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3凸透镜成像(2) 教学设计课题 凸透镜成像2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八年级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基本研究方法;(3)体会实验探究活动在认识事物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建立生活与物理知识的联系。乐于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重点 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难点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用“凸透镜”观察周围的景物 1.在塑料卡片上钻一个直径约3mm的孔,在孔上滴一滴水,拿着它放在纸上小字的上方,透过小孔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现象?2.手拿一只玻璃杯,透过玻璃杯看自己的手指;然后,往杯中注水近满,再看看自己的手指;再把杯子放在桌上,前后移动手指的位置。你是否发现一些未注意到的现象?3.用凸透镜(如放大镜)观察书本上的字或画,观察窗外的景物(如图),把窗外的景物成像在墙上或屏上,所观察到的像都是放大的吗? 思考问题,思维转向主题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预期,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激发兴趣。讲授新课 观察放大镜成像和距离的关系。通过学生回答和观察PPT提问:凸透镜成像是否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呢?进行实验探究。二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目的:探究影响凸透镜成像性质的因素和成像特点。实验器材:光具座,“F”字光源(在光源前罩上贴刻有“F”形透光孔的黑纸,或用LED发光管组成“F”阵,作为发光物),凸透镜,光屏。实验内容和要求:1.通过前面的观察活动,请猜想一下,凸透镜成像的性质(正与倒,放大与缩小等)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2.选择一个凸透镜,测量并记录它的焦距f= cm。3.如图所示,将“F”发光物、凸透镜和光屏安装在光具座架上,再调节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并使三者中心的连线与光具座架面平行。4.将物体放在离透镜较远的位置,调节光屏到透镜的距离,找到一个成倒立缩小像的位置,测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称为物距u);改变物距再做一次测量,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5.在上述步骤后,将物体移近透镜至物距为2f处,调节光屏的位置,找到像与物体等大的位置。此时的像是正立还是倒立的?物距与像距(像到透镜的距离)有什么关系?6.继续将物体向透镜方向移近几厘米,找到一个成倒立放大像的位置,测量出物距。改变物距再做一次测量,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7.用眼透过凸透镜直接观察物体,找到正立的像时,测量并记录物距 cm,此时你看到的像的大小是 (“放大”、“缩小”或“等大”)。这个像能成在光屏上吗?疑问:凸透镜成像是否与凸透镜的焦距有关呢?8.换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再做一次实验。三 实像和虚像在实验中,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我们可以在位于凸透镜另一侧的屏上接收到物体的像,这个能够用光屏接收到的像叫做实像。在实验中,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屏上就接收不到它的像了,可以用眼透过凸透镜在与物体的同侧看到它的像,这个能够看到但不能够用屏接收的像叫做虚像。四 凸透镜成像规律利用通过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分别作出物体在不同位置时通过凸透镜成像。总结:(1)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2)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物远,像远,像变大。9.如果凸透镜被遮挡一部分,还能成像吗?光屏上会出现影子吗?可以成像,但是像会变暗,不会出现影子。10.如果实验过程中,在光屏上有清晰的像,若把光屏拿开,像还存在吗?像还存在,眼睛在一定范围内才能看到。11.在实验中,你能发现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在什么位置吗?焦点是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12.在实验中,你能发现放大的像和缩小的像的分界点在什么位置吗?二倍焦距是缩小像和放大像的分界点四 照相机和投影仪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它的焦距比较短,通常所要照的景物都在2f以外,所以通过它的镜头能在暗箱内的胶片上成缩小的像。当景物在胶片上成像时,胶片上的感光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胶片上各点物质的化学变化与所受光的强度和颜色有关,因此胶片上就记录下了所照景物的信息。由于照相机的发明和照相技术的发展使我们得以留下许多生动、珍贵的资料,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而且促进了科学探究的发展。 投影仪常用于教学和学术讲座。它也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它与照相机的不同点在于它能成放大的像。它的物是投影片上的图形或文字,物距略大于焦距f,当投影片被机箱内的光源照亮时,投影片上的图形或文字通过镜头(凸透镜)成放大的像,并通过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图像成在光屏上。课堂练习:1.照相机是根据什么原理工作的?2.投影仪是根据什么原理工作的?3.放大镜是根据什么原理工作的?4.某物理实验小组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组装实验装置,将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目的是什么? 5.某物理实验小组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如果凸透镜焦距为10cm,当透镜到蜡烛的距离为15cm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_______、_______的 像。(2)当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时,如果用遮光板挡住透镜的上半部分,我们观察光屏时,将会在光屏上看到( ) A.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B.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C.完整的像,像的亮度变暗 D.完整的像,像的亮度不变6.一个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30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把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到距凸透镜65cm处,则成像的情况是 ( )。 学生通过观察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凸透镜成像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启发、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实像和虚像学生自主作图并交流分享。。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并思考总结规律。学生自主学习照相机和投影仪。进行课堂练习。 激发学生自主学生能力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探究实验得到凸透镜成像规律。培养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学以致用巩固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课堂小结 凸透镜成像规律1.当物距u>2f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在一倍和2倍焦距之间,像物异侧 照相机2.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3.当物距f<u<2f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像距大于2倍焦距 物像异侧 投影仪(幻灯机)4.当u=f时,不成像,用来获取平行光5.当物距u<f 时,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物像同侧 放大镜 学生自己总结并展示。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板书 凸透镜成像规律1.当物距u>2f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在一倍和2倍焦距之间,像物异侧 照相机2.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3.当物距f<u<2f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像距大于2倍焦距 物像异侧 投影仪(幻灯机)4.当u=f时,不成像,用来获取平行光5.当物距u<f 时,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物像同侧 放大镜6.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突出本节主要知识点。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凸透镜成像(2)》导学案自主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基本研究方法;(3)体会实验探究活动在认识事物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建立生活与物理知识的联系。乐于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互学目标: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进一步熟悉探究式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方法。(一)自主学习(自读课本内容,完成基本知识梳理) 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提问:凸透镜成像是否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呢?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目的:探究影响凸透镜成像性质的因素和成像特点。实验器材:光具座,“F”字光源(在光源前罩上贴刻有“F”形透光孔的黑纸,或用LED发光管组成“F”阵,作为发光物),凸透镜,光屏。实验内容和要求:1.通过前面的观察活动,请猜想一下,凸透镜成像的性质(正与倒,放大与缩小等)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2.选择一个凸透镜,测量并记录它的焦距f= cm。3.如图所示,将“F”发光物、凸透镜和光屏安装在光具座架上,再调节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并使 。4.将物体放在离透镜较远的位置,调节光屏到透镜的距离,找到一个成 的位置,测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称为 );改变物距再做一次测量,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5.在上述步骤后,将物体移近透镜至物距为 处,调节光屏的位置,找到像与物体等大的位置。此时的像是正立还是倒立的?物距与像距(像到透镜的距离)有什么关系?6.继续将物体向透镜方向移近几厘米,找到一个成倒立放大像的位置,测量出物距。改变物距再做一次测量,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7.用眼透过凸透镜直接观察物体,找到正立的像时,测量并记录物距 cm,此时你看到的像的大小是 (“放大”、“缩小”或“等大”)。这个像能成在光屏上吗?疑问:凸透镜成像是否与凸透镜的焦距有关呢?8.换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再做一次实验。像的性质 实验次数 物距u/cm倒立缩小的像 12倒立等大的像 1倒立放大的像 12三 实像和虚像1. 在实验中,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我们可以在位于凸透镜另一侧的屏上接收到物体的像,这个 的像叫做实像。2. 在实验中,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屏上就接收不到它的像了,可以用眼透过凸透镜在与物体的同侧看到它的像,这个 的像叫做虚像。四.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 次数 像距v 像的性质正倒 大小 虚实 像与物在透镜同侧还是异侧u>2f 12u=2f 1f2u=f 1u四 凸透镜成像规律(1)成实像时,物 ,像 ,像 ;物远,像近,像变小。(2)成虚像时,物 像 ,像 ;物远,像远,像变大。9.如果凸透镜被遮挡一部分,还能成像吗?光屏上会出现影子吗?10.如果实验过程中,在光屏上有清晰的像,若把光屏拿开,像还存在吗?11.在实验中,你能发现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在什么位置吗?12.在实验中,你能发现放大的像和缩小的像的分界点在什么位置吗?课堂练习:1.照相机是根据什么原理工作的?2.投影仪是根据什么原理工作的?3.放大镜是根据什么原理工作的?4.某物理实验小组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组装实验装置,将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目的是什么?5.某物理实验小组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如果凸透镜焦距为10cm,当透镜到蜡烛的距离为15cm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_______、_______的 像。(2)当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时,如果用遮光板挡住透镜的上半部分,我们观察光屏时,将会在光屏上看到( )A.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B.烛焰像的上半部分C.完整的像,像的亮度变暗 D.完整的像,像的亮度不变6.一个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30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把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到距凸透镜65cm处,则成像的情况是 ( )。课堂测评:一、单选题1.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物体从距透镜较远的地方逐渐移近焦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像越来越大,且为正立的实像 B.像越来越大,且为倒立的实像C.像越来越小,且为正立的实像 D.像越来越小,且为倒立的实像2. 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30 cm的地方,在离物体45 cm的光屏上可以得到烛焰的清晰的像,则( )A.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90 cm,像是放大的B.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8 cm,像是放大的C.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0 cm,像是放大的D.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0 cm,像是缩小的3. (2020·武汉中考)全国多地在欢迎援鄂抗疫英雄凯旋时举行了“飞机过水门”的最高礼仪。某次仪式中,摄影师拍摄了如图所示的照片,他所用的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像成在照相机的底片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成的像是缩小的实像 B.所成的像是缩小的虚像C.所成的像是放大的实像 D.所成的像是放大的虚像4. 如图所示是航拍的大地震时的楼房倒塌现场。如果拍摄时所用照相机的镜头焦距是50 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应( )A.小于50 mmB.大于100 mmC.等于50 mmD.大于50 mm小于100 mm5. 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当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成像情况符合投影仪成像原理B.透镜位置不变,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光屏上也能得到烛焰清晰的像C.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需将蜡烛靠近凸透镜D.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6.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漫反射现象中光路是不可逆的B.同一个人离平面镜越远所成的像越小C.在折射现象中,折射角可能大于入射角D.凸透镜能成正立的实像7. (2021·厦门质检)当摄影师用一台镜头焦距固定的照相机,给全班同学照完合影后接着又给小明同学照半身像(照片尺寸相同),这时摄影师应采取 ( )A.照相机离小明远一些,减小镜头到底片的距离B.照相机离小明近一些,减小镜头到底片的距离C.照相机离小明近一些,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D.照相机离小明近一些,镜头到底片的距离不变8. 如图所示是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象。由图可知( )A.凸透镜的焦距是20 cmB.当物距为30 cm时,其成像特点可应用于照相机C.当像距为60 cm时,物距可能为16 cmD.物体从距凸透镜15 cm处移动到60 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大9. (2020·苏州中考)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刚好成清晰的像。凸透镜不动,将蜡烛移至40 cm刻度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观察到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 D.光屏上不能呈现像考点二 凸透镜的焦距问题10.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刚好成清晰的像。若凸透镜不动,将蜡烛移至20cm刻度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观察到(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倒立等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二、填空题11.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依次放在a,b,c,d,e点处,其中蜡烛放在___________处得到的实像离凸透镜最远,放在___________处得到的实像最小。12.“新农村建设”中各乡村及城镇主要交通路口多数都安装了监控摄像头.摄像头中的镜头相当于______透镜,能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13.平静的湖面上能够映出天空中飞翔的小鸟儿,人站在湖边能看见水中的鱼儿与鸟儿在一起嬉戏。看见水中的“鱼”是光的______现象,看见水中的“鸟”是光的______现象;找一个圆柱形的玻璃瓶,里面装满水,把一支铅笔水平地放在玻璃瓶的一侧,透过玻璃瓶,可以看到那支铅笔的形状______(填“不变”或“变化了”);把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地移动时,透过玻璃瓶会看到铅笔尖会逐渐______(填“变长”或“变短”),到某一位置以后,铅笔尖的方向______发生变化,铅笔尖的粗细______发生变化。(以上两空填写“会、不会”)14.小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将烛焰、凸透镜和屏移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中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跟这一成像原理相同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若要使光屏上的像变大,则小亮应将蜡烛和光屏都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15.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物距__________焦距时,一定成虚像;当物距__________焦距时,一定成实像;当物距__________焦距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当物距__________焦距时,一定成缩小的实像;当物距__________焦距时,成倒立的像;当物距__________焦距时,成正立的像.(选填“大于二倍”、“大于一倍”、“小于一倍”、“大于一倍而小于二倍”).1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用到的器材:凸透镜、_____、蜡烛、光具座(带刻度尺)等。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要能正确的提出问题、做出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_____、评估和交流。17.小华同学将一凸透镜正对一束平行光,可得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cm。将该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按图乙所示安装到光具座上,在光屏上可观察到清晰倒立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我们生活中的____(选填“放大镜”、“近视眼镜”或“照相机”)就是遵循了凸透镜的这一成像规律。把凸透镜换成薄玻璃板,在蜡烛一侧观察玻璃板也能看到一个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蜡烛的像。18.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如图所示,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刷脸”支付过程中,摄像头相当于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面部经摄像头成倒立、______(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19.如图所示,在自制“照相机模型”时应该选用__ __透镜作为镜头;照相时镜头离景物的距离至少要__ __,才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照近处的物体时,拉长两筒间的间距,此时光屏上的像__ __(选填“变大”或“变小”)。 课堂测评答案:一、单选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D A D B C C B D D二、填空题11.b e12.凸 倒立 缩小13.折射 反射 变化了 变长 会 会14.照相机 右15.小于一倍 大于一倍 大于一倍而小于二倍 大于二倍 大于一倍 小于一倍16.光屏 详解论证17.10.0 缩小 照相机 等大18.凸 缩小19.凸 大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 变大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1张PPT)华东师大版 八年级下第2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2新知导入用“凸透镜”观察周围的景物1.在塑料卡片上钻一个直径约3mm的孔,在孔上滴一滴水,拿着它放在纸上小字的上方,透过小孔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会观察到字通过小孔变大了新知导入2.手拿一只玻璃杯,透过玻璃杯看自己的手指;然后,往杯中注水近满,再看看自己的手指;再把杯子放在桌上,前后移动手指的位置。你是否发现一些未注意到的现象?手拿一只玻璃杯,透过玻璃杯看自己的手指,手指会稍微变大,然后往杯中注水近满,再看看自己的手指,手指变的更大。新知导入3.用凸透镜(如放大镜)观察书本上的字或画,观察窗外的景物(如图),把窗外的景物成像在墙上或屏上,所观察到的像都是放大的吗?用凸透镜(如放大镜)观察书本上的字或画,会观察到书本上的字或画变大,观察窗外的景物,把窗外的景物成像在墙上或屏上,发现变小。新知讲解二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观察放大镜成像和距离的关系疑问:凸透镜成像是否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呢?二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目的:探究影响凸透镜成像性质的因素和成像特点。实验器材:光具座,“F”字光源(在光源前罩上贴刻有“F”形透光孔的黑纸,或用LED发光管组成“F”阵,作为发光物),凸透镜,光屏。实验内容和要求:1.通过前面的观察活动,请猜想一下,凸透镜成像的性质(正与倒,放大与缩小等)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2.选择一个凸透镜,测量并记录它的焦距f= cm。合作探究二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3.如图所示,将“F”发光物、凸透镜和光屏安装在光具座架上,再调节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并使三者中心的连线与光具座架面平行。合作探究二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4.将物体放在离透镜较远的位置,调节光屏到透镜的距离,找到一个成倒立缩小像的位置,测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称为物距u);改变物距再做一次测量,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uV合作探究二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5.在上述步骤后,将物体移近透镜至物距为2f处,调节光屏的位置,找到像与物体等大的位置。此时的像是正立还是倒立的?物距与像距(像到透镜的距离)有什么关系?6.继续将物体向透镜方向移近几厘米,找到一个成倒立放大像的位置,测量出物距。改变物距再做一次测量,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像的性质 实验次数 物距U/cm倒立缩小的像 12倒立等大的像 1倒立放大的像 12合作探究二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7.用眼透过凸透镜直接观察物体,找到正立的像时,测量并记录物距 cm,此时你看到的像的大小是 (“放大”、“缩小”或“等大”)。这个像能成在光屏上吗?疑问:凸透镜成像是否与凸透镜的焦距有关呢?8.换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再做一次实验。合作探究新知讲解三 实像和虚像在实验中,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我们可以在位于凸透镜另一侧的屏上接收到物体的像,这个能够用光屏接收到的像叫做实像。在实验中,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屏上就接收不到它的像了,可以用眼透过凸透镜在与物体的同侧看到它的像,这个能够看到但不能够用屏接收的像叫做虚像。新知讲解二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u 次数 像距v 像的性质 应用正倒 大小 虚实 像与物在透镜同侧还是异侧?u>2f 12f倒立缩小实像异侧照相机FFf新知讲解二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u 次数 像距v 像的性质正倒 大小 虚实 像与物在透镜同侧还是异侧?u=2f1FFfv=2f倒立等大实像异侧新知讲解二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u 次数 像距v 像的性质 应用正倒 大小 虚实 像与物在透镜同侧还是异侧?f2FFfv>2f倒立放大实像异侧投影仪新知讲解二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u 次数 像距v 像的性质正倒 大小 虚实 像与物在透镜同侧还是异侧?u=f 1FFf不成像新知讲解二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u 次数 像距v 像的性质 应用正倒 大小 虚实 像与物在透镜同侧还是异侧?uFFfv>u正立放大虚像同侧放大镜新知讲解二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u 次数 像距v 像的性质 应用正倒 大小 虚实 像与物在透镜同侧还是异侧?u>2f 12u=2f1f2u=f 1ufv=2fv>2f不成像v>u倒立缩小实像异侧倒立等大实像异侧倒立放大实像异侧正立放大虚像同侧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新知讲解二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 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2. 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物远,像远,像变大。二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9.如果凸透镜被遮挡一部分,还能成像吗?光屏上会出现影子吗?可以成像,但是像会变暗,不会出现影子。10.如果实验过程中,在光屏上有清晰的像,若把光屏拿开,像还存在吗?像还存在,眼睛在一定范围内才能看到。合作探究二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1.在实验中,你能发现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在什么位置吗?焦点是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12.在实验中,你能发现放大的像和缩小的像的分界点在什么位置吗?二倍焦距是缩小像和放大像的分界点合作探究四 照相机和投影仪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它的焦距比较短,通常所要照的景物都在2f以外,所以通过它的镜头能在暗箱内的胶片上成缩小的像。当景物在胶片上成像时,胶片上的感光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胶片上各点物质的化学变化与所受光的强度和颜色有关,因此胶片上就记录下了所照景物的信息。由于照相机的发明和照相技术的发展使我们得以留下许多生动、珍贵的资料,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而且促进了科学探究的发展。合作探究四 照相机和投影仪投影仪常用于教学和学术讲座。它也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它与照相机的不同点在于它能成放大的像。它的物是投影片上的图形或文字,物距略大于焦距f,当投影片被机箱内的光源照亮时,投影片上的图形或文字通过镜头(凸透镜)成放大的像,并通过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图像成在光屏上。合作探究课堂练习1.照相机是根据什么原理工作的?3.放大镜是根据什么原理工作的?2.投影仪是根据什么原理工作的?照相机是根据物体距凸透镜大于2倍焦距的原理制成的(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幻灯机是根据物体距凸透镜大于焦距小于2倍焦距的原理制成的(f放大镜是根据物体距凸透镜小于1倍焦距的原理制成的(u<f),成正立放大的 虚像。课堂练习4.某物理实验小组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组装实验装置,将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目的是什么?使像成在光屏中央课堂练习5.某物理实验小组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如果凸透镜焦距为10cm,当透镜到蜡烛的距离为15cm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_______、_______的 像。倒立放大实(2)当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时,如果用遮光板挡住透镜的上半部分,我们观察光屏时,将会在光屏上看到( )A.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B.烛焰像的上半部分C.完整的像,像的亮度变暗 D.完整的像,像的亮度不变C课堂练习6.一个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30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把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到距凸透镜65cm处,则成像的情况是 ( )解析: 凸透镜所成像的性质与物距有关,由第一次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可知:ff<30cm<2f,解得:15cm距为65cm,u>2f。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课堂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1.当物距u>2f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在一倍和2倍焦距之间,像物异侧 照相机2.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3.当物距f<u<2f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像距大于2倍焦距 物像异侧 投影仪(幻灯机)4.当u=f时,不成像,用来获取平行光5.当物距u<f 时,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物像同侧 放大镜板书设计凸透镜成像规律1.当物距u>2f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在一倍和2倍焦距之间,像物异侧 照相机2.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3.当物距f<u<2f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像距大于2倍焦距 物像异侧 投影仪(幻灯机)4.当u=f时,不成像,用来获取平行光5.当物距u<f 时,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物像同侧 放大镜6.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作业布置做资源包中课后练习题。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3凸透镜成像(2) 教学设计.doc 2.3凸透镜成像(2).ppt 2.3凸透镜成像(2)导学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