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部编版九下古诗词专题高效全方位训练本专题从译文、赏析、主题、写法、常见考题、中考体验坊六大方面进行全方位高效讲解与训练,助你轻松穿越题海抵达成功彼岸。11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宋·辛弃疾)【原文】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译文】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赏析】词人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讽刺南宋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面前不敢抵抗、昏庸无能。全词饱含着爱国、卫国的强烈感情。上阕对景抒情,凭吊千古兴亡,更加引起对沦陷国土的怀念。其中的“悠悠”兼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和词人思绪的无穷。下阕通过对三国时期重要政治人物孙权的赞扬和肯定,表现出词人收复中原、统一中原的强烈愿望。【主题】此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拾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写法】①即景抒情,借古讽今;②善于用典,自然贴切,不露痕迹。【常见考题】一、理解型默写1.《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赞扬孙权年少有为,不畏强敌,并战而胜之的句子是: , 。2.历代诗人常常喜欢登临古迹,借以抒情言志。杜牧曾发出“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感慨,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 , ”也曾有物是人非的嗟叹。二、阅读理解(一)简答题1.“何处望神州”中的“神州”指什么地方?2.作者说孙权是英雄的依据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述。3.作者赞颂孙权的用意是什么?4.“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词人什么情感?(二)选择题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登楼望远,所见之景引发了词人对历史兴亡之事的感慨。B.“悠悠”一词指时间漫长久远,同时暗含词人的思绪无穷无尽。C.“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用象征手法写出硝烟弥漫的战斗场景。D.词的构思巧妙,以设问的方式层层推进,感情深沉,意境高远。6.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怀古诗。作者通过对古代人物的歌颂,讽刺南宋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面前不敢抵抗、昏庸无能。B.“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这两句诗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所有了。C.“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是说三国时代的孙权年纪轻轻就统帅千军万马,雄踞东南一隅,英武了得。D.“生子当如孙仲谋”本是曹操的语言,现在由辛弃疾口中说出,代表了人民要求发愤图强的呼声。(三)对比阅读阅读下面两首辛弃疾的词,完成7~8题。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①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②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注释]①作者任镇江知府时所作。②作者遭弹劾后,闲居上饶带湖时所作。7.下面对两首词作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乡子》的上阕,词人一问“何处”,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有二问“多少事”,感慨往事悠悠英雄往矣,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B.《南乡子》的下阕,词人借凭吊千古英雄,表达渴望收复山河、为国效力的思想,也流露出对苟且偷安毫不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C.《清平乐》的上阕,开头两句写室内所见,后两句写耳中所闻。“自语”运用拟人手法,将风吹窗纸的声音描摹出来萧瑟破败之状跃然纸上。D.《清平乐》的下阕,“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写词人因念念不忘恢复中原而彻夜未眠,眼前现实使他益思奋勉,不坠壮志。8.两首词都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怀,但在艺术风格上却表现为一豪放一婉约。试结合词作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词曲,完成9~10题。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贏,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9.请解释“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中“悠悠”一词的含义。10.所选曲词各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阅读以下两首诗词,完成第11~12题。【甲】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乙】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11.甲词中“悠悠”一词一语双关,既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又指词人 。12.甲乙两首诗词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中考体验坊】诗词鉴赏《2021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题)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各题。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 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登楼望远,所见之景引发了词人对历史兴亡之事的感慨。B.“悠悠”一词指时间漫长久远,同时暗含词人的思绪无穷无尽。C.“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用象征手法写出硝烟弥漫的战斗场景。D.词的构思巧妙,以设问的方式层层推进,感情深沉,意境高远。(2)“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词人什么情感?(3分) 答:(2021年广西北部湾中考题)(一)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0. 下面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作者登亭远眺,感慨历史兴衰,大处落笔,时空交融,慨叹“千古兴亡”悠远难追。B. 褒扬在京口开创伟业的孙权,气魂宏大雄壮,在小令中含如此大题材的,并不多见。C. 融典故入词,曹操的话被巧妙地安排在下阙,毫无斧凿痕迹,融经诗史,驱遣自如。D. 以三问三答来结构全篇,自相呼应,层层推进,创前所未有的意境,情感豪迈奔放。 11. 叠词能够突出意象的情态,如《诗经》里“蒹葭苍苍”“关关雎鸠”“青青子衿”等。请结合词作,从韵律、内容上谈谈你对“悠悠”或“滚滚”的理解。(2分) 答: (2021年广西玉林市中考题)1.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问题。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下列对这首词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南乡子”,词牌名;“悠悠”,形容长江水悠远绵长;“兜鍪”,古代士兵所戴的头盔,这里形容孙权英武善战。B. “何处望神州”?想到大好中原已沦陷金人之手,词人悲愤不已。由此抒发对古代同是镇守江南的年轻气壮、英勇征战的将帅之才孙权的呼唤。C. 远眺大江南北,“满眼风光”无限美好。只是故土沦陷,兴亡难料,面对美好江山,词人却是满心的抑郁与伤感。D. “生子当如孙仲谋”,表达了词人具有奋发图强、收复失地的伟大理想;他在《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了却君王天下事”一句,也表达了要收复中原失地的雄心壮志。 (2021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题)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1)题目《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的“有怀”的意思是 。(1分)(2)运用典故是这首词的一大特色,作者在用典中提到了哪三位历史人物?(3分) 答: (3)这是一首怀古咏志之作,作者采用三问三答来结构全篇,你从这三问三答中读出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答:诗词默写(2021·安徽中考)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以设问手法写登楼远眺、北望中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1·四川自贡市)(6)_______________?满眼风光北固楼。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2021·山西】优美深情的语言可以让你变成温暖的人。读下面语段,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故园是心的归宿:辛弃疾笔下有“_______?满眼风光北固楼”【2021·山东威海市】8.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_____________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2018·浙江杭州】9.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辛弃疾《南多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10.《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直接刻画少年孙权英雄形象的句子是: , 。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答案】理解性默写1.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2.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一)简答题1.“中原地区”或“中原”或“中原大地“或“中国”。2.年纪轻轻就做了上万士兵的统帅,不满足占有东南一方,敢于和盛大的曹操、刘备抗衡,连一代之雄的曹操也赞叹、佩服他。(意对即可)3.①借古讽今,抒发作者对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求收复失地的投降路线的愤懑之情(若只答“借古讽今“不得分);②希望能有像孙权那样有才略的人来领导抗金斗争,统一祖国(或: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愿望)。4.①对英雄的仰慕之情;②对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愤慨之情;③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之情。(意对即可)(二)选择题5.C 6.B(三)对比阅读7.D(“秋宵梦觉”指的是深秋的夜里,作者从梦中醒来)8.①《南乡子》风格豪放。全词放眼中原大地,思接千古兴亡,境界高远。②《清平乐》风格婉约。全词着眼细小景事,抒壮志难酬之情,描写细腻,平淡中蕴含深情。9.“悠悠”兼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和词人思绪之无穷。10.《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表达了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包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山坡羊·骊山怀古》咏古讽今,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11.思绪之绵长(无穷)12.①写法共同点:借古讽今(借历史典故抒发个人情怀)。②情感:甲词作者热情赞颂了孙权的不畏强敌,其实是暗讽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乙诗作者借汉文帝向贾谊询问鬼神的历史典故,揭示晚唐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社会现实,也寄寓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中考体验坊】《2021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题) 答案:(1)C。(2)①对英雄的仰慕之情;②对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愤慨之情;③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之情。译文: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解析】(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时要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A、B、D正确;C.有误,“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三国时代的孙权年纪轻轻就统率千军万马,雄据东南一隅,奋发自强,战斗不息。这两句是实写史事,因为它是千真万确的历史,没有使用象征手法。故选:C。(2)本题是对作者情感的考查。热情歌颂了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的精神,讽刺当朝统治者的懦弱无能,苟且偷安。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复祖国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作者通过赞美年轻的孙权雄踞江东,与曹操、刘备抗衡,意在表达渴望建功立业(收复失地)的壮志,同时也暗含年华老去、报国无门的愤懑,以及对统治者偏安江南、不思复国的慨叹。(2021年广西北部湾中考题) 答案:10C 11. 示例:我选“悠悠”。在音韵上,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律美,又与下文“滚滚”相和;内容上,兼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和词人思绪之无穷。(2021年广西玉林市中考题) 【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有误,“年少万兜鉴”中的“兜鉴”指古代作战时,士兵所戴头盔,这里是用借代的修辞,指士兵。故选A。(2021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题) 答案:13.(7分)(1)(1分)有感而发、有感想(意思相近即可)。(2)(3分)曹操或曹孟德;刘备或刘玄德;孙权或孙仲谋(每空1分)。(3)(3分)读出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收复失地)的壮志(1分);同时也暗含年华老去、报国无门的愤懑(1分);以及对统治者偏安江南、不思复国的慨叹(1分)。(围绕以上3点作答,意思相近即可。)诗词默写(2021·安徽中考)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2021·四川自贡市)何处望神州 【2021·山西】7.何处望神州【2021·山东威海市】生子当如孙仲谋【2018·浙江杭州】生子当如孙仲谋【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10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