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姓名: 班级第一单元 单元综合检测(试卷满分100分)一、单选题(共6题;共12分)1. ( 2分 ) 下列选项中划线字的音、形无误的一项是( )A. 磐石(pán) 含蓄(xù) 白皙(xī) 群蚁排衙(yá)B. 荒缪(miù) 筹划(chóu) 赫然(hè) 兀兀穷年(wù)C. 彷徨(páng) 暑名(shǔ) 鞠躬(jū) 迥乎不同(jiǒng)D. 涉猎(shè) 迭起(dié) 澎湃(bài) 妇儒皆知(rú)2. ( 2分 ) 下列句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邓稼先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B. 据调查:在各种不文明行为中,市民对不遵守交通法规乱闯红灯的行为深恶痛绝。C. “低头族”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的方寸屏幕上,往往对身边的世界不以为然。殊不知,无论移动终端中的虚拟世界多么精彩,却无法替代现实世界的真实美好。D. 中华文明中以家谱、家礼、家规、家训、家祭为主要内容的家教传统举世罕见,已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遗产,但这一宝贵遗产在其发源地大陆已鲜为人知。3. ( 2分 )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B. 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均出自《孙权劝学》这篇课文。C.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D. 刚好了,这些就都一起开始了,还计算着出三十年集(即《鲁迅全集》)。4. ( 2分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自己,中国人民是赞成限制核扩散的国家之一。B. 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原因,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C. 通过学习《孙权劝学》,使我明白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D.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5. ( 2分 ) 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闻先生)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②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③“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④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A. ①排比 ②排比 ③引用 ④对比 B. ①反复 ②比喻 ③对比 ④引用C. ①排比 ②比喻 ③对比 ④对比 D. ①反复 ②排比 ③引用 ④引用6. ( 2分 )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孙权劝学》选自《三国演义》,文中提到的孙权、鲁肃、吕蒙都是吴国人。B. 《邓稼先》的作者是杨振宁,著名物理学家,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C.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的作者是萧红,代表作有小说《呼兰河传》《生死场》等。D.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作者是著名诗人臧克家,主要作品有《烙印》《老马》等。二、 综合题(共1题;共8分)7. ( 8分 )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敬的名人,比如,“‘两弹’元勋”邓稼先、获“马哈蒂尔科学奖”的袁隆平、“中国飞人”刘翔、获“中国奥林匹克金质奖章”的姚明等明星。七年级(1)班正在举行以“学习名人精神,引领人生航向”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1)( 2分 )请你为此次活动设计两个活动项目。(2)( 3分 )从本单元的名人“邓稼先、闻一多、鲁迅、孙权、吕蒙”中任选一位,以“我想对________说”的句式,抒写出你对他的崇敬之情。(3)( 3分 )假如邓稼先爷爷现在还健在,学校小广播站要介绍核武器,而你是广播站的小记者,你要去采访邓爷爷,向他提一个有关核武器的问题,你会如何对他说?三、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0分)8. ( 10分 )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小题。 (一)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选自《孙权劝学》) (二)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选自《炳烛夜读》)(1)(2分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博士:学位的最高一级B.卿言多务,孰若孤 若:比得上C.及鲁肃过寻阳 过:经过D.卿今者才略 才略:才干和谋略(2)(2分 )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3)(3分 )语段(一)主要通过对话来刻画人物,表现人物鲜明的性格。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孙权和吕蒙的性格特点。(4)(3分 )你从语段(一)吕蒙身上和语段(二)晋平公身上得到了哪些启示?四、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30分)9. ( 16分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高荣伟 87岁的黄旭华,是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作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他曾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等。 黄旭华是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县人,祖辈大多从医,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希望他未来能够从医。为什么后来学起了造船?据黄老回忆:“那时日本人入侵,我们被迫离开华南沿海家乡,往内陆转移。轰炸一来,必须躲到掩体中。那时我就想,要么上天,要么入海。”1945年,黄旭华考取了交大的造船系。 投入核潜艇研究,则是20世纪50年代了。1958年,聂荣臻元帅向党中央请示研制核潜艇,很快获批。因为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黄旭华被选中参研。那时,对核潜艇的研究极为保密,黄旭华不得不远离父母家人。新婚不久的黄旭华告别妻子,只身来到风暴经常光顾的试验基地。后来,他们干脆把家也搬到了荒凉的小岛上。 此后30多年,他的父母和八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他在干什么。直到20世纪80年代,他才陆续跟家人联系,但父亲临终时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母亲则从63岁盼到93岁才见到他一面。 核潜艇,被称为集海底核电站、海底导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中国的核潜艇研制工作,是从一个核潜艇玩具模型开始的。当时,核潜艇什么模样,大家都没见过。黄旭华选择了难度很大但却是最先进的水滴线型。为确定可行性,他和同事们在实验室里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 为了艇上千万台设备,上百公里长的电缆、管道,黄旭华要联络全国24个省市的2000多家科研单位,工程复杂。那时,又没有计算机,黄旭华和同事们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了成千上万个数据。 经过黄旭华与团队的艰苦科研,1964年我国第一艘核动力潜艇研制成功,1970年试航,1974年交付海军,1981年中国第一艘导弹核潜艇顺利下水。中国成为继美、苏(今俄)、英、法之后,世界上第5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88年初,核潜艇按设计极限在南海作深潜试验。这是举世公认的危险试验,有的参试人员向亲人嘱托了后事。已经62岁的黄旭华决定亲自带队作深潜试验。 再一次检查每一台设备,每一块钢板,每一条焊缝,每一根管道,确认万无一失后,核潜艇开始下潜。100米、200米、250米、300米,巨大的水压使艇身多处发出“咔咔咔”的声响。黄旭华镇定自若,指挥试验人员记录各项有关数据。平安上来后,他诗兴大发,现场作诗曰:“花甲痴翁,自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 当试验成功的消息传到黄老家中,一向默默支撑着家庭重担的妻子放声大哭……(1)(2分 )阅读文章,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黄旭华的人生经历。立志上天入海→________→________→取得巨大科研成果(2)(3分 )在进行核潜艇研究的过程中,黄旭华遇到了哪些困难?(3)(4分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表达作用。①直到20世纪80年代,他才陆续跟家人联系,但父亲临终时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②已经62岁的黄旭华决定亲自带队作深潜试验。(4)(3分 )文中画线句子中,为什么要详细交代具体的年份?(5)(4分 )黄旭华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和邓稼先的共同特点是什么?请你用简要的语言概括。10. ( 14分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最精彩的表演陈炳熙 ①梅兰芳正伏在垂着淡青窗帘的南窗底下画兰竹。他这时已经完全把自己当作一位画家来要求了,他画画不是为了收益,而是为了追求,说转移也未尝不可。一个艺术家,当被迫必须放弃他的艺术活动时,就必须以另一种艺术活动来填补他的空虚。 ②当然,并没有谁不让他表演,恰恰相反,有人巴不得他表演,是他自己谢绝了舞台,千里迢迢移家到香港来过这种淡泊的生活。而且他早已蓄起了胡须,有什么比这更能表示他断绝粉墨生涯的决心呢! ③他画画的另一个原因是,在他心中活着一些孤傲高洁的画家形象,他需要将这些人作为风范,坚定自甘淡泊、不慕荣利、清者自清的做人准则。白石老人是先生的老师与朋友,此刻又想到了他,笔下陡增豪气。这是一种神来之势,把几茎劲竹画得气韵不凡,仪态万方,似乎一阵风要把它刮倒,它却摇了几摇,挺立如初。然而夫人推开镂花门走进来打断了他,她极轻慢地走到他的身边,把不速之客请求见他的事说了出来。 ④在香港中国饭店二楼一间精雅的餐室里,穿着浅色西装、保持着学者风度的日本电影人川喜多长政与中国同行张善琨,在整肃的餐桌前虚左恭候嘉宾。约定的时间到了,侍者通报梅兰芳已在饭店门前下车。川喜多慌忙站起来,丢给张善琨一个关照的眼色,便走出餐室门外,目不转睛地盯着楼梯口。 ⑤川喜多是目睹过梅先生风采的,他甚至感到先生便装时的气度比在舞台上更有魅力。他看过先生演出的京剧作品,依川喜多行家的眼光看,作为先生的代表名剧《太真外传》,无论从清新优美的唱腔,妙曼典雅的舞蹈,光艳绝俗的扮相,响遏行云的歌喉诸方面衡量,都已把京剧表演艺术推向绚烂的极致。至于他在台下,诸如“器宇轩昂”“风度翩翩”等所有常用的形容仪表之美的词句,在表现他的风貌时都显得冗弱无力,以至让人不得不求助于善于状人风仪的《世说新语》。 ⑥楼梯下出现了一个老人的伛偻身影,正步履艰难地走上楼来。这是梅兰芳,又哪儿像梅兰芳!川喜多暗暗吃惊,那弯拱的腰背,僵硬的腿脚,黧黑的面目,蓬乱的髭须,板滞的眼光,迟缓的行动,加上一开口就让人感到力竭声嘶的嗓音——这哪儿是千万人心中那位艺术之神的风姿!具有锐利观察力的川喜多惊讶之余,确有把握地认出这是先生。先生也认出了川喜多长政——从不计其数有一面之缘的形貌中辨出了这个人。 ⑦一方是极道殷切的仰慕,一方是感谢盛情的邀请。那些经精心挑选的中西名菜正一道道搬上桌来。川喜多小心翼翼地问可否喝点酒,先生爽快地说:“嗓子到了这地步,还禁忌什么,再烈一点也可以!”川喜多诚恳地说:“我还有事向先生请教,烈性酒免了吧。” ⑧“其实先生是知道的。”川喜多说,“我从来不拍为日本军方宣传的片子,总得让中国朋友还有点欣赏的兴趣。我们选定了林则徐禁烟的故事,起用的是贵国观众中有巨大影响的明星。这表明,艺术终归是艺术,不该为政治的原因,让明珠沦落在藩溷里。所以我想,先生难道无意让久渴于先生艺术的贵国观众有一个再睹明珠的机会吗?” ⑨先生等他说完,故意露出惊奇的样子,然后大笑起来,接着一阵剧烈的咳嗽,又努力清了清嘶哑的嗓子,说:“实在感激先生美意。不过,您看我现在的样子——生了几年病,把腰腿都断送了,别说登台,就是走路也不能像常人一样;更要命的是嗓子,怕发展下去连说话也成问题……一个演戏的人,到了这种山穷水尽的地步,自己就惭愧得要死,若到了观众面前,那简直叫我无地自容了……”说到这里,已变成怆然的感慨和沉沉的叹息。 ⑩两天以后,川喜多长政飞回上海,向日军报道部报告说:“梅兰芳已经衰老不堪,几乎丧失了所有演出的条件,勉强把他搬上舞台,只能成为笑料,贻羞军部。”日本军部于是打消了强制梅先生演出的计划。 两年之后,梅先生在上海大剧场庆祝抗战胜利纪念公演大会上演出,其灵活的身段,优美的舞姿,清越的歌喉和光彩照人的形象,再次让兴奋若狂的观众绝倒。(摘编自陈炳熙《梅兰芳?最精彩的表演》,有删改)(1)(2分 )阅读全文,完成下表。主要事件 梅兰芳的品格画兰竹 ________拒出演 有民族气节参加庆祝抗战胜利纪念公演 ________(2)(4分 )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③段中划线词语“挺立如初”的含义。这是一种神来之势,把几茎劲竹画得气韵不凡,仪态万方,似乎一阵风要把它刮倒,它却摇了几摇,挺立如初。(3)(4分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梅兰芳为什么要移居香港,专心画画。(4)(4分 )本文以“最精彩的表演”为题,有什么好处?五、写作题(共1题;共40分)11. ( 40分 ) 据要求作文。题目:他,让我崇敬要求:①人物形象鲜明;②有真情实感;③不少于600字。参考答案1-6 ACADBA7.(1)①名人成长故事会;②名人名言手抄报;③名人作品交流会(2)我想对邓稼先说:“邓爷爷,我敬佩您的爱国精神,敬佩您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敬佩您那不怕困难、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我要以您为榜样,努力学习,长大后成为像您一样的栋梁之才。”(3)示例一:邓爷爷,您好,我是××学校广播站的小记者,我想问您一个问题,我国核武器研究的背景是怎样的?示例二:邓爷爷,您好,我是××学校广播站的小记者,我想问您一个问题,您能简单地给我们介绍一下什么是核武器吗?8.(1)A(2)我经常读书,自认为很有好处。(3)孙权:对部下既严格要求,又能循循善诱,耐心教育。吕蒙:知错能改,有军人的坦诚。(4)示例:读书能使人更聪明,更有力量;学习是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成功的必由之路;要珍惜时间,勤奋学习,并通过读书学习,增长见识,拓宽视野,陶冶情操,弥补不足,让自己成长为全面的人才;要善于接受别人的正确合理的规劝。9. (1)考取交大造船系;参研核潜艇(2)①核潜艇的研制是一项尖端工程;②当时不知道核潜艇是什么模样;③黄旭华选择的是难度很大但却是最先进的水滴线型;④没有计算机,全靠算盘和计算尺演算数据。(3)①通过“直到……才……也……”的关联词语的运用,说明了核潜艇研究事业的保密性极高,表现了黄旭华为科研事业所做出的巨大牺牲。②“亲自”一词表现了黄旭华在科研工作中事必躬亲、科学严谨、以身作则、不怕牺牲的高尚人格。(4)详细交代年份,充分说明了我国在核潜艇研究事业中所取得的进步之快,成果之丰。(5)无私奉献、恪尽职守、刻苦勤奋、临危不乱、热爱祖国。10.(1)气韵不凡,仪态万方;光彩照人,令人倾倒(2)“挺立如初”在文中的表层含义是梅兰芳笔下的劲竹具有坚强的神韵,深层含义是梅兰芳面对日军时表现出的毫不畏惧、坚强不屈的高贵品质。(3)一是因为他要以另一种艺术活动来填补他的空虚,二是他要以孤傲高洁的画家做风范,坚定自己的做人原则。(4)①“最精彩的表演”既指梅兰芳为了拒演而采取的种种掩饰和应对,又指梅兰芳以精湛的技艺为祖国和人民所做的精彩表演。②以“最精彩的表演”为题,设置悬念,引人入胜,既增添了文章的神秘感,又有利于表现梅兰芳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深化文章的主旨。11. 略(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