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亚课时作业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中亚地区略图,回答1~3题。1.图中代号所示地理名称正确的是( )①大高加索山 ③伏尔加河 ④勒拿河 ⑥阿姆河⑧里海 ⑩咸海A.①③⑧ B.①③⑥⑧ C.③⑧ D.①⑧2.下列关于中亚各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A.A国地势北高南低,沙漠广布,热量充足B.B国盛产棉花,有“白金之国”的美誉C.D国灌溉农业发达,是中亚主要水稻生产国D.E国的名称为土库曼斯坦3.下列有关中亚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西高东低B.地处西风带,深受湿润的西风影响,气候温湿C.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D.境内多为内流河、内流湖(2021广东省佛山三中3月月考)塔吉克斯坦是中亚唯一的内陆高山国。该国拥有整个中亚地区60%的水资源,境内山地和高原约占90%,其中约一半在海拔3 000米以上,有“高山国”之称。读图并结合材料,完成4~6题。4.塔吉克斯坦成为中亚地区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原因是( )A.有很多大河流经 B.离海洋较近C.纬度较低 D.地处山地和高原5.图中地区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土壤盐碱化 B.沙尘暴C.水土流失 D.洪涝灾害6.杜尚别坐落在吉萨尔盆地中,走进杜尚别会发现建筑物大多以平房为主。首都杜尚别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和建筑物以平房为主的原因分别是( )A.河流、防山洪暴发B.矿产资源、减少海浪侵袭C.地形、防震D.政治因素、地质构造复杂(2020内蒙古包头市北重三中10月月考)读下图,回答7~8题。7.下列不属于乙地所在湖泊面积减少原因的是( )A.流域内气温升高,蒸发旺盛B.流域内工农业耗水量大C.山地冰雪融水减少,河流补给水源减少D.河流流经地区植被破坏严重8.图中河流丙水文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该河流是一条外流河,主要通过雨水补给B.该河流有结冰期,并有凌汛C.该河流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D.该河流主要通过雨水和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2021北京西城区高二检测)读世界某区域图及甲、乙、丙三地气候资料统计表,回答9~10题。序号 ① ② ③年降水量(mm) 143 295 4851月均温(℃) -5.6 5.2 10.39.甲、乙、丙三地与表中①②③的对应排序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C.①③② D.②①③10.丙地附近的湖泊是世界著名的内流湖,其面积逐年萎缩,湖泊萎缩的原因不包括( )A.围湖造田 B.气候变暖C.人口增长 D.种植棉花(2021河北衡水中学高二期中)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下图中甲是哈萨克斯坦人口最多的城市,该国1997年将首都由甲迁至乙,丙为该国的重工业中心。读图,完成11~13题。11.哈萨克斯坦( )A.终年严寒 B.降水稀少C.森林广布 D.多高原山地12.哈萨克斯坦的河流( )A.多源远流长,水量丰富B.多发源于我国,向西注入海洋C.多为外流河,水量丰富D.多为内流河,水量季节变化大13.甲市不适合继续作为首都的主要原因有( )①地处边境,安全受到邻国威胁 ②周围沙漠广布,环境条件差 ③人口众多,资源环境压力大 ④距其他城市较远,与国内其他城市联系不便A.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二、综合题14.(2021安徽滁州市炳辉中学月考)读“中亚地区矿产资源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中亚深居内陆,但有不少河流、湖泊,请简述其发育的原因。(2)结合材料,分析哈萨克斯坦工业分布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成因。(3)试列举中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15.(2020河南省平顶山市5月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亚地区给人的印象总是和广袤、荒凉相关,而费尔干纳盆地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该盆地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交界地区,北靠天山山脉,南接吉萨尔—阿赖山脉,东西横跨300千米。南北纵深100千米。在干旱的中亚地区,锡尔河及其支流从费尔干纳盆地流过,带来丰沛的灌溉水源,滋养着这片土地,使得这里自古便是中亚的“粮仓”。(1)试分析费尔干纳盆地成为中亚“粮仓”的原因。(2)费尔干纳盆地内修建有大量灌渠,简析其原因,并说明灌渠的修建对锡尔河及该地区的不利影响。(3)简要分析锡尔河的补给水源类型及其对河流汛期的影响。【解析】 第1题,图中代号所示的地理名称是:①乌拉尔山脉、③伏尔加河、④额尔齐斯河、⑥锡尔河、⑧里海、⑩巴尔喀什湖。第2题,A国地势南高北低,以丘陵为主;D国盛产棉花,有“白金之国”的美誉;中亚地区水资源缺乏,不适合种植水稻。第3题,中亚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地势东高西低;深居内陆,降水稀少,草原、荒漠面积广,多为内流河、内流湖。【答案】 1.C 2.D 3.D【解析】 第4题,塔吉克斯坦位于亚欧大陆内部,距海洋远,境内河流规模并不大。但因多山地和高原,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相对较多,水资源相对丰富。故选D。第5题,塔吉克斯坦位于内陆地区,降水较少,由于不合理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再加上蒸发旺盛,从而导致土壤盐渍化严重,故选A。第6题,由题干可知,杜尚别坐落在吉萨尔盆地中,该国是高原、高山为主的国家,盆地内海拔较低,地形较平坦,不是在山谷中,山洪少;该地石油丰富,根据材料,该国河流、湖泊多,坐落在盆地中,风沙侵袭少;位于高山区,地形复杂,山脉多是板块碰撞挤压形成,所以地壳较活跃,地震较多,要防震;该国有高山国之称,城市建设首先要考虑地形、地质因素,不是政治因素,故选C。【答案】 4.D 5.A 6.C【解析】 第7题,该地区位于中亚及亚欧交界地区,乙湖泊是一内陆湖;由于流域内气候干旱,气候变暖蒸发加剧,以及流域内工农业发展耗水量增加流域内植被破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使得注入湖泊的河水减少,导致湖泊面积萎缩,气候的变暖会使得冰雪融水增加,故选C。第8题,丙河是乌拉尔河,注入里海是一条内流河,排除A;因其由北向南流,有结冰期但不会出现凌汛,排除B;该河是亚欧两大洲的分界线,但这不属于河流水文特征,故排除C;因其纬度较高,流域内冬季降雪、春季融水补给河流及夏季大气降水补给,故选D。【答案】 7.C 8.D【解析】 第9题,甲、乙、丙自西向东受西风影响越来越弱,降水越来越少。第10题,丙湖萎缩与围湖造田无关。【答案】 9.B 10.A【解析】 第11题,哈萨克斯坦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地表植被以荒漠草原为主,地形以丘陵和平原为主。第12题,哈萨克斯坦位于内陆地区,降水少,该国的河流多为内流河,水量季节变化大,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第13题,读图可知,甲位于哈萨克斯坦东部地区,距离其他城市较远,周边沙漠广布,环境条件差,人口众多,资源环境压力大,不适合继续作为首都。【答案】 11.B 12.D 13.A【解析】 第(1)题,中亚的河流主要是内流河,湖泊主要是内流湖,发育的原因要从高山冰雪融水、山地迎风坡降水等方面分析。第(2)题,由图可知,东部矿产有煤、铁、锰、铬、铝土、铅锌、金等矿产→机械、冶金,西部石油、天然气→油气开采或加工。第(3)题,可结合干旱地区产生的环境问题回答。【答案】 (1)东部天山和帕米尔高原的冰雪融水为河湖的发育提供了比较多的水源;东高西低的地势特征使水流向西汇集,形成一些大湖、大河。(2)分布特点:机械、冶金工业主要分布在煤、铁、锰等资源丰富的东部,石油天然气开采和加工主要分布在油气资源丰富的西部(里海附近)。原因:哈萨克斯坦的工业主要靠近矿产地,是原料指向型的工业。(3)主要环境问题有: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白风暴”、水资源短缺、湖泊萎缩、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解析】 第(1)题,主要从气温、光照、水源、地形、土壤等方面来分析。第(2)题,盆地内修建大量灌渠的原因,主要从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水资源短缺、农业需水量大等方面来分析。影响主要从河流流量减小、土地盐碱化加重、河流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方面说明。第(3)题,锡尔河的补给水源主要有季节性积雪融水,高山永久积雪、冰川融水,山地降水和地下水,其对河流汛期的影响主要分析春汛、夏汛的形成等方面。【答案】 (1)盆地北部有高山,可阻挡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冬季温暖;冬春季,西风受山地抬升,降水较多;夏季高山冰雪融水提供水源;盆地边缘多山前冲积扇,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农耕;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养分积累。(2)原因:位于大陆内部,降水较少,蒸发量大,水资源短缺;区域内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农业发达,需水量大。影响:大量引水灌溉,容易加重该地区土地盐碱化;使河流流量变小;使流域生物多样性减少。(3)季节性积雪融水、高山永久积雪、冰川融水、山地降水和地下水。影响:冬春季,西风受山地抬升,降水较多,因气温低,多降雪;春季气温回升,季节性积雪消融和山地降水较多,形成春汛;夏秋季节气温高,高山永久积雪、冰川融水大量补给,加上大气降水,形成夏汛。地下水补给对河流汛期的影响不大。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