弱,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6.将X,Y,Z三种金属分别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只有X,Z能发生反应,并放出氢气.将Z投入X的硝酸盐溶液中,有金属X产生.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Z>Y>X B.Z>X>Y C.X>Z>Y D.Y>Z>X【分析】因为“X,Z能发生反应,并放出氢气”,说明X、Z的金属活动性大于Y;“将Z投入X的硝酸盐溶液中,有金属X产生”,说明Z>X,则可知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解答】解:由题意“X,Z能发生反应,并放出氢气”,说明X、Z的金属活动性大于Y;“将Z投入X的硝酸盐溶液中,有金属X产生”,说明Z>X,则可知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Z>X>Y。故选:B。【点评】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金属的活动性;学会利用它们处理和解释问题.7.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氯化亚铁、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滤渣中可能含有锌②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和铁③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最后溶液一定变成浅绿色④滤液中溶质一定含有氯化锌和氯化镁⑤滤液中一定不含铜离子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解答】解: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氯化亚铁、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锌不能和氯化镁反应,先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铜,后和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铁,反应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一定含有铁,可能含有锌,氯化铜完全反应;①滤渣中可能含有锌,该选项说法正确;②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和铁,该选项说法正确;③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最后溶液一定变成浅绿色,该选项说法正确;④滤液中溶质一定含有氯化锌和氯化镁,该选项说法正确;⑤滤液中一定不含铜离子,是因为氯化铜完全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8.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详细记述了金、铜、铁、锌等金属的开采和冶炼方法,记述的四种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A.铁 B.金 C.铜 D.锌【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进行分析比较。【解答】解:由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则可知,金属活动性大小为:锌>铁>铜>金,所以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进行。9.能用金属与同一种稀酸反应制取的化合物是( )A.ZnCl2、CuCl2 B.KCl、FeCl2C.Fe2(SO4)3、FeSO4 D.K2SO3、Na2SO4【分析】A、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铜不能和稀盐酸反应;B、稀盐酸和钾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氢气,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C、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D、钾和亚硫酸反应生成亚硫酸钾和氢气,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气。【解答】解:A、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铜不能和稀盐酸反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稀盐酸和钾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氢气,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该选项符合题意;C、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钾和亚硫酸反应生成亚硫酸钾和氢气,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0.下列化合物可以有金属和酸直接反应制取的是( )A.氯化铜 B.氯化铁 C.硫酸铁 D.硫酸镁【分析】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解答】解:A、铜的金属活动性排在氢之后,不会与稀盐酸反应,故A错误;B、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不会生成氯化铁,故B错误;C、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不会生成硫酸铁,故C错误;D、镁和稀硫酸反应会生成硫酸镁和氢气,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与酸反应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的性质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需要注意的是铁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是亚铁盐.11.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镁在氧气中燃烧B.向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C.向一定量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铜溶液D.水的电解【分析】A、镁燃烧生成氧化镁;B、反应前氧气质量是0;C、加入硫酸铜溶液前,固体质量不是0;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解答】解:A、镁燃烧生成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2Mg+O22MgO,48 32由以上质量关系可知,等质量的镁和氧气反应时,镁消耗的快,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B、反应前氧气质量是0,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C、加入硫酸铜溶液前,固体质量不是0,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生成氢分子和氧分子个数比是2:1,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2.下列描述与事实相符合的是( )A.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B.铜丝插入稀硫酸中,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D.电解水实验,电源正极产生的气体燃烧时会发出淡蓝色火焰【分析】A.依据物质燃烧条件分析;B.依据铜的金属活动性分析;C.依据镁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分析;D.依据电解水实验,正极气体分析。【解答】解:A.物质燃烧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则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不会燃烧,故A错误;B.铜的金属活动性排在H之后,则铜丝插入稀硫酸中,不发生反应,溶液颜色不变,故B错误;C.镁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是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热,故C正确;D.电解水实验,正极气体为氧气,氧气有助燃性,不会燃烧,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主要利用物质的性质来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结合各方面的条件得出正确结论。13.归纳和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铝的表面在空气中被氧化可以保护里层的铝,所以金属铁也有类似的性质B.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分解反应中作催化剂,所以二氧化锰可作一切化学反应的催化剂C.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产生的一定是化学变化D.合金是由一种金属跟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所以合金一定是混合物【分析】A、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催化剂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物理变化中也有发光、放热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合金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金属铝的表面在空气中被氧化可以保护里层的铝,金属铁没有类似的性质,铁在空气中与氧气、水分反应生成的铁锈很疏松,不能起保护作用,故选项推理错误。B、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分解反应中作催化剂,但二氧化锰不能作一切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其它物质也可以作催化剂,故选项推理错误。C、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有发光、放热现象产生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也可能是物理变化,如灯泡发光,故选项推理错误。D、合金是由一种金属跟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一定是混合物,故选项推理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二.填空题(共4小题)14.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下表所提供的信息,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比较导电性(以银为100) 银 铜 金 铝 锌 铁 铅100 99 74 61 27 17 7.9密度(g/cm3) 金 铅 银 铜 铁 锌 铝19.3 11.3 10.5 8.92 7.86 7.14 2.70熔点(℃) 钨 铁 铜 金 银 铝 锡3410 1535 1083 1064 962 660 232硬度(以金刚石为10) 铬 铁 银 铜 金 铝 铅9 4~5 2.5~3 2.5~3 2.5~3 2~2.9 1.5(1)为什么菜刀、锤子等通常用铁制而不用铅制? 因为铁硬度比铅大,且铅有毒,故用铁而不用铅做菜刀、锤子 。(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导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银和铜导电性相近,但银比铜贵得多,且电线用量大,所以用铜不用银 。(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 因为钨的熔点高,而锡的熔点太低,通电时锡就熔化了,所以用钨丝而不用锡丝做灯泡的灯丝 。【分析】金属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用途,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我们除了考虑物质本身的性质之外,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解答】解:由生活经验和表格中的信息可知:(1)因为铁硬度比铅大,且铅有毒,所以菜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2)银和铜导电性相近,但银比铜贵得多,且电线用量大,所以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3)钨的熔点高,而锡的熔点太低,所以用钨丝而不用锡丝做灯泡的灯丝。如果用锡制的话,灯丝容易熔断而发生短路。故答案是:(1)因为铁硬度比铅大,且铅有毒,故用铁而不用铅做菜刀、锤子;(2)银和铜导电性相近,但银比铜贵得多,且电线用量大,所以用铜不用银;(3)因为钨的熔点高,而锡的熔点太低,通电时锡就熔化了,所以用钨丝而不用锡丝做灯泡的灯丝。【点评】此类型的题目与生产实际相联系,且体现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利用。15.请回答下列与金属有关的问题:(1)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 Fe2O3 ;(2)在Cu、Al、Fe三种金属中,常温下因表面形成氧化膜而耐腐蚀的金属是 Al ;(3)向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滤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Ag、Cu 。【分析】(1)根据赤铁矿的主要成分分析回答;(2)根据金属的性质分析回答;(3)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分析回答。【解答】解:(1)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化学式是:Fe2O3;(2)在Cu、Al、Fe三种金属中,常温下因表面形成氧化膜而耐腐蚀的金属是Al,这是因为通常情况下,铝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保护膜。(3)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粉,锌先和硝酸银反应,如果锌足量,则锌再和硝酸铜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滤液,说明硝酸银、硝酸铜都已经完全反应,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锌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的银和锌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的铜,符号为:Ag、Cu。故答案为:(1)Fe2O3;(2)Al;(3)Ag、Cu。【点评】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16.金属制品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1)电动车是一类典型的新能源车,推广新能源汽车能有效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目前我国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下列物质中 ACD (填序号)。A.COB.CO2C.SO2D.NO2电动车身及车轮采用铝合金,铝合金具有密度小、硬度 大 (填“大”或“小”)、耐腐蚀的优良性能。铝在地壳中的含量 大于 (填“大于”或“小于”,下同)铁;钢和生铁都是合金,生铁的含碳量 大于 钢的含碳量。(2)铝合金中主要含有铝、铜、镁三种金属,为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甲中铝丝表面会出现的现象是 有红色物质析出 ,实验甲能得出的结论是 铝 的金属活动性更强。另一位同学认为实验乙、丙中均无明显现象,对完整的结论没有作用,都可以省去。你的看法是 C (填序号)。A.乙、丙都可以省去B.乙、丙都不能省去C.丙可以省去,乙不能省D.乙可以省去,丙不能省(3)非金属与金属类似,较活泼的非金属也能把较不活泼的非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已知活泼性Cl2>Br2>I2,请写出将Cl2通入NaBr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l2+2NaBr=2NaCl+Br2 。【分析】(1)依据我国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分析;依据合金的性质分析,依据铝在地壳中含量分析,依据生铁和钢的含碳量分析;(2)依据Al、Mg、Cu的金属活性分析;(3)依据题中信息分析。【解答】解:(1)我国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有CO、SO2和氮的氧化物,则填ACD;合金比其组分金属硬度大,则铝合金具有密度小、硬度大、耐腐蚀的优良性能,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则铝在地壳中的含量大于铁;生铁的含碳量为2%~4.3%,钢的含碳量为0.03%~2%,则生铁的含碳量析大于钢的含碳量;故填:ACD;大;大于;大于;(2)Al、Mg、Cu的金属活性为Mg>Al>Cu,则甲中发生的反应为2Al+3CuSO4=Al2(SO4)3+2Al,甲中铝丝表面会出现的现象是有红色物质析出,实验甲能得出的结论是铝的金属活性更强,实验乙无明显现象说明铝的金属活性小于镁的金属活性,则通过甲、乙实验可得出Mg>Al>Cu,而丙实验无实际意义,故填:有红色物质析出;铝;C;(3)依据题中信息非金属与金属类似,较活泼的非金属也能把较不活泼的非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已知活泼性Cl2>Br2>I2,将Cl2通入NaBr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Br=2NaCl+Br2,故填:Cl2+2NaBr=2NaCl+Br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金属物质的性质,主要利用金属的性质和信息来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结合各方面的条件得出正确结论。17.2020年中国首次火星探测,利用火星车一次实现“环绕、着陆、巡视”三个目标,这是其他国家第一次实施火星探测从未有过的,面临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火星车模型如图)(1)硅片太阳能电池板在日光照射下或跟空气、水分接触时都不容易发生反应,硅化学性质稳定的原因是 硅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既不容易得电子,也不容易失电子 ,Si属于 非金属 (填“金属”或“非金属”)。(2)火星车采用钛合金、铝合金、复合记忆纤维等材料制造,为保证火星车在火星上着陆并正常工作,钛、铝合金应具有密度、硬度大、耐腐蚀等优良性能;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但铝制品却很耐腐蚀的原因是 4Al+3O2=2Al2O3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火星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O22CO+O2↑ ,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分解反应 ,生成的一氧化碳可解决火星探测器的燃料问题。【分析】(1)硅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既不容易得电子,也不容易失电子,据此解答;(2)铝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碍了铝的内部进一步被氧化,据此解答;(3)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物是二氧化碳,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氧气,据此解答。【解答】解:(1)硅化学性质稳定的原因是:硅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既不容易得电子,也不容易失电子;Si属于:非金属;(2)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但铝制品却很耐腐蚀的原因是铝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碍了铝的内部进一步被氧化,故化学方程式是:4Al+3O2=2Al2O3;(3)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氧气,化学方程式是:2CO22CO+O2↑;该反应类型属于分解反应。故答案为:(1)硅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既不容易得电子,也不容易失电子;非金属;(2)4Al+3O2=2Al2O3;(3)2CO22CO+O2↑;分解反应。【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铝的活泼性,据题意书写化学方程式等方面知识的掌握,注重基础,难度系数不大。三.解答题(共3小题)18.人类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的发展关系十分密切,金属在生活生产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如图金属应用实例推断,金属具有的物理性质有 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至少答两点)。(2)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二者性能不同的原因是 含碳量不同 。(3)厨房中的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BD 。A.陶瓷碗 B.不锈钢炊具C.橡胶手套 D.铜质水龙头。【分析】根据金属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差异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根据金属应用实例,A说明金属具有导电性,B说明金属具有导热性,C说明金属具有延展性,故金属具有的物理性质有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故填: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2)生铁和钢性能不同的原因是二者的含碳量不同,故填:含碳量不同;(3)A、陶瓷碗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B、不锈钢炊具属于金属材料,C、橡胶手套属于有机合成材料,D、铜质水龙头属于金属材料,故填:B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金属的有关性质和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9.阅读以下科普短文。铝是当前世界上产量以及用量仅次于铁的金属,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铝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从而还有一些人们意想不到的用途。金、银等金属由于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而铁制品一旦保养不善就容易被腐蚀生锈。铝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在干燥的空气中会立即与氧气发生反应而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碍了铝进一步氧化,同时使铝隔绝了水。因此,铝常被制成铝箔用作薯片、坚果、香烟等在空气中易变质物品的包装。同时,由于铝粉保持了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大多数金属粉末呈现黑色),铝粉常用作涂料(俗称“银粉”)在保护铁制品的同时还使其十分美观。铝还能在一定条件下与一些化学性质稳定的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单质并释放出大量的热。利用这一性质,人们将铝粉与金属氧化物粉末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铝热剂,如:铝粉与三氧化二铁混合制得的铁铝热剂。铝热剂是1893年德国的化学家汉斯 歌德史密斯在寻找不需要碳高温还原的方法制备高纯度金属的过程中发明的。歌德史密斯在研究中发现,铝热剂在反应过程中散发出大量的热,使置换出的金属熔化并能流出,从而实现了金属与熔渣的分离。因此,铝热剂在工业上常用来冶炼铬、锰等高熔点的金属,还用于金属焊接。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金、银的金属活动性比铝 弱 (填“强”或“弱”)。(2)某油漆叫做“银粉漆”,其中的“银粉”指的是 铝 。(3)铝热剂在工业上常用于炼铬、锰等金属的原因 反应过程中散发大量热,使置换出的金属熔化并流出,从而实现金属与熔渣分离 。(4)铝粉与三氧化二铁混合制得的铁铝热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Al+Fe2O3Al2O3+2Fe 。【分析】(1)依据题中信息分析;(2)依据铝的物理性质和题中信息分析;(3)依据铝热剂在反应过程中散发出大量的热,使置换出的金属熔化并能流出,从而实现了金属与熔渣的分离的信息分析;(4)依据铝粉与三氧化二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氧化铝和铁,写出反应方程式。【解答】解:(1)金、银等金属由于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铝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可知,金、银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弱,故填:弱;(2)依据铝常被制成铝箔用作薯片、坚果、香烟等在空气中易变质物品的包装。同时,由于铝粉保持了银白色的金属光泽,铝粉常用作涂料(俗称“银粉”)在保护铁制品的同时还使其十分美观,可知某油漆叫做“银粉漆”,其中的“银粉”指的是铝粉,故填:铝;(3)铝热剂在反应过程中散发出大量的热,使置换出的金属熔化并能流出,从而实现了金属与熔渣的分离的,所以铝热剂在工业上常用于炼铬、锰等金属的原因是反应过程中散发大量热,使置换出的金属熔化并流出,从而实现金属与熔渣分离,故填:反应过程中散发大量热,使置换出的金属熔化并流出,从而实现金属与熔渣分离;(4)铝粉与三氧化二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氧化铝和铁,反应方程式为2Al+Fe2O3Al2O3+2Fe,故填:2Al+Fe2O3Al2O3+2Fe。【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金属的性质,主要是利用题中信息来分析和解决实验中的有关问题,结合各方面的条件得出正确结论。20.2020年6月23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北斗三号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我国北斗导航地位将进一步提升。从化学视角回答下列问题:(1)卫星制造使用了黄金、钛合金,其中用作天线的是 钛合金 。使用黄金制作卫星的电子元件,利用了金的什么化学性质? D (填序号)。A.光泽好B.耐磨、易加工C.容易导电D.很难被氧化(2)卫星的太阳能电池帆板用先进的砷化镓主板和铝合金边框制成,砷(As)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其中x= 5 。铝合金比纯铝具有的优势是 耐腐蚀 (写出1条即可)。(3)运载火箭用偏二甲肼(C2H8N2)作燃料,N2O4作氧化剂。偏二甲肼中C、H、N的质量比为 6:2:7 (填最简整数比)。火箭发射时,燃料与氧化剂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生成对空气无污染的两种氧化物和一种单质,这种单质的化学式为 N2 ,两种氧化物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是 二氧化碳 。【分析】(1)卫星制造使用了黄金、钛合金,其中用作天线的是钛合金,是因为钛合金具有记忆功能;使用黄金制作卫星的电子元件,是因为金很难被氧化。(2)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铝合金比纯铝具有的优势是耐腐蚀等。(3)火箭发射时,燃料与氧化剂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生成对空气无污染的两种氧化物(水和二氧化碳)和一种单质(氮气)。【解答】解:(1)卫星制造使用了黄金、钛合金,其中用作天线的是钛合金,是因为钛合金具有记忆功能;使用黄金制作卫星的电子元件,是因为金很难被氧化。故填:钛合金;D。(2)x=33﹣2﹣8﹣18=5;铝合金比纯铝具有的优势是耐腐蚀等。故填:5;耐腐蚀。(3)偏二甲肼中C、H、N的质量比为:24:8:28=6:2:7;火箭发射时,燃料与氧化剂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生成对空气无污染的两种氧化物(水和二氧化碳)和一种单质(氮气),这种单质的化学式为N2,两种氧化物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是二氧化碳。故填:6:2:7;N2;二氧化碳。【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