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加强宪法监督 课件 (共40张PPT+2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加强宪法监督 课件 (共40张PPT+2视频)

资源简介

(共40张PPT)
自·读·时·间
阅读教材P26-31
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
第二框 加强宪法监督
请同学们自主学习教材P26-P32的内容
导学预习
1、权力的行使为什么需要监督?
2、 ★宪法监督的主体是什么?
3、如何加强宪法监督?
4、公民为什么要增强宪法意识?
5、国家为了增强公民宪法意识采取的举措
6、公民要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宪法监督的主体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为什么要加强宪法监督?
怎样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
中学生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学习目标
①立法机关审查机制:如英国、社会主义国家。
②司法机关审查机制:由普通法院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附带的对适用该案件的法律合宪性进行审查。如美国、日本。
③宪法法院审查制:设立专门的宪法法院行使违宪审查权的制度。如德国、俄罗斯。
④宪法委员会审查制:设立专门宪法委员会行使违宪审查权的制度。如法国。
世界各国是怎样进行宪法监督的?
课外拓展
监督权力行使
01
探究与分享
2018年1月26日, 根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新实践,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提出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其中二十一项建议内容为:
宪法第三章“国家机构”中增加一节,作为第七节“监察委员会”;增加五条,分别作为第一百二十三条至第一百二十七条。内容如下:
第七节 监察委员会
第一百二十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监察委员会是国家的监察机关。
第一百二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
此项修改建议表明,我国越来越重视什么工作?
一、根本的活动准则
(1)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
1.为什么要设立“监察委员会”
监督权力的行使呢?
权力监督方式
法律监督系统
宪法监督
预算监督
政治和政府监督系统
党内纪律监督
政府审计监督
社会监督系统
群众监督
媒体、舆论监督
(2)为了保证国家机关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需要建立健全完备的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在监督制度体系中,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
为什么要加强宪法监督?(为什么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
①权力行使需要监督,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
②宪法监督制度在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中具有基础性意义。
③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不断加强宪法监督工作。
知识拓展:
我国的
监督体系
法律监督系统
政治和政府监督系统
社会监督系统
宪法监督
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
人大工作监督
预算监督
党的政治监督和党内纪律监督
政治协商监督
行政监督、政府审计监督
普遍性社会监督
社会群团监督
社会舆论监督
宪法监督制度:指特定的国家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地方各级人大)依据特定的程序,审查和裁决法律、法规和行政命令等宪法行为是否符合宪法的制度。
审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等的违宪行为,追究其违宪责任,维护宪法权威。
(P27相关链接)
合宪性审查和监督,即审查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合宪性,使其与宪法不抵触;
2.我国宪法监督的内容:
监督法
监督人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四次会议,全国人大听取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李克强总理的第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第一句话,表明了全国人大与国务院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这说明了什么?
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说明了全国人大代表人民拥有对国务院工作的监督权。
国务院必须依法对全国人大负责并接受全国人大的监督。
某市人大常委会举行十八次会议,表决该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全市刑事审判工作情况的报告,最终会场电子屏上显示:
表明人民法院要对市人大常委会负责并受其监督;
说明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人大可以监督人民法院的权力。
赞成票12票,
反对票11票,
弃权票5票。
人民法院的报告没被通过,说明了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摘录
《宪法》第六十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修改宪法;
(二)监督宪法的实施;
《宪法》第六十七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二)制定和修改除应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四)解释法律;
(八)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
《宪法》第九十九条: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的遵守和执行。
谁监督宪法实施?谁解释宪法?谁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实施?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我国最高的
国家权力机关
常设机构
职权
修改宪法、监督宪法实施、立法权
任免权、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
相关链接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
3.我国宪法监督的主体(谁来监督):
①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
②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 P26
宪法监督
我们知道“谁来监督”
“监督什么”,
那又“如何加强监督”呢?
2003年3月17日湖北大学生孙志刚因无暂住证,被广州黄村街派出所错误收容并送至广州市民政局收容遣送中转站。
2003年3月19日晚因孙志刚大声叫喊求助,引起乔燕琴(救治站护工)的不满。乔燕琴便与吕二鹏、乔志军、胡金艳(均为救治站护工)将孙志刚从201室调到206室,并授意该室内的李海婴等8人(均为被收治人员)殴打孙志刚。
2003年3月20日李海婴等8人对孙志刚轮番殴打,致孙昏迷,经抢救无效死亡!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于2003年6月22日废除。同年6月27日主犯乔燕琴被执行死刑。
思考:(1)《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为什么被废止?
(2)如何避免悲剧再次上演?
(3)对于《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被废除与主犯被执行死刑,你有什么启示?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
为什么被废止?
因为这个行政法令违反了宪法精神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
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表示,要落实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合宪性审查机制,加强备案审查工作。
材料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体制机制。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落实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
材料三: 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废止劳教”
▲ 人大释法“遏制港独”
材料一:要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使其更好担负起宪法监督职责。
材料二:要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加强对宪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宪法权威。
材料三: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结合材料分析下述材料分别体现了如何加强(健全)宪法监督制度?
①要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使其更好担负起宪法监督职责。(主体)
②要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加强对宪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宪法权威。(机制、内容)
③对于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4.怎样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 P27
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
——习近平
宪法
信仰
人民
国家
权力
拥护
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
——卢梭
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
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
二、增强宪法意识
5.公民为什么要增强宪法意识?
①加强宪法监督,既需要完备的制度措施,也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P27
②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呵护。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P28
增强宪法意识,对国家公职人员来说尤为重要。
设立国家宪法日
建立宪法宣誓制度
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都是为了强化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让他们珍惜宪法赋予的权力,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加强宪法监督,也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增强宪法意识。
开展宪法进课堂活动
开展宪法进乡村活动
宪法主题讲座
宪法宣传
宪法主题公园
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
拓展:
设立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的目的与意义是什么?
  ①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
  ②是一个重要的仪式,传递的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理念。
  ③使这一天成为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营造并形成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  
2016年1月1日实施宪法宣誓制度。
意义:
①有利于国家公职人员树立宪法观念,珍惜宪法赋予的权力,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②有利于维护宪法权威。
③有利于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法治国家。
④有利于国家公职人员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设立宪法宣誓制度
我宣誓:
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①学习宪法
1
了解我国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程;
2
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
3
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
6.公民要怎样增强宪法意识?P28
1
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
2
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
3
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
②认同宪法
③践行宪法
1
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
2
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
3
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
6.公民如何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1.学习宪法
了解宪法,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
2.认同宪法
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
3.践行宪法
①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上;
②在日常生活中,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学会用宪法精神分析和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③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
加强宪法监督
监督
权力行使
增强
宪法意识
加强宪法监督的做法
宪法监督的主体和内容
增强宪法意识的原因
加强宪法监督的原因
增强宪法意识的做法
(制度层面)
(意识层面)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答案:A
1 、【2021 福州模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把宣传和树立宪法权威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事项抓紧抓好,切实在宪法实施和监督上下功夫。在我国,行使监督宪法实施职权的是(  )
A.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B.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答案:A
2、 (2021山东滨州)2021年1月14日,某市纪委监委发布通报,对一女子进小区拒不配合志愿者登记并给社区“卢书记”打电话要求放行的当事人王某予以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免职处理。“卢书记”卢某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对事件中当事人的处理说明(  )
①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全面从严治党
②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③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受到法律处罚
④只要加强巡察就能杜绝权力被滥用,消除腐败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3、 (2021四川广安)2021年3月17日,国务院在中南海举行宪法宣誓仪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宪法宣誓组织办法》,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国务院任命的29个部门和单位的36名负责人依法进行了宪法宣誓。这表明(  )
①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②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③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④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答案:D
4、加强宪法监督,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作为普通公民,增强宪法意识,要学习宪法,认同宪法,更要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宪法。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可以这样做
①诵读宪法文本内容,领会宪法原则和内容
②积极参加宪法知识竞赛、讲座等活动
③承担社会责任,坚决制裁一切妨碍宪法实施的行为
④学习新修订的宪法,制作宪法知识宣传海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C
答案:D
感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