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包掷准(教案)- 体育二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沙包掷准(教案)- 体育二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小学二年级体育《沙包掷准》教学设计
一、 指导思想: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贯彻“健康第一"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指导思想。 以学生为本是现在体育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和发展的方向,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 位,学生通过参与体育活动,激发运动兴趣,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通过学、练过程,让学 生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学会生存、创新、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二、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为二年级投掷教材,课题名称为“持轻物掷准"。投掷方式主要釆用单上手投 掷轻物的动作方法进行教学。学习重点是掌握正确的挥臂动作,发展目测能力,提高投掷的 准确性。教学难点是投掷准确。
通过分组教学和课堂教学的实践能达使学生积极观察、思考、探究、自主学习、评价、 展示等目的,使学生在课堂上更直观、更快的、更自觉的练习,让学生感受体育课的乐趣。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教师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来观察每个学生对动作的掌握程度,进行个 别指导,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深度与广度。
三、 学情分析:
小学二年级学生年龄都在10岁左右,存在体质普遍较弱、运动技术较差的现象。注意 力不集中,活泼好动,兴趣难持久,依赖性强、自我约束能力差。但他们模仿能力强、好奇 性强,学生对体育活动有一种新鲜感。在体育课中比较易兴奋,又易抑制,精神不易集中; 对于说教过多、技术要求的教学因其理性思维还不完善而不易接受,也不感兴趨相反,对 于直观的、易于模仿的感性思维的体育课比较喜欢,学习兴趣较高。
本教材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已经学习接触过。在此基础上学习是提高学生投掷的协调 性和连贯性。并且根据活动的强度和儿童身体反应调整好负荷。使学生心理和生理能得到和 谐发展。不仅如此,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养成了他们多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不 太会合作或缺乏合作意识。因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课堂活 动的主流应该向合作活动的方向发展。
四、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80%的学生能够知道持轻物侧向投掷掷准的正确方法。
2、 技能目标:使80%的学生基本掌握持轻物侧向投掷掷准动作的方法,70%的学生投掷动作 的连贯性较好,有较好的出手角度,准确性稳步提高。
3、 发展目标:发展学生上肢力量、全身的协调性以及投掷快速岀手能力。
4、 负荷目标:平均心率110-120次/分,课的密度30-35%
五、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听从指挥、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流程:
(一) 导入情境激发兴趣阶段
一、 课堂常规:
1、 体委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2、 导入课的内容和任务。
二、 准备活动:
“打海盗"
学生手持沙包追打老师拖拽的海盗船,同时教师手持呼啦圈套学生。
要求:学生跑动积极,准确击打,注意躲闪。
简易徒手操
教师讲解并领做徒手操,教师口令响亮,要求学生认真听讲,动作到位。
(二) 合作探究发展技能阶段
一、“打靶练习
学习沙包掷准动作。
动作要领:侧对投掷方向,两脚左右开立。右手持轻物向侧后方引伸,右腿微屈,然后右腿
蹬地向左转体,右臂经肩上、头侧自然挥动,将轻物向远处目标投出。
1、 教师让学生分享在“打海盗"环节中的经验,教师只做总结不作讲解。
2、 教师宣布打靶练习要求,让学生按经验分组练习。
3、 教师巡回指导,适时激励学生。
找学生示范并让其说出掷准的方法,教师总结并讲解沙包掷准的方法。
5、 学生分组练习,逐渐加大难度,教师巡回指导。
二、游戏:“运输武器”。
规则:全班共分四组,每组学生头顶沙包进行往返跑,先返回的为胜。
1、 教师组织学生成四列横队,讲解游戏规则。
2、 学生认真听讲,走到事先画好的线后进行游戏。
3、 教师巡回指导,带领学生给同伙助威。
4、 比赛结束后,教师给与评价鼓励。
(三)教师点评身心放松阶段
一、 教师总结本课情况,以奖励为主。
二、 教师组织学生成四列横队,播放音乐《军港之夜》并领做放松操。
三、 教师宣布下课,收回器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