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 9 古诗三首 同部练习一、选择题1.漫卷诗书喜欲狂。加点字正确的解释是( )A.随意地,胡乱地 B.广阔,长 C.满,遍2.遗民泪尽胡尘里。加点词正确的解释是( )A.眼泪流到的最远的地方 B.眼泪无止境地流C.眼泪流干了,形容十分惨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出自( )的笔下。A.林则徐 B.文天祥 C.曹植 D.陆游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南望王师又一年”中一个“又”字体现了多少悲愤,多少辛酸及遗民的苦盼。B.“从军行”是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C.“五千仞”是形容华山之高,“三万里”是形容黄河之长。D.“遗民泪尽胡尘里”中的“遗民”指的是被遗忘的老百姓。5.下面诗句加点词语注释错误的一项是( )A.黄沙百战穿(磨破)金甲 B.遗民泪尽(全,都)胡尘里C.青春(春天)作伴好还乡 D.不破(消灭,打败)楼兰终不还二、填空题6.给下列加点的多音字注音。长短( )成长( )传播( )传记( )7.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1)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这首诗用到了( )的修辞手法。我还能写出几句使用相同修辞手法的诗句:________。(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诗人杜甫在_____(地方)写下的诗。诗中描写了他和妻儿听到____________的消息后__________的心情。三、语言表达8.按要求回答问题。结合《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说说最后一句中“望”和“又”分别蕴含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按要求写句子。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翻译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近几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又有了改善。(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诗词曲鉴赏阅读古诗,完成练习。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10.“三万里河”指的是________,“五千仞岳”指的是________。这里的“三万里”和“五千仞”都是虚指,分别形容很________和很________。11.“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多选)A.比喻B.夸张C.拟人D.对偶12.对前两句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这两句诗意境阔大深沉,对仗十分工整。B.山本来是不动的,由于用了“摩”字,不但使人感到了山的雄伟,而且富有生气。C.诗中极力描写河山的奇伟壮丽,是为了突出祖国的可爱,表明朝廷收复失地的决心。D.这样的大好河山,却陷于敌手,更加使人感到无比愤慨。13.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理解。凉州词唐 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4.判断《凉州词》是一首边塞词是否正确( )15.请为下面的断句选择正确的选项( )A.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B.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6.关于下列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欲:欲望 B.沙场:战场 C .君:皇帝17.古时描写战争的著名诗句很多,如( )朝( )写过: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A.宋、岳飞 B.元、戚继光18.这首写战争的诗,不写( )而写( ),表现了边塞战士在边地荒寒艰苦的环境下,过着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 )A.激烈的战争场景、将士们开怀痛饮B.悠扬的民族音乐、优美的大漠风景19.古代为国杀敌的将领你还知道谁?请写出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20.假如你当时就在即将出征前的现场,你会有什么感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A【解析】【分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字词的解释。“漫卷诗书喜欲狂。”出自唐代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意思:随手卷起诗书,全家欣喜若狂。“漫”意思是:随意地,胡乱地。2.C【解析】【分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字词的解释。“遗民泪尽胡尘”意思: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泪尽”的意思是:眼泪流干了,形容十分悲惨、痛苦。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3.C【解析】【详解】出自魏晋时期诗人曹植的《白马篇》。全诗内容是: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4.D【解析】【详解】考查对诗句中字词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题需要在理解古诗诗句含义的基础上作答。D.不正确。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 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遗民”:遣留下来的民众,指在某地一直居住的民众。5.B【解析】【详解】A.正确。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古诗作品《从军行》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意思是虽然在茫茫沙漠里已经身经百战,连铠甲都磨穿了。B.不正确。”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古诗作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此句意思是多年来,在金兵的铁蹄下,沦陷区百姓不知遭受了多少苦难,眼泪都流干了。尽:完。C.正确。出自《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D.正确。出自 从军行(其四)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意思是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6. cháng zhǎng chuán zhuàn【解析】略7. 夸张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梓州 官军收复蓟北 惊喜【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古诗的理解。(1)宋代诗人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全诗为: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译文: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其中,“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用到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用到夸张修辞手法的诗句很多: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等等。写两句即可。(2)唐代诗人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诗为: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译文: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剑外忽然传来收蓟北的消息,刚刚听到时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回头看妻子和孩子哪还有一点的忧伤,胡乱地卷起诗书欣喜若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日光照耀放声高歌痛饮美酒,趁着明媚春光与妻儿一同返回家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心想着就从巴峡穿过巫峡,经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春。当年正月史朝义自缢,安史之乱结束。杜甫在梓州听到官军收复蓟北的消息,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冲口唱出这首七律。诗的前半部分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后半部分写诗人手舞足蹈做返乡的准备,凸显了急于返回故乡的欢快之情。全诗情感奔放,处处渗透着“喜”字,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8.“望”表达了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期盼,“又”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和埋怨。【解析】略9. 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 他越来越使劲,居然把崭新的白床单抓破了。 近几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又有了提高。【解析】略10. 黄河 华山 长 高11.BD12.C13.表达了作者对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百姓的同情和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之情。【解析】10.本题考查了对诗句中字词意思的理解。结合译文可知,“三万里河”指的是黄河,“五千仞岳”指的是华山。这里的“三万里”和“五千仞”都是虚指,分别形容很长和很高。11.本题考查了修辞的运用。诗歌前两句对仗十分工整,“三万里”对“五千仞”,“河”对“岳”,“东”对“上”,“入”对“摩”,“海”对“天”,运用了对偶的手法。“三万里”“五千仞”夸大事实,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故选BD。12.本题考查了对诗句意思的理解。A、B、D正确,C错误,诗中极力描写河山的奇伟壮丽,是为了突出祖国的可爱。并没有表现出朝廷收复失地的决心。13.本题考查了作者思想感情的感悟。结合译文可知,后两句“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表达了作者对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百姓的同情和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之情。14.×15.B16.B17.A18.A19.辛弃疾、霍去病、卫青20.表现出豪放、开朗、兴奋的情形,有一点视死如归的样子。【解析】【分析】14.本题考查古诗的题材。《凉州词》是一首有名的边塞诗,不是词。15.本题考查诗句的节奏。我们在读古诗时,要结合注释,知道古诗的意思和句型(主+谓语动词+宾语(地点,时间))画节奏。要注意押韵,读到不顺口或不押韵的时候就停顿。16.本题考查字词解释。欲:正打算,正要。君:你。17.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掌握,“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出自宋朝岳飞的《满江红·写怀》。18.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这首古诗的译文是: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根据译文即可解答。19.本题考查课外积累。平时要多积累。我们耳熟能详的有: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精忠报国,还我河山——岳飞;壮志未酬 死不瞑目——辛弃疾等等。20.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人物性格的解析。这首古诗写了战士们即将奔赴战场之前,开怀畅饮的情景。表现了战士们视死如归样子。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