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三年级体育课教案教材 —、技巧:前滚翻 二、小游戏:前滚翻绕障碍接力比赛教学 目标 认知:能简要复述组合动作情感:培养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的作风技能:进一步改进动作,提高质量,能做到较协调连贯负荷:发展灵敏、协调、柔韧等素质和平衡能力重点 难点 动作连贯协调 用规范准确的动作练习课的 结构 教学内容、组织教法和教学 运动负荷次 数 时 间 强 度准 备 部 分 —、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二、 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 三、 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 ▲ —、准备活动慢跑; 五、动物操:1、模仿小鱼 2、模仿青蛙 3、模仿鸭子 4、模仿小鸟 五、专项准备活动:垫上团身滚动 7基 —、前滚翻 教师示范前滚翻动作,讲解动作要领以及注意事项 29本 部 分 1练习前滚翻 2反复强调动作要领多练习 3学生相互帮助纠正 4请动作好的学生表演,教学小比赛 小游戏:滚翻双膝夹沙包接力比赛 1布置场地,进行分组 2讲解游戏规则 3比赛 4评价以及口头表扬获胜队结 束 部 分 —、放松整理活动; 二、 小结 三、 布置课后练习 四、 归还器材,宣布下课。 4场地 器材 体操垫22块 完成动作情况预计 90% 心理 负荷 预计 注意力 —般练习密度预计 35% 情绪状态 —般平均心率预计 意志表现 较好心率指数预计课上,我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球和木块哪一个易于滚动。”接着我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纸球和木块进行演示,并让一个学生出列试体验,最后得出结论;球比木 块容易滚动。我正陶醉于刚才的情境并准备总结前滚翻动作要领时,突然,王一可同 学举手题问:“如果作用于木块一定的推力,而球不受力或受到一定的阻力呢,他这一 问,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队伍里一下热闹起来,有人称赞,钦佩他的善思,好问, 也有人说他无事生非,还有的学生看着我,可能是急切地盼望答案,也可能在想:老 师,这下您也答不出来了吧 .....随后,出现了短暂的沉默,这突如其来的发问迫使我 瞬间作出反映:“刚才王一可同学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很有思考价值,但却被我们忽略 的问题,我很感动,老师提议,对他这种善于动脑,且有独到见解的行为,给予掌声 课后 鼓励并表示感谢,下面我们就问题,结合自己平时的运动体验,生活感受,或者从自 小结 己学到的相关知识上来寻找答案。没等我说完,就有学生举手。有些学生已迫不及待,我干脆让学生围成一个圈,面对面讨论,这种争论的热烈场面,在我从教生涯中的很 大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出现过。在经过激烈的讨论后。师生一起把刚才讨论的基本情况 加以梳理,归纳,总结出这样的结论,在受力相同的条件下,球比木块易于滚动,因 此,在做前滚翻时,除低头、含胸、团身似球形外,还要推手,蹬地给身体以适当的 推力,这时,学生们露出了满意的微笑,按教师的要求分组体验,兴奋不已,留给我 的却是深深的思考和万分的感慨,显然,今天的契机来源于王一可同学的题问,课堂 上学生的题问不也是一种很好的可供教师利用的课程资源吗?如果教师能想方设法创 设一种适合于学生提出问题的教学情景,那将来会给课堂教学带来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