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坚持依宪治国 课件(共30张PPT+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坚持依宪治国 课件(共30张PPT+视频)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依宪治国
两会的全称是:
你对国家了解多少?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代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政协会)
我国的国家性质: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根本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治国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什么?
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
坚 持


治 国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崇尚宪法的思想,树立宪法意识,自觉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深刻认识依宪治国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作用,自觉树立宪法观念,增强守法意识。
运用比较的学习方法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培养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感受宪法权威,提高守法、护法能力。
能力目标
了解现行宪法的构成和主要内容,理解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懂得中国共产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的道理。
知识目标
根本的活动准则
PART 1
宪法
1.我国现行宪法的构成
2.宪法的性质/实质
3.宪法规定的内容
4.如何认识/理解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自主预习
视频:一分钟带你了解宪法
宪 法
序 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共四章138条
1.我国现行宪法的构成?
我国现行宪法是新中国第四部宪法。在这部宪法诞生过程中,宪法修改委员会多次广泛征询了各地区、各部门、各阶层的意见,并发动和组织亿万群众进行全民讨论。在历时4个月的全民讨论中,广大群众表现出高度的政治热情和积极性,提出了大量意见。全国80%以上的成年公民参加了讨论,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也参加了讨论。这部凝聚全国人民意志和智慧的宪法草案,于1982年12月4日由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正式通过并公布实行。此后,我国分别在1988年、1993年、2004年、2018年对宪法进行了修改。
思考:我国为什么要对宪法草案进行全民讨论?
2.宪法的性质: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
宪法序言规定:
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宪法第一章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
3.我国宪法规定的内容?
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②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全国人大常委会2015年7月1日表决通过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誓词共70个字: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努力奋斗!"
1967年8月5日,在中南海院内经受了又一次被打得鼻青脸肿的残酷批斗之后,刘少奇手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抗议道:“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谁罢免了我国家主席 要审判,也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我个人也是一个公民,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破坏宪法的人是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的!
如果宪法没有权威会怎样?
③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
4.为什么维护宪法权威?
①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②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
5.如何维护宪法的权威?
①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②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行动准则。
③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1)原因:
①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②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的权威关系到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2)治国理政: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3)行为准则:
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
(4)做法:
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总结.如何理解“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P21-22
1、 在我国,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这是因为( )
A
巩固学习
A、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B、宪法只涉及政治领域的问题
C、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D、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的所有问题
最高的法律效力
PART 2
宪法
1.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2.宪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的表现/为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3.为什么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怎样认识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自主预习
“我是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应当负何种刑事责任,给予犯罪人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
刑法
“我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之间的人身关系不和对产关系的法律。”
民法典
“我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刑事诉讼法
“我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间题。”
宪法
法律之间的“对话”
“我的任务是规范立法活动,健全国家立法制度,提高立法质量,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立法法
你能看出哪部法律处于最高的法律地位?
图一
图二
从图一、图二中你可以看出哪部法律处于最高的法律地位?为什么?
1.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宪法
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 其他法律的相关规定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选举法规定了选举人和被选举人条件。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拘留、逮捕的条件,刑法规定了侵犯公民人身权罪。
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民法典规定了物权、债权。刑法规定了侵犯财产罪。
受教育权利 教育法、义务教育法规定了公民有哪些受教育的权利,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实现
①从内容上看,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一般性的问题,是对刑事、民事、行政等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
2.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区别)
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刑法》第一条
阅读下列法律条文
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义务教育法》第一条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条
为什么其他法律的制定都要根据宪法?
②从法律效力上看: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
民法通则+刑法+婚姻法+刑事诉讼法+……=宪法?
错误
提议
通过
宪法的修改
普通法律
的修改
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
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其他的法律和议案的制定、修改只需一般程序,有半数以上代表通过。
一方面是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
另一方面可保障宪法的长期稳定性,是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③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为什么宪法是这棵树的主干呢?
④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①从内容上看,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刑事、民事、行政等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
③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②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
④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3.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①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②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
③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根本的
活动准则
最高的
法律效力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共产党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制定和修改程序更加严格
宪法规定的内容带有全局性、根本性
坚持
依宪治国
本课小结
1.我国法律有母法和子法之分。下列选项体现这一关系的是( )
A.教育法与未成年人保护法
B.婚姻法与计划生育法
C.宪法与民法通则
D.专利法与知识产权保护法
C
巩固学习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我国宪法(  )
①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规律
②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③符合公平正义要求
④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D
3. (易错题) 我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这说明(  )
①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②宪法是普通法律的总和
③宪法是根据其他法律制定的
④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