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西北地区 同步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3 西北地区 同步练习

资源简介

5.3 西北地区
一、单项选择题
读塔里木盆地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塔里木盆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天山山脉和阿尔泰山脉之间 B.绿洲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和河流水
C.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D.气候湿润,降水较多
2.塔里木盆地是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的起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缓解了新疆能源紧张问题 B.带动了新疆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
C.可把上海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D.加剧了上海的大气污染
3.新疆的瓜果特别甜,主要是因为( )
①昼夜温差大,瓜果含糖量高 ②土质特殊
③灌溉的水源特别 ④日照充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4.新疆的喀什被誉为“中国的西大门”,其设立经济特区的优势是( )
A.科技力量雄厚,经济发达
B.位于西北边陲,利于与邻国的经济贸易往来
C.我国陆上通往中亚的唯一通道
D.土地资源丰富,海陆交通便利
5.社会调查是我们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主要渠道。以下是某中学组织开展调查家乡活动所获得的结果,你觉得最有可能的城市是( )
A.呼和浩特 B.拉萨 C.成都 D.乌鲁木齐
6.下列因果关系错误的一项是( )
A.早春皮袄午穿纱——受温带大陆性气候影响
B.春风不度玉门关——与夏季风有关
C.华北平原春雨贵如油——受海陆位置影响
D.天涯海角隆冬暖——受纬度位置影响
“天山南北好牧场,戈壁沙滩变良田,积雪融化灌农庄……葡萄瓜果甜又甜……”根据歌词,回答以下各题。
7.“天山南北好牧场”指的是(  )
A.高寒牧场 B.山地牧场 C.温带草原牧场 D.绿洲牧场
8.“葡萄瓜果甜又甜”的原因是(  )
A.品种优良 B.灌溉水源充足 C.土壤肥沃 D.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9.“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两句诗是指甘肃玉门关一带
A.夏季风影响不明显 B.夏季风来得迟 C.年降水量稀少 D.雨季来得迟
10.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生产生活特色迥异。下列哪句话是描绘新疆地区特色的是( )
A.“人在水上住,舟在窗下行”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1.由东向西,从草原依次过渡为荒漠草原、荒漠,这种景观描绘的是我国的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2.内蒙古畜牧业发展的特点是(  )
A.高度机械化 B.逐水草而居 C.商品化程度高 D.精耕细作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3.上中数字①代表的山脉名称是( )
A.阴山山脉 B.祁连山脉 C.天山山脉 D.昆仑山脉
14.为了让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在该区域绿洲上居住的劳动人民创造出一种灌溉设施是( )
A.灵渠 B.都江堰 C.坎儿井 D.大运河
15.影响内蒙古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土壤 B.热量 C.水源 D.光热条件
根据下图与表,完成下面小题。
甲地区气候 气 温 一 月 日均最高温(℃) 0
日均最低温(℃) -10
七 月 日均最高温(℃) 32
日均最低温(℃) 18
年降水量(mm) 64
16.图可以反映出我国( )A.整体海拔较低 B.地表起伏和缓 C.地形类型多样 D.山区面积较小
17.图中甲地应位于( )
A.东北平原 B.塔里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8.下列关于甲地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冬温夏凉,冬夏温差小 B.冬暖夏凉,各月降水均匀
C.冬冷夏热,降水稀少 D.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19.我国西北地区风沙大,降水少,气候干旱,主要原因是
A.地势高 B.纬度高 C.地处内陆,距离海洋较远 D.多盆地
20.5月,丽水援疆指挥部党委副书记张志军带领全体援疆教师开展“送课讲学”交流活动。从区域交流角度看,丽水市选派教师到新疆支教属于(  )
A.技术交流 B.信息交流 C.经济交流 D.人才交流
21.有人描述他家乡的气候:冬天很冷,夏天较热,全年降水较少。他的家乡在(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22.在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中不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
23.关于下图,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①地处西北地区,属高原山地气候
B.②地山脉是第一、二阶梯的分界线
C.③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盆地,发展绿洲农业
D.④地草场广布,形成独特的“雪域文化”
24.下列诗句能反应下图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是
A.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B.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鬼
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某班社会课上,来自不同省市的同学们纷纷开始介绍自己的家乡,阅读题目,完成问题。
25.以下是四位同学对自己家乡的介绍,其中能与甘肃、四川、陕西、山西某省区对应的是( )
A.我的家乡群山环绕,是“天府之国”
B.我的家乡地势平坦,是牧人的天堂,他们四季放牧
C.我们用青稞酒和糌粑招待远方的客人
D.我们这里风景如画,梯田遍布
26.“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在甘肃、四川、陕西、山西四省区旅游最有可能拍到的人文景观是( )
A.蒙古包—兵马俑—窑洞—都江堰
B.兵马俑—蒙古包—都江堰—敦煌莫高窟
C.都江堰—敦煌莫高窟—蒙古包—窑洞
D.都江堰—兵马俑—敦煌莫高窟—窑洞
二、非选择题
27.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甘肃民勤是一块正在萎缩的绿洲——由石羊河流经民勤县浇灌而出,曾经顽强阻止了北部两大沙漠的合拢,是保护河西走廊生态安全的重要生态区。然而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石羊河流域的来水量减少近1/3,石羊河流域的人口却由90万增加到近230万,灌溉面积由300万亩增加到了500万亩。
材料二:石羊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三:石羊河流域用水结构图
材料四:民勤一座被遗弃的房屋面对着逐渐推进的沙漠
(1)请根据图文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石羊河流域的用水结构特点是以什么为主?导致石羊河流量减少的人为原因有哪些?
(2)结合材料四,分析石羊河水量减少会给该流域带来什么环境问题?
(3)为使民勤不变成第二个沙漠,你认为当地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
28.4月20日至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陕西考察。从牛背梁到金米村,从平利老县镇到陕汽车间,从西安交通大学到大唐不夜城,总书记的脚步不仅有深情更有深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陕西省山西省地图简图
材料二:柞水县全年日照1860.2小时,最冷平均气温0.2℃,最热平均气温23.6℃。年降水量742mm,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柞水县因柞树多而得名,柞树是生产食用菌黑木耳、香菇的优等菌材。柞水黑木耳味道鲜美,个大肉厚,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是被外界公认的保健食品,有山珍之称。
材料三:黑木耳,侧生于树木上,形似人的耳朵。黑木耳生长温度应保持在23度左右,菌丝生长的最佳温度在23度至28度之间。黑木耳菌丝在耳木中生长的含水量要求约40%,子实体发生时为45%-50%;在袋料栽培中,培养料的含水量60%左右,空气的相对湿度为85%-95%。
(1)材料一图中山脉A是________,该山脉是我国哪两个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2)材料一图中河流P是________,该河流在陕西、山西境内的最主要的水文特征是什么?出现该水文特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材料三说一说陕西省柞水县种植黑木耳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B
3.D
4.B
5.D
6.C
7.B
8.D
9.A
10.C
11.C
12.B
13.C
14.C
15.C
16.C
17.B
18.C
19.C
20.D
21.C
22.D
23.D
24.B
25.A
26.D
27.(1)民勤县周围沙漠广布,气候干旱,流经该县的石羊河水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可知该县农业特色为绿洲农业。原因:人口增长过快,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用水量不断增加。
(2)该地区气候干旱,垦荒和过度放牧导致土地沙漠化(荒漠化、土地退化),产生环境难民;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的引水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湿地面积缩小等。
(3)采用最先进的农业节水技术;使用喷灌和滴管技术;海水淡化;开发节水作物等。
28.(1)秦岭;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2)黄河。水文特征:泥沙含量大。原因: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3)气候温暖湿润;多柞树,适宜种植黑木耳。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