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诗:汉乐府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题目中加上“歌”“引”“吟”“歌行”等的诗大多属于乐府诗。从军行注释1: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从军”就是参军。一解诗题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居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学习古诗1解诗题明诗意知作者悟诗情234二2知作者王昌龄 字少伯,江宁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擅长七言绝句,其七绝与李白齐名,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现存诗一百八十余首,明人辑有《王昌龄集》。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朗读《从军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孤破遥暗真棒!识字游戏终楼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借助注释,理解诗意。玉门关:古关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楼兰:西域古国名,这里泛指西域地区的各部族政权。读前两句诗,圈画出诗中的景物,借助注释,说一说诗句的意思。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湖、长云铺天盖地、雪山、一座孤城,还看到了玉门关。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的雪山一片黯淡。驻守边疆孤城的战士,遥望着玉门关。写边疆地理位置和环境恶劣给人以沉重压抑之感第一、二句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思考通过境界壮阔、环境恶劣的景物描写,衬托戍边将士不畏艰难,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读诗的前两句,读出“望”的动作,读出沉重压抑之感以及戍边将士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悲壮感。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读后两句诗,借助注释,说一说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金甲都磨穿了,形容时间之长,战斗之艰苦。以及不把敌人消灭誓不还的决心。赏析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形象点出边塞战场的特征。极言战事之频繁。1、破、透√穿 2、通过、连通3、着衣服鞋袜金甲楼兰古城第三、四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磨破的意思。西域古国名,这里泛指西域地区少数民族政权。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诗意】 将士们在沙场中身经百战,连铁甲战衣都磨透了,不攻破楼兰始终坚决不回乡。通过描写边塞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物描写,衬托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和戍边将士不畏艰难、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和责任感。你体会到作者的什么情感?四2悟诗情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朗读《从军行》,读出感情。描写边塞风景抒发将士们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1.课外练笔:假如你是一名久戍边关的战士,你想说些什么?如果此刻,你就是戍边将士的小孩,你最想对爸爸说些什么?任选一项写下来。2.搜集并阅读边塞诗。布置作业板书设计从军行青海孤城 —— 怀念家乡黄沙 —— 环境恶劣不还 —— 壮志报国 一、将古诗补充完整。青海长云( ),孤城遥望( )。黄沙百战( ),不破楼兰( )。暗雪山课堂演练玉门关穿金甲终不还二、“不破楼兰终不还”一句,抒发了戍边将士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前三句景物描写对这种情感的表达起什么作用?“不破楼兰终不还”是一句豪情壮语,抒发了戍边将士誓扫胡尘,以身许国的壮志豪情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前三句所写的艰苦的环境、频繁残酷的战争和思乡之情对表现这种情怀起到了反衬作用。三、“不破楼兰终不还”写出了将士们的心声,表现了他们怎样的意志和豪情?写出了将士们的心声,表现了他们立誓破敌,决战决胜的意志和豪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