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加强宪法监督课件 ( 35 张ppt+ 1个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加强宪法监督课件 ( 35 张ppt+ 1个视频)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2.2 加强宪法监督
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
1.是什么——宪法监督的主体、内容
2.为什么——要加强宪法监督?
要增强宪法意识?
3.怎么做——如何加强宪法监督?
☆ 公民增强宪法意识?
4.增强公民的宪法意识,国家采取的重要举措及可开展的活动☆
自主思考:(5分钟)
一、监督权力行使
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分析这一事例说明了什么问题。
2021年3月召开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草案)》、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等内容
这一事例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对国家机关权力进行监督,有效遏制腐败、不作为、乱作为现象的发生,通过审议审查方式,规范监督公权力的行使。
探究与分享
2021打虎简报
如此多“老虎”给我们带来什么教训和启示?
权力的行使需要接受监督,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
权力监督方式
法律监督系统
宪法监督
预算监督
政治和政府监督系统
党内纪律监督
政府审计监督
社会监督系统
群众监督
媒体、舆论监督
为了保证国家机关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需要建立健全完备的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在监督制度体系中,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
1、为什么要加强宪法监督?
①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利将会导致腐败。
②为了保证国家机关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需要建立健全完备的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在这一监督体系中,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
③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我们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不断加强宪法监督工作。
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途径和方式有哪些?
(1)利用新闻媒体。公民依法在新闻媒体上公开发表意见
(2)进行信访。公民通过给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或当面向有关人员反映自己的意见,提出批评、建议
(3) 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公民将自己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反映给人大代表,形成人大代表议案,上传到国家权力机关。
(4)新形式新方式(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
拓展:
  
  第六十二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修改宪法;
  (二)监督宪法的实施;
  (三)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第六十七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二)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第九十九条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的遵守和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摘录
监督权力行使
2.宪法监督的主体是谁?
谁监督
1、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
2、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
监督谁?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全体公民
合宪性审查和监督,即审查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合宪性,使其与宪法不抵触;
审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等的违宪行为,追究其违宪责任,维护宪法权威。
监督法
监督人
3.我国宪法监督的内容: (监督什么 )
潘某骑行的电动自行车被杭州交警依据《杭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扣留。潘某认为该条例违反了行政强制法等有关法律规定,于2016年4月致信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建议审查该条例,请求撤销条例中违反行政强制法的行政强制措施。收到审查建议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及时与浙江省、杭州市的人大常委会沟通,了解情况,认真研究,认为条例关于扣留非机动车并强制托运回原籍的规定与行政强制法的规定不一致,要求制定机关对条例规定进行修改。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按照有关规定向提出审查建议的公民潘某作了书面反馈。
思考:本案中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了什么职权?
答:合宪性审查和监督的职权。
探究与分享:
宪 法 监 督 制 度
思考,讨论:如何加强宪法监督?
主体:完善和健全
要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使其更好担负起宪法监督职责。
内容:维护宪法权威
要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加强对宪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宪法权威。
后果:追究和纠正
对于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4、如何加强宪法监督?(如何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P27)
知识小结
思考:加强宪法监督需要什么?
2、自律角度(内在约束):增强宪法意识(自觉践行)
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里。 ——卢梭(法)
1、他律角度(外在监督):监督权力行使(依靠制度)
资料拓展
二、增强宪法意识
(1)我国国家宪法日是那一天?
每年的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
(2)为什么要增强宪法意识?(笔记)
①加强宪法监督,既需要完备的制度措施,更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
②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
我是中国公民 第三十三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我在接受义务教育 第四十六条: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作为儿童,我得到了父母的抚养和教育
第四十九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禁止虐待儿童。
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第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请对照宪法文本,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填写空框中的内容。
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呵护。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P29D1)
P28-29
探究与分享
1、为什么要增强宪法意识?
①、加强宪法监督,既需要完备的制度措施,也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
②、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
2.我国增强宪法意识的重要举措有哪些?
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开展各种活动,增强人民的宪法意识。
国家通过哪些途径或活动增强人们的宪法意识?
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
宪法主题公园
宪法诵读
宪法宣传
国家宪法日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设立国家宪法日。具体时间是每年的12月4日。从此,12月4日将重点开展宪法宣传活动,因此,也称为“宪法宣传日”。
国家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设立国家宪法日有助于普及宪法知识,有助于公民通过各种宪法宣传活动感受宪法的价值,扩大宪法实施的群众基础。
青少年参加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会有哪些收获
(1)学习了解了宪法知识,
(2)锻炼了社会实践能力,
(3)培养了亲社会行为,
(4)树立了自觉遵守宪法的意识,维护宪法权威,敢于同破坏宪法的行为作斗争。
国家建立宪法宣誓制度,为了强化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让他们珍惜宪法赋予的权力,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全班同学起立,同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歌唱毕,领誓人走上讲台,将左手抚按在宪法文本上,举起右拳,领诵誓词,同学也举起右拳跟诵誓词: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2016年1月1日实施宪法宣誓制度。
3.宪法宣誓制度的意义
意义:
①有利于国家公职人员树立宪法观念,珍惜宪法赋予的权力,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②有利于维护宪法权威。
③有利于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法治国家。
④有利于国家公职人员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4.如何增强公民的宪法意识?
①学习宪法
1
了解我国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程;
2
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
3
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
1
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
2
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
3
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
②认同宪法
③践行宪法
1
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
2
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
3
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
2015年7月1日,十ニ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ー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究法修正案》,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的宪法宣誓制度,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1)哪些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需要进行宪法宣誓。
P31 拓展空间
加强宪法监督
监督
权力行使
增强
宪法意识
加强宪法监督的做法
宪法监督的主体和内容
增强宪法意识的原因
加强宪法监督的原因
增强宪法意识的做法
(制度层面)
(意识层面)
课堂小结
1. 【2021 福州模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把宣传和树立宪法权威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事项抓紧抓好,切实在宪法实施和监督上下功夫。在我国,行使监督宪法实施职权的是(  )
A.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B.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A
课堂练习
2.(2021无锡)阅读下图漫画。漫画的寓意是( )
A.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B.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违
C.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
D.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A
3.全国人大常委会在2020年两会工作报告中指出,全年审查、督促制定机关纠正与宪法法律规定和精神相抵触、不符合、不适应的规范性文件506件,维护了国家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这表明( )
A.全国人大行使了决定权
B.我国严格修宪程序,保障决策科学化
C.国家监察委行使了监察权
D.我国加强宪法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
D
4.《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要求:在全社会深入持久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阐释好“中国之治”的制度基础,阐释好新时代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内涵和意义,阐释好宪法精神。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有利于全体公民( )
A.加强宪法监督,维护宪法权威
B.明确宪法职责,保障宪法实施
C.遵守宪法规定,履行宪法职权
D.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