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统编教材七下第五单元第19课《外国诗二首》项目学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了解诗人的生平及作品;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感受诗歌内容;理解诗中所蕴含的哲理,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勇敢慎重地面对人生的各种重大选择。 【教学重点】了解诗人的生平及作品;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感受诗歌内容;理解诗中所蕴含的哲理,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勇敢慎重地面对人生的各种重大选择。【时间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项目一:课前预学,知人论诗1.作者简介普希金(1799—1837),俄国诗人,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同时也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代表作:《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2. 写作背景本诗选自《普希金诗集》(北京出版社1987年版)。戈宝权译。这首诗写于作者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当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那样的处境下,诗人并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3.字词学习忧郁( yù ) 瞬息( shùn )(jiǎ )假如 (qīn)亲切假 亲( jià )放假 (qìng)亲家忧郁:忧伤愁闷。镇静:情绪稳定或平静。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怀恋:怀念。项目二:课堂导学,含英咀华1. 初读感知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注意节奏,感受诗人的情感。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2.诗歌精讲(1)诗歌的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第一部分:劝慰人们在生活里遇到挫折时,要保持镇静、乐观面对。第二部分:写要相信未来的美好。在美好的未来,今日的痛苦将变为永久的怀恋。(2)“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指的是什么?【明确】指在生活中遭受挫折或身处逆境。 结合作者写这首诗时被流放的经历,也是指当时正义被沙皇专制所扼杀的社会现实。(3)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人给予了怎样的叮嘱?【明确】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4)如何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一句的含义?【明确】诗人在这里强调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诗人认为人生的体验应该是丰富多样的,各种体验都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表现出诗人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5)再读诗歌,思考:这首诗可以送给什么人?作者认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时该怎么做?【明确】可以送给遭遇困难、身处逆境的人。应该保持乐观的态度。仿写:拿起你手中的笔,试着写一写:假如__________________,不要________,不要_________!_________须要_______:相信吧,_______________。例如: 假如生活中遇到了困苦,不要惊慌,不要沮丧!阴暗的日子里须要自信:相信吧,开心的日子定会到来。3 .写作特色语气和缓,直抒胸臆。语言精练,内涵深刻。这首诗没有具体鲜明的形象,但诗歌语言精练,短短几句,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诗人以平等的语气将生活哲理娓娓道来,语气亲切和婉,热诚坦率,诗人似乎是在和读者交谈,如“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让人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4.思维导图诗人向我们传达出乐观追求、永向未来的人生真谛,这也是很多人把这首诗作为座右铭的原因之一。接下来请欣赏这首诗的歌曲,尝试着背一下吧。未选择的路项目一: 课前预学,知人论诗1.作者简介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他的作品语言朴实无华,却细致含蓄,耐人寻味。代表作:诗集《波士顿以北》《少年的意志》《新罕布什尔》,诗歌《白桦树》《修墙》等。2.写作背景本诗选自《中外哲理诗精选》(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顾子欣译。略有改动。这首诗的内容与诗人的经历有关。1912年,弗罗斯特已经38岁了,这一年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选择:放弃本来平静安稳的教书生活,选择了不可预知的诗歌创作的道路。这首诗便暗示了诗人这次重要的人生选择。作为一个现代诗人,在诗歌的创作上,弗罗斯特也像《未选择的路》中写的那样,他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并形成了与20世纪多数诗人迥然不同的创作风格。3.字词学习幽寂(jì) 涉足(shè) 萋萋(qī) 延绵(yán)(jiāng )将来 (gèng)更好将 更( jiàng )将领 (gēng)更新涉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范围。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延绵:即绵延,延续不断。幽寂:幽静寂寞。项目二: 课堂导学,含英咀华1.初读感知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感情。2.诗歌精讲(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一小节的意思。伫立(思索)决定(选择)选择之后的怅惘多年后的回顾、叹息(2)怎样理解诗歌中的“路”?这是什么表现手法?【明确】路表面是自然界的道路,实际暗示人生之路。运用了象征的手法。(3)诗人选择了一条怎样的路?他为什么选择这条路?【明确】诗人选择了一条“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的路。因为这条路虽然荆棘密布,但更富有挑战性。(4)诗人已经选择了自己的路,为什么还留恋那条未选择的路?【明确】诗人留恋那条未选择的路,一方面是担心一旦踏上自己选择的路,恐怕没有再次选择的机会了;另一方面,留恋未选择的路而不是已经选择的路,这也正是人生的真实写照,写出了常人都有的一种心理。(5)《未选择的路》一诗中诗人写了自己所选择的路,为何却以《未选择的路》为题?【明确】从诗歌内容的角度看,诗中虽写到已选择的路,但重点强调的是那条“未选择的路”。从诗人感情的角度看,诗人要抒发的并不是对自己所选择的这条路的欢欣与庆幸,而是对未选择的那条路的留恋。从诗歌主旨的角度看,诗人的写作意图促使人们对最初的选择进行反思,进而告诫人们对人生道路的选择要慎之又慎。以《未选择的路》为题,更能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重视。3.写作特色(1)象征手法,意蕴深远。全诗采用了象征手法,用自然界的路象征人生之路,用面对岔路时的选择比喻人生之路的抉择,既形象贴切,又耐人寻味。(2)含蓄清新,景、情、理有机结合。别具匠心的艺术风格再现出优美的自然风光,并且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出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波澜,深化了这首诗的含义,给人以丰富的启迪。诗人将哲理隐含在优美的意境和浓郁的抒情中,并传递给读者。4.思维导图【课后拓展】项目三:课后拓展,比较迁移1.比较阅读这两首诗。(1)在诗歌表现出的情绪上,两首诗有什么不同?【明确】《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乐观积极,《未选择的路》忧郁惆怅。(2)这两首诗对读者可能产生怎样的影响?【明确】两首诗都富含哲理,且都富含人情味。《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给人以鼓舞,使人笑对人生。《未选择的路》对于人生选择的思索,反映了人们普遍的心理,更容易引起共鸣。2.收集有关人生态度的名人名言。切莫垂头丧气,即使失去了一切,你还握有未来。 ——王尔德人的生命是一个灿烂的过程,每个人都是世上的一个过客,要做怎样的过客,那是每个人的选择。 ——秦文君人生就像打橄榄球一样,不能犯规,也不要闪避球,而应向底线冲过去。——罗斯福在人生的道路上,当你的希望一个个落空的时候,你也要坚定,要沉着。——朗费罗总结:同学们,学习这两首诗,我们或许对于人生了有更多的认识与思考。怎样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如何面对人生的挫折与困境,的确是个决定命运的重大问题。尤其在我们初涉世事的年纪,这两首诗教给我们的道理,会使我们受益无穷。所以说,读诗,使人增长智慧,使人陶冶情操。希望同学们多读好诗,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更理智,更坚强,更乐观;使自己的人生更丰富,更圆满,更精彩!【思维导图】【作业布置】完成《外国诗二首》同步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