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节 直线、平面平行与垂直的综合问题
考点一 立体几何中的探索性问题
[典例] (2018·全国卷Ⅲ)如图,矩形 ABCD 所在平面与半圆弧CD所
在平面垂直,M 是CD上异于 C,D 的点.
(1)证明:平面 AMD⊥平面 BMC.
(2)在线段 AM 上是否存在点 P,使得 MC∥平面 PBD?说明理由.
[解] (1)证明:由题设知,平面 CMD⊥平面 ABCD,交线为 CD.因为 BC⊥CD,BC
平面 ABCD,
所以 BC⊥平面 CMD,所以 BC⊥DM.
因为 M 为CD上异于 C,D 的点,且 DC 为直径,
所以 DM⊥CM.
又 BC∩CM=C,所以 DM⊥平面 BMC.
因为 DM 平面 AMD,所以平面 AMD⊥平面 BMC.
(2)当 P 为 AM 的中点时,MC∥平面 PBD.
证明如下:
连接 AC 交 BD 于 O.
因为四边形 ABCD 为矩形,
所以 O 为 AC 的中点.
连接 OP,因为 P 为 AM 的中点,
所以 MC∥OP.
又 MC 平面 PBD,OP 平面 PBD,
所以 MC∥平面 PBD.
[题组训练]
1.如图,三棱锥 P-ABC 中,PA⊥平面 ABC,PA=1,AB=1,AC
=2,∠BAC=60°.
(1)求三棱锥 P-ABC 的体积;
PM
(2)在线段 PC 上是否存在点 M,使得 AC⊥BM,若存在,请说明理由,并求 的值.
MC
解:(1)由题设 AB=1,AC=2,∠BAC=60°,
1 3
可得 S△ABC= ·AB·AC·sin 60°= . 2 2
由 PA⊥平面 ABC,可知 PA 是三棱锥 P-ABC 的高,
第 554页/共1004页
又 PA=1,
1 3
所以三棱锥 P-ABC 的体积 V= ·S
3 △ABC
·PA= .
6
(2)在线段 PC 上存在点 M,使得 AC⊥BM,证明如下:
如图,在平面 ABC 内,过点 B 作 BN⊥AC,垂足为 N.在平面 PAC 内,过点 N 作 MN∥
PA 交 PC 于点 M,连接 BM.
由 PA⊥平面 ABC,知 PA⊥AC,
所以 MN⊥AC.
因为 BN∩MN=N,所以 AC⊥平面 MBN,
又 BM 平面 MBN,
所以 AC⊥BM.
1
在 Rt△BAN 中,AN=AB·cos∠BAC= ,
2
3
从而 NC=AC-AN= ,
2
PM AN 1
由 MN∥PA,得 = = .
MC NC 3
2.如图,在四棱锥 P-ABCD 中,PD⊥平面 ABCD,底面 ABCD 为
正方形,BC=PD=2,E 为 PC 的中点,CB=3CG.
(1)求证:PC⊥BC;
(2)AD 边上是否存在一点 M,使得 PA∥平面 MEG?若存在,求
出 AM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证明:因为 PD⊥平面 ABCD,BC 平面 ABCD,
所以 PD⊥BC.
因为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所以 BC⊥CD.
又 PD∩CD=D,PD 平面 PCD,CD 平面 PCD,
所以 BC⊥平面 PCD.
因为 PC 平面 PCD,所以 PC⊥BC.
(2)连接 AC,BD 交于点 O,连接 EO,GO,
延长 GO 交 AD 于点 M,连接 EM,则 PA∥平面 MEG.
证明如下:因为 E 为 PC 的中点,O 是 AC 的中点,
所以 EO∥PA.
因为 EO 平面 MEG,PA 平面 MEG,所以 PA∥平面 MEG.
第 555页/共1004页
2
因为△OCG≌△OAM,所以 AM=CG= ,
3
2
所以 AM 的长为 .
3
考点二 平面图形的翻折问题
[典例] (2018·全国卷Ⅰ)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ABCM 中,AB=AC=3,∠ACM=90°.以
AC 为折痕将△ACM 折起,使点 M 到达点 D 的位置,且 AB⊥DA.
(1)证明:平面 ACD⊥平面 ABC;
2
(2)Q 为线段 AD 上一点,P 为线段 BC 上一点,且 BP=DQ= DA,求三棱锥 Q-ABP
3
的体积.
解:(1)证明:由已知可得,∠BAC=90°,即 BA⊥AC.
又因为 BA⊥AD,AC∩AD=A,
所以 AB⊥平面 ACD.
因为 AB 平面 ABC,
所以平面 ACD⊥平面 ABC.
(2)由已知可得,DC=CM=AB=3,DA=3 2.
2
又 BP=DQ= DA,所以 BP=2 2.
3
1
如图,过点 Q 作 QE⊥AC,垂足为 E,则 QE 綊 DC.
3
由已知及(1)可得,DC⊥平面 ABC,
所以 QE⊥平面 ABC,QE=1.
1 1 1
因此,三棱锥 Q-ABP 的体积为 VQ-ABP= ×S3 △ABP×QE= × ×3×2 2sin 45°×1=1. 3 2
第 556页/共1004页
[题组训练]
1.(2019·湖北五校联考)如图 1 所示,在直角梯形 ABCD 中,∠ADC=90°,AB∥CD,
1
AD=CD= AB=2,E 为 AC 的中点,将△ACD 沿 AC 折起,使折起后的平面 ACD 与平面
2
ABC 垂直,得到如图 2 所示的几何体 D-ABC.
(1)求证:BC⊥平面 ACD;
(2)点 F 在棱 CD 上,且满足 AD∥平面 BEF,求几何体 F-BCE 的体积.
解:(1)证明:∵AC= AD2+CD2=2 2,
∠BAC=∠ACD=45°,AB=4,
∴在△ABC 中,BC2=AC2+AB2-2AC×AB×cos 45°=8,
∴AB2=AC2+BC2=16,∴AC⊥BC.
∵平面 ACD⊥平面 ABC,平面 ACD∩平面 ABC=AC,
∴BC⊥平面 ACD.
(2)∵AD∥平面 BEF,AD 平面 ACD,平面 ACD∩平面 BEF=EF,∴AD∥EF,
∵E 为 AC 的中点,∴EF 为△ACD 的中位线,
1
由(1)知,几何体 F-BCE 的体积 VF-BCE=VB-CEF= ×S3 △CEF×BC,
1 1 1 1
S△CEF= S△ACD= × ×2×2= , 4 4 2 2
1 1 2
∴VF-BCE= × ×2 2= . 3 2 3
2.(2018·合肥二检)如图 1,在平面五边形 ABCDE 中,AB∥CE,且 AE=2,∠AEC=
5
60°,CD=ED= 7,cos∠EDC= .将△CDE 沿 CE 折起,使点 D 到 P 的位置,且 AP= 3,
7
得到如图 2 所示的四棱锥 P-ABCE.
(1)求证:AP⊥平面 ABCE;
(2)记平面 PAB 与平面 PCE 相交于直线 l,求证:AB∥l.
第 557页/共1004页
5
证明:(1)在△CDE 中,∵CD=ED= 7,cos∠EDC= ,
7
5
由余弦定理得 CE= ( 7)2+( 7)2-2× 7× 7× =2.
7
连接 AC,
∵AE=2,∠AEC=60°,
∴AC=2.
又 AP= 3,
∴在△PAE 中,AP2+AE2=PE2,
即 AP⊥AE.
同理,AP⊥AC.
∵AC∩AE=A,AC 平面 ABCE,AE 平面 ABCE,
∴AP⊥平面 ABCE.
(2)∵AB∥CE,且 CE 平面 PCE,AB 平面 PCE,
∴AB∥平面 PCE.
又平面 PAB∩平面 PCE=l,∴AB∥l.
第 558页/共1004页
[课时跟踪检测]
1.如图,四棱锥 P-ABCD 的底面 ABCD 是圆内接四边形(记此圆为 W),
且 PA⊥平面 ABCD.
(1)当 BD 是圆 W 的直径时,PA=BD=2,AD=CD= 3,求四棱锥
P-ABCD 的体积.
(2)在(1)的条件下,判断在棱 PA 上是否存在一点 Q,使得 BQ∥平面 PCD?若存在,求
出 AQ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因为 BD 是圆 W 的直径,所以 BA⊥AD,
因为 BD=2,AD= 3,所以 AB=1.
同理 BC=1,所以 S 四边形 ABCD=AB·AD= 3.
因为 PA⊥平面 ABCD,PA=2,
1 2 3
所以四棱锥 P-ABCD 的体积 V= S 四边形 ABCD·PA= . 3 3
2
(2)存在,AQ= .理由如下.
3
延长 AB,DC 交于点 E,连接 PE,则平面 PAB 与平面 PCD 的交线是 PE.
假设在棱 PA 上存在一点 Q,使得 BQ∥平面 PCD,
AQ AB
则 BQ∥PE,所以 = .
PA AE
2
经计算可得 BE=2,所以 AE=AB+BE=3,所以 AQ= .
3
2
故存在这样的点 Q,使 BQ∥平面 PCD,且 AQ= .
3
2.如图,侧棱与底面垂直的四棱柱 ABCD-A1B1C1D1的底面是梯形,
AB∥CD,AB⊥AD,AA1=4,DC=2AB,AB=AD=3,点 M 在棱 A1B1
1
上,且 A1M= A1B1.已知点 E 是直线 CD 上的一点,AM∥平面 BC1E. 3
(1)试确定点 E 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2)求三棱锥 M-BC1E 的体积.
解:(1)点 E 在线段 CD 上且 EC=1,理由如下:
在棱 C1D1 上取点 N,使得 D1N=A1M=1,连接 MN,DN,
因为 D1N∥A1M,所以四边形 D1NMA1 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 MN 綊 A1D1綊 AD.
第 559页/共1004页
所以四边形 AMND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 AM∥DN.
因为 CE=1,所以易知 DN∥EC1,所以 AM∥EC1,
又 AM 平面 BC1E,EC1 平面 BC1E,
所以 AM∥平面 BC1E.
故点 E 在线段 CD 上且 EC=1.
(2)由(1)知,AM∥平面 BC1E,
1 1
所以 VM-BC E=VA-BC E=VC -ABE= × ×3×3 2 ×4=6. 1 1 1 3
3.(2019·湖北武汉部分学校调研)如图 1,在矩形 ABCD 中,AB=4,AD=2,E 是 CD
的中点,将△ADE 沿 AE 折起,得到如图 2 所示的四棱锥 D1-ABCE,其中平面 D1AE⊥平面
ABCE.
(1)证明:BE⊥平面 D1AE;
(2)设 F 为 CD1 的中点,在线段 AB 上是否存在一点 M,使得 MF∥平面 D1AE,若存在,
AM
求出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AB
解:(1)证明:∵四边形 ABCD 为矩形且 AD=DE=EC=BC=2,
∴∠AEB=90°,即 BE⊥AE,
又平面 D1AE⊥平面 ABCE,平面 D1AE∩平面 ABCE=AE,
∴BE⊥平面 D1AE.
AM 1
(2)当 = 时,MF∥平面 D
AB 4 1
AE,理由如下:
取 D1E 的中点 L,连接 FL,AL,
∴FL∥EC,又 EC∥AB,
1
∴FL∥AB,且 FL= AB,
4
∴M,F,L,A 四点共面,
又 MF∥平面 AD1E,∴MF∥AL.
∴四边形 AMFL 为平行四边形,
1 AM 1
∴AM=FL= AB, = .
4 AB 4
4.如图 1 所示,在 Rt△ABC 中,∠ABC=90°,D 为 AC 的中点,AE⊥BD 于点 E(不同
于点 D),延长 AE 交 BC 于点 F,将△ABD 沿 BD 折起,得到三棱锥 A1-BCD,如图 2 所示.
第 560页/共1004页
(1)若 M 是 FC 的中点,求证:直线 DM∥平面 A1EF.
(2)求证:BD⊥A1F.
(3)若平面 A1BD⊥平面 BCD,试判断直线 A1B 与直线 CD 能否垂直?请说明理由.
解:(1)证明:∵D,M 分别为 AC,FC 的中点,
∴DM∥EF,
又∵EF 平面 A1EF,DM 平面 A1EF,
∴DM∥平面 A1EF.
(2)证明:∵EF⊥BD,A1E⊥BD,A1E∩EF=E,
A1E 平面 A1EF,EF 平面 A1EF,
∴BD⊥平面 A1EF,
又 A1F 平面 A1EF,∴BD⊥A1F.
(3)直线 A1B 与直线 CD 不能垂直.理由如下:
∵平面 BCD⊥平面 A1BD,平面 BCD∩平面 A1BD=BD,EF⊥BD,EF 平面 BCD,
∴EF⊥平面 A1BD,
又∵A1B 平面 A1BD,∴A1B⊥EF,
又∵DM∥EF,∴A1B⊥DM.
假设 A1B⊥CD,∵DM∩CD=D,
∴A1B⊥平面 BCD,
∴A1B⊥BD,与∠A1BD 为锐角矛盾,
∴直线 A1B 与直线 CD 不能垂直.
5.(2019·河南名校联考)如图,在多面体 ABCDEF 中,四边形 ABCD
是梯形,AB∥CD,AD=DC=CB=a,∠ABC=60°,四边形 ACFE 是矩
形,且平面 ACFE⊥平面 ABCD,点 M 在线段 EF 上.
(1)求证:BC⊥平面 ACFE;
(2)当 EM 为何值时,AM∥平面 BDF?证明你的结论.
解:(1)证明:在梯形 ABCD 中,因为 AB∥CD,AD=DC=CB=a,∠ABC=60°,
所以四边形 ABCD 是等腰梯形,且∠DCA=∠DAC=30°,∠DCB=120°,
所以∠ACB=∠DCB-∠DCA=90°,所以 AC⊥BC.
又平面 ACFE⊥平面 ABCD,平面 ACFE∩平面 ABCD=AC,BC 平面 ABCD,
所以 BC⊥平面 ACFE.
第 561页/共1004页
3
(2)当 EM= a 时,AM∥平面 BDF,理由如下:
3
如图,在梯形 ABCD 中,设 AC∩BD=N,连接 FN.
由(1)知四边形 ABCD 为等腰梯形,且∠ABC=60°,所以 AB=2DC,
则 CN∶NA=1∶2.
2 3
易知 EF=AC= 3a,所以 AN= a.
3
3
因为 EM= a,
3
2 2 3
所以 MF= EF= a,
3 3
所以 MF 綊 AN,
所以四边形 ANFM 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 AM∥NF,
又 NF 平面 BDF,AM 平面 BDF,
所以 AM∥平面 BDF.
6.如图所示的五面体 ABEDFC 中,四边形 ACFD 是等腰梯形,AD
∥FC,∠DAC=60°,BC⊥平面 ACFD,CA=CB=CF=1,AD=2CF,
点 G 为 AC 的中点.
(1)在 AD 上是否存在一点 H,使 GH∥平面 BCD?若存在,指出
点 H 的位置并给出证明;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求三棱锥 G-ECD 的体积.
解:(1)存在点 H 使 GH∥平面 BCD,此时 H 为 AD 的中点.证明如下.
取点 H 为 AD 的中点,连接 GH,
因为点 G 为 AC 的中点,
所以在△ACD 中,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知 GH∥CD,
又 GH 平面 BCD,CD 平面 BCD,
所以 GH∥平面 BCD.
(2)因为 AD∥CF,AD 平面 ADEB,CF 平面 ADEB,
所以 CF∥平面 ADEB,
因为 CF 平面 CFEB,平面 CFEB∩平面 ADEB=BE,
所以 CF∥BE,
又 CF 平面 ACFD,BE 平面 ACFD,
所以 BE∥平面 ACFD,
第 562页/共1004页
所以 VG-ECD=VE-GCD=VB-GCD.
因为四边形 ACFD 是等腰梯形,∠DAC=60°,AD=2CF=2AC,所以∠ACD=90°,
1
又 CA=CB=CF=1,所以 CD= 3,CG= ,
2
又 BC⊥平面 ACFD,
1 1 1 1 1 3
所以 VB-GCD= × CG×CD×BC= × × × 3×1= . 3 2 3 2 2 12
3
所以三棱锥 G-ECD 的体积为 .
12
第七节 空间角
考点一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典例] (1)(2018·全国卷Ⅱ)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E 为棱 CC1的中点,则异面
直线 AE 与 CD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
2 3
A. B.
2 2
5 7
C. D.
2 2
(2)(2019·成都检测)在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将四个面
都为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称为鳖臑.如图,在鳖臑 ABCD 中,AB⊥平面
BCD,且 AB=BC=CD,则异面直线 AC 与 B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1 1
A. B.-
2 2
3 3
C. D.-
2 2
[解析] (1)如图,连接 BE,因为 AB∥CD,所以 AE 与 CD 所成
的角为∠EAB.在 Rt△ABE 中,设 AB=2,则 BE= 5,则 tan ∠EAB
BE 5 5
= = ,所以异面直线 AE 与 CD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
AB 2 2
(2)如图,分别取 AB,AD,BC,BD 的中点 E,F,G,O,连
接 EF,EG,OG,FO,FG,则 EF∥BD,EG∥AC,所以∠FEG 为
异面直线 AC 与 BD 所成的角.易知 FO∥AB,因为 AB⊥平面 BCD,
所以 FO⊥平面 BCD,所以 FO⊥OG,设 AB=2a,则 EG=EF= 2
第 563页/共1004页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