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2日益严峻的资源问题一、单项选择题1.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下图是长江经济带分类水质断面占比统计图。这表明发展长江经济带A.以经济放缓为代价换取生态保护 B.用生态和环境保护带来经济效益C.不搞破坏性开发,走绿色发展的道路 D.坚持生态文明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2.“开源”是解决自然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措施,而研制自然资源的替代品是“开源”的方法之一。下列选项能体现这一方法的是( )A.淘米用过的水,再用来浇花 B.发展水电、风电等代替火电C.刷牙时关上水龙头 D.发展节水农业3.2011年9月29日,全球瞩目的“天宫一号”奔向太空。从资源角度看,这有利于( )A.改善生活环境 B.提高资源的利用率C.扩展资源开发范围 D.改变资源的时空分布4.阅读下图,可以获取的正确信息有( )①人口总量不断增加②计划生育取得成效③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5.随着垃圾分类的不断深入,杭州将建成全国首个体验式垃圾分类实践基地,在这座基地中,可看到一个废弃易拉罐经过拆解、分类和加工等工序后被重新制作成一件艺术品的全过程。这个过程( )A.可以缓解资源短缺局面 B.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C.提高资源利用率,循环利用资源 D.保护环境不受到更多的污染6.下图漫画《姜太公钓鱼新编》启示我们( )A.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是矛盾的,必须先保护环境B.我国的水资源严重缺乏,必须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C.我国能源消耗量大,必须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D.资源、环境形势严峻,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自然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B.自然资源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C.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D.对非可再生资源的开采过程就是对它们的耗竭过程8.循环经济(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与传统经济(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物排放)相比,其优势体现在( )①保护环境,创造美好家园 ②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③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④彻底解决我国资源短缺的矛盾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下列行为有利于资源保护的有( ) ①在节假日买贺卡送老师和同学 ②拒绝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③使用一次性筷子 ④购物使用环保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②③④10.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土地资源 B.水资源 C.生物资源 D.煤炭、油气资源11.下列有关人类与自然资源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以不断开发利用,不必节约和保护B.我国自然资源状况十分乐观C.非可再生资源,应加以保护,严禁使用D.可再生资源要注意保护和培育,才能永续利用12.面对300多的空气污染指数,河北石家庄市的市民李贵欣将当地环保局告上了法庭。他的这一举动,给当地政府部门敲响了警钟。有关部门采取了相应对策,其中合理的有( )①加强汽车尾气的监测,报废不达标汽车②将燃煤排放污染高的工业转移到周边地区③开发使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产品④完善公共自行车服务机制,倡导低碳出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下表是浙江省某市人口的数据(2011年)。2015年10月29日发布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宣布“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我国实施“全面二胎政策”说明户籍人口(万人) 各年龄段人口比重(%) 每十万人中不同教育程度比重(%)1—14岁 15—59岁 60岁以上 大学及以上 高中 初中 小学344.52 11.93 73.07 15.00 8.68 16.81 39.71 29.16A.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B.反映了我国人口问题的实质是控制人口数量C.说明人口政策的制订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D.说明提高人口出生率是解决人口问题的关键14.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教授欧拉率领研究团队,首次将二氧化碳直接转化为甲醇燃料。这项研究成果有利于( ) ①开发利用新能源 ②缓解资源短缺 ③跨区域调配资源 ④根治环境污染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15.以下行为中能够体现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有( )①推广使用节能电器 ②推广使用一次性筷子③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④购物使用环保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020年12月,浙江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该条例于2021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编纂过程中先后组织召开各类座谈会,并公示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出台反映我国积极实施的基本国策有①节约资源 ②保护环境 ③计划生育 ④可持续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7.该条例的制定过程体现了①公民参与,促进决策科学 ②公正司法,法律彰显民意③国家制定,建设法治中国 ④深化改革,多谋民生之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8.2017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时指出,“我们有一千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好,没有一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坏”。重申合作是中美两国唯一正确的选择。这是因为(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②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之一③中美两国都是联合国创始国④中美两国都是发达国家,需加强南北对话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9.2017年5月18日,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让“冰火交融”从梦想变成现实。从应对资源问题的举措来看,这属于( )A.开源 B.节流C.保护 D.跨区域调配20.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变化,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不少伐木工人从“砍树人”转变为“看树人”,这生动地诠释了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②公民致力于环境保护③严格执法助推绿色发展④科技创新实现“节流”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看漫画《千呼万唤出一“滴”》,回答下面问题。21.下列能证明我国“物薄”的是( )A.气候变暖问题 B.水资源短缺问题C.水土流失问题 D.资源利用率不够高22.漫画反映的问题,就我国而言,其产生的原因有( ) ①人口增长过快 ②资源利用率低 ③资源破坏与浪费严重 ④资源的不可再生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二、非选择题23.资源的________、________,对平衡自然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缓解区域自然资源短缺起到重大作用。24.我国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衡,一些地区对自然资源利用不合理,浪费和破坏严重,甚至引发生态问题。针对以上情况,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C2.B3.C4.C5.C6.D7.C8.A9.C10.D11.D12.C13.C14.A15.D16.A17.B18.A19.A20.A21.B22.A23. 合理开发 调配24.首先,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资源,采取不同利用和保护措施;其次,要加强科学研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此外还要不断探索和开发新资源.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