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件(30张PPT)+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件(30张PPT)+素材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导入新课: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世纪中国复兴之路历经艰辛与坎坷,三位世纪伟人先后为了实现“救国之梦”“建国之梦”“强国之梦”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改变了中国前进的方向。
据此请回答:
三位世纪伟人分别是谁?“救 国之梦” “建国之梦”“强国之梦”分别是指什么事件?
孙中山
毛泽东
邓小平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新中国成立,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救国之梦”
“建国之梦”
“强国之梦”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学习目标
1、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内容、时间、历史意义。
2、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3、了解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在全国的展开,及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发表社论,公开提出“两个凡是”方针,即“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以阶级斗争为纲
维护个人崇拜,“左”倾错误的继续
“两个凡是”实质:
影响:
束缚人们思想,引起人们不满
中央工作会议的召开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
这篇讲话,实际上成为三中全会的主题,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
01
探索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我们必须世世代代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把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事业,胜利地推向前进。
——邓小平
邓小平写给中央的信
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说过“凡是”,列宁、斯大林没有说过“凡是”、 毛泽东同志自己也没有说过“凡是”。
——邓小平《“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1977.5.24)
思考:阅读这两段话,你觉得邓小平想表达什么?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发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
社会主义对于我们来说,……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去研究。躺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现成条文上,……这种态度是错误的。我们要有共产党人的责任心和胆略,勇于研究生动的实际生活,研究现实的确切事实,研究新的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现 在 对这 样 的 问 题 还 要 引 起 争 论 , 可 见 思 想 僵 化 。
——邓小平
思考: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核心是什么?
实事求是?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邓小平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形成了思想解放的大潮,打破了教条式的理论禁锢,推动恢复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改革开放简史》,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
02
突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名称: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
时间:1978年12月18日-22日
地点:北京
在全会前召开了中央工作会议,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式上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
邓小平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思想路线:
政治路线:
组织路线:
关键抉择:
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必须遵循毛泽东同志一贯倡导的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只有坚决地平反假案,纠正错案,昭雪冤案,才能够巩固党和人民的团结,维护党和毛泽东同志的崇高威信。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通过)
03
成果
——拨乱反正任务的完成
刘少奇
(1898-1969)
彭德怀
(1898-1974)
陶 铸
(1908-1969)
“文革”中的冤假错案
事件:刘少奇同志追悼大会
时间:1980年5月17日
地点:北京
邓小平致悼词,强调刘少奇同志是久经考验的、卓越的党和国家领导人。
1982年底,……有三百多万名干部的冤假错案得到平反。他们心情舒畅地重新走上工作岗位或担负新的职务;数以千万计的因与这些干部有亲属关系或工作关系而受到株连的干部和群众由此得到解脱。他们放下包袱,精神振奋地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目 录
一、建国以前28年历史的回顾
二、建国32年历史的基本估计
三、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
四、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
五、“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六、历史的伟大转折
七、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
八、团结起来,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科学地总结了建国以后32年的历史,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地历史地位,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地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
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决议中最核心、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对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意见》
我们总结建国以来三十二年历史经验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把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进一步集中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伟大目标上来。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团结起来 振兴中华
伟大的 历史转折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时间
(1)背景
(3)内容
1978年12月  
(4)意义
2.拨乱反正
① ② ③
北京  
思想、政治、组织
邓小平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伟大转折、改革开放
课堂小结
C
课堂练习
A
D
A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