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课件(49张幻灯片)+2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课件(49张幻灯片)+2视频

资源简介

(共49张PPT)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1框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学习目标:
1、知道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重点)
2、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重点)
3、从不同角度理解”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难点)
4、从对国家机关的要求上感受”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进而明白”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难点)
自主学习
1.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
2.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3.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5.宪法是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
6.我国的宪法原则是什么?
7.最大的人权是什么?
8.我国人权的广泛性表现在哪?
9.国家是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思考:结合碑文,我们梳理以下大事件,并谈谈你对碑文的理解。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
2022年2月4日晚,采自古奥林匹亚的火种映照北京夜空,北京成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奋进的中国与古老的奥林匹克再度携手前行。
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背景下点燃冰雪运动火炬,彰显出中国共产党非凡的治理效能和制度优势。
结合课本与冬奥的成功举办,谈谈为什么中国能成功举办?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第一目
时空隧道
1919
1949
1956
1978
2017
1921
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建设
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成立
新中国成立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实行改革开放
中国进入新时代
站起来
富起来
强起来
思考:进入时空隧道,你发现了什么?
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取得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是如何带领人民确保奋斗成果的?
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制定宪法,确认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并成立各类、各级国家机关,保障和实现人民的各项权利。
1954年宪法
1975年宪法
1978年宪法
1982年宪法
时间:
1954年9月20日,
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
时间:
1975年1月17日,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
时间:
1978年3月5日,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
时间:
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
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探究一 党的领导地位确立
《宪法序言》
一九一一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但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一九四九年,以毛泽东主席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长期的艰难曲折的武装斗争和其他形式的斗争以后,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的主人。
思考:宪法序言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是如何确认奋斗成果的?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奋斗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③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笔记整理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
(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3)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1.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
探究二 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国家性质: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根本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
中国共产党领导
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
宪法规定:国家性质、最本质特征
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01
党的性质、宗旨、最高目标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02
最本质特征 最大优势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03
2.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中国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世界更多将目光投向中国,聚焦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
从党自身角度,说一说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01
领导立法
根据我国国情,在党的领导下,对《宪法》进行修订。
02
保证执法
全国各地党组织和人民政府严格依据新修订的《宪法》执行。
03
支持司法
各地法院党员做好新修订《宪法》的宣传与提供咨询。
04
带头守法
组织党员干部进行宪法宣誓活动,严格按照宪法精神办事。
以下材料体现了党自身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览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和法律治国理政。
3.怎样坚持党的领导?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第二目
第二部分
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为什么我国国家名称和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有“人民”二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权力
政治概念,有权支配他人的强制之力,如国家执法部门的强制力
权利
法律概念,是法律赋予的利益,如公民的受教育权等
明晰“权力与权利”
权力≠权利
power
right
人民
公民
(1)性质不同:人民是政治概念。
(1)性质不同:公民是法律概念。
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
(2)范围不同:
公民的范围更大,公民=人民+本国国籍的敌人
总结:
①只要你是中国人,你就是中国公民(包括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
②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爱国的都是人民。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公 民
人民
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
P5
2.宪法是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
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第一章 总纲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2021世界500强榜单发布,中国再超美国
新闻链接
2021年上榜的中国企业数量达143家,较上年增加10家,上榜企业数量再次超过美国(122家),蝉联榜首。
思考:世界500强前十名的中国上榜企业属于哪种所有制经济形式?这反映了我国的经济基础具有怎样的特点?
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这一制度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
宪法第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习近平参加北京市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投票# 2021年11月5日是北京市区和乡镇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投票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西城区中南海选区怀仁堂投票站参加区人大代表的选举投票。
③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十八周岁学生选举人大代表
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预算执行
你是否知道,广大人民通过哪些途径和方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社会事务?
第二部分
平等权
政治权利和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
人身权
社会经济权利
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
第四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
国家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
第四十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
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
从以上材料中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宪法赋予了公民哪些基本权利?
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
各种法律所赋予公民的权利(经济法、民法、婚姻法、劳动法、教师法等)
公民权利
公民基本权利
宪法所规定的基本权利
平等权
政治权利和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
人身权
社会经济权利
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
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我国的国家安全主要靠谁去维护呢?
我国的武装力量主要为谁服务?
人民军队
人 民
第二十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守卫边疆:在海拔4700多米的帕米尔高原上,红其拉甫边防连官兵守卫中巴边境近百公里边防线。
支援抗疫:人民解放军闻令而动,勇当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保护神和捍卫者,与全国人民风雨同舟、共同抗疫。
抗洪抢险:人民解放军闻“汛”而动、勇挑重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全力以赴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维护和平:中国第18批赴黎巴嫩维和部队全体410名官兵被授予联合国勋章,以表彰他们为维护和平稳定做出的突出贡献。
⑤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笔记)
中学生通过撰写提案参与到国家事务中,体现了公民享有的什么权利?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要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探究分享
笔记整理
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
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宪法如何确保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依据)
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和保障措施。
⑤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目的: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要求: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
第三目
1.最大的人权:
2.人权的特点:
人民幸福生活
广泛性
主体广泛
内容广泛
①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②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4.为什么要尊重和保障人权?
课堂笔记
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
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3.我国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课堂笔记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宪法》第三十三条
(1)总体要求: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原则
5. 我国是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点)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公民享有的具体权利与责任。
立法
①立法:
(2)具体要求:
第三部分
从奇葩证明到互联网+政务服务,说明了什么?
②执法: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以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坚守岗位、靠前指挥,及时发声指导,及时掌握疫情,及时采取行动,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监察)
依法战疫,习近平指示
你赞同监察委的做法吗?为什么?
③监察: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江歌母亲诉刘鑫案一审宣判# 2022年1月10日,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人民法院对原告江秋莲与被告刘暖曦(原名刘鑫)生命权纠纷案作出一审判决:被告刘暖曦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赔偿原告江秋莲各项经济损失496000元及精神损害抚慰金200000元,并承担全部案件受理费。法院审理认为,刘鑫作为江歌好友和被救助者,未如实告知侵害危险,为求自保将江歌挡在门外被杀害,具有明显过错。
第三部分
某县一领导之子殴打他人触犯法律,公安机关将他拘留,在即将开庭审理前,该领导委托他人向法官贿赂,贿赂不成又用权势相压。法官不为所动,秉公处理了此案。
1.该领导的行为,如何评价?
2.你支持法院的做法吗?说明理由。
干预司法公正;违背公平正义;违反道德、触犯法律等。
支持。秉公执法,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切实的维护了人民的合法权益,维护了公平正义。
④司法: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利。
第三部分
⑤宣传: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结合以上图片,要把人权理想变为现实,国家应该怎样做?
知识梳理
(1)总体要求: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P9
(2)具体要求:
①立法: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P9
②执法: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P9
③监察: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P9
④司法: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P10
⑤宣传: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形成全民守法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为现实。P10
5. 我国是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点)
拓展空间
从人权的角度分析,国家为什么要大力开展扶贫工作?
①我国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③贫困是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国家大力开展扶贫工作,就是尊重和保障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的权利,缩小区域城乡差距,共享国家发展成果,过上幸福的生活。
拓展空间:
贫穷是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中国的减贫行动是中国人权事业进步的最显著标志。截止2015年底,改革开放30多年的时间里,我国使7亿多人口摆脱贫困,占全球减贫人口的70%以上,实现了“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快速的大规模减贫”。中国的减贫行动有力地促进了平困人口发展权的实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实现到2020年让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宏伟目标,中国正在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
国家为什么大力开展扶贫工作?你认为国家应该如何帮助贫困人群?
原因:①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体现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②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③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④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等。
国家:①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发展条件。②要加大对扶贫工作的支持力度。③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科学文化水平,利用科技脱贫致富等。④加强劳动就业培训,提供良好的就业平台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二、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1、党的领导地位的确立:
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目标:
3、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4、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2、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们当家做主的地位。
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4、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5、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6、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
2、我国人权的主体和人权的内容非常广泛:
3、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4、保障人权的具体要求:
课堂小结
1. 关于中国共产党,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②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实现共产主义是党的最终目标
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只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A
2 、(2021浙江丽水)在世纪疫情全球大流行的情况下,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成为2020年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这主要得益于(  )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②实行人民至上的抗疫政策
③各国现代化治理能力的提升
④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推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3、(2021广西百色)“十三五”期间,我市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全市12个县(市、区)、899个贫困村、102.44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摘帽。我市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表明(  )
①脱贫攻坚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②我市尊重和保障人权
③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④我市已实现同步富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B
谢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