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西北地区 同步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3 西北地区 同步练习

资源简介

5.3 西北地区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古代诗歌中,有很多描述地理知识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描的是我国西北地区
②“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的原因是天山海拔高,气温低
③“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 反映了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
④“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了我国地势东高西低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社会调查是我们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主要渠道。以下是某中学组织开展调查家乡活动所获得的结果,你觉得最有可能的城市是( )
A.呼和浩特 B.拉萨 C.成都 D.乌鲁木齐
3.下列地形区中,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是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
4.阅读下图我国N省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因素构成图,引起该省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为活动是
A.居民生活 B.交通建设
C.农业生产 D.工业生产
5.暑假的时候,王晓杰和爸爸去内蒙古旅游,沿途看到了一些景观,以下说法可信的是(  )
A.漫山遍野的牛羊 B.大片的甘蔗和油菜花
C.内蒙古的河流都结冰了 D.藏羚羊和牦牛随处可见
6.我国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下列哪一条等降水量线最接近( )
A.50mm B.200 mm C.400 mm D.800 mm
7.古人说:“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玉门关( )
A.夏季风来得迟 B.受夏季风影响非常小
C.年降水量稀少 D.雨季来得迟
库布齐沙漠是世界上迄今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上页图是库布齐沙漠分布图。据此回答下题。
8.下列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符合库布奇沙漠气候特征的是( )
A.
B.
C.
D.
9.库布齐沙漠的治沙被联合国确定为“全球治沙样本”,它可以提供的治沙有效经验有
A.打坝淤地 B.植树种草 C.疏浚河道 D.退耕还林
10.如下图是亚洲大陆地理中心标志图,它位于(  )
A.乌兰巴托 B.伊斯兰堡 C.乌鲁木齐 D.喀什
11.中国四大高原中,具有“地面平坦、草原广阔”特征的是(  )
A.内蒙古高原 B.黄土高原 C.青藏高原 D.云贵高原
12.近年来,我国西部地区根据当地实际,引进资金和人才,使农业、工矿业、旅游业等得到强劲发展。这一事实说明区域经济发展应( )
①因地制宜 ②优势互补 ③完全均衡 ④体现特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读下边区域示意图,请回答以下各题。
13.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河流春季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
B.乙区域河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冬季有结冰现象
C.甲区域河流由四周流向中部,多为外流河
D.乙区域河流由四周流向中部,河流水量大
14.下列属于甲区域代表性农产品的是
①棉花 ②柑橘 ③葡萄 ④椰子 ⑤天然橡胶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③⑤
15.影响内蒙古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土壤 B.热量 C.水源 D.光热条件
16.内蒙古畜牧业发展的特点是(  )
A.高度机械化 B.逐水草而居 C.商品化程度高 D.精耕细作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新疆是我国主要棉花产区(见下图),其发展棉花产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①处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丰沛②地处广阔的塔里木盆地,土壤肥沃
③有河流经棉花产区,灌溉水源充足④晴天较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8.以下对新疆的人文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传统民居屋顶的坡度较大 B.每年要举行盛大的那达慕大会
C.大巴扎里有各种特色小吃 D.打林卡是人们特有的休闲方式
19.下列属于我国古代加强对新疆地区管辖措施的有
①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府②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③明朝推行改土归流④清朝设置伊犁将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至2020年11月14日,新疆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这说明我国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②不断加强对民族地区扶持力度
③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④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2019年4月下旬在北京召开。“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将西部地区又推上了开放的前沿。其中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劳动力匮乏 B.水资源丰富 C.矿产资源丰富 D.资金、技术不足
读塔里木盆地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2.该盆地中河流的水源主要来自( )
A.湖泊水和山地降水 B.地下水和冰雪融水
C.湖泊水和地下水 D.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
23.该地区铁路沿盆地边缘伸展,主要原因是( )
A.水源条件较好,人口和城市集中 B.距离较短,运输成本低
C.地势平坦,建设成本低 D.光热充足,土壤肥沃
24.5月,丽水援疆指挥部党委副书记张志军带领全体援疆教师开展“送课讲学”交流活动。从区域交流角度看,丽水市选派教师到新疆支教属于(  )
A.技术交流 B.信息交流 C.经济交流 D.人才交流
25.读甲、乙两省区的轮廓图,关于两省区的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两省区都位于沿海地区,海陆交通便利
B.两省区的自然资源丰富
C.两省区的气候特征都是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D.两省区的经济都是出口导向型经济
小张老师要去某省区旅游。在该省区,他将欣赏到壮丽的雪山和沙漠景观,寻找古“丝绸之路”的足迹,体验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回答以下各题。
26.小张老师在该省区体验到的民族风情最有可能属于
A.壮族 B.藏族 C.维吾尔族 D.回族
27.目前,对该省区的人口、城市分布影响最大的自然地理因素是
A.地理位置 B.水源 C.植被 D.地形
二、非选择题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某省区示意图。
材料二:中卫压砂西瓜是该省区特产。当地人采用压砂栽培技术而得名,因产品中含健康元素“硒”,又称“中卫硒砂瓜”。大面积种植于砂砾淤积丰富的中卫香山冲积扇区域,该地区生长季节日照时数1080小时,5-8月份昼夜温差很大。所产西瓜不但个大、甘甜,而且皮厚、质硬,耐贮运,自然保鲜期50天以上。(注:冲积扇是河流出口处的扇形堆积体,是冲积平原的一部分。)
(1)A省区的名称:______,从我国四大地理分区上看,A省主要位于______地区,B农业区的名称:______
(2)指出B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自然因素。
(3)依据材料,分析硒砂瓜品质优良的原因。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产区和煤炭产区。特别是甲区域是世界三大草原之一,有“牧草王国”之称,景色优美,拥有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和丰富的煤矿资源。但伴随着当地某些煤炭企业无视环保法律,大规模无序露天开采和不能及时回填矿洞,导致该区域出现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水断流,严重影响当地的生产生活;伴随着过量放牧,草场沙化严重,当地经济发展遇到了困境,需要转型升级。
(1)该区域主要地处___(地理分区),位于____(地形单元),A是__(河流)。
(2)描述图二所示植被覆盖率空间变化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3)要摆脱甲区域经济发展的困境,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你有何建议?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D
3.D
4.C
5.A
6.C
7.B
8.A
9.B
10.C
11.A
12.B
13.A
14.B
15.C
16.B
17.D
18.C
19.B
20.A
21.D
22.D
23.A
24.D
25.B
26.C
27.B
28.(1) 宁夏回族自治区 西北地区
宁夏平原
(2)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
(3)自然原因:该地气候干旱,多晴天,光照充足有利于光合作用;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富含硒元素。人为原因:压砂技术有利于保存水分,增大昼夜温差。
29.(1)西北地区;内蒙古高原 ;黄河
(2)植被覆盖率自东向西逐渐降低;但在107°E附近植被覆盖率突然升高;
原因:降水量自东向西递减,但在107°E附近,有黄河灌溉区(河套平原),耕地比重大,覆盖率上升。
(3)加强环保执法工作,保障煤炭开采有序进行和及时回填;科学放牧,让畜牧数量在牧场承载范围内;大力发展旅游业。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