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1 空气与氧气(2)【学习任务】1.能说出氧气的物理性质(色、态、味、密度、熔点、沸点、水溶性等)。2.通过实验能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观察和描述硫、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3.知道氧气的主要用途,氧气与人类的关系密切。 4.培养自己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学会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5.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逐步建立严谨的科学态度。【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其现象的描述。一、【自主学习】1.实验室闻气体的方法是:用手轻轻地在瓶口 ,仅使少量气体飘进 ,闻它的气味。2.氧气是由 组成的,由大量 构成的,一个氧分子由 构成。3. 氧气化学性质较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许多物质反应。二、【合作、探究、展示】一、氧气物理性质:活动一:观察氧气的颜色、状态和气味(注意正确采用观察和闻气味的方法)阅读书本72-73页。氧气物理性质:1. 色、味、态:2. 密度: 比空气( )略大。3.溶解性:4.三态转化:气体(颜色: )( )液体(颜色: )( )固体(颜色:二、氧气化学性质:活动二: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内,观察有何现象发生?现象:性质:1、氧气的检验办法: 。思考:若将火星的木条放入盛满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有何现象发生?活动三:硫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1.现象硫在空气中燃烧现象 硫在氧气中燃烧现象2. 生成一种具有 的气体。3.反应后触摸瓶壁,瓶壁很 ,说明该反应会 热。4.反应式: + ( )( ) ( ) ( )5.若用白球表示氧原子、黑球表示硫原子,反应中的原子重组可以表示为:活动四: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参照教材74页活动)1.选用的铁丝应用 进行处理。2.①铁丝为什么要绕成螺旋状 。②铁丝前端为什么要系一根火柴 。③集气瓶内为什么要预先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④点燃火柴后,铁丝插入集气瓶中适宜时刻和方法是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4. 可以用表达式表示为: + ( )( ) ( ) ( )5. 若用白球表示氧原子、黑球表示铁原子,反应中的原子重组可以表示为:6.若某同学取了一段纱窗网上的细铁丝,来做这个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应有的实验现象。请分析此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至少写出一条)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可知,物质在较纯的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得 。由此可见: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 ,具有 燃烧的性质,称为 性。四、【课堂总结】五、【课内练习】1.硫在氧气中燃烧:硫+氧气→现象:①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 火焰,②在氧气中燃烧,放出 ,产生 火焰,生成一种具有 的气体。2.铁在氧气中燃烧:铁+氧气→现象: ,放出 热,生成一种 色 体。注:反应前预先在瓶内铺一层沙或盛少量水,目的是为了防止 。3.磷在氧气中燃烧:磷+氧气→现象:产生大量 ,放出 ,生成 色 体物质。烟是由 形成的。雾是由 形成的4.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碳+氧气→现象:①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 光。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 光,生成的一种 色 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 。五、【布置作业】【实战演练】1.检验氧气的方法是 ( )A.用火柴去点燃 B.用带火星的木条去检验C.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D.闻氧气的气味2.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操作或现象不正确的是( ) A.先在酒精灯上加热细铁丝 B.盛氧气的集气瓶底没有水或沙子C.生成物为黑色固体 D.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3.下列关于氧气的物理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 ) A.难溶于水 B.密度比空气大C.液态氧气为无色 D.化学性质比较活泼4.下列对氧气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有可燃性 B.能支持燃烧 C.不溶于水 D.密度比空气小【拓展提升】1.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是( ) A.镁带 B.红磷 C.硫粉 D.铁丝2.下列不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水 B.二氧化碳 C.三氧化硫 D.硫化钠3.要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得到较纯净的氮气,可用燃烧除氧气的方法,下列物质中可选用的是( )A.铁 B.木炭 C.红磷 D.蜡烛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无色、无味的二氧化硫气体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无色的二氧化碳气体 C.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白雾是五氧化磷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六、【预习指导】七、【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