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南方地区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 南方地区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5.2 南方地区
一、单项选择题
1.习主席到浙江考察,他可能看到的景象有( )
A.大漠上的绿洲农业 B.草原上的牧业文化
C.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D.水乡孕育的城镇
2.我国古代诗词歌赋中,有许多描述地理规律、地理景观的妙词佳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征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春风”是指冬季风
C.“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措述的是西北地区的景观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说的是气候
我国首条穿越秦岭高速铁路——连接西安和成都的西成高铁于2017年12月6号正式开通运营。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西成高铁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克服的最大的困难是( )
A.冻土广布,施工难度大 B.河网密布,湖泊较多
C.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 D.穿越云贵高原,溶洞多
4.下列关于西安和成都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安耕地以水田为主 B.成都居民以面食为主
C.成都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 D.西安一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5.四川盆地中部的矿产资源位于中国之冠的有( )
①煤 ②天然气 ③芒硝 ④铁
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6.傣族人聚居在云南南部,喜欢穿短衣长裙。这是为了适应当地
A.湿热的气候 B.炎热的气候 C.崎岖的地表 D.干旱的环境
7.“风雨桥”(下图)是侗族的特色建筑,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该桥所反映的当地自然环境特点是
A.民族聚居,人口密集 B.神奇雪乡,冬季严寒
C.奇山峻峰,溶洞奇秀 D.降水丰沛,河流众多
8.黄金水道航运价值高主要得益于长江下游(  )
①江阔水深 ②水能丰富 ③无结冰期 ④水流平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我国秦岭一准河一线以南地区的粮食作物主要是( )
A.玉米 B.大豆 C.水稻 D.小麦
10.下列诗句能反映下图民居“四水归堂”所在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是
A.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B.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C.黄天厚土大河长,沟壑纵横风雨狂 D.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下图是沿106.5°E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①②表示的地形单元分别是
A.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B.黄土高原 四川盆地
C.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 D.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12.③地形区的地貌特点是
A.冰川广布 雪山连绵 B.岩溶地貌 地表崎岖
C.沟壑纵横 支离破碎 D.地势平坦 草原辽阔
13.下列属于巴蜀文化的是(  )
A.京剧 B.川剧变脸 C.二人转 D.孔雀舞
14.下列对于四川盆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②是众多野生动植物的家园
③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 ④有我国最大的制造业中心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5.下列四幅图中,阴影表示我国水稻主要分布地区的是
A. B.
C. D.
16.四川省是我国茶叶生产大省之一,可以看春晚喝新茶,而同纬度的浙江省一般要到清明节前后才有新茶,导致两省茶叶上市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 C.土壤 D.水源
17.下列地理现象属于南方的有
①内河航运发达,河流不结冰②以陆路交通为主,几乎没有水运
③1月平均气温高于O℃④人们的饮食习惯是喜欢吃面食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18.珠江三角洲农作物熟制是()
A.一年两熟 B.两年三熟 C.一年三熟 D.一年一熟
19.读沿北纬32 中国地形剖面图,回答问题。
以下观点描述正确的有( )
A.①处的太湖流域被称作“鱼米之乡”
B.②处以辣闻名的菜系,与当地气候干燥有关
C.③处位于我国第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
D.④处农业生产以种植小麦为主
20.对上海经济繁荣起重要作用的因素有( )
①地理位置 ②自然环境 ③交通便利 ④丰富的矿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1.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区充分合作,形成了独特的“前店后厂”模式,在该合作中,港澳地区主要扮演的角色是( )
A.提供土地、劳力和产品,扮“店”的角色
B.进行产品加工、制造,扮演“厂”的角色
C.对产品进行市场推广和外销,扮演“店”的角色
D.从事样品制造和开发,扮演“厂的”角色
22.下列关于我国南方地区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年平均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C.区内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D.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二、非选择题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武汉地方建制始于西汉……元世祖至元十八年,武昌成为湖广行省的省治……明代李釜源在《地图综要》中写道:“楚故泽国,耕稔甚饶。一岁再获柴桑、吴楚多仰给焉。谚曰 ‘湖广熟,天下足’……”
(1)根据材料一,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描述武汉市的地理位置。
(2)明代谚曰:“湖广熟,天下足。”根据材料,分析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3)材料二采用了哪种纪年方法?从史料类型看《地图综要》记录的内容属于哪类史料?
24.长江经济带是中国经济版图中的重要轴线, 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受夏季风影响,雨热同期( )
A.对 B.错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A
3.C
4.D
5.D
6.A
7.D
8.C
9.C
10.A
11.B
12.B
13.B
14.D
15.B
16.A
17.C
18.A
19.A
20.A
21.C
22.B
23.(1)相对位置:武汉位于湖北省的东部,长江的中游;(言之有理即可)经纬度位置:大约在东经114.3 ,北纬30.5°附近。(误差在1度以内)
(2)该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武汉位于长江沿岸,有利于灌溉和运输;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写出两个方面)
(3)年号纪年法;文献资料
24.A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