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不断变化的人口问题 课时训练(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不断变化的人口问题 课时训练(含答案)

资源简介

6.1不断变化的人口问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既是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措施,又是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是( )
A.发展科学技术 B.严格控制人口数量,降低人口出生率
C.提高人口素质 D.贯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一次有关中国人口问题的调查,其中一个学习小组在网上找到了以下表格。据此回答小题
我国60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预测表
年份 2010 2020 2030 2040 2050
百分比 11.7% 15.5% 21.9% 25.1% 27.4%
2.表格中的数据直接反映了我国人口问题的现状是( )A.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 B.人口素质偏低
C.人口老龄化加速 D.农村人口多,人口分布不平衡
3.上述人口问题将给我国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你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是( )
A.加快经济发展 B.实现计划生育
C.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4.《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提出,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实行 “全面二孩”政策。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最主要目的是
A.促进人口快速增长,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
B.促进人口快速增长,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
C.促进人口快速增长,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D.推动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5.下边漫画告诉我们( )
①人口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 ②肥胖症严重影响人口素质
③PRED的关键因素是人口 ④控制人口数量是各国刻不容缓的任务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6.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是( )
A.劳动力短缺 B.就业困难 C.国防兵力不足 D.社会抚养老年人的负担加重
7.下列关于我国的人口与发展状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素质大幅提高
B.我国婴儿死亡率大幅度下降
C.1949年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波动下降
D.我国独居老人增速加快,空巢老人的比重降低
8.一方面,企业为招不到掌握熟练技术的员工而着急;另一方面,大量务工人员为找不到工作而担忧。这种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国( )
A.经济发展能完全满足人们就业的需要 B.人口众多,已成为一个人力资源大国
C.人口素质偏低,给社会就业带来压力 D.实行计划生育与解决就业问题无关
9.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 )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拉丁美洲
10.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或超过7%,下图为中国与世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统计与预测。根据预测,到2050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高于世界大约( )
A.10% B.20% C.25% D.30%
11.杭州市的老龄化程度比较高,以下属于有效应对该问题的做法有( )
①鼓励适龄青年晚婚晚育②积极推行国家“全面二孩政策”
③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④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自然环境好 B.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
C.城乡收入差距大 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2)“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带来( )
A.土地资源浪费 B.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C.城乡协调发展 D.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
13.下图漫画主要反映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影响是(  )
A.老年人心理问题
B.社会负担加重
C.给资源、环境带来沉重压力
D.住房、就业困难
14.下图为“1949年以来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出生率变化示意图”。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总数持续增加
B.我国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
C.1979年以后,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D.1979年以后,新出生人口逐年减少
读下图,回答以下各题。
15.上图反映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人口素质偏低 B.人口老龄化严重
C.人口数量过多 D.人口分布不平衡
16.目前,这类问题主要存在于(  )
A.发达国家 B.资本主义国家
C.社会主义国家 D.发展中国家
17.针对这一现象,应当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是(  )
①发展义务教育 
②实行计划生育 
③加快发展
④完善医疗保障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18.下列国家中,存在着人口过多、增长过快的问题的是( )
A.俄罗斯 B.日本 C.英国 D.印度
19.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总人口由1949年的5. 4亿人,发展到2018年的14亿人,年均增长率 约为1.4%. 2018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1. 9%,0-14岁人口占比降至 16.9%。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没有根本改变
②人口问题仍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 略性问题
③我国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难以缓解
④我国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中国和日本在人口问题上的共同点是( )
A.人口数量大 B.人口素质不高 C.年净增人口数多 D.人口老龄化加速
21.2015年10月26《人民日报》报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3亿人民的奋斗目标正在走下蓝图,成为现实。城市学校互联网覆盖率达95.7%、农村学校达79%,数字教育设备和资源覆盖全国6.4万个教学点,偏远农村地区的400多万孩子享受到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国家如此投入教育是因为( )
①教育是我们当前的中心工作
②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
③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④教育是解决我国当前所有问题的关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走过了伟大的三个30年的探索发展之路,其中1919、1949和1979年的主题先后是( )
A.民族独立、民族崛起、民族觉醒 B.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
C.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振兴 D.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觉醒
23.观察《我国不同年龄段人口比例变化图》,我国最大的人口红利期出现在
A.1980年 B.2010年 C.2030年 D.2050年
二、非选择题
24.
(1)下表是温州三个年份的人口数量,请根据表中数据画出折线图或柱状图
年份 1970年 1990年 2010年
人口数 460万 633万 912万
材料一:温州市区饱尝垃圾之苦。据了解,温州市区年均产生生活垃圾40多万吨,每天的垃圾就足以堆满一个足球场。
材料二:温州全市机动车拥有量近130万辆,每年全市新增机动车12.万辆左右、驾驶人11.4万人,机动车和驾驶人保有量分别达到114.9万辆和93.4万人。很多学校正式开学的第一天,早上,在市区温州大厦的一个红绿灯前,队伍一直排到了妙果寺,前方排队的车辆也看不到尽头,车上赶时间的上班族则叹拥堵之烦,从温州黎明西路国贸中心开车到人民路街心公园,不到一公里路程,用了整整一个小时。
材料三:温州市水利局3月21日首次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发布了2009年温州市水资源公报。公报显示,去年该市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为1764立方米,除泰顺、文成、永嘉、平阳四个县以外,其余各县(市、区)人均拥有水资源量均在国际公认用水紧张红色警戒线(1700立方米)以下。但由于降水时空分布很不均匀,造成山区大,平原小,海岛最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达不到全国水平(2400立方米)。
(2)参考上述材料,说说人口增长对温州的影响。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8年10月18日,由联合国人口基金和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主办的《2018年世界人口状况》中英双语报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报告指出: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增长22亿,其中13亿的增长可能来自撒哈拉以南的非洲。2017年全球人口为75.5亿人;总体出生率为2.5%,即平均每名妇女育有2.5名子女。撒哈拉以南非洲出生率位居全球前列,其中非洲西部和中部出生率为5.2%,非洲东部和南部出生率为4.5%。与之相比,美国的出生率为1.9%,中国仅为1.6%。
材料二 据统计,地球人口最稠密的地区约占陆地面积的7%,那里居住着世界上70%的人口,而且世界90%以上的人口集中分布在10%的土地上。人口在各大洲之间的分布也相当悬殊。欧亚两洲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32.2%,但两洲人口却占世界人口总数的75.2%,尤其是亚洲,世界人口的60%居住于此。
(1)我们通常用什么来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的速度?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世界人口的状况具有怎样的特点?
(3)下图是非洲某地环境恶性发展循环图,请你从以下选项中选择相应的内容填入图中空格处。(只填序号)
①土地荒漠化 ②人口增长过快 ③粮食短缺
(4)从非洲某地环境恶性发展循环图,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C
3.A
4.D
5.B
6.B
7.D
8.C
9.B
10.A
11.D
12.(1)C
(2)A
13.B
14.A
15.C
16.D
17.B
18.D
19.A
20.D
21.B
22.C
23.B
24.(1)作图合理即可。
(2)人口增长对温州的环境带来压力,造成了交通拥堵和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
25.(1)人口自然增长率。
(2)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的状况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是有差异的;世界人口分布不平衡。
(3)
(4)要保持合理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才会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