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日益严峻的资源问题 一课一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日益严峻的资源问题 一课一练

资源简介

6.2日益严峻的资源问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下图是长江经济带分类水质断面占比统计图。这表明发展长江经济带
A.以经济放缓为代价换取生态保护 B.用生态和环境保护带来经济效益
C.不搞破坏性开发,走绿色发展的道路 D.坚持生态文明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2.“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要战胜垃圾得首先战胜自己!”关于这些说法,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简单的堆放、焚烧都可以使垃圾变成“宝贝”
B.此说法蕴含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注重循环利用资源
C.个人的文化素质与垃圾的利用无关
D.垃圾就是垃圾,没有利用价值
3.下列对各种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合理的是( )
A.加快对所有矿产资源开采 B.砍伐一切能利用的森林资源
C.以轮牧的方式放牧 D.不分季节地捕捞海洋生物资源
4.特别的贡献。经过三代人的努力将森林覆盖率从11.4%提高到80%。目前,这片人造林每年向北京和天津供应1.37亿立方米的清洁水,同时释放约54.5万吨氧气。他们的贡献在于( )
①提高资源利用率 ②增加资源数量 ③保护生态环境 ④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下列物质和能量中,属于自然资源的有(  )
A.地震时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
B.汽油和柴油
C.阳光和水
D.水稻和棉花
6.下面是某市几位中学生对自然资源的一些看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小红:“在自然界,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
B.小芳:“自然资源的质量在各个地区是有差异的.”
C.小明:“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
D.小丽:“自然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地区分布上是均匀的.”
7.“开源”是解决自然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措施,而研制自然资源的替代品是“开源”的方法之一。下列选项能体现这一方法的是( )
A.淘米用过的水,再用来浇花 B.发展水电、风电等代替火电
C.刷牙时关上水龙头 D.发展节水农业
8.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 )
A.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B.自然资源十分匮乏
C.自然资源丰富,品种齐全 D.自然资源分布不均
观察下图,回答下面问题。
9.上图形象地说明了( )
①部分人科学利用资源的意识淡薄 ②水体污染十分严重
③生物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 ④某些生物资源日益枯竭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0.下列成语能比较恰当地描述上图中所反映的问题的有( )
①竭泽而渔 ②杀鸡取卵 ③鼠目寸光 ④物尽其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近年来,我国有些地方出现了汽油供应紧张的局面,有些城市的出租车因买不到汽油而停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存在( )
A.资源问题 B.环境问题 C.污染问题 D.人口问题
12.面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该( )
①启动节约和替代石油工程②严格限制汽车工业的发展③抓好耗能行业的节能工作④引导人们节约能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下列黄河流域开发利用方式,合理的是( )
A.全流域投放营养物质,提高鱼类产量 B.扩大流域周边围网养殖规模
C.严禁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 D.大量引黄灌溉,种植水稻
14.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土地资源 B.水资源 C.生物资源 D.煤炭、油气资源
15.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教授欧拉率领研究团队,首次将二氧化碳直接转化为甲醇燃料。这项研究成果有利于( )
①开发利用新能源 ②缓解资源短缺
③跨区域调配资源 ④根治环境污染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6.读我国耕地、水资源和人口对比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B.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匹配合理
C.我国北方人口众多,水资源丰富 D.我国人地矛盾最突出的是南方地区
看漫画《千呼万唤出一“滴”》,回答下面问题。
17.下列能证明我国“物薄”的是( )
A.气候变暖问题 B.水资源短缺问题
C.水土流失问题 D.资源利用率不够高
18.漫画反映的问题,就我国而言,其产生的原因有( )
①人口增长过快 ②资源利用率低
③资源破坏与浪费严重 ④资源的不可再生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9.下列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A.阳光 B.钢铁 C.纯净水 D.大米和面粉
20.2012年11月28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报告显示,2012年有望成为有记录以来十大最热年份之一,这表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刻不容缓.下列行为加剧气候变暖的是( )
A.植树造林,保护好现有的原始森林 B.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
C.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无污染的能源 D.在生活中注意节约能源
21.陆域狭小、资源短缺的浙江,拥有的海岛风能、潮汐能、波浪能的蕴藏量却均居全国前列。因此,开发利用海洋能源有利于浙江
①节能减排,保护环境②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③因地制宜,海陆互补④增加资源总量,扩大海域面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近几年中国先后出台了60余部生态环保法律法规,坚决向污染宣战。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个大规模开展PM2.5治理的发展中大国,具备全世界最大的污水处理能力。这一系列做法体现了( )
①我国把环保工作放在经济发展首位 ②我国环境污染问题依然相当严峻
③我国加大了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 ④对环境的保护要纳入法制的轨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3.有数据显示,我国的煤炭的人均占有量是世界人均的1/2多点,石油是1/13,天然气是1/14;但单位GDP能耗是发达国家的5~8倍。这表明我国在能源方面存在的问题有( )
①人均占有量少 ②利用率不高 ③开发范围狭窄 ④分布不平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24.加速发展________工业,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目前,能源供应不足与浪费并存,必须贯彻________的方针。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该工程缓解了京津冀豫的生产生活用水短缺现象,让沿线约6000万人喝上了水质优良的汉江水,近1亿人间接受益。
材料二 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于2015年1月正式实施。各地按照新环保法处罚违法企业,如宁波查处某偷排污水企业,该企业主被行政拘留;北京丰台区环保局针对一食品企业水污染物超标排放,开出了北京市有史以来单笔最大罚单,罚款额达390万元。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存在哪些水资源问题?
(2)南水北调工程属于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哪一项措施?分析该工程能够建成的原因
(3)材料二体现了我国正在实施什么治国方略?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B
3.C
4.D
5.C
6.D
7.B
8.A
9.B
10.A
11.A
12.C
13.C
14.D
15.A
16.D
17.B
18.A
19.A
20.B
21.A
22.C
23.A
24. 能源 开发与节约并举
25.(1)水资源分布不平衡;水污染;水资源局部短缺。
(2)跨区域调配。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执政为民,解决民生问题;经济实力增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沿线人民的支持;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等。
(3)依法治国。环保法的修订和实施,体现了有法可依的要求;宁波、北京环保部门依据相关法律对企业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处罚,体现了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要求;两家违法企业都受到处罚体现了违法必究的要求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