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山川秀美 同步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山川秀美 同步练习

资源简介

4.2 山川秀美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我国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类型多样,平原面积广大 B.资源总量丰富,种类相当齐全
C.河流东多西少,均注入太平洋 D.气候类型单一,季风气候显著
2.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既沟通了东西部地区,又产生巨大水能,这主要是由于( )
A.地形复杂多样 B.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山区面积广大 D.山脉纵横交错,大致呈网格状分布
3.黄河中下游含沙量大的重要原因是( )
A.注入的支流众多 B.降水量大,位于湿润区
C.水流速度快 D.流经黄土高原地区
4.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多样,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下列措施中,可以缓解我国人均资源不足的合理办法是( )
A.减少对我国所有自然资源的开发
B.大量进口我国缺少的各种自然资源
C.对非可再生资源不再利用
D.科学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资源、探索新资源
5.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下列河流不是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是( )
A.珠江 B.黄河 C.长江 D.澜沧江
6.读“黄河水系图”,下列关于黄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支流①是汾河 B.上、中游分界处②是桃花峪
C.平原③是河套平原 D.发源地④是唐古拉山脉
7.下图方框中所示地形区的判断,错误的是
A.①为准噶尔盆地 B.②为东北平原 C.③为四川盆地 D.④为华北平原
8.对于青藏高原的描述错误的是
A.地面坦荡,一望无际 B.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C.冬寒夏凉,年温差小 D.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
9.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受冬季风影响(  )
A.加剧了北方的严寒,使南北温差加大 B.南方雨季开始的时间比北方早
C.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D.活动异常时,旱涝灾害频发
10.我国古代诗词歌赋中,有许多描述地理规律、地理景观的妙词佳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征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春风”是指冬季风
C.“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措述的是西北地区的景观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说的是气候
11.诗歌《敕勒歌》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所描述景色常见于我国的(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青藏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华北平原
12.秦岭山脉像一道天然屏障,让我国有了南方和北方。这一“天然屏障”( )
①与我国一月0℃等温线接近 ②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③与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接近 ④是我国第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3.有关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北地区均为内流河 B.东部地区河流深受夏季风影响
C.东部地区河流冬季普遍有结冰现象 D.越往北河流汛期越短、流量越小
14.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
A.山地和高原 B.山地和丘陵 C.丘陵和平原 D.高原和盆地
15.今年6、7月,我国南方地区入梅时间较常年偏早,暴雨比常年明显偏多,多地出现涝灾。这反映了季风的( )
A.不稳定性 B.雨热同期性 C.季节性 D.稳定性
16.下图中山脉既属于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又属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7.下表反映了我国( )
地形类型 山地 高原 丘陵 盆地 平原
所占比例 33% 26% 10% 19% 12%
①各类地形多样 ②山区面积广大 ③地势西高东低 ④地势呈阶梯状分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长江之歌》抒发了中华儿女对长江的无限赞美之情,关于长江你认为说法有误的是(  )
A.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
B.是我国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C.有比较长的结冰期
D.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
19.下列有关长江沿江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至重庆
B.长江沿江地带地理位置优越,但资源相对贫乏
C.长江沿江地带河湖众多,是我国地表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D.长江上游地区与下游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相同
20.我国四大盆地中,纬度最低的盆地是(  )
A.四川盆地 B.柴达木盆地 C.塔里木盆地 D.准噶尔盆地
二、非选择题
21.读“长江、黄河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填写地理事物的名称:长江和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点分别是______和_______。
(2)图中是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它是__________水利枢纽工程。
(3)字母C为黄土高原地形区,该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
(4)长江、黄河上游共同发源于___________(省级行政单位)。
(5)长江、黄河都是自西向东流人海洋,长江最后注入_____海,黄河最后注_____海,由此可见我国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
22.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水系是我国河流中的______________(河名),它的河水最后注入海洋①____________.
(2)该河流上中下游分界点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_
(3)该河在上、中游接纳了众多的支流,最有名的是:⑤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河在塞外形成了“塞上江南”之称的是⑦____________平原
(5)该河的发源地是位于青藏高原上的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曲折东流,在中国大地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几字.
(6)该河下游流域特别狭小,几乎没有大的支流汇入,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B
3.D
4.D
5.A
6.C
7.A
8.A
9.A
10.A
11.C
12.D
13.B
14.D
15.A
16.D
17.A
18.C
19.C
20.A
21.(1)宜昌、河口
(2)三峡
(3)水土流失
(4)青海省
(5)东海,渤海,西高东低
22.(1)黄河,渤海
(2)河口,桃花峪
(3)渭河,汾河
(4)河套
(5)巴颜喀拉山
(6)地上河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