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一、单项选择题1.造成长江洪灾频繁发生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①中游地区围湖造田 ②中下游地势低平 ③流域内降水丰沛④上中游砍伐森林,破坏植被 ⑤支流众多,雨季涨水集中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②③2.下列叙述中与我国地势无关的是( )A.许多大河滚滚向东流入太平洋 B.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C.便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D.在阶梯的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我国“八纵八横”高铁规划的“一纵”呼南通道郑太高速铁路太焦段,于今年12月通车。呼南通道规划是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出发,经山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的高速铁路。读“高铁呼南通道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高铁呼南通道由北向南经过省区的简称分别是( )A.内蒙古-晋-陇-鄂-宁-桂 B.桂-湘-鄂-豫-晋-内蒙古C.内蒙古-晋-豫-鄂-湘-桂 D.桂-浙-豫-闽-湘-内蒙古4.郑太高铁通车运行,将会( )A.限制两地公路运输发展 B.加快山西煤炭外运C.促进沿线城市经济发展 D.加大沿线环境污染5.元旦期间,由南向北经过高铁呼南通道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A.林木都是郁郁葱葱 B.人们穿着越来越厚C.河流已经全部封冻 D.太阳落山时间越来越晚暑假,家住上海的小明随父母沿着318国道自驾游,318国道有“中国景观大道”之称,小明家一路上品尝美食,欣赏美景,感受文化习俗。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小明一家在旅途中能够沿途品尝到最地道的菜品是( )A.闽菜 B.鲁菜 C.粤菜 D.川菜7.小明一家在沿途能够感受到的少数民族特色的是( )A.观泼水节 B.喝青稞酒 C.住蒙古包 D.看孔雀舞8.区域差异需要区域间进行交流与合作,为此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发展战略。以下图片中属于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的战略是A. 青藏铁路动车组 B. 宁夏“华西村”C. 《京津冀协同发展》邮票 D. 东北振兴宣传画9.读“中国地形剖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许多大江大河滚滚西流,沟通了东西交通B.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充沛降水C.地面起伏大,地势西高东低D.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10.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A.平原和盆地 B.高原和山地 C.高原和盆地 D.地势西高东低11.读台湾地形剖面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平原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的西部②台湾地势特征是四周高、中部低③与台湾隔海相望的A是福建省④受地形影响,西部降水比东部多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2.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分布于皖南和赣北。其造型丰富,以马头墙、青瓦白壁最有特色。寓意“马到成功,一马当先”。图中徽派建筑所在地的自然条件是( )A.以高原为主 B.全年高温多雨 C.降水季节变化大 D.河流多,结冰期长13.下列关于中国人口与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人口分布以黑河——腾冲为分界线,西密东疏B.我国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C.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统一多民族国家D.我国各民族人口分布呈现大聚居小散居格局14.下列关于民族与其欢庆的节日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藏族——泼水节 B.傣族——元宵节C.汉族——雪顿节 D.蒙古族——那达慕大会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显著,特别在饮食文化上,一直有“南米北面”和“南甜北咸”的说法,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并为社会所公认的中国饮食八大菜系流派(即鲁菜、川菜、粤菜、苏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5.下列关于我国饮食文化地区差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传统饮食习惯与地理环境的密切相关B.北方人喜爱咸是因为冬季寒冷干燥,过去新鲜蔬菜少,形成了腌制蔬菜的习俗C.南方人喜爱甜食与南方多雨,光热条件好,盛产甜菜有关D.北方较南方干旱,主要种植小麦,因此北方人以面食为主16.鲁菜居我国八大菜系之首,它源于我国( )A.广东省 B.湖南省 C.山东省 D.四川省17.印第安人在低海拔的地方开辟梯田种植作物,在高海拔地区放牧羊驼和骆马。这主要是利用安第斯山区的( )A.复杂多样的地形 B.海拔较低且气温高C.优越的地理位置 D.气候垂直差异显著18.下列关于甲、乙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甲地区的居民是黄色人种,使用阿拉伯语②甲地区主要的宗教信仰是伊斯兰教③乙地区的某河流被称为“世界第一长河”④乙地区的人口密度比甲地区大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9.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A.努力减少老年人口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经济发展水平C.坚决实行计划生育 D.鼓励生育,提高青少年人口的比重20.关于图中四条地理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线以北年降水量低于800毫米,没有湿润区 B.②线以西的河流皆为内流河C.③线以东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D.①线与④线之间属于温带季风气候21.我国疆域辽阔,为方便管理、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实行的三级行政区划是( )A.省、自治区、乡 B.省、直辖市、自治区 C.省、县、乡 D.县、乡、村22.下列自然景观描述与其对应地形区的组合,正确的是( )A.崎岖不平——黄土高原 B.千沟万壑——青藏高原C.冰川广布——云贵高原 D.开阔坦荡——内蒙古草原23.关于以上地形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①处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被誉为“世界屋脊”B.②处于我国第一、第二级阶梯的交界处C.③处气候干燥,河流较少,水资源缺乏D.④处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被誉为“鱼米之乡”24.下列四张地理知识卡片,其中内容正确的是( )①黄土高原,沟壑纵横,人们开凿了层层梯田,种植农作物。②黄河是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中国第二长河,全长5400多千米。③我国陆地面积960平方公里,几乎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等。④大兴安岭是我国一二两级阶梯的分界线,也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非选择题25.读下面沿北纬32°我国地形的剖面图,回答问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地势的特点是什么?(2)图中序号代表的是:⑤________海,④___________平原 ③__________盆地,②________山脉,①________高原。(3)试从气候、河流流向、交通三个角度来谈谈我国地势特征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26.长江是横贯我国东西的水运大动脉,素有“黄金水道”之称。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长江作为我 国“淡水鱼类的摇篮”,分布有4300多种水生生物,鱼类有424种,其中180多种为长江特有。现今,长江里最多的经济鱼类,青、草、鲢、鳙四大家鱼的种苗发生量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下降了90%以上;中华鲟、长江江脉等珍稀物种濒临灭绝。(1)根据材料一图1分析长江的水运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图1、图2,分析长江成为“黄金水道”的自然原因。(3)长江经济带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生态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国家采取了哪些举措?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C2.B3.C4.C5.B6.D7.B8.C9.A10.C11.C12.C13.C14.D15.C16.C17.D18.D19.B20.C21.C22.D23.C24.A25.(1)西高东低,逐级降低,呈三级阶梯。(2)黄 长江中下游 四川 横断 青藏(3)气候:季风影响面积广,季风气候显著,海洋的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河流流向:河流大多自西向东奔流入海。交通:东部地势平坦,距海近,交通便利,对外交流方便。26.(1)通航里程长;运量较大。(2)长江支流多,流域面积广阔;最冷月月均温高于0摄氏度,全年无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流域内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3)珍稀物种濒临灭绝;措施:保护水资源;保护渔业资源,设置禁渔期。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