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给动物分类》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将尝试引导学生对前5课认识和研究的动物进行分类练习。分类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在认识和观察、研究了一定数量的动物后,对动物进行分类,既可以促使学生认识动物的多样性,还可以帮助学生更细致地观察动物的特征,加深对分类对象特征的认识。按照鸟类、昆虫、鱼类等标准分类是3~4年级的学习目标,因此这节课的分类练习不是动物形态学上的分类,而是以前5课学习和认识的动物为研究对象,由学生自主确定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练习活动,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比较、辨别和归类能力。在分类的过程中,学生运用前面对动物形态观察时的发现,同时也是对动物特征的再一次观察、认识和提升。本课“单元总结”部分,需要学生回忆动植物的共同特点,初步感知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学生分析】学习本单元前的一年级学生,已经能够在无提示的情况下,依据生存环境、食性、外部特征等对动物进行分类,但在昆虫、软体动物等生物学分类发展上,缺乏认知支撑。学生要给动物分类,必须建立在了解分类对象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前5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动物的基本特征,并能通过观察、比较,说出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本课分类教学再次让学生运用观察与思考的能力,并以此确定标准,进行分类活动。在分类活动的过程中,再次感受到地球上存在不同的动物,不同的动物具有不同的特征,动物具有多样性,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和研究动物的热情。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他们还没有书写动物名字的能力,因此需要教师指导学生采用编序号的方法来进行分类。【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的目标(1)大自然中生活着许许多多动物,动物具有多样性。(2)动物之间有相同点和不同点,可以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3)知道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得到不同的分类结果。2、科学探究目标(1)能根据一定的标准给动物进行分类。在分类过程中,体会动物的异同,感受动物的多样性。(2)能与同学讨论并形成多种分类标准。(3)通过分类活动,不断完善自己对动物的认识。3、科学态度目标(1)愿意倾听并分享他人的分类依据和结果。(2)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分类观点。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动物具有自身独特的特征,体会生物的多样性。【教学重难点】重点:确定动物分类的标准,把动物分成两类。难点:按不同的标准给动物进行分类,感受动物的多样性。【教学准备】学生:每组1套教科书中10种动物的彩色卡片、学生活动手册。教师:1套教科书中10种动物的彩色卡片、课件、板书道具等。【教学过程】一、聚焦新课1.根据本单元学习的动物单元,提问:你知道的动物有哪些?学生说出动物的名字。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动物小结:大自然中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动物,至今为止已经发现的有150多万种,为了便于研究,科学家对动物进行了分类。(板书:给动物分类)二、探究:给动物分类(一)说说动物的特征1.今天我们的课堂也来了些动物朋友,依次出示动物卡片,提问:这些动物你认识吗?请学生说说动物的名字。2、提问:如果我们要对这些动物进行分类,我们首先应该了解关于动物的什么信息呢?(引导学生明确动物的特征是分类的基础)3、学生简要说说该动物有什么特点。(二)给这些动物卡片编号。教师:为了便于分类和交流,我们统一给动物卡片编上号。PPT展示:在狗卡片上标上①号,蝴蝶卡片上标上②号,鸡卡片上标上③号,蛞蝓卡片上标上④号,蚂蚁卡片上标上⑤号,金鱼卡片上标上⑥号,蜗牛卡片上标上⑦号,老虎卡片上标上⑧号,喜鹊卡片上标上⑨号,蛤卡片上标上⑩号。卡片已提前发给学生,在课前已经引导学生编好号。(三)给动物分类1.分类活动。教师提问:你能给这些动物分类吗?怎么进行分类呢?引导学生做出如下回答:想要给动物分类,首先要确定分类标准,并且每次分类只有一个标准。教师举例:有的动物有脚,有的动物没有脚,因此,我能确定一个分类标准:有没有脚。将有脚的狗、蝴蝶、鸡、蛞蝓、蚂蚁、蜗牛、老虎、喜鹊、蛤归为一类(边说边将这些动物卡片摆放到一起),将没有脚的金鱼归为另一类(将金鱼卡片放到另一边)。(教师适当解释:蛞蝓和蜗牛的“腹足”是脚,蛤的“斧足”也是脚。)2.活动记录单填写指导。将我们的分类方法及时记录在活动手册中,为了方便记录,我们用编号来代替动物名称。指导导学生填写活动记录单。我的分类标准是:有没有脚。3.小组进行动物分类活动。先商定分类标准,再进行分类。分好后及时记录在活动手册上,然后思考有没有其他的分类方法。鼓励小组内记录三种以上分类方法。三、交流研讨1.请三个小组代表黑板上展示汇报。先说一说你的分类标准,然后告诉大家你的分类结果。同一分类标准的同学表达意见及建议,教师适当修正补充。2.小结。教师将学生的分类方法汇总到黑板上,小结:“我们有哪些分类的方法?”3.讨论。引导学生明白:同一分类标准,得到的结果相同;不同的分类标准,结果不同。我们用一个分类标准,把动物分成两类。从多种分类标准中感受动物的多样性。四、归纳整理1.学生回忆动物的共同特点: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会长大、会繁殖后代、需要吃食物、需要空气、需要水……2.哪些特点植物也有?归纳植物的共同特点。3.总结动物和植物的共同特点。3.小结:可以从这些方面来说明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引导学生要保护动植物。五、拓展延伸1、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42页,看看动物和我们的生活有哪些联系呢?2、下课后去周边找一找,看看动物与我们的生活还有哪些联系呢?六、达标检测(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蜜蜂和蜗牛不可能归为一类。( × )2、螺蛳和蜗牛都有壳。( √ )3、可以按照会不会飞把动物分成两类。( √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括号里。1、把蛤、田螺、金鱼归为一类,是按照下面哪种分类标准分的?( B )A.都有壳 B.都生活在水里 C.都没有脚2、如果把蝴蝶、麻雀归为一类,那么下面跟它们同类的是( A )。A B C【板书设计】给动物分类我的分类方法1、2、3、4、5、7、8、9、106PAGE1给动物分类【学习目标】1.会认识鸟类、鱼类、昆虫、哺乳动物的特征。2.能按自定的标准对常见的动物进行分类,能分别总结出哺乳动物、鸟类、和昆虫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并分别举例。3.在给动物分类的过程中体会到动物的多样性,并能体验到分类过程中学习的快乐。【学习重难点】1.会认识鸟类、鱼类、昆虫、哺乳动物的特征。2.能按自定的标准对常见的动物进行分类,能分别总结出哺乳动物、鸟类、和昆虫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并分别举例。【学习过程】一、问题银行存折关于动物的分类,你有哪些想研究的问题,请写在下列表格中。序号 存入问题 存入时间 提取时间1234 ……二、活动探究1.试着拟定自己的标准(比如从动物特征)给下图中的动物分一分类。2.选取一类你最喜欢的动物,设计你的专属“某类动物特征观察记录表”(以下记录表仅供参考),然后认真观察你最喜欢的这类动物有什么特征,并记录下来。昆虫类动物特征观察记录表观察对象外形特征繁殖方式……三、理解与应用。1.哺乳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有哪些?2.鱼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有哪些?3.昆虫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有哪些?4.鲸、企鹅、海豚分别属于哪一类动物?说说你判断的依据。5.分类是把某些特征相似的事物归到一起的科学方法。思考一下:生活中哪些地方还用到分类?【学习小结】通过本节的学习,观察、比较、归纳、总结了哺乳类、昆虫类、鱼类等其他种类动物的特征,认识到我们要更加热爱大自然,爱护动物等。【精炼反馈】一、判一判,正确画√,错误画×。1.哺乳类动物大部分都是胎生的。( )2.蝴蝶也属于鸟类。( )3.昆虫类动物的身体一般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4.鱼类一般都是卵生的。( )二、选一选。1.区分动物的特征时,( )是我们常用的科学方法。A.分类 B.区别 C.分开2.鱼类依靠( )运动。A.鳃 B.鳞 C.鳍三、观察下列动物的特征,把序号填在表格中。哺乳类动物 鱼类 昆虫类1 2 3 4苍蝇 马 蜻蜓 中华鲟3/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教科版义务教育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 6.给动物分类 学案.docx 教科版义务教育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 6.给动物分类 教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