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三大改造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5课三大改造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让学习更容易
三大改造
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1.“由于单家独户的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有的贫农家薄,缺资金,仍不能大翻身,困难不少,出现了个别卖地卖牲口、出卖劳动力的现象。政府号召组织起来,在搭工帮工的基础上成立互助组……”材料描述的是(  )
A.土地改革 B.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 某地有一社区叫作“豆腐社”,当地老人说这是因为当年按国家政策,将从事豆腐制作加工的手工业者组织在一起,建立了“豆腐生产合作社”。这一名称最早可能出现在
A.土地改革时期 B.人民公社化时期
C.三大改造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3.右图柳州生产牌香烟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土地改革
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D.人民公社化
4.根据下图反映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我国( )
A.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
B.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C.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D.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5.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图所示的板书设计,其标题应为
A稳定物价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国有企业改革 D.三大改造
6.1956年,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收入中已占92.9%。这一状况说明我国
A.土地改革完成 B.市场经济活跃
C.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D.基本实现工业化
7.在1956年1月的第六次最高国务会议上,陈云对毛泽东说:“公私合营以后,东来顺的涮羊肉嚼不烂了,芝麻酱不香了,糖蒜不甜了;全聚德的烤鸭也不好吃了……”以上材料表明(  )
A.进行三大改造,很有必要
B.进行三大改造,效果极好
C.三大改造后期,出现问题
D.进行三大改造,违背规律
8.农业合作化运动与土地改革最大的区别在于(  )
A.范围不同 B.任务不同
C.合作程度不同 D.土地所有制性质不同
9.有学者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演变经历了“鼓励发展—根本改造—销声匿迹—有益补充—共同发展”的五部曲。经过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根本改造”,我国(  )
A.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开始步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
10、1945年殷氏夫妇创办糕点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生意兴旺。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殷氏夫妇最有可能遇到的状况是(  )
A.继续经营,并开始把利润的大部分上缴国家
B.继续经营,并开始把利润的小部分上缴国家
C.不能继续经营,糕点厂被国家没收
D.不能继续经营,但可以获得部分收益
1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指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 D.伟大的改革开放开始
12.1953年12月《解放日报》发表了漫画《小农经济好比“看鸭船”,一碰就翻》。该漫画意在说明开展下列哪一运动的必
农业合作化运动 B.人民公社化运动
土地改革运动 D.信息化建设运动
提升练习
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2年底,近3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大约七亿亩土地和一定的生产资料。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长26.9%。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
材料三:“从方向和路线上来看,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毕竟是符合客观需要的,完成这些改造是一件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情。”
——选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根据材料二分析,改变当时的经济状况的途径是什么?为此我国政府编制了什么计划?
(3)材料三与哪件事有关,作者对这件事的观点是持肯定态度还是否定态度?这一事件的完成使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从以上材料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图一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后我国确立了怎样的土地制度?
图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图三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图四,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什么政策?
国家在1956年底基本上完成了三大改造,其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三大改造意义?
材料三 在我国的条件下,用和平的方法,即用说服教育的方法,不但可以改变个体的所有制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而且可以改变资本主义的所有制为社会主义所有制。
——毛泽东(1956年)
(3)材料二中所说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于哪一年?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国家分别对哪几个行业进行了改造?其方式分别是什么?(6分)
(4)根据材料三,指出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什么。(2分)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使中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公有制经济占据了绝对的优势。1956年与1952年相比,在国民收入中各种经济成分所占比重为:个体经济从71.8%下降为7%,私营经济从6.9%下降为0.1%,全民所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和公私合营经济三项合计比重从21.3%上升到92.9%。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即创造了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的形式,用和平的方法改造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同时把经济制度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相结合,在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和列宁关于对资产阶级进行和平赎买的设想,以新的经验和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给生产资料所有制带来了怎样的变化。(2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伟大历史意义。(2分)
(3)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三大改造的特点。(不得照抄材料,4分)
答案
1.B 2.C 3.C 4.C 5.D 6.C 7.C 8.D 9.C 10.D 11B 12A
13、(1)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我国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优先发展重工业;一五计划。
(3)三大改造;肯定;由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生产资料公有制。
(4)制定政策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14、制定政策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维护人民群众的(1)土地改革;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赎买政策。
(4)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5.(1)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从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用和平方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