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五年级下册 篮球行进间运球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体育五年级下册 篮球行进间运球 教案

资源简介

《篮球行进间运球》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坚持贯彻“健康第一”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思想,在 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老师语言评价的 激励功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能积极主 动的参与活动并完成学习目标。
(二)教学目标
1、 运动参与目标:学生能够感受到篮球运动带来的快 乐,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学生乐于参加本节课体育活动、 体育游戏和体育训练。学生在开始部分能够安静地听老师讲 述篮球场的各条线及区域名称,并快速的找到;在基本部分 中能够参与教师规定的技术动作练习中,在堂堂练的活动环 节中有积极表现,迅速完成教师规定的动作练习。
2、 运动技能目标:学习“篮球行进间运球”动作,90% 的学生能够掌握按拍球的位置与力量,跑动与运球协调配合, 动作完整。90%的学生能够在行进间运球时按拍球的后上部, 让球的落点在同侧脚的侧前方,同时,篮球弹起的高度到达 腰部位置;90%的学生能够在跑动过程中运球,跑动与运球 协调配合。剩余10%的学生能够掌握基本行进间运球,在走 动过程中完成行进间运球,速度不要求过快,完整正确即可。
3、 身体健康目标:发展学生灵敏、上下肢力量、协调 等素质。学生学会绕过障碍物行进间运球时、堂堂练过程中 障碍物跑、身体素质灵敏性就会得到锻炼,同时协调性等身 体素质也会得到提高;在堂堂练环节中,学生完成移动俯卧 撑、开合跳、滑步练习等动作,上下肢的力量也会相应提高。
4、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学生能接受教师的指导 和要求进行练习;培养学生积极参于活动的意识和行为,增 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在上课过程中,认真听教师讲课, 接受教师指导;在自主学习探究过程中,小组成员分组合作 探究;通过帮助摆放器材,能够提高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教学 活动的意识;小组合作完成堂堂练练习,集体意识增强。
(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手指控制球时的部位与运球方向,按拍球的 力量与身体协调配合。
教学难点:跑动与运球的协调配合。
(四) 教学过程
《篮球行进间运球》这节课分为四部分,即开始部分、 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
开始部分中,教师活动为:1、指定集合地点。2、观察 集合情况,检查人数。3、向学生问好。4、宣布本节课内容 及要求。5、安排见习生。6、教师口令,队列队形练习(四 面转法、齐步走-立定)。
学生活动学法要求:1、在指定地点集合、2、汇报上课 人数。3、向老师问好、4、认真听取本节课内容与要求。5、 见习生根据教师安排进行学习。6、根据教师口令进行队列 队形练习。
开始部分设计意图:开始部分时间为2分钟,水平二的 学生活泼、好动、自我学习能力相对较强,同时在课堂上受 外界干扰比较大,容易分神,开始部分主要收心。通过整队 集合、报告人数、师生问好、宣布本节课主要内容及安排见 习生、队列队形练习等课堂常规,能让学生迅速的从课下散 漫的状态回归到正常的上课状态中来,同时也是课堂教学大 纲的体现。
开始部分教师口令相对较多,以程式化的课堂常规为主, 对涉猎的专业性较强的问题体现的相对较少。
准备部分中,教师活动为:1、教师讲解篮球场各条线 及区域的名称后,并组织学生迅速移动到教师所说线或区域。
2、跟随音乐,教师示范篮球操。
学生活动学法要求:1、学生根据教师安排,有组织的
进行游戏。2、认真听音乐,跟随老师示范积极热身,注意 力集中。
准备部分设计意图:准备部分时间为6分钟,游戏2分 钟,篮球操4分钟。准备部分中采用了讲解法、示范法等教 学方法。设计了若干问题,依次询问学生,篮球场的边线、 底线、三分线、中线、三秒区、中圈等位置在哪里。教学内 容以找篮球场的区域为内容的游戏环节和篮球操环节。这部 分主要是让学生认识篮球场的区域,并迅速移动过去,让身 体充分地运动起来以达到热身的目的。同时,学生跟随教师 做篮球操,学生与篮球的结合,能让学生更加充分的热身, 从而熟悉了球性,避免受伤的可能。
基本部分中,教师活动为:1、出示微课或者图片,组 织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学习本节课内容,自行体会动作并练习。 2、讲解并示范行进间运球动作。3、组织学生行进间直线运 球练习。4、组织学生进行绕障碍物运球练习。5、找出学生 代表示范。6、挑战更高难度,不看球的运球练习。7、讲解 身体素质拓展的方法、规则、要求。8、组织学生进行堂堂 练活动。
学生活动学法要求:1、学生根据分组,分别进行小组 合作探究学习,讨论并演示图片所示动作。2、认真观看听 讲教师示范动作。3、按照教师规定,进行直线运球练习。 4、按照教师规定,绕过障碍物运球练习。5、仔细观察优秀 学生示范,找出其优缺点。6、挑战更高难度,根据教师做 出的手势,在运球过程中迅速做出回应。7、认真听讲,知 道堂堂练活动的做法。8、积极参与拓展活动,动作规范。
基本部分设计意图:基本部分为28分钟,篮球行进间 运球技术动作学练22分钟,堂堂练6分钟。基本部分中采 取了讲解示范法、演示法、纠正错误动作与帮助法、完整练
习法、循环练习法等一系列的教学方法。
基本部分中先出示图片,学生分组合作探究练习基本技 术动作,体现出学生的分组合作探究。教师在讲解示范时可 询问学生基本技术动作要领,而后循序渐进的进行篮球行进 间运球技术动作。从直线运球开始,到绕过障碍物运球练习, 最后挑战更高难度,不看球的运球练习。学生的学习兴趣被 老师一直带动,直到掌握了更高水平的技术动作。
基本部分中有一环节为学生示范,目的是让示范的学生 充分展示优缺点,没有示范的学生可根据示范生进行对照, 找出自身不足加以改正。同时老师在学生示范时可进行统一 讲解大部分学生易错动作,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基本部分的最后,安排了一个堂堂练环节。本环节分 四个场地,成正方形分布,四组同时进行,以教师的哨声作 为开始和交换场地信号。练习时间为6分钟。场地一为手撑 地滑动;场地二为滑步练习,此动作为篮球运动中防守步伐; 场地三为开合跳练习;场地四为障碍跑练习。堂堂练的意义 在于取代了传统的游戏环节,练习密度更大,身体锻炼方式 多样化,综合化,学生的身体素质得以全面提高。
本节课最后一个环节,结束部分中,教师活动为: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身心放松。2、总结性点评学生本节课表 现。3、布置课后作业。4、宣布下课,师生再见,组织回收 器材。
(五)设计反思
《篮球行进间运球》设计反思
本节课篮球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小学生对篮球的学习兴 趣,能够感受篮球运动带来的快乐,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90%的学生能够掌握按拍篮球的位置与 力量,跑动与运球协调配合,完整的做出运球动作;本通过 本节课的学习,发展了学生灵敏、上下肢力量、协调等素质, 同时学生能接受教师的指导与要求进行练习,培养了学生积 极参与活动的意识,增强了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信心。
《篮球行进间运球》这节课以行进间运球技术动作学习 为主,同时掺杂多种德育教育。在开始部分,整队集合报数 等体现的是学生纪律教育,师生问好则是尊重感恩教育,课 堂常规检查,安排见习生活动则是安全教育。
综上所述,《篮球行进间运球》这节课,从学科基本性 质、基本理念等方面具有可操作性,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课设计科学合理,能够有效解决重难点问题,教学方法多样, 评价有效,学生参与度高,充分体现“健康第一"的课程理 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